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章頭部
千百年來,關於「野人」的記載,在許多的歷史古籍中都出現過,而且還有許多的人聲稱目擊過「野人」。
「野人」既是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的題材,也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人類揭示了很多的真理,但是「野人」懸案至今仍未揭曉,現有的我國和世界研究「野人」的狀況、材料、證據,讓科學家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它仿佛是一個「半睡半醒的夢」。
人類持之以恆地探索「野人」的問題,是因為「野人懸案」的揭開將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無數考察人員、科學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為了披露「野人」的秘密,有組織地或自發地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努力。
中國是世界上傳聞「野人」比較多的國家之一。
「野人」在我國流傳的歷史大約有3000多年。有人考證,在世界上有關「野人」最早的傳說,是我國古代的(《周書》。《周書》中記載說,周成王曾抓到過「野人」。在比《周書》稍晚的《山海經》中,也出現過「野人」的記載。
儘管關於「野人」的記載出現得很早,但是對於「野人」的研究卻是近幾十年的事。我們所謂的「野人」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在我國明清兩代編纂的湖北《房縣誌》中,多次提到在房縣一帶有「毛人」出沒的傳聞。這種「毛人」身材高大,滿身是毛,並且經常「食葷」,「時出齧人雞犬」,《房縣誌》中所描繪的「毛人」的子孫或許就是現今傳疑的「野人」。
但是還有的人認為,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性的,他們認為,「野人」是人類遠祖臘瑪猿或南猿殘存下來的後代,也有人認為它是人猿科範圍的生物,更有可能是在中國南部地區繁盛的巨猿或褐猿殘存的後代。
我國對於野人的考察也進行了多年。在剛剛解放的時候,國家組織了對野人的大規模的考察,雖然歷盡千辛萬苦,但是卻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1959年的5~7月,我國派出的考察隊在西藏進行了調查,據說曾獲得了一根「雪人」的毛髮,長16釐米,經過顯微鏡的檢定,認為它和猩猩、棕熊、犛牛的毛髮在結構上都不相同,但是也沒有辦法證明它就是「雪人」的毛髮。
1961年,傳說在西雙版納的一個築路工人擊斃了「野人」,據說這個「野人」身高在1.2~1.3米之間,全身覆蓋著黑毛,能夠直立行走,手、耳、乳等都和人類相似。
但是,經過中科院有關單位的考察沒有獲得直接的證據。有人認為,傳說中的「野人」有可能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長臂猿。
1977年,中科院組織考察隊對鄂西北、陝南地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考察,但是只是獲得了一些疑為「野人」的腳印、毛髮和糞便,並沒有找到關於「野人」真實存在的證據。
在歐洲,關於「野人」的文字記載開始於12世紀,進行形象的描述卻開始於13世紀中葉。1820~1843年,英國派駐尼泊爾的駐紮官霍奔森首次在西方的文獻中提到「野人」。1953年,英國的約翰·亨特勳爵曾經率領探險隊到珠穆朗瑪峰地區考察「野人」的蹤跡。
他確信有「野人」的存在。他在一本關於「野人」的書中寫道:「我相信有『耶提』,我看到過他們的足跡,聽到過『野人』的喊叫聲,還吸取過當地有聲望的人提供的第一手資料……。這些證據遲早會起作用,使那些持懷疑看法的人放棄成見。」
但是,仍然有人對於亨特勳爵確信有「野人」存在的證據——那些印在雪地上的腳印,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那些腳印不過是印度的朝聖者們留下的。因為這些不穿衣服的苦行僧們在西藏很少見,他們住在高山的洞穴中,依靠瑜伽功來抵禦嚴寒。
修煉的地方離住處是很遠的,所以,這些僧人留下的腳印,很可能就被登山運動員發現,誤認為「野人」的腳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關於「野人」的研究已經不僅僅是局限於目擊者的表述,而是採取了一些科學的手段。1972年,一位加利福尼亞州的記者艾倫·貝利用錄音機錄下了一段「沙斯誇之」(流傳於美國北部的野人)的叫聲。
錄下來的叫聲聽起來音域很廣,有些像人的聲音,又有些像口哨的聲音,通過對磁帶的研究,從音調的範圍和呼叫的長度上看,可以得出這個動物的發音系統比人的發音系統寬廣得多的結論。
無獨有偶,在1978年9月,一位婦女在俄亥俄州西邊的一個地方與3米多高的野人相遇,並且錄下了他的聲音。他的聲音聽起來像狗叫,又好像是人在痛苦時候發出的叫聲,很難聽。
經過專家的鑑定認為,這種聲波的範圍屬於動物,不是機械聲或人聲,有可能是一種靈長類動物的叫聲。
到目前為止,現有的資料還不能證明「野人」的存在,但是關於「野人」的傳說和資料又找不到可以否定的依據,所以,「野人」的存在與否仍然是一個未解懸案。
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野人」懸案終究會被人們揭開的。
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