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今天是10月6號,星期五,農曆八月十七。北京,晴轉多雲,22度12到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卓著成就,七集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開播;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喜迎十九大》播出:河南,一塊土地的價值變動;
首輪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首個民宿旅遊國家行業標準10月起正式施行;
天津打出服務企業「組合拳」,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以下是詳細內容:
七集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開播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長遠、立足實踐,以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充分展示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脈絡和行動足跡,中央有關部門組織拍攝了七集大型政論專題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該片昨晚起(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並在央視新聞移動網等融媒體平臺同步推出。
全片共分七集,圍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五年來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展現決策理念、重要頂層設計醞釀提出的時代背景、深刻內涵和奮力推進過程,充分表現了黨中央繼往開來、逐夢前行的勇氣、擔當和智慧,全景展示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壯闊徵程,生動講述五年以來打動世界、激蕩人心的中國故事。
【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託】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央廣記者申玉彪 於子月 德慶白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11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西藏林芝市八一鎮巴吉村,到村民家做客,親切地與他握手交談,囑咐他要加強民族團結,努力致富。幾年來,巴吉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格桑旺久作為民族團結先進代表再次受到總書記的接見。一位普通的藏族群眾,與總書記兩次握手,格桑旺久說他終生難忘。他現在最想告訴總書記的是巴吉村幾年來的致富之路。
初秋時節,清脆的鈴聲喚醒了西藏東南部的土地。牛馬踱步的身影伴著鈴聲走過家家戶戶,走向林芝市巴吉村一個質樸的清晨。
村民格桑旺久一大早走出房門,便看到自家院裡飄揚的國旗。6年前的一個早晨,院子裡來過一位特別的客人。這位客人就著奶渣和酥油茶,噓寒問暖。
格桑旺久:總書記奶酪也嘗一嘗。然後進來坐到這邊,我坐這邊。總書記問到你的家裡有幾個人?現在收入怎麼樣?有困難嗎?(我說)現在黨的政策好,過的日子好這樣說了。
習近平囑咐格桑旺久要帶領村民一起致富。黨的「十八大」後,格桑旺久成立了一個「運輸隊」,把村裡的汽車和工程機械集合起來,和村民一起跑運輸,力爭不讓一戶收入「掉隊」。
記者:你平時聯繫的漢族老闆多嗎?
旺久:20多個差不多。我們八一漢族老闆多得很。都要打交道。非常熟悉嘛。
記者:現在跑運輸一年收入多少?
旺久:現在跑運輸一年收入能達到15萬到20多萬。我們三年裡收入這些變化大嘛,我們的情況要說說,我們整個老百姓的發展對總書記想說。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幹部群眾代表時指出,「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格桑旺久說,這句話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56個民族不能離開,大家一起富裕。」和格桑旺久一樣,今年53歲的巴吉村支部書記米瑪同樣記著總書記的囑託。
米瑪:我們搞產業離不開漢族同志,他們有技術,有工作的經驗。所以我們巴吉村兩個企業裡有30多個漢族員工。合作以後,不一樣了,好多都學會了。從那裡開始,到現在我們沒離開過,兩個民族的關係,搞得越來越好。如果總書記沒教我們的話,還是各幹各的了。
如今,巴吉村已經成為西藏民族團結的縮影。全村固定資產實現1億7千多萬元,村人均純收入也從當初的9000元實現20000多元。
今年7月,巴吉村10歲的普布拉旺寫了篇作文,題目叫《我和遠方的客人》。文章寫到:在我幼年的模糊記憶裡,見過「內地來的尊貴客人」——習近平爺爺,幾年來村裡發生了巨大變化,村公路變得更加寬了,綠化帶上種上花花草草,看起來和城裡的一樣漂亮。」普布拉旺說,他現在更能理解習爺爺的話了。
新疆27萬名幹部深入農村推動黨的治疆方略 取得明顯成
央廣網烏魯木齊10月6日消息(記者張雷)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庫木庫薩爾村,村民們正在就業培訓班上學唱歌曲《團結就是力量》。自治區經信委「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入住這個村後,著眼於就業這個最重要的民生工作,建設產業孵化園,引進企業在村裡開辦衛星工廠,引導農民就近就業,外出打工,增收脫貧。如今已成為傑麗雅針織服飾公司女工的布阿提開姆·吐爾遜高興地說:「我以前是一個家庭婦女,沒有收入的。工作隊幫助,家門口建了一個企業,我就業了,家裡生活改變了,感謝工作隊。」
自治區經信委駐庫木庫薩爾村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詹寒戈:通過產業扶貧,實現了村民出家門,進廠門,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在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吉格代力克村,自治區環保廳「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劉寒峰自豪地帶記者參觀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成果,173套安居富民房今年9月底就可以入住,還制定了駐村工作惠民工程五年規劃,為今後的吉格代力克村規劃了美好藍圖。
劉寒峰:全部村莊重新規劃了,油路通到每一戶門口,道路兩邊是綠化帶。戶戶通自來水,電通到家,大門、圍牆、暖圈,還有庭院葡萄架、花牆,都是統一規劃。
【小目標在路上·中國脫貧攻堅樣本調查】一步跨千年的太古「神域」(下篇)
央廣網昆明10月6日消息(記者白宇 田園 江曉晨)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龍晶一家五口人,爸媽除了日常開支,還要負擔三個孩子的教育費用,龍晶家成了龍元村典型的「貧困戶」。
記者:想過出去打工嗎?
