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後一個原始小島:野人取火靠鑽木頭,至今不知道汽車是啥

2021-01-16 大雨若至

儘管當今世界科技相當發達,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但我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未知的區域是我們沒有去過的,那些地方可能存在著一些神秘的部落,過著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而正是因為擁有這種神秘,使得我們對於未知的事物更加充滿好奇,近些年來也有不少的隊伍在不斷地探索,希望揭開這些部落的神秘面紗。

而就在十幾年前,人們發現在孟加拉灣附近的一個小島上,居然生活著一個原始部落,該部落上的居民們對外界有極強烈的抗拒性,所以印度居民至今仍然沒有與他們取得聯繫。根據相關資料的考察跟研究,我們發現這個原始部落已經存在6萬年了,因為長期與外界隔絕,當地的人始終保持著原始的生活狀態。

可以說,它是亞洲最後一個原始小島,島上野人依舊過著原始生活,他們也被外界稱為森蒂納爾人。從他們的膚色就可以發現森蒂納爾人屬於黑種人,由於氣候的原因,他們身上的衣物非常簡陋,基本上只進行遮羞,甚至有些人連衣服都沒有穿,飲食也基本上靠打獵捕魚為生,至今這些「野人」在生活方式上很落後,仍然用鑽木取火的原始生活方式。

得於各國冒險家對森蒂納爾人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所以有不少的人都到那裡去,打算了解當地人的風俗習慣。但是森蒂納爾人對此卻無比的排斥,他們對來訪者永遠只採取驅趕的方式,甚至還會將他們打傷。為了保證探索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尊重森蒂納爾人的意願,印度管理方規定不允許私自闖進森蒂納爾島。

現如今人們已經發現了森蒂納爾島,人們也進行多次的拜訪,由於森蒂納爾人對外界無比排斥,至今這個原始小島依然幾乎與世隔絕,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汽車是啥?更別談現代化生活了,電子產品統統不存在,生活中幾乎只跟大自然接觸,跟我們現代的世界擁有著巨大的差距,比非洲原始部落還要生活的「原始」。

