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還有野人,這個人類的近親存活在哪個地方?近日,科學家稱,中國預計還殘存200至500個野人。國內野人大致分布在西藏、喜馬拉雅山、阿爾泰山、崑崙山、阿爾金山等地,現在就隨小編探一探中國野人分布地圖。
網易旅遊綜合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野人跡象
7月24日,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在他的新書——《野人)研討會上稱,他根據現有資料判斷,世界上不但有「野人」,中國預計還殘存200至500個野人,其中,新疆阿爾泰山、阿爾金山、崑崙山等地野人分布種類最多,多達七八種。袁國映關注野人研究已有40多年,並在1978年、1980年、1984年、1985年和2005年先後5次去新疆的託木爾峰、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等地尋訪野人的蹤跡。在搜集國內外各地關於野人傳說和目擊者記錄後,他繪製出「中國野人分布圖」和「世界野人傳說點分布圖」,並在「中國野人分布圖」中表述,國內野人大致分布在西藏、喜馬拉雅山、阿爾泰山、崑崙山、阿爾金山等地,「國內體型最大的野人在阿爾金山和崑崙山,最小野人在烏市附近深山裡」。
袁國映對各地傳說、目擊者記錄以及資料分析研究後發現,國內分布區的野人均有紅棕毛色、身材高大等特徵,「它們全部都是出現在人口稀少的山區。」他從分類學的角度把國內這些野人歸納成了一個種,即「亞洲棕毛野人」。他說,在久遠古代,這些「野人」可能分部很廣,種群數量很大,而且分布區連成一片。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人口數量逐漸增加,以及活動範圍的擴大,他們的種群數量開始逐漸減少,分布區也逐漸被縮小和分隔。「估計現今在世界上,可能只有500-1000個野人,國內神農架、西藏、阿爾金山等地可能還殘存有200-500個野人」。
目前,國內雖有大量目擊證人和傳說聲稱看見過「野人」,可一旦國內正式考察隊來到傳說點時,卻無法見到野人,或者拍攝到清楚的野人形象,只有運氣好的考察隊拍到「野人」腳印標本,搜集到一些毛髮,在神農架看到過樹上編織的窩巢和地下的糞便。正因為如此,國內學術界對「野人」的存在一直頗具爭議,部分專家認為由於沒有發現「野人」活體,或屍體和骨骼,基本斷定「野人」並不存在。也有專家說,如果這一物種是存在的,必須有50個以上個體形成的種群,但由於野人數量那麼少,他們根本不可能繁衍後代,它存在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儘管如此,袁國映依然堅持認為,野人是存在的,「如果沒有野人,各地怎麼會世代流傳野人的故事,並且有那麼多人詳細描述出野人的樣子。」他說,「朱䴉在世界上曾經僅殘存7隻,現在不是一樣繁殖到近300隻,華南虎在江西等地曾多年不見蹤影,近年不是又發現繁殖跡象了嗎?」他說,目前,他雖然還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野人」資料,但他不會放棄,仍會努力推動「野人」考察活動。
探秘野人分布地圖——西藏墨脫
(圖:墨脫的獵人說,野人毛髮比較長,為黑紅、紫紅和棕紅色)
有關西藏野人的傳說一直流傳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當地人堅信野人的存在,甚至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耶提」。近日,有成都媒體報導,國內公認研究墨脫文化最權威者冀文正將要第29次翻越喜馬拉雅山,再次踏上尋找野人的旅程。是什麼原因讓已經74歲的冀文正依然對尋找野人如此執著?他曾經看到過什麼?難道野人真的存在?