龍晶爸爸:想過,但是目前我年齡也大了,30多了。
與父親不同,今年14歲的龍晶有自己的夢想。
龍晶:如果有條件的話,我想去NBA。外面的世界是繁華的,比村裡的世界更精彩。
校長李學梅已經在獨龍江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耕耘了三年多。李學梅的願景最終還是落在孩子們身上。
記者:3年多的時間,有變化嗎?
校長李學梅:這個是天翻地覆的改變了。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小學這一邊儘量的及格,不要有那些個位數,現在從幾年的努力來看幾乎個位數是已經可以杜絕。
詳細報導請聽稍後播出的《新聞縱橫》節目。
【喜迎十九大】河南,一塊土地的價值變動
央廣網鄭州10月6日消息(記者趙飛 河南臺記者王發豔 潘語怡)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創新土地經營,把農民的土地通過流轉集中起來,吸引科技、資本、人才進入農業領域,產出效率倍增,成為河南探索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的龍頭。
年初孟樓鎮的土地對外招租,招標告示還沒上網,就有30多家外來企業盯上了這裡的幾萬畝土地。
四川富益糧貿負責人周霜:首先我們得看土質,第二個就是最好是連成片的有規模的,我們種植起來會比較方便。
鄧州市有心想把鄉鎮的土地集中經營、整體流轉,農民卻連連擺手。孟樓鎮和市裡一合計,決定利用新成立的鄧州市農村土地開發有限公司統一流轉全鎮土地,沒想到這一試,孟樓鎮的土地實現了三次增值。
孟樓鎮張義崗社區村民萬志成:原來一年不到十畝地給個兩三千塊錢,這迴轉給國家以後,每畝地六百塊,(一年)將近五六千,這差距多大。
第二次增值,發生鄧州市土地開發有限公司土地整理之後。
孟樓鎮黨委書記李爽:在我們的6萬多畝地上,搞什麼,怎麼搞,多大比例的來進行經濟作物或者說糧食比例的搭配。
孟樓鎮請來專業的設計團隊,規劃出糧食、水產、林果、蔬菜四大區域。有了這張藍圖,鎮裡每一寸土地的潛在價值都被利用到極致。新增600畝土地作為「佔補平衡」進行耕地指標交易,一次就獲益5400萬。
第三次增值是土地的再流轉,這一次的土地收益,按公司、村集體、農民4∶4∶2比例分成。經過多方篩選,相互考量,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來到孟樓,一口氣拿下了上萬畝的合同。
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昌平:這個區域適合於雜交小麥種業的大面積的規模化生產,我們正好能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利於我們現代科技成果的轉化。
不斷湧入的客戶決定著孟樓鎮每一寸土地的價值變動。眼下,整個孟樓的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6萬畝,佔全鎮確權耕地的98%。看著整齊劃一畫兒一樣的農田,孟樓鎮黨委書記李爽感嘆道,他們這些基層幹部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受農民歡迎了。
李爽:集體經濟有了收入,脫貧攻堅、村莊整治、公益事業等等,都有了保障,幹部幹事有了激情。
【十九大代表風採】福建漳州人民法院庭長黃志麗「潤物細無聲」化解村民糾紛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9月4日下午,福建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庭長黃志麗又趁著辦案的間隙,相約轄區村、社區、街道黨員幹部展開座談,藉此收集社情民意,為即將召開的十九大做準備。
薌城區古塘村習武氛圍濃厚,宗族力量強大,村民之間發生矛盾從不訴諸於法律,而是習慣用拳頭說話。2010年左右,在一次民俗活動中,幾名村民在舞獅時發生肢體衝突導致一人受傷住院,進而引發柯、蔡兩大姓氏大規模宗族衝突。黃志麗得知此事後主動介入調解,卻遭到村民們的排斥。
黃志麗:我發現他們的老人會還有國術館在整個村子裡面起的作用挺大的,我多次到老人會、國術館去跟他們聊,特別是跟宗親長者,了解他們這兩個大姓氏之間的舊怨是什麼。
從此黃志麗的名字在村裡不脛而走。2012年她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
【十九大代表風採】醫生徐根保:希望通過努力讓人們不再「談麻色變」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康復中心,又名麻風村,在這裡生活著77名平均年齡已達73歲的麻風病病人。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麻防科科長、康復中心主任,今年53歲的徐根保醫生已經在麻風村整整工作了28年。
徐根保:能夠使我堅持這麼長久,一個是我也喜歡這個工作。作為醫生,看病哪裡都是看病,當時是這麼想的。
徐根保帶領團隊跋山涉水,跑遍江西60多個區縣,會診治療了600多名重症麻風病人,他還成功培訓了4000多人成為兼職麻防人員,並且研究出國內領先的麻防治療手段,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28年如一日,徐根保用自己的青春和奉獻詮釋著醫者仁心的內涵。
徐根保: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們不再「談麻色變」,讓麻風病患者感受到和普通人一樣的幸福。
首輪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當地時間4號,首輪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在華盛頓舉行。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與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杜克共同主持。
