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5月22日,星期五,農曆四月三十。北京晴轉小雨,30℃到18℃。以下是內容提要: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到會祝賀,汪洋作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習近平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
廣大共產黨員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據統計,捐款總額達83.6億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5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五十七次委員長會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一次會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答中外記者問。
今天的節目大約需要40分鐘。以下是詳細內容: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焦瑩 劉樂 潘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不忘初心凝聚復興偉力,攜手前進共商發展大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2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下午三時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057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大會。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劉奇葆、帕巴拉·格列朗傑、董建華、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正偉、馬飈、陳曉光、梁振英、夏寶龍、楊傳堂、李斌、巴特爾、汪永清、何立峰、蘇輝、鄭建邦、辜勝阻、劉新成、何維、邵鴻、高雲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主席臺就座,祝賀大會召開。
張慶黎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隨後,全體與會人員默哀一分鐘,對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大會首先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
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
汪洋說,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政協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為重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三大攻堅戰等任務,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認真履行各項職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汪洋指出,中共中央召開中央政協工作會議,這在黨的歷史、人民政協歷史上都是第一次。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人民政協70年的歷史貢獻,精闢論述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使命任務、根本要求、著力重點,深刻揭示人民政協與國家治理體系的內在聯繫,為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汪洋說,在過去一年多的工作中,常委會認真落實中共中央新部署新要求,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精心組織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推動雙向發力更加富有成效。在近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人民政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動員政協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參與疫情防控鬥爭。廣大政協委員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展示了責任擔當。
汪洋總結了過去一年多來人民政協工作:加強創新理論學習,把牢正確政治方向;豐富協商形式,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議政建言;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致力增進群眾福祉和促進社會發展;加強團結聯誼,廣泛凝心聚力;深化對外友好交往,服務國家對外工作大局;注重提高質量,增強履職實效;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加強政協自身建設。
關於2020年人民政協工作,汪洋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人民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廣泛團結動員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緊扣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履職盡責、凝心聚力,為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汪洋強調,要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履職盡責;做好大團結大聯合工作;改進人民政協對外交往;深化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完善人民政協工作制度。
汪洋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政協的重點工作。我們必須繼續抓好貫徹落實,注重固本強基,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有序有效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深入做好凝聚共識工作;強化委員責任擔當。
汪洋最後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人民政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鄭建邦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以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圍繞落實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重點問題,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要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提交二次會議提案5488件。提案審查嚴把質量關,經審查,立案4089件,交175家承辦單位辦理,均已按時辦結。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應邀列席開幕會,外國駐華使節等應邀參加開幕會。
習近平致信祝賀首個「國際茶日」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習近平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國際茶日」期間,我國農業農村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浙江省政府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為主題,通過網絡開展系列宣傳推廣活動。
彰顯家國情懷 匯聚人間大愛——廣大共產黨員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月25日,黨中央號召共產黨員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黨有號召,我有行動。全國廣大黨員積極響應、踴躍捐款,涓涓細流、匯成江海。據統計,全國黨員自願捐款83.6億元。
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帶頭捐款,其他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包括從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上退下來的老同志也先後捐款。兩個月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到高校企業、部隊連隊,廣大黨員自願參加捐款活動。黨員自願捐款彰顯赤膽忠誠,點滴善舉匯聚人間大愛。許多農村、社區黨員生活並不寬裕,但他們毫不猶豫、慷慨解囊;許多學生黨員將獎學金和課外兼職報酬捐獻出來;許多戰士捐出了省下的津貼;許多離退休幹部職工黨員從多年積蓄中拿出款項。廣大黨員用實際行動表達心聲:我是黨員,我要為抗疫出一份力!
黨員捐款資金由基層黨組織代收後,全部上繳中央組織部。中央組織部、財政部將黨員捐款資金分配下達給各省區市、有關部門單位,主要用於慰問戰鬥在疫情鬥爭第一線的醫務人員、基層幹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和新聞工作者,慰問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犧牲的幹部群眾家屬等。
一些收到慰問金的人員談到,在疫情防控鬥爭中,響應黨和人民的召喚,自己僅僅做了職責範圍內的事,收到這份來自黨中央的關懷和全黨同志的心意,格外溫暖、格外感動!許多人說,拿到這份慰問金,更深刻感受到,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都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9000多萬名共產黨員的堅定支持!大家一致表示,今後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只要黨有號召、人民有需要,一定衝鋒在前、充滿必勝信心去鬥爭!
