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缸中之腦」到腦機接口,思維永生離你還遠嗎?

2020-12-04 美科奇生物科技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曾產生過這樣一個想法:我怎麼能知道周圍的世界是真的呢?萬一我看到的天空是假的呢?萬一我吃的麵包也是假的呢?萬一我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某個邪惡的精靈變出來的,那我怎麼能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真還是假?我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當時沒有人能夠回答,而這個哲學問題就這麼存在了幾百年。

1981年,美國著名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再次闡述了這個設想,他似乎還較真了,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升級。提出幾百年前長著尾巴、拿著三叉戟的邪惡精靈已經過時了,現在的那個壞蛋就是科學家。

按照普特南在書中的設想: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神經末梢跟一臺高科技計算機連接著。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他甚至可以『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懵了。哲學家們的腦迴路果然和普通人不一樣,要是Dr.M發現自己上了一天班,結果這個場景是虛擬出來的,想像一下都會覺得很荒唐。不過「缸中之腦」無論借用怎樣的現代科學知識進行解釋,都還只是停留在人類對於生命的另類」假想「層面。

Part 1

思維永生

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缸中之腦」這一哲學問題延伸出了關於思維永生的研究:人類脫離肉身,把思想上傳到計算機世界,永生不滅。這一領域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並推進,似乎「缸中之腦」的可怕設想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2020年8月28日,馬斯克旗下專門開發腦機接口技術的公司 Neuralink舉行了盛大的發布會,並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可植入大腦的超高精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人體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目前設備已成功把晶片植入豬腦,將在安全性測試並獲得許可後進行人體測試。馬斯克表示,該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為一整天,可以直接連接到佩戴者的智慧型手機上,從而幫助解決許多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記憶力減退、中風和成癮等。

雖然目前關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究,都還停留在幫助人類解決神經系統上出現的問題,但已經有部分人指出,未來智能晶片很可能會直接對人類進行心靈控制,操縱其所有言行。先不說這樣的結局會不會出現,但不妨問一下:如果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而造成這樣的結局,對於人類的未來,到底是好是壞呢?

Part 2

「上傳生命」還是「備份生命」

作為一個資深健康知識達人,Dr.M理解大家對於健康的追求,但其實腦機接口技術這一概念還非常不成熟,然而另一個劃時代的技術卻早已誕生,那就是細胞儲存。這對於追求健康的人們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對於健康的改善也有更加積極的作用。那麼細胞儲存究竟是什麼呢?

細胞儲存其實是指在身體年輕時通過精密的超低溫細胞凍存技術將健康鮮活的細胞長期封存起來,以備個人和家庭未來使用。而其中,免疫細胞的儲存,為人類重大疾病特別是癌症的預防與幹預治療提供了一份可靠保險。

免疫細胞作為人體免疫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好比是保衛身體健康的衛士,其防禦功能可以抵擋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免疫監視功能可以及時預警和清除病變、癌變細胞,而免疫穩定功能還可以清除衰老、損傷細胞。

科學的發展有時會隨著欲望走向岔路,腦機結合很有可能變為機器的奴役,即使人類最終掌握了這股力量,也千萬不要輕易的打開這一個潘多拉魔盒。所以Dr.M也希望人們不要再寄希望於現在還不太現實的「思維永生」,身體的健康才是真正我們需要關注的,因為細胞儲存技術早已給人類未來健康產業發展指明了道路。

