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第1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1.1複習筆記
本章主要是對教育研究方法基本情況的介紹,其中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特點和研究範圍,體系結構和分類等,明確了教育科學研究在發展教育科學中的重要作用。學員需要重點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類,並能夠結合教育實踐靈活應用。
一、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界說
1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1)方法:方法是作為一般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研究問題的一般程序和準則。它是對研究活動本身的反思,其實質在於規律的運用,遵循規律就成了方法。
(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以發現或發展科學知識體系為導向,通過對教育現象的解釋、預測和控制,促進一般化原理、原則發展的活動。教育研究與所有科學研究一樣,由客觀事實、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其突出特點是富有創造性。
(3)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種途徑,有組織、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教育研究和構建教育理論的方式。它是以教育現象為對象,以科學方法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獲得教育科學規律性知識為目標的一整套系統研究過程。
①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特點:
a.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索教育規律,以解決重要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導向;
b.有科學假設和對研究問題的陳述,研究的問題有明確的目標和可供檢查的指標;
c.有科學的研究設計,準確系統的觀察記錄和分析,並收集可靠的資料數據;
d.強調方法的科學性,它是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學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
e.有創造性,對原有理論體系、思維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點。
②教育研究具有區別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獨特特點:
a.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b.研究的周期較長;
c.針對性、實踐性強;
d.教育科研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教育研究方法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
(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對象
①教育研究方法學:教育研究方法學是關於研究教育現象和過程的一般方法原則的知識體系,是將觀察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論化、系統化。
②教育研究方法論:教育研究方法論是從哲學觀、世界觀的應用中概括出來的一般方法原則,是方法的理論表現形態。
(2)涉及的主要課題
①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過程,結構模式,研究程序、方法、手段以及應遵循的邏輯或方法論規則;
②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體系的建立及方法間的辯證關係;
③教育理論的形式化、證明和評價的一般認識論原理;
④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新方法的內容、特點以及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類
1教育研究方法的四種研究水平
(1)直覺觀察水平即資料收集水平,回答的問題是「發生了什麼」。
(2)探索原因水平(內在效度),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屬於探究因果關係水平的研究。
(3)遷移推廣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問題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將發生同樣現象嗎」。
(4)理論研究水平,回答的問題是「研究中有哪些潛在的基礎理論原則」。
2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類型
(1)按適用範圍和概括程度劃分
①適用於某一科學研究領域的特殊方法,是具體的科學方法論;
②適用於各門科學的一般的研究方法;
③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即哲學方法論,包括唯物論和辯證法。
(2)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劃分
①基礎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和完善理論。通過研究,尋找新的事實,闡明新的理論或重新評價原有理論,它回答的是「為什麼」的問題,與建立教育科學的一般原理有關。
②應用研究。用於應用或檢驗理論,評價它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應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實際應用價值,解決某些特定的實際問題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識,回答「是什麼」的問題。目前絕大多數教育研究是應用性研究。
③發展研究。發展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發展用於學校的有效的策略,回答的問題是「如何改進」。
④評價研究。評價研究是通過收集和分析資料數據,對一定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的相關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回答的問題是「怎麼樣」。
⑤預測研究。預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事物未來發展的前景和趨勢,回答「將會怎麼樣」的問題。