「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經典稱:「佛之淨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據說全域地形極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臥圖,因此又有說法這裡是金剛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軀幻化出的,被佛教信徒視為聖地。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
「墨脫文化第一人」冀文正:1933年生於河南鄭州市,1950年3月隨解放軍第一次進入西藏,1954年進入墨脫縣,在墨脫生活了16年,一生中曾28次徒步翻趣喜瑪拉雅山,8次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墨脫縣城
(圖:雅魯藏布大峽谷)
幾百人曾看到野人,並且都有類似的描述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輕的高原。它的面積佔中國的八分之一,地勢複雜、氣候多樣,是中國的「動植物博物館」。截至2001年,這裡已知的高等植物有6400多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20種。世代在喜馬拉雅山麓地區生活的藏民一直靠在當地的原始森林狩獵為生。
在墨脫縣生活的人,平時的肉食、油等生活必備的物品主要靠打獵來獲得,一個健康的男人一生有40幾年的時間都是在打獵的生涯中度過的,在當地的幾個村裡,野人的存在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冀文正說,在墨脫工作的16年中,曾先後有幾百個人給他講述有關野人的事情,並且,他們所形容的野人的特徵都非常相似。
冀文正說,當地人看到的野人身高略高於人,但是頭比人的大。野人的額頭比較突出,耳朵和嘴非常大,鼻子卻很小。它們的毛髮比較長,可以垂到眼睛上,並且毛髮為黑紅、紫紅和棕紅色。野人的肩很寬,背比較駝,像人一樣直立行走,並且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野人手指和腳趾也像人一樣可以分開,它們的腳很大,並且腳掌前寬後窄。當地的獵人稱,這些野人還會使用簡單工具,在遇到人時會揮舞木棍和石頭示威。
原始森林居住11個野人,用草搭窩,堅果為食
當地人說,原始森林裡住著11個野人,它們都是單獨行動,從沒有看到過有兩個以上的野人同時出現。親眼見到野人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冀文正說,當地的獵人幾十天才出去打獵一次,原始森林中的路非常不好走,每前進一點都要用手中的砍刀砍掉前面的樹枝,視野很有限。和他非常要好的一個獵人,打獵30多年也只看到過5次野人。冀文正也曾多次深入原始森林中去尋找野人,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親眼見過野人。在以往幾次尋找中,他曾發現過野人居住的草窩和野人留下的糞便。這些草窩很溫暖,均搭建在野獸不會發現的地方,下面鋪滿竹子,上面墊了一層厚厚的稻草。他曾經幾次在離野人窩不遠的地方守候等待野人的出現,但都沒有成功。後來發現,野人只會在同一個睡覺的地方逗留一晚。而野人留下的糞便和人的糞便非常相似,從裡面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中可以看出野人以野果,堅果為食。
野人從沒受到人的傷害,豐富的食物來源適宜的自然條件為野人的生存提供保障
「雖然當地人都知道野人的存在,但是卻沒有留下照片和其他類似於野人毛髮的東西。」冀文正說,墨脫的藏民非常善良和純樸,他們說野人是他們的「爺爺」,況且野人只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從沒有進村去打擾過村民的生活,因此獵人在打獵時即使看到野人也不會去射殺或者傷害它們。
西藏是全國熊種最豐富的地區,有3萬多隻棕熊。「也曾經有人說,村民看到的野人會不會就是棕熊呢?」冀文正說,當地的熊確實非常多,幾乎天天都能看到。但是墨脫的獵人都是有豐富打獵經驗的獵人,也經常打熊。他曾問這些獵人會不會看錯,但是獵人都表示,打獵這麼多年怎麼可能把熊錯看成野人,況且熊叫的時候只會「嘔歐嘔歐」的叫,而野人的叫聲高低起伏,有自己獨特的發音。
與此同時,冀文正也指出,當地的原始森林裡四季如春,裡面長有多種可以食用的果實和堅果,因此野人有適宜的居住條件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但這麼多年過去,當地人說以前的11個野人,現在只剩下9個了。
