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30日訊(記者 陳永剛 ) 記者今天從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省第二條磁浮線路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計劃明年開建,並擬採用160公裡/小時制式。
「2017年湖南將開工建設第二條磁浮,但具體還在規劃當中。」11月29日在長沙舉行的高鐵經濟論壇上,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介紹,修建磁浮,需要一定的人流量才能滿足其運載能力,因此選址的方向主要是站點與站點之間、城市與景區之間、城市群之間。
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彭旭峰說,省政府與國防科大共建的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攻關時速為140至160公裡的中速磁浮,並擬在規劃的第二條磁浮線上採用。目前已投入運營的長沙磁浮快線設計最高時速為100公裡,這意味著第二條磁浮線列車行駛速度會提高不少。
「速度提高有什麼好處?目前時速100公裡的磁浮主要用於市內交通,如果提高到160公裡,就可以成為城際間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應用的領域和市場都將大大拓展。」彭旭峰表示。
「中國人自主設計、製造、施工及運營」,「全世界同類項目中建設速度最快、工程造價最低、線路最長」……自誕生以來,國產自主品牌的長沙磁浮快線賺足了眼球。相較此前從德國引進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車,由中國中車株機公司與國防科技大學等聯合研製的長沙中低速磁浮列車,具有安全舒適、經濟性強、能耗低、噪聲小、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等特點,多項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截至11月下旬,長沙磁浮快線運行總裡程超過34萬公裡,總客流量142萬餘人次。快線不僅備受乘客追捧,還吸引了德國、韓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國內30多個城市代表團實地調研考察,德國和馬來西亞有意就磁浮交通與湖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