雙方同意根據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海湖莊園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堅持相互尊重、依法對等、坦誠務實,充分發揮中美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兩國在執法及網絡安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為川普總統應習近平主席邀請於11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積累更多成果。
中方強調,雙方要以此次對話為契機,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確保執法及網絡安全合作成為新時期中美關係的亮點,為推動全球安全治理、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不懈努力。中方願與美方一道,加強在反恐、打擊跨國犯罪、追逃追贓、禁毒、司法協助等領域的合作,解決好兩國在執法領域的重要關切。雙方要在中美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高級別聯合對話機制框架下,繼續推進在打擊網絡犯罪、網絡反恐及網絡安全保護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維護兩國的網絡安全利益,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
首個民宿旅遊國家行業標準10月起正式施行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首個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從這個十一黃金周起正式生效。業內估計,將有助於國內民宿行業走向標準化。
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末,國內客棧民宿數量已經超過53000家,相比2014年漲幅達到70%以上。但在快速擴張發展的同時,由於缺乏有效的規範,民宿也經常被投訴「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很多就是傳統的旅館貼一個民宿標籤,他的經營內容和理念實際上與民宿風馬牛不相及,忽略了民宿裡面溫情的環境的塑造。
本月生效的首個國家行業標準《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明確,民宿經營者必須依法取得當地政府要求的相關證照,並滿足公安機關治安消防相關要求;民宿單幢建築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在衛生服務方面,要求客房床單、被套、枕套、毛巾等應做到每客必換。某民宿經營者表示,已對照標準對自家民宿進行了升級。
經營者:因為硬裝的改動有點大,所以我們一般都會在軟裝上面讓它變好。我們會讓客人感覺住起來更加舒心、更有家的感覺。
定製遊和深度遊國慶長假期間受遊客青睞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國慶長假,定製遊和深度遊深受遊客青睞,旅遊觀光不再走馬觀花,為遊客提供了更好的旅遊體驗。
遊客楊女士和朋友剛結束了一場穿越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自駕遊。與以往自駕遊不同,這次楊女士租的是旅遊公司改裝的越野車,吃住都是露營,看到了不尋常的景色。
楊女士:平常咱們都在公路上看沙漠,這次我們是直接穿到沙漠裡面的,還可以近距離看到黃羊、狐狸、駱駝,這樣的旅途比咱們走公路的旅途感受度更強一點。
如今,私人定製旅遊已不是奢華高端的代名詞,而是慢慢走向大眾旅遊市場。
山東省中國旅行社私人定製遊負責人韓東:所謂的私人定製我們還是嚴格按照客戶的要求,結合我們多年從業的旅遊經驗,給客戶甄選一些線路和景點,車的話基本上是商務車,住宿偏於休閒形式的度假酒店和民宿。
根據某旅遊網站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私人定製旅遊的諮詢量較去年同期有30%的漲幅。山東省導遊協會副會長張曉國表示,這種為遊客量身定製的深度旅遊方式是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還需要正面引導以解決旅遊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張曉國:我們可以主動去設計產品再去傳遞給遊客,將來如果能夠實現旅遊者主動找專家型導遊去量身定做旅遊線路就更加理想,能夠實現雙向對流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
預計今日返程客流將明顯增多 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可能出現擁堵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杜希萌 張建亞)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天(6日)是國慶中秋假期第六天,預計返程客流將明顯增多,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可能出現擁堵。
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6日廣東西南部沿海、廣西南部沿海、山東半島等地有中到大雨,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雨夾雪,此外今明(6到7日)兩天,華北中南部大氣擴散條件逐漸轉差,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東部部分地區間歇有霧,能見度較差,可能影響假期返程交通。