探秘野人分布地圖——新疆
烏魯木齊紅柳娃
《西域圖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劉統勳等奉旨始纂,自嘉峪關外至當時新疆全境皆在記載之列,是研究西域史地及民族文化的重要文獻。此書對於野人亦有涉及:「烏魯木齊附近深山中,每當紅柳發生時,有各紅柳孩者,長僅一二尺許,結柳葉為冠,赤身跳躑山谷間,捉獲之,則不食以死。」十多年後,有關紅柳娃一事也被紀曉嵐載入《閱微草堂筆記》中:在烏魯木齊周邊山中,牧馬人經常見到一種僅一尺餘高的小人,男女老幼均有。遇到紅柳開花時,他們就將柳條盤成了小圈戴在頭上,列隊跳躍舞蹈,發出呦呦的聲音,就像歌唱。有時到行軍的帳蓬裡偷吃的,被人抓住,就跪下哭泣。捆住它,則不進食而死。因為形狀像小兒而喜戴紅柳,故稱其紅柳娃。縣丞丘天錦巡視牧場曾經得到一個,後竟將它醃製成標本帶回。細看它的鬚眉毛髮,同人很相像。野人紅柳娃離我們如此之近:據著名畫家龔建新回憶,解放初期他在烏魯木齊倉房溝就親眼目睹到面目猙獰、布滿灰毛的紅柳娃。據說「文革」時期的一個初冬傍晚,烏拉泊勞教所某位幹部趕路中看到在水庫後面的河汊處有一個小孩在遊水,此人心想天這麼黑又這麼冷,誰家的孩子還在荒野中玩水,於是他上前勸說,走近一看大吃一驚:只見小孩長一副猴面,原地跳出水面達一人多高,跳出很遠後立即竄入水中,再也沒有浮出水面。
阿爾泰「阿爾瑪斯」野人像
阿爾泰山野人像
準噶爾野人
阿爾泰「阿爾瑪斯」
15世紀,德國有一位貴族漢斯·西爾伯格爾在戰鬥中被土耳其人俘虜,後被送往黃金遊牧部落中,充當了蒙古王子的侍從。一年,他隨王子來到阿爾泰山西端探險,當地居民告訴他:「在山脈的下面是一片荒原,野人『阿爾瑪斯』就生活在那裡,它們除了臉和雙手之外,全身都長著毛,以食草和樹葉為生。」為了表示對探險隊的歡迎,當地首領將在叢林裡捉住的一對「阿爾瑪斯」敬獻給了王子。1427年西爾伯格爾將以上見聞記入了自己的探險遊記中,這大概是有關阿爾泰山「阿爾瑪斯」的最早文字記載。1963年,蘇聯一位醫生依弗羅夫在阿爾泰山旅行時,曾碰見疑為一家三口的「阿爾瑪斯」。當時,它們正站在一面山坡上,雙方距離200米,醫生用一架望遠鏡仔細地觀察這奇特的一家,一直看著它們走遠,漸漸消失在山溝中。至今在北疆火燒山附近也有叫「阿爾瑪斯」的地方,說明過去這裡曾經有野人出沒。對它的描述來自於不同的記載:它們的雙足稍有點內彎,曲膝行走,但跑得很快;上下頜很大,下巴向後縮,眉脊十分突出。「野考」專家發現,時至19世紀後期,阿爾泰山及蒙古高原阿爾瑪斯的目擊案例已明顯減少,它們中的大部分似已向西北更荒遠的地方遷移而去,以躲避不斷擴張的人類文明。
帕米爾高原野人
近百年來,幾乎從世界各大陸不斷傳出發現野人的報告,其中帕米爾高原是野人出現最為頻繁之處。在帕米爾,人們對於野人的描述不盡相同,好像是兩種不同的物種,其中有一類應屬人科,按照有關報導的描述,很像是屬於「喜馬拉雅雪人」的範圍。
1906年一位名叫巴拉金的俄國探險家,在一次到中亞的考察中曾見到一個毛茸茸的類人物種,它被認為是由學者首先親眼見到的帕米爾野人。據塔什庫爾幹縣文化館前館長塔別列地講:1937年人們在帕米爾利用陷阱捕獲了一個活體野人,雖然後來給它穿了衣服,但它一直不肯吃東西,直到眼看它要死的時候,才放走了它。
1953年,塔什庫爾幹縣馬爾洋公社三大隊的薩普塔爾漢騎驢下山,走著走著突然驢子受到驚嚇,原來在前方草地上有一身披黃毛的類人生物,並且發出類似口哨的聲音。他回村後,將此事匯報給縣公安局祖拉力局長。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了該毛野人遺留在現場的腳印,根據判斷它是朝雪山方向走去的。後來此事在當地流傳很廣。
1964年4月,在阿克陶克孜裡塔克公社附近有三四人同時看到一個類人動物,公社曾三次打電報給州政府。據原公社社長白克玉奴講,在此之前的1961年,慕士塔格峰地區卡拉塔西大隊曾出現一個野人,目擊者農民馬莫提與野人相距不到十米,由於野人出現突然,當時他被嚇昏了過去。事後他描述野人渾身披棕黃長毛,瘦高個子,腿細長。多年來,人們多次在此目擊到野人,見到野人的足印,克州政府組織的調查組還發現了兩組野人的足印……
和田野人
《新疆遊記》是一部寫於80多年前的西行日記,作者謝彬以北洋政府財政部委員身份,歷時14個月遍遊新疆。1917年7月23日,他留下了一段非常珍貴的資料:「和闐南山有野人,生而有尾,長四五寸,語言服裝,皆殊纏回。七八年前,有某婦逃迷入山,與彼野人同居數年,且育兒女,歸述家人,具雲如是。又前年大水,河中撈取童屍,亦屬有尾。按自和闐東訖若羌,南連西藏,雪山綿亙,廣袤所及,杳無稽考。其中番族異種,生息於是山中,為吾人所未知者,必尚居多。苟有探險大家,縋幽鑿險,從事詳查,當能發見伊古以來秘密國家之大部落與極好領土,不僅此有尾夷人一種已也。」
