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學考研衝刺最後20多天,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建議同學們:分析熟悉完歷年真題,並完成衝刺階段課程回歸教材後,就可開始做模擬題找找感覺。在熟記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做到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夠舉一反三。下面分享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部分模擬試題,趕快來測試一下吧!
2016教育學考研: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模擬題及答案(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教育科學研究三個基本組成要素不包括 ( )
A.現象與客觀事實B.科學理論C.科學假設 考試大自考站,你的自考專家! D.方法和技術
2.下列不屬於定量研究特點的是 ( )
A.以純形式化符號反映事物特徵B.分析對象是具有數量關係的資料
C.強調結論的客觀性D.注重整體的發展的分析
3.文獻綜述報告主要內容除正文和主要文獻目錄外,還應包括 ( )
A.問題的提出和研究方法B.問題的提出和研究假設C.研究假設和研究方法D.研究假設和研究計劃
4.取樣的基本方法中,抽取一個或幾個單位整群作為樣本,這是 ( )
A.簡單隨機取樣B.系統隨機取樣C.分層隨機取樣D.整群隨機取樣
5.不屬於歷史分析法的特點的是 ( )A.豐富性B.直觀性C.具體性D.本質性
6.★教育觀察研究根據觀察方式可分為 ( )
A.自然情境中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 採集者退散B.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C.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D.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7.下列對「行為核對表」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主要用來核對重要行為的呈現與否B.觀察項目需預先列出表格
C.只判斷行為出現與否D.提供行為性質的材料
8.歷史上最早進行專門教育調查的學者是 ( )A.恩格斯B.費舍C.賴斯D.肯德爾
9.測量調查中,一般測驗題目難度應控制在 ( ) 採集者退散
A.0.1 -0.7之間B.0.2-0.8之間C.0.3 -0.6之間D.0.4-0.9之間
10.下列是實驗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
A.梅伊曼和拉伊B.艾賓豪斯和G.繆勒C.馮特和艾賓豪斯D.蒙臺梭利和杜威
11.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於 ( )
A.形成教育科學事實B.形成教育科學理論C.獲得一手數據資料D.獲得一手理論信息
12.★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 ( )
A.是一個標準化的程序B.用數學語言表示事物狀態C.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和可靠性D.具有一定的彈性
13.定性分析中的信度判定公式 其中c為 ( )A致同意率B贊同人數C參加研究的總人數D相互同意度
14.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 ( )A.思辨分析 B.理論分析C.邏輯分析D.統計分析
15.★教育科研中常用來進行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的是 ( )
A.Z檢驗 B.T檢驗C.F檢驗D.X2檢驗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方法
17.外部評論
18.★教育觀察研究
19.問卷調查
20.★定量分析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1.★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22.簡述檢索文獻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23.★歷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局限性是什麼?
24.簡述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25.★試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學發展中的主要作用。
26.試述教育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C【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科學研究的組成要素。教育科學研究由現象與客觀事實、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三個基本要素組成。
2.D【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點。D項是定性研究的特點。
3.A【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文獻綜述報告的主要內容。文獻綜述報告主要內容一般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獻目錄四個方面。
4.D【解析l此題主要考查整群隨機取樣。整群取樣所獲得的樣本,由於樣本分布不均勻,在統計推論上存在一定缺陷。
5.D【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歷史分析法的特點。歷史分析方法的特點是豐富性、直觀性和具體性。本質性是邏輯的分析方法的特點。
6.★B【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觀察研究的類型。A項是根據觀察的情境條件來分的,C項是根據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所從事的活動來分的,D項是按觀察實施的的方法來分的。
7.D【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行為核對表,其只判斷行為出現與否,而不提供行為性質的材料。
8.C【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調查研究的發展。歷史上最早的進行專門的教育調查是美國學者賴斯於1897年所作的學校拼寫練習。
9.B【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測量工具的要求。一般測驗題目難度應控制在0.2-0.8之間,測驗平均難度應接近0.5為好。
10.A【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實驗研究的歷史發展。實驗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心理學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實驗教育學」的名稱。
11.B【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教育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特點。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較高的教育理論為主要目的。教育科學的實證研究是形成科學事實的方法。