這次黨員捐款活動,見證了廣大共產黨員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動員力、感召力、凝聚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廣大黨員通過參加捐款活動,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
央視快評:匯聚起決戰決勝的強大信心和力量——寫在全國兩會開幕之際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本臺播發央視快評《匯聚起決戰決勝的強大信心和力量——寫在全國兩會開幕之際》。
快評指出,過去一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駕馭中國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關鍵進展,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不斷彰顯。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兩會召開時間延遲、會期縮短,但廣大代表委員的任務更多、要求更高、責任更重。廣大代表委員要強化使命擔當,更好地履職盡責,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
快評強調,面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我們要大力弘揚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中所呈現的抗疫精神,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匯聚奮進合力。廣大代表委員要充分發揮好橋梁、紐帶的作用,高度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在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努力匯眾智、凝共識、聚群力,調動起一切積極因素,匯聚起決戰決勝的強大信心和力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5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5月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作政府工作報告。
屆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4K超高清頻道、中國國際電視臺各外語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大灣區之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等頻率將進行現場直播;央視新聞、央視頻、央視網等中央重點新媒體平臺將同步直播。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五十七次委員長會議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1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十七次委員長會議。慄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
21日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各代表團召開會議,審議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議程草案。
21日晚舉行的委員長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作的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議程草案審議情況的匯報,決定將兩個草案分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預備會議選舉和表決。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出席會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1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預備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主持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表決通過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議程。
慄戰書宣布: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2日召開,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
慄戰書指出,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圓滿完成大會各項任務,將大會開成一個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預備會議經表決,選舉產生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大會主席團由174人組成,王晨為大會秘書長。
根據表決通過的會議議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審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
會議開始時,慄戰書說,5月20日晚,全國人大代表萬衛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讓我們以大會的名義對萬衛星代表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十三屆全國人大現有代表2956人。截至5月20日,已經向大會秘書處報到的代表2902人。21日的預備會議,出席2889人,缺席67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秘書長楊振武出席會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一次會議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21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主持會議。
主席團會議應到174人,出席173人,缺席1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首先推選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擔任。主席團常務主席召集並主持主席團會議。
會議表決通過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日程。根據會議日程,這次大會定於5月22日上午開幕,5月28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
根據全國人大議事規則規定,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推選主席團成員若干人分別擔任每次大會全體會議的執行主席。經過表決,會議推選了大會全體會議執行主席。
會議經過表決,決定楊振武、信春鷹、李飛、張業遂、唐方裕、李寶榮為大會副秘書長。會議指定,張業遂兼任大會發言人。
會議經過表決,決定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議案的辦法。會議決定,代表提出議案的截止時間為5月25日12時。會議期間,大會秘書處對代表團和代表提出的議案進行研究,提出處理意見,報告主席團作出決定。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 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答中外記者問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張聞 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表示,下一步,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立法、修法,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
張業遂:抓緊完善新制定的生物安全法草案,爭取年內審議通過;抓緊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爭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審議;儘早完成修改動物防疫法;抓緊修改國境衛生檢疫法;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有針對性地修改完善。
審議民法典草案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重要議程。張業遂指出,編纂一部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