安徽省路警聯合指揮中心值班員朱來為:部分高速早晨會出現有霧的狀態,所以提醒廣大司乘朋友出行的時候要提前了解高速路段的通行情況,以及高速氣象情況。
依照往年國慶長假慣例,返程高峰主要集中在最後3天,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預計,今天高速公路車流量將比5日明顯增加。
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信息員謝華俞:預計返程客流會在今天明顯顯現,北京回京車流將明顯增加。由於大部分人都有了避堵的意識,預計8日假期的最後一天可能不會出現過於擁堵的情況。
天津打出服務企業「組合拳」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央廣網天津10月6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陳慶濱 天津臺王瑞)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天津市打出「服務企業發展」組合拳:運用「網際網路+」簡化流程為企業鬆綁,萬名幹部「下沉服務」破解企業難題,經濟發展動能得到全面提升。
前不久,趙女士來到天津河西區行政管理審批中心準備註冊一家企業,在辦理企業名稱登記時,她發現自己可以通過新上線的企業名稱網上申報系統就可以完成自主申報,而且時間也由過去一兩天縮短為幾分鐘,這讓趙女士讚不絕口。
趙女士:有的時候真的要跑很多趟。現在是便捷到當場自己下自己想叫的名字。
秉持「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路」的理念,天津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對傳統行政審批流程進行再造,目前,濱海新區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商事登記全部網審。「網際網路+」的應用,讓行政審批實現了「瘦身」又提速,項目平均整體審批效率提速40%以上。
在不斷利用網際網路對審批做「減法」的同時,天津市還在今年2月啟動萬名幹部幫扶萬家企業的「雙萬雙服」活動,為高效服務企業做「加法」。
駐點幹部、天津高新區發改局朱笑笑:因為我們通過前期的幫扶,摸清了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所有的政策含金量要高,可操作性加強加實,政策出臺時間要加快。使民營企業的發展成本降低、效率更高。
審批做「減法」、服務做「加法」,在這一「減」一「增」中,天津用一套服務企業的組合拳,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充分釋放企業潛力,為全市經濟做大做強不斷培育新動能。去年一年,天津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6.9萬戶,僅今年上半年,天津新增市場主體就已達到11.88萬戶,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正在得到全面提升。
天津市市長王東峰:在政策落地、優化服務、提升效能、規範管理和制度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銀監會前三季度處罰機構超1100家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為遏制銀行業市場亂象和案件高發勢頭,銀監會前八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從地域來看,北京和上海兩地銀監局的處罰力度最大,金額最高。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今年的監管工作著重於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肖遠企:包括過度授信、集中度風險以及市場亂象都是重點。特別是對嚴重產能過剩行業過度授信要進行擠壓,要把佔用信貸資源過多的企業,(讓)信貸資金能夠擠出來,用於比如小微、三農這些領域。
四川宜賓首次認定司機濫用遠光燈引發車禍致人死亡需擔責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四川宜賓交警部門對一起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引起社會關注。一名貨車司機因和一輛麵包車交會時濫用遠光燈,在這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不僅要承擔次要責任,還要擔負一定的民事賠償。這是四川首例因濫用遠光燈而擔責的案件。
宜賓交警事故大隊大隊長彭良全:確認貨車在當時會車的時候,是遠光燈狀態,通過視頻資料和當事人的陳述,以及鑑定的結論,能夠充分地形成大貨車在會車時使用遠光燈的證據鏈。
而在相當多的交通事故中,也有肇事車主反映事故是因濫用遠光燈而起,但大多數取證困難,導致交警部門無法追責。當地交警希望廣大車主牢記這起案件的教訓,不要讓悲劇重演。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北京時間昨晚7點,瑞典學院秘書莎拉·戴紐斯(Sara Danius)宣布,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1954年生於日本長崎,6歲時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留痕》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石黑一雄在得知獲獎後表示,他希望諾貝爾文學獎能成為向善的動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導事實、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