(3)按研究方法劃分
①歷史研究。歷史研究涉及對過去發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釋。歷史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以往事件的原因、結果或趨向的研究,幫助解釋目前事件和預測未來事件。
②描述研究。描述研究是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以及測驗等手段搜集資料以驗證假設或回答有關現時研究的問題。
③相關與比較研究。相關研究是對兩個或更多數量的變量間是否存在相關以及相關程度進行判定,研究目的在於建立相關或用於預測;比較研究是按一定標準對彼此有聯繫的事物加以對照分析,以確定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共同規律和特殊本質,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④實驗研究。實驗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根據一定的假設在教育活動中創造能驗證實驗假設的系統和環境,主動控制研究對象,排除無關因素的幹擾,從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聯繫。
⑤理論研究。理論研究是對複雜的教育問題的性質和相互關係,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以發現其內在規律或一般性結論。
考研真題精選
一、單項選擇題
1定性研究區別於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徵是()。[統考2015年研]
A.研究成果更具客觀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運用理性思維
D.研究更多地關注事物的性質及意義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定性研究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定量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徵按某種標準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徵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定性研究更多地關注事物的性質及意義;而定量研究關注的是有關因素在數量上的變化以及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2為了解在校生對學校廣播節目節目的評價,某高校學生會從1200名學生分住的200間宿舍中隨機抽取15間,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這樣的抽樣方法是()。[統考2015年研]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群隨機抽樣
【解析】整群隨機抽樣,是將總體按一定標準劃分成群或集體,以群或集體為單位按隨機的原則從總體中抽取若干群或集體,作為總體的樣本,並對抽中的各群中每一個單位都進行實際調查。題幹中的宿舍就是已經劃分好的群或集體,題幹所述的方法就是從整體200個宿舍中抽取15個宿舍,屬於整群隨機抽樣方法。
3某古籍研究所最近發現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獻,專家對這些文獻的版式進行了鑑別和評價。按照文獻評價的分類,這屬於()。[統考2015年研]
A.外部評價
B.內部評價
C.事實評價
D.價值評價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外部評價在於評價文獻的有效性,它是確定文獻效度的工具,所要回答的問題是文獻是否真實、可靠。文獻研究中的內部評價在於評價文獻內容的意義和可信程度,強調的是文獻內容本身。文獻的版式屬於外部信息,對其進行鑑別和評價屬於外部評價。
4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教育研究,教育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強調()。[統考2015年研]
A.與理論的分離
B.實踐問題的解決
C.教師的獨立研究
D.研究結論的遷移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行動研究是指針對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式。教育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強調教學實踐問題的解決。
5某考試將考生考試的最終結果分為及格與不及格,這種測量屬於()。[統考2015年研]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解析】①定名測量,用來說明數據的屬性;如性別(男、女)、婚否、是否黨員,及格或不及格等。
②定序測量,無相等單位,無絕對0點,不能加減乘除;如名次。③定距測量,有相等單位,無絕對0點,可加減,不能乘除;如人的智商、初婚年齡、人均生活費用、家庭人數等。④比率測量:有相等單位,有絕對0點,可加減、乘除;如分數、百分比等。
6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記描述法研究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是()。[統考2015年研]
A.誇美紐斯
B.裴斯泰洛齊
C.赫爾巴特
D.拉伊
【解析】日記描述法,又稱嬰兒傳記,是一種兒童研究方法,它記錄了兒童生長和發展的信息,主要是兒童身上發生的新行為或新事情。一部完整的日記描述往往是一部兒童發展生長史。1774年裴斯泰洛齊首創了日記描述法。
7某班一組學生在一次數學測試中的成績是:72、80、56、87、61、94、76、92,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統考2015年研]
A.76
B.78
C.80
D.82
【解析】中位數是指按照大小順序排列的正中間的數。如果是中間是兩個數,則中位數就是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題幹中的數字從小到大排列:56、61、72、76、80、87、92、94。中間為76和80,所以中位數是78。
8以下關於教育科學定性研究特性的陳述中,不正確的是()。[統考2016年研]
A.傾向於採用演繹的思維方式
B.把自然情景作為資料的直接來源
C.更加關注研究過程,而不只關注研究結果
D.資料收集與呈現通常採用文字或圖片的方式
【解析】定性研究是用文字來描述對象,著重運用描述性分析來試圖理解某種現象或問題的性質或意義的研究。BCD三項,均屬於定性研究的特徵。A項,傾向於採用演繹的思維方式屬於定量研究的特徵,定量研究從開始便更傾向於以理論為基礎。
麻煩大家關注+點讚,謝謝!!
本文由【才聰學習網】原創,關注我了解更多考試資料!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