張業遂: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對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規範進行系統整合、修改編纂,適應時代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 多位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回答媒體提問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5月21日開啟。在首場「委員通道」上,來自醫療衛生、科技、教育和扶貧一線的多位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回答媒體提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是今年委員通道上第一個被提問的對象。作為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專家,他尤其深刻感受到,文化、體制和國力上的力量使抗疫取得顯著成效。在他看來,疫情之後我們更要加強醫學教育和研究。
王辰:關於醫學研究,應當構建一個國家級的、能夠引領統籌整個國家醫學研究大格局的醫學研究機構;設立一個國家級的醫學健康科學基金。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上,今後要特別注意促進醫防的融合,才能更加有力地應對重大挑戰。
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目前,北鬥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預計下個月就將擇機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北鬥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中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裡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鬥服務,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上我們的北鬥。今年我們的全球系統建成以後,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們的北鬥都會向你提供滿意的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則「喊話」用人單位,提前進行人才儲備。
楊振斌:大學生參軍入伍、公務員招錄、研究生招生、「三支一扶」項目等都有了比較大幅度的擴招,教育部還組織了48所高校對口支援湖北省高校的就業工作,這些都提振了我們的信心。現在復工復產正在加速推進,我們建議用人單位要逆周期而行,提前進行人才儲備,有針對性地做一些投放計劃,為企業以後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基礎。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說,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幹部就有多拼,今年一定如期打通脫貧的「最後一公裡」。
達久木甲:五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有151名幹部負傷,有23名幹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打贏脫貧攻堅戰,靠的是廣大幹部群眾實幹、巧幹、齊心幹。我們彝語說「好」是「哇嘰哇」,說「謝謝」是「卡沙沙」。我想用一句彝語來結束我的回答,「精準扶貧哇嘰哇,黨和政府卡沙沙」。
【兩會熱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讓居民多一些獲得感幸福感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馮爍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各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如何破解改造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難題?來聽聽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老舊小區改造往往眾口難調,如加裝電梯高低層利益衝突、停車場改造有車無車利益博弈等。
全國政協委員張力:業主委員會不具有民事主體資格,沒有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等相應的各種證書,無法開具銀行帳號。我建議參照社區居委會的做法,儘快明確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業主權利的行使。
考慮到很多老舊小區面臨「老齡化」人口居多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姜明建議:「在社區改造中,能夠有200平方到500平方的一個養老空間,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家庭購買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陳鳳珍表示,現在很多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比較薄弱,急需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
陳鳳珍:河北邢臺目前就採取了「共享管家」的模式,將地理位置接近的小區一併引入物業服務,在保潔、維護、投訴、維修等方面實現了資源共享。
從事社區工作15年的全國人大代表袁紅梅:老舊小區改造,政府不能大包大攬,要下到基層去,多一些調研,多一些意見徵詢,科學論證,集思廣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化政策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共住、共建、共享、共治,最終讓居民多一些獲得感、幸福感。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就美國務院剛剛批准一項1.8億美元對臺軍售案,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月21日應詢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同臺進行軍事聯繫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民進黨當局一再用臺灣納稅人的血汗錢購買美國軍火,只會損害臺海和平穩定,損害臺灣民眾利益。
【全球抗疫進行時】各地積極行動 與外國友好省市、姐妹城市攜手抗疫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面對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各省(區市)積極行動,通過捐贈防護物資、保障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出口等舉措,與外國友好省市、姐妹城市守望相助、攜手抗疫。
疫情發生以來,遼寧各地克服航班減少、國際物流受阻等諸多困難,竭盡所能向面臨疫情威脅的友好城市等捐贈防護物資。
菲律賓奎松市長約瑟菲娜·貝爾蒙特:我謹代表奎松市人民,衷心感謝瀋陽市對我市,尤其是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工作者的慷慨捐贈。我們無比感謝瀋陽在這一充滿挑戰的時期與我們並肩戰疫。
這是菲律賓奎松市長約瑟菲娜·貝爾蒙特專程發來的視頻,為瀋陽市捐贈兩萬隻醫用一次性口罩支持抗擊疫情表示感謝。
在僑鄉福建省晉江市,當地發動向海外捐贈防護物資。
晉江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陳金尚:我們積極協調海關等部門,儘快儘早把這些防護物資運輸到海外。
此外,多地還出臺多項措施保障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出口,助力全球抗疫。近日,在瀋陽市的積極協助下,東北製藥與葡萄牙布拉加市籤署醫護物資採購合同。布拉加市市長裡卡多·裡奧表示,兩市在共同抗擊疫情中結下的友誼「如黃金般珍貴」。
瀋陽市外辦副主任劉東海:化危為機,進一步加深對外交流合作的基礎,進一步開拓我們的友好城市,擴大我們的朋友圈,針對產業特點和未來發展需要,既有鞏固也有開拓,還有擴大出口。
5月21日,重慶市政府向日本水戶市和廣島市捐贈120多箱防疫醫療物資。據介紹,在今年年初,重慶市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水戶市和廣島市曾先後向重慶捐贈口罩。還有一些水戶市的小學生自己動手製作口罩寄給重慶,鼓舞重慶市民抗擊疫情。近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發展,水戶市和廣島市也出現了防疫物資困難的情況。重慶市捐贈物資支援這兩個友好城市,回饋互助情誼,捐贈的物資上還張貼著「木瓜瓊琚 永以為好」的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