如果永遠只生活在認知的世界裡,永遠都不想與未知接觸,那將會錯失多少認識美好的機會,一旦遭遇外界得危險,只能是被動遭遇欺負了,哪怕箭頭再鋒利也擋不住現代化武器。但畢竟是森蒂納爾人所做出的決定,自始至終都不想與外界聯繫。現代化人類對於這一個原始小島,究竟是進一步地與該部落進行交流,還是尊重對方的選擇,就這樣讓它與世隔絕呢?對此大家有怎樣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古人用鑽木來取火,這種辦法真的可以生火嗎?為什麼我辦不到?
    鑽木取火,這種生火的辦法自從上古時期就已經被使用了,除此之外還有用火石打火,這都是可以生火的,可是到了現在,有些人產生疑問了,為什麼我無法成功地實現鑽木取火呢,所以,他們認為古人也無法鑽木取火,這可能只是一個傳說罷了。這就是題目的意思了,通俗點理解,古人利用鑽木來取火,可是現代人很難辦到,所以鑽木取火是假的。其實,鑽木取火是真的。
  • 燧人氏最早知道火的用處,發明出鑽木取火法,燧石取火法
    我們只是知道他姓風,出生在今商丘一帶。燧人氏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懂得種植莊稼,人們是靠上山打獵捕獲獵物為生。由於那個時候的人們不懂得火的用處,也不知道火是怎麼使用的,所以人們都是把捕獲來的獵物,割碎吃生肉塊兒。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消化系統是不適合吃生肉的,而且味道也很差,人們吃生肉有可能會引起腸胃系統的疾病。
  • 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大俠們行走江湖靠什麼生火?
    雖然這個辦法看著很笨很原始,但這種生火方式真的很普遍。根據記載,一直到唐代,偏遠鄉下的人們還在鑽木取火。杜甫的《清明詩》裡就有寫到:「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當然,取火是一件比較費事的事情,也是一個技術工作。
  • 古代的人怎麼取火
    張連敏對於人類來說,火是很重要的,在當今社會有著廣泛的應用,小到生活中的燒水、做飯、取暖,大到汽車飛機乃至火車等的運行,無一離不開火。歷史課上說,古人鑽木取火,那麼對木頭是否有要求呢?古代,所鑽之木根據不同的時節而改變。
  • 古代「取火」方式有哪些?古人第一次看見火,是什麼反應?
    鑽木取火是在野外最常用的方法,即便現代人也可以在野外用這種方法取火。不過想要鑽木取火,這還是要講究的,首先這鑽的木頭需要乾燥,還有這鑽木板和鑽木桿所用材料不能是同一種,一硬一軟,才能摩擦取火,而且這摩擦的速度還要快,當出現上面有微小火花的燃燒粉末之時,再將這粉末放到易燃的乾草上,然後吹氣輸氧,慢慢地乾草就會被點著。
  • 古人取火簡單嗎?看似平常的方法,竟然都是經典物理實驗
    更為有趣的是,古代很多取火方式都與現代的物理原理有關,取火的時候,就像在做物理實驗,現場過程非常具有儀式感。一、摩擦生熱方式這種取火方式,起源於原始社會,學名被稱為:鑽木取火,是依靠乾燥木材摩擦生熱來引燃的。應該是誕生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方式。
  • 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他,中華民族的始祖「火神」,鑽木取火由他而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他,中華民族的始祖『火神』,鑽木取火由他而來」鑽木取火這個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吧,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而鑽木取火又是由誰發明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些知識吧。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大家尊稱的「火神」。他叫燧人氏,他的名字來源於古代傳說,其事跡是教人「鑽木取火」。
  • 野外生存:七大最經典的取火方法 野營時才後悔沒學會
    鑽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在摩擦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加之木材本身燃點比較低,所以就會發出火來。鑽木取火起源於中國。鑽木時,在木頭前端放枯草類的易燃物,當摩擦產生一定熱度時,有輕煙,小心翼翼地在起煙處吹氣,易燃物便可能生火。1、古典式鑽木取火法古典式鑽木取火法這是被了解得最廣泛,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種方法。
  • 七大最經典的取火方法
    首先,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再找到合適的樹枝做鑽頭,相對較硬一些就可以,條件不像鑽板一般苛刻。    然後,把鑽板邊緣鑽出倒「V」形的小槽,如圖所示。    最後,在鑽板下放入一個易燃的火絨或者枯樹葉,然後雙手用力鑽動,直到鑽出火來為止。    第二種:雙人經典鑽木法    其他步驟跟第一種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這次是兩個人合作。
  • 古人鑽木取火用什麼木頭?竟然一年四季用的木頭還不一樣
    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至於這個燧木是什麼木,並沒有記載,只是說是上古的一種樹木。到了有文字記載的時候我們便知道了用什麼木頭取火,這時候還出現了很奇怪的記載「改火」。
  • 盤點從古至今的取火方式和工具,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火對於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在原始的社會中,火不僅可以幫人們烹熟食物,還能抵禦迅猛的野獸。從而也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跳板。那麼從古至今,人們取火的方式和生活的工具是什麼?1、自然取火遠古時期,人們還處於一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取火的方式,主要靠閃電、雷擊、火山等自然的方式。當火種出現時,以添加木材或其他燃料來維持火種。但這樣的方式,火種的保存難以得到控制。