12.★D【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點。A、B和C三項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點。
13.B【解析】此題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r為一致同意率,c為贊同人數,n為參加研究的總人數。
14.D【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統計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歸納的)邏輯分析。
15.★A【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統計假設檢驗的類型。考生需要識記四種檢驗的常用範圍。t檢驗主要用於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C項用於方差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和方差分析,D項主要用於適合性檢驗和獨立性檢驗。
二、名詞解釋題16.方法是指為了獲得科學知識應該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據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17.外部評論主要確定資料的真偽或真實性,即「辨偽」和「證真」。涉及文獻的形式和外表,內容包括:確定作者、成書年代、地點、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8.★教育觀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員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輔助儀器,在一定時間內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感知、考察並收集資料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19.問卷調查是研究者把研究問題設計成若干具體問題,按一定的規則排列,編製成書面的問題表格,交給被調查者進行填寫作答,然後收回整理、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的一種研究方法。
20.★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藉助於數學手段,對所搜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揭示事物數量特徵的過程。
三、簡答題21.★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答:(1)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點: 考試大自考站,你的自考專家!
①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索教育規律,解決重要的教育理論和實際問題;(要有研究假設和對研究問題具體明確的陳述;③研究方法要科學合理;④研究的創新性。
(2)教育科學研究還有它區別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獨特特點。主要表現在:
①由研究對象所決定,教育研究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整體性;②研究的周期較長,影響的因素複雜;
③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2.簡述檢索文獻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答:(1)檢閱要全面,即全面性;(2)檢閱要認真細緻,即準確性;(3)勤於積累;(4)善於思索。
23.★歷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局限性是什麼?
答:(1)歷史是按年代順序,經歷了一個時間空間錯綜複雜的發展過程,而歷史文獻常常是滯後記載,歷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統。影響到歷史研究的可靠性問題;
(2)作為研究對象的歷史事實,歷史文獻的理論內容,是經過「加工」的抽象形態,留存著加工者們的主觀認識,很容易造成失誤;、(3)歷史研究中無法做精確的量的分析。
24.簡述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
答:(1)展示研究價值,取得社會承認;(2)促進學術交流和成果轉化;(3)有利於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四、論述題25.★試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學發展中的主要作用。
答:(l)促進教育改革的動力。
教育科學研究,作為促進教育改革的動力,這一功能集中表現在:通過教育科學研究,促進教育觀念轉變,從而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促進教育改革的前提條件。
(2)為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不僅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據
(3)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 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
所謂教育科學理論,是具有某種邏輯結構的並經過教育實踐檢驗的教育觀念系統。這一觀念系統的核心是教育規律的認識,它是經驗事實的本質概括。教育科學理論發展的過程表現為一個邏輯的上升過程,認識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研究方法的應用過程。
(4)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戰略措施。 採集者退散
為適應21世紀教育的發展,我們必須儘快造就一代未來教育的改革家。他們不僅有科學家、哲學家的理論思維頭腦,而且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的實際動手能力,會進行教育實驗,有強烈的改革意識,他們應是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的開拓型人才。科學研究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
26.)試述教育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教育實驗研究的全過程可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基本階段。
(1)實驗準備階段,是指實驗開始前的準備工作。
包括:選定實驗研究的課題並形成研究假說;明確實驗目的,確定指導實驗的理論框架:選擇被試,形成被試組,明確自變量的操作定義;選擇適合的測量工具並決定採用什麼樣的統計方法,從而明確評價因變量的指標;選擇實驗設計類型,確定控制無關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的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實驗的實施階段。
按照實驗設計進行教育實驗,採取一定的變革措施,觀測由此產生的效應,並記錄實驗所獲得的資料、數據等。
(3)實驗結果的總結評價階段。
要對實驗中取得的資料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確定誤差的範圍,從而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最好得出科學結論。
(實習編輯:劉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