編者按:中國記協近日發布了《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報紙規模確呈縮減趨勢,首先,全國共出版報紙1851種,較2018年降低1.1%,保持相對穩定。而總印數和總印張分別為317.6億份和796.5億印張,分別降低5.8%和14.2%,該項數據表明,報紙的「厚報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而報紙出版實現營業收入576.1億元,則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報告》稱,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45次統計),中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中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31億,佔網民整體的80.9%;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26億,較2018年底增加7356萬,佔手機網民的81.0%。
《報告》強調,面對波濤洶湧的新媒體浪潮,報業等傳統媒體不是是否轉型的問題,而是要在市場競爭中堅定不移地走深度融合之路,在轉型嬗變中尋求突圍的機遇。唯此,報業才能在危機下尋求到別樣生機。
以下為全文:
說起傳媒行業的林林總總,悲觀者有之,觀望者有之,困惑者有之,信心十足者亦有之。曾幾何時,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在公交車上總能看到手捧報紙閱讀的人,如今,移動埠成為了新的信息匯集地,傳統媒體日漸衰落是不爭的事實。
2014年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組織編寫和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窺一斑而知全豹,對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狀況進行跟蹤記錄,既是為今所用亦是為史留證,並通過關注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規模變化和發展趨勢,介紹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的探索經驗以及技術創新在媒體領域的應用,為傳媒業留下寶貴的行業訊息。
(一)
行業內一直有人在探討傳統媒體會不會消亡,傳統媒體當前的境況到底如何,是否能夠成為佔領「主戰場」的主力軍。應當說,任何事物都會在歷史的前進腳步中逐步調整發展坐標,傳統媒體亦是如此。傳統媒體遇到危機是不是好事?當然是好事,從歷史上看,每一次成功轉型都是在壓力之下實現,每一次起飛的動力都是從壓力轉換而來,這方面同樣適應於傳統媒體。在2020年底發布的《報告》中,大量數據透視出報社、廣播電視和通訊社的真實生存狀態。
《報告》顯示,2019年報紙規模確呈縮減趨勢,首先,全國共出版報紙1851種,較2018年降低1.1%,保持相對穩定。而總印數和總印張分別為317.6億份和796.5億印張,分別降低5.8%和14.2%,該項數據表明,報紙的「厚報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而報紙出版實現營業收入576.1億元,則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當前,報紙可劃分為全國性、省級、地市級和縣級4類報紙。2019年,共出版全國性報紙77.6億份,較2018年下降0.9%;省級報紙141.0億份,降低7.3%;地市級報紙98.1億份,降低7.5%;縣級報紙1.0億份,降低2.9%。全國性報紙和縣級報紙總印數由增轉降,但全國性報紙降幅最小,所佔比例繼續提高。
報紙在分為綜合、專業、生活服務、讀者對象和文摘的5類劃分中,2019年,全國出版綜合類報紙195.0億份,較2018年降低7.3%;專業類報紙98.7億份,降低1.3%;生活服務類報紙5.9億份,降低25.6%;讀者對象類報紙15.2億份,降低2.1%;文摘類報紙2.8億份,降低16.2%。可以看出,除生活服務類報紙降幅有所加大外,其他4類報紙降幅均有所收窄;專業類報紙和讀者對象類報紙降幅較小,所佔比重提高。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報紙正在逐步向細分的垂直領域轉型,而公信力強、影響力大的央媒仍然佔據主流地位,面向市場的生活服務類、文摘類報紙則受影響較大。
(二)
在社會快速轉型,多元文化和新技術的衝擊下,報紙歷經十餘年的興衰起落,在重要的轉型期迎來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 2019年是媒體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五年,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加快融合步伐,向「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深度融合邁進。在此背景下,包括報紙等主流媒體加快由傳統媒體向全媒體新型平臺深度融合轉變,包括5G、人工智慧、平臺技術等新技術、新應用被廣泛應用於新聞報導之中,融合傳播能力迅速提升。可以說,報業在數位化轉型、尋求深度媒介融合方面的努力可圈可點,並形成了以網站和社交媒體為傳播平臺、以多媒體產品為內容、與公眾開展多種形式互動的多元融合局面。其中,中央級媒體中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報業轉型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社「兩微三端」(微博、微信、人民日報客戶端、英文客戶端、「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及抖音帳號用戶總數突破4.9億。人民日報客戶端用戶自主下載量突破2.58億,在中國主流媒體創辦的客戶端中位居首位。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在新浪微博粉絲數突破1億,成為新浪微博首個粉絲數過億的媒體微博帳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用戶訂閱量超2950萬,傳播指標及綜合影響力在微信公眾號中穩居第一。人民日報抖音帳號上線1年多,關注數超5200萬,在媒體類抖音帳號中居第一。
而《中國日報》(China Daily)作為中國第一大英文報紙,全力建設移動頭版——中國日報客戶端。2019年,中國日報客戶端全球累計下載3200萬,在蘋果商店免費新聞客戶端排行最高達到第7位,是中國主流媒體外文客戶端在蘋果商店的最高排名。
省級媒體,則創作了眾多既吸睛又亮眼的融合產品,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堅守「內容為王」理念,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重大主題,製作推出全媒體報導《定格七十年》,用光影再現70年間高光時刻,點擊量突破200萬。副省級城市的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則在隊伍融合、平臺再造、流程優化、機制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地探索,初步實現了「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全媒體報導中,「萬人合唱——歌唱祖國」快閃活動,網絡點擊量突破3000萬。
(三)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第45次統計),中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中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31億,佔網民整體的80.9%;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26億,較2018年底增加7356萬,佔手機網民的81.0%。
當前的報業發展狀況還面臨著巨大挑戰,存在著不均衡、不協調的問題。《報告》顯示,2019年平均期印數達到或超過100萬份的共有《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等20種報紙,較2018年減少2種;在2019年平均期印數排名前10的綜合類報紙中,6家為中央媒體,其他4家來自廣東、山東、浙江,均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
以上數據表明,從全國報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講,報業還處在艱困期,但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和觀望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對於報業媒體而言要根據自身條件、特點和實際,有構建大融合的決心,有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有實現多渠道發展的路徑,傳統報業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面對波濤洶湧的新媒體浪潮,報業等傳統媒體不是是否轉型的問題,而是要在市場競爭中堅定不移地走深度融合之路,在轉型嬗變中尋求突圍的機遇。唯此,報業才能在危機下尋求到別樣生機。
(來源:廣電視界 文: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