  • 給你一塊木頭,你會鑽木取火嗎?
    那個時代,由於動物屍體中之磷的燃燒,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壓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而引起的大面積燃燒,原始人類經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時可以見到連續不斷的森林大火。但那時的人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相傳在一萬多年前的崑崙山上,白石較多,但是白石堆積的地方草木比較少,只有一種樹能夠在石頭上生長,那就是燧木。
  • 中國女兵被緬甸野人擄走,頭骨被當成水瓢,後人痛哭:我帶你回家
    中緬印交界處,有一片叫「野人山」的原始森林,那裡山巒重疊、林莽如海,野獸橫行,瘴氣瀰漫。克欽人是野人山的土著居民,他們尚處在原始部落時代,常年深居大山,不與現代人來往。上世紀40年代,我軍4萬戰士深入野人山,打算借道回國。不成想,扛過了槍林彈雨的戰士們,卻沒有走出這片危機重重的原始森林。
  • 學以致用:野外求生取火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近年,一檔「野外求生」節目爆火,為人熟知的主人翁貝爺在野外探索中各種「神」操作讓觀眾頗為驚嘆,但在他各式各樣求生技能展現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他豐富的知識積累和運用能力。你是否幻想過單獨流落到荒野孤島,怎樣憑藉著自己的所學知識生存下來?我們都知道,野外求生火是第一步,除了驅猛獸保溫暖,還能照明等等,那麼你知道多少種野外取火方式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火的冷知識:古人鑽木取火特講究,先有打火機後有火柴
    不但很暖和,樹上的鳥也終於不在每天早上吵吵了,而且味道還很誘人……這個熟悉的場景在全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上演著,人類開始愛上了這個燙人的小玩意:火。最開始人類獲得火源方法很刺激,雷劈哪裡他們就去哪裡。但傻子太多,明顯騙子不夠用,好像說錯了,是要燒烤的食物太多,明顯雷劈的次數不夠用。取一次火不熄滅又很危險,容易把自己也整成燒烤。於是,鑽木取火,石器敲打取火等方法出現了。據說在一萬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看到鳥啄燧木整出火花,受到了啟發。
  • 中國最後一塊陸路孤島,「野人」頻繁出入,神秘種族至今是謎
    喜馬拉雅山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隱藏著很多鮮為人知的秘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放鬆遊玩的絕佳聖地。大家都知道,喜馬拉雅有五大溝,亞東溝、陳塘溝、嘎瑪溝、樟木溝以及吉隆溝,每個溝的風景都帶有喜馬拉雅獨特的韻味,而且各有各的人文風貌,令人十分神往。
  • 中國最後的野人,從原始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為何有人逃回深山
    然而在我們所不知道的一些未知地帶依然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生活狀態與現代化的社會有著諸多的差別的部落,我國曾經就有一個原始部落,他們號稱是中國最後的野人,當時發現他們的時候,他們還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後來在政府的幫助下,直接從原始社會直接進入到了社會主義的社會,只是有人在進入到現在社會以後依然逃回到了叢林,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呢?
  • 野人是什麼?讓人們恐懼的野人,有可能是原始森林中的長臂猿?
    這是文章頭部千百年來,關於「野人」的記載,在許多的歷史古籍中都出現過,而且還有許多的人聲稱目擊過「野人」。「野人」既是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的題材,也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人類揭示了很多的真理,但是「野人」懸案至今仍未揭曉,現有的我國和世界研究「野人」的狀況、材料、證據,讓科學家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它仿佛是一個「半睡半醒的夢」。
  • 跑到原始社會能幹啥?《我是一個原始人》,消磨時間的佳作
    無所不能穿,沒有哪個世界不能去,包括原始社會。剛開始看《我是一個原始人》的時候,就是為了消磨時間,度書荒。但是看著看著就覺得還有點意思。因為作者沒有把豬腳搞成什麼系統流,也沒搞得豬腳光環巨大,而是讓一個現代人在原始社會慢慢的發展,算是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了。那麼穿越原始社會能幹啥?我們的豬腳能幹的事情還真不少,起碼得現解決吃飯問題,那完全就是一個野外生存訓練營啊!
  • 日本「木頭」汽車走紅 未來汽車還能漂浮在水上
    新能源汽車發展方興未艾,日本就已經開始著手探索汽車的下一個階段--「木頭」汽車。說到「木頭」汽車,有不少人可能會啞然失笑,或者腦海中一躍而過中國古代馬車的身影或者20世紀初倫敦街頭木頭車廂的公交車。總之,在21世紀,「木頭」汽車,這種原始而簡陋的工具,似乎與我們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日本製造的「木頭」汽車不是要復古,而是想引領新潮流。(圖片來源:東京車展)這輛汽車被打造成了一輛極具未來感的超級跑車,外觀融合了蘭博基尼和本田頂級超跑Acura NSX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