相關焦點

  • 由腦機接口想到的「缸中之腦」與虛擬世界
    在今年8月,特斯拉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的可植入大腦的晶片。據介紹,這一晶片能夠感應溫度氣壓、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支持遠程數據無線傳輸;這個消息挺震撼的,它讓我想到一個著名的假想——「缸中之腦」。
  • 深度|人類離永生還有多遠?馬斯克「腦機接口」如何突破人類邊界
    整場發布會最吊足人胃口的,無疑是馬斯克對人類永生這個話題的描述。他說,未來通過腦機接口,可以將人類的大腦信息提取出來,上傳到網絡中進行儲存,實現思維的永生。人類到底是否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永生呢?如果能夠將我們人類的自我意識,也就是大腦中的信息通過技術手段提取出來,移植到一個無機物,也就是矽基生物體上,比如終結者中的液體金屬人,或者某種特殊材料製成的類人體身上,並通過腦機接口,實現大腦意識對新矽基身體的控制。那麼,人類就能夠實現從思想到身體的永生。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只是個假說,其理論的細節是什麼,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
  • 腦機接口,你準備好了嗎?
    百度上解釋:它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分為單向腦機接口和雙向腦機接口。單向,顧名思義,就是外部設備接受大腦提供過來的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或者反過來,外部設備發送信號來影響大腦。雙向就是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 【思維實驗】缸中之腦
    現在,將要灌輸的信號是:拿著手機,看著屏幕,屏幕上出現的正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段文字。 有關這個假想的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腦問題,我將為你展示這個問題進一步拆分後的問題,並介紹相關理論,看完後,在「缸中之腦」這個問題上,你會擁有比多數人更為深邃的見解。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發布會之後,別說永生,治病都難了
    原創 馬猴 時光派 收錄於話題#前沿追新53個@馬猴亞利桑那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朋友,幹了這杯缸中腦「我們將在1年內將腦機接口植入人腦,理論上它將能夠治癒任何疾病。
  • 腦機接口先驅尼古萊利斯:人類無法實現數字永生
    你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獲得永生。」·尼古萊利斯 文丨記者 徐路易 實習記者 孫小雪 科幻作品中的意念控制、心靈感應,甚至數字「永生」,會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得以實現嗎?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中國科學報》:腦機接口技術常常被視為「意念控制」,而且容易在傳播中被誇大,比如馬斯克就對腦機接口技術有許多超現代的斷言,比如「心靈感應」「數字永生」等等。但是我注意到科學界的共識是,腦機接口的研發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其應用也僅在幫助癱瘓病人等醫學領域。我的問題是,如果腦機接口技術距離科幻般地成熟應用有一千步,那麼現在技術處於哪一步?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中國科學報》:腦機接口技術常常被視為「意念控制」,而且容易在傳播中被誇大,比如馬斯克就對腦機接口技術有許多超現代的斷言,比如「心靈感應」「數字永生」等等。但是我注意到科學界的共識是,腦機接口的研發仍然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其應用也僅在幫助癱瘓病人等醫學領域。我的問題是,如果腦機接口技術距離科幻般地成熟應用有一千步,那麼現在技術處於哪一步?
  • 腦機接口先驅尼古萊利斯:人類無法實現數字永生
    你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獲得永生。」技術先驅者之一、杜克大學神經工程學教授米格爾·尼古萊利斯文丨記者 徐路易 實習記者 孫小雪科幻作品中的意念控制、心靈感應,甚至數字「永生」,會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得以實現嗎
  • 活豬腦機接口試驗成功!腦機交互 離我們不遠了嗎?
    央視網消息:在大腦中植入電腦設備,實現腦機交互。這個聽起來很有未來感的想法,正在一步步走入現實。北京時間8月29日凌晨,埃隆·馬斯克帶來他旗下腦機接口公司的最新發布,只不過這一次是先在動物身上實現的,硬幣大小的晶片被植入豬腦,豬的腦部活動被展示了出來。
  • 馬斯克腦機接口無損植入豬腦,人類永生進入倒計時
    北京時間8月29日6點40分,馬斯克召開Neuralink發布會,公布了全球期待已久的腦機接口最新進展。僅有一枚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已成功植入豬腦2個月,豬非常健康活潑在現場,演示人員撫摸豬鼻子時,豬的神經開始興奮。設備連接的1024個電極作用下,他腦內的電波信號,清晰可見。
  • 人類能否通過保存意識得到永生?腦機接口是個法子
    後者的代表是腦機接口,用信號加工技術將原始的腦活動轉化為數字命令,這樣,大腦或許可以在脫離身體後得到「永生」。這本書中,他討論了所有和大腦有關的問題:觀點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有人會在不幸被截肢後,仍能「感覺」到失去的那部分肢體在動?殘障人士如何利用大腦意識直接控制機械骨骼?以及那個「造神」問題——能不能通過保存意識得到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下面這個案例揭示了腦機接口的應用成果。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電影《環太平洋》中,「機器人」大戰外星球怪獸,更讓鋼鐵之軀的機器人獲得了人腦的智能。 神奇科幻正逐步走向現實。這得益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腦機接口」技術誕生以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能實時捕捉大腦複雜神經信號,並用來直接控制外部設備,使得人和機械可以作為一個生命不同組成部分而共存。
  • 將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思維永生,你願意嗎?
    想像一下,在未來的某一天,一臺機器可以詳細地掃描你的大腦,然後在計算機模擬中重新創建你的思想、記憶、情感和個性,並將你的思想精華遷移到計算機上,以一種潛在的、不朽的數字形式,複製一個新的、同樣有效的人的版本。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就稱為思維上傳,也就是在「數字來世」中繼續維持一個人的思想意識。
  • 缸中之腦
    普特南基於對心靈、存在、認知的討論而做出的著名之舉,就是「缸中之腦」。「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瘋狂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當科幻照進現實,帶給人類的是顛覆還是毀滅?
    在大腦中植入晶片,你願意嗎?在單向腦機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送信號到腦(例如視頻重建),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而雙向腦機接口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或許用科幻電影裡的橋段,可以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腦機接口。
  • 腦機接口先驅科學家尼科萊利斯:馬斯克的心靈感應、數字永生都是營銷
    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他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幫助一位身披"機械戰甲"的T4級截癱青年用"意念"開出了世界盃第一球,實現大腦與機器之間的連接控制,也讓這項技術被外界熟知。今年騰訊科學WE大會上,作為主講嘉賓,他介紹了腦機接口和這一技術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於神經康復的研究歷程,並針對這一領域的熱點話題,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和提問。
  • 「腦控」成真?「腦機接口」技術或讓「讀心術」成為現實
    「腦機接口」技術要發展成熟,遇到的核心技術難點包括大腦神經生物信號採集及處理、人機高效協同等。如何高效採集到腦電信號並成功「解碼」,能否將人腦的思維活動轉換為指令信號,都考驗著涉及機械動力、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信息工程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水平。   還記得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癱瘓少年通過大腦控制外骨骼開出的那一球嗎?
  • 馬斯克口中的「腦機接口」真這麼神?
    或者用自己的大腦操作一具永生不滅的機械身軀?這些技術是不是聽起來簡直酷到不真實?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它們背後的核心科技——腦機接口。雖然聽起來像是硬生生從近年科幻作品中拽出來的「黑科技 」,但腦機接口在科研界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 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張柯:在目前的神經科學的研究中,我們對於腦內思維活動的分析還並不能做到直接讀取到哪個人怎麼想的,他怎麼思考的。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出發,腦內活動的理性理解,大部分是從事件跟神經活動的關聯性出發的,其理解過程很依賴於研究者對關聯形式主觀判斷的準確性。我們能了解的是在給定條件下,神經活動與刺激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