事隔60多載,又有兩件重大的野人目擊案例,即發生於新疆通往西藏的山路上。1980年11月13日下午5時許,阿里武警直屬中隊幹部王小鵬等執行押款任務,途經和田泉水溝時,突然在汽車前右側150米處,出現一個身高約兩米,全身長灰白毛的類人生命,他們遲疑片刻後欲開槍射擊,那毛野人兩腳直立奔跑,速度很快。1983年4月,新疆喀什郵遞站的艾買提等兩人在上述地區亦發現相同毛野人,他們受到了驚嚇,日後都感到十分緊張和恐懼。
新疆究竟有無野人?通過以上史籍、目擊案件的追尋,人們見仁見智,心中自會有一答案。此刻權以人類學家周國興先生的觀點作為本文的結語:「自然界太複雜了,我們不能用單一的模式去認識這變化無端的大千世界,正確的態度還只能是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地去探索、去認識、去揭示,直到徹底解決這一謎中之大謎!」
探秘野人分布地圖——神農架
傳說中的大腳怪
國外學者將「野人」腳印與人做對比
湖北發現據說是野人與人雜交的後代
神農架野人,一個包含了千萬個謎的故事?一個荒誕的傳說?還是一個真真切切的類人社會?--全是難解的謎。
在有著「物種基因庫」和「動植物王國」之稱,作為國家生物多樣性的示範基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網之一的神農架。傳聞有神秘莫測的「野人」,更是讓人們撲朔迷離、眼花繚亂,做為世界「四大之謎」之一的神農架「野人」之謎,散發出魔幻般的魅力,使您對此嚮往不已。那麼,神農架「野人」,你在嗎?你真的就在那深山中、叢林中嗎……
關於「野人」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記載,西周時期我國少數民族就有捉拿「野人」向周成王進貢的文獻可考。近年來,中科院曾多次到神農架考察「野人」,發現了「野人」的毛髮,糞便,腳印等珍貴資料,「野人」是民間稱謂,科學界定為「未知的高等靈長目」,有可能是巨猿的一支。
據統計,神農架目擊「野人」已達360多人次,多數人見到「野人」活動形跡,其形態前額突出、全身披毛、半直立行走、個體高大,和人類形態相近差不多,大多為紅色、棕色、褐色。最近,神農架林區紅坪鎮又有多人在夜晚近距離內見到了「野人」。
在板壁巖,有人多次發現過"野人"毛髮、糞便、腳印、竹窩。腳印長24.5釐米,步履2.68米;毛髮的表皮及髓質形態細胞結構均高於高等靈長目動物。糞便最大的一堆1.6公斤,內含果皮、昆蟲蛹等殘渣。竹窩是箭竹扭成,躺臥其上,如同靠背椅,可窺視遠方。經多方驗證,竹窩不是人為,也不是熊、猴所為,而是比高等靈長目動物還要進步的廳異類人動物所為,最能編制用具的奇異動物,莫過於"野人"。
在鄂西北山區,歷代地方志中,都有「野人」出沒的記載。在神農架一帶,目擊「野人」的群眾更上多達數百人。目擊者講述的情況中,有人看見「野人」在流淚,也有「野人」向「野人」拍手表示友好。歷史上,如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在《九歌·山鬼》詩中寫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既含睇兮又喧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那「多情善笑」的山鬼究竟是什麼?山鬼出沒的地方,正好是古代楚地,在屈原的故鄉附近,楚地就指湖北一帶。可見,山鬼出沒的地方與「野人」活動的是一致的。神農架山地是秦嶺、大巴山、巫山山脈匯合地區,是我國中部最大的山區,素有「中央山地」的稱呼。為我國各種瀕臨滅絕植物如水杉等和動物如熊貓等生存地區。唐代柳宗元也有「猩猩,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的記載。可見神農架的「野人」蹤跡確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是,由於大部分人們沒有能見到真正的野人活體或影像,就連一張實拍照片也沒有,所以這又為這個傳說更增加了一份神秘,許多專家學者都致力於解開這誘人的謎底,他們與神農架情相連、心相系,有的甚至為此孜孜奮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野人毛髮
對搜集到的野人毛髮,科學工作者從光學分析鑑定到鏡製片鑑定,從對毛髮微量元素譜研究和微生物學測試等,各項研究所取得成果表明,野人毛髮不僅區別於非靈長類動物,也與靈長類動物有區別,有接近人類頭髮的特點,但又不盡相同。參加研究的科學家認為,野人屬於一種未知的高級靈長類動物。
野人腳印
科學工作者對野人的腳印的觀測研究表明:在神農架所發現的野人腳印與已知的靈長類動物的腳印無一等同,比人類的腳落後,比現代高等靈長目動物的後腳進步。兩腳直立行走,可確信一種接近於人類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