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Zigbee和電容觸控技術實現燈光控制器的設計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採用Zigbee和電容觸控技術實現燈光控制器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1-11 08:21:00

在物聯網的潮流下。家居設備向著智能化、數位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燈光控制開關作為家庭最常用的控制設備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設計可靠安全、遠程操控的新型燈光控制器符合發展要求和市場需求。Zigbee作為一種低功耗、低速率的無線通訊協議。其特點使其能夠在智能家居、公共安全、工業監測等眾多物聯網應用領域有所作為;因此,將Zigbee技術應用到燈光控制器的設計中,能夠滿足控制器對於低功耗以及網絡化的需求。電容觸摸技術具有操控精確、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將該技術應用到燈光控制領域。可以設計出具有觸摸感應功能的新型控制開關。基於Zigbee技術和電容觸控設計的燈光控制開關。具有高靈敏、防水安全、使用壽命長以及便於組網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家居的領域,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

1 設計方案

Zigbee是基於IEEE802.11.4協議的一簇擴展集。主要針對於低成本、低功耗的射頻應用。低成本使之廣泛適用於智能家居方向的應用。低功耗使之有更長的工作周期:其支持的無線網狀網絡有更強的可靠性和更廣的覆蓋範圍:在燈光控制開關中通過該協議實現無線通訊,用於支持遙控以及組網控制。

燈光控制開關的面板採用有機玻璃材質。感應電極位於玻璃下方並與玻璃面板緊密相貼,手指觸摸到電極上方時,會引起電容的變化.這種變化轉變成電信號提供給處理器進行相關處理:在本案中我們採用專業的電容觸摸晶片來完成觸摸部分的功能。

該控制開關的總體結構圖如圖l所示。主要包括電容感應處理部分、zigbee主處理器部分、驅動控制部分和電源管理部分。

2 感應部分設計

感應部分主要包括絕緣面板、按鍵感應盤和電容處理晶片。面板必須是絕緣材料。我們選用有機玻璃作為觸摸面板.玻璃的介電常數適中,介電常數過小的材料。靈敏度比較差,而介電常數過大。發生誤動作的機率會增大。按鍵感應盤採用PCB銅箔的方式,將感應盤設計在PCB電路板上,根據實際情況選用10 mm左右的圓形感應盤,各感應盤的形狀、面積相同以保持相同的靈敏度,感應盤之間的距離在允許空間內儘量大以減少相互之間的電場幹擾。感應盤之間儘可能通過鋪地隔離。感應晶片選用博晶微電子的ST系列。滿足了設計需求。

一路電容感應設計電路圖如圖2所示。PCB感應盤PAD與感應晶片的輸人口相連接,10 pF的電容用來調整觸摸感應的靈敏度,電容值越小靈敏度越高:感應晶片將輸入的電平變化處理後通過輸出埠以低電平中斷信號的方式傳送給Zigbee主處理器晶片。

3 Zigbee主處理器設計

本設備選用的Zigbee晶片為CC2530。CC2530是一個真正的用於IEEE802.15.4、Zigbee和RF4CE應用的片上系統.它能夠以非常低的總材料成本建立強大的網絡節點:CC2530集成了業內領先的RF收發器、增強工業標準的8051 MCU,在系統可編程mash存儲器.8-KBRAM和許多其他強大功能。CC2530部分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兩個晶振32 MHz和32.768 kHz.其中32.768 kHz的晶振主要應用於睡眠定時器。在實際應用中如果不需要可以去掉以降低成本;RF端經過處理後接收發天線.天線可以是外置天線,也可以是PCB天線。本設備設計的是倒F形狀的PCB天線,倒F天線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可共形、製造成本低、輻射效率高、容易實現多頻段工作等獨特優點,非常適合應用到本設備中。

4 電源部分設計

電源部分需要將交流220 V市電處理成低壓直流的電源為處理電路、控制電路等提供合適電源。我們採用開關脫機電源調節器晶片VIPerl2A來實現開關電源部分的功能,得到一個穩定的輸出電壓5 V、輸出電流最高lA的直流電源。VIPerl2A是為在高達5 W二次輸出功率的脫機電源中使用而專門優化的設計的晶片產品,在內部集成了專用電流方式PWM控制器和一個高壓功率的MOSFET;VIPerl2A具有自動熱關斷、高壓啟動電流源、防止輸出短路、保證低負載下的低功耗等一般特性。

VIPerl2A部分電路圖如圖4所示.整流後的電壓進入晶片,VIPerl2A的引腳電壓支持8 V到40 V的寬電壓範圍,輸出反饋通過光耦器件PC817C進入晶片,反饋電流用於晶片控制器件的工作。

通過開關電源獲得直流5 V電壓後.通過LDO器件將5 V降壓得到3.3 V直流電壓提供給Zigee處理器等部分電路使用。

5 驅動部分設計

驅動部分主要是通過驅動繼電器實現對交流電的通斷控制。驅動繼電器部分的電路如圖5所示,通過NPN和PNP兩個二極體實現負邏輯驅動電路,這種驅動方式驅動能力強。可以避免主控制晶片在上電復位時對繼電器產生的誤動作。繼電器線圈端並聯一個4148二極體,二極體反向接人用來釋放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 保護開關和三極體等器件不至於被線圈感應電壓擊穿損壞。

6 結論

本燈光控制開關基於Zigbee和電容觸控技術.實際應用表明該控制開關美觀大方、安全可靠、定製靈活, 並且易於組網,可實現網絡化控制,達到了設計要求。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Zigbee技術的LED燈光控制器的設計及應用
    基於Zigbee技術的LED燈光控制器的設計及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14-07-27 12:11:42   本設計主要是將Zigbee 無線技術應用在LED 照明工程中
  • 基於LPC2104的智能燈光控制器原理及設計
    2 設計目標 設計一個智能化燈光控制器,安裝在家中的各個房間,提供無線遙控、輕觸式燈光控制、場景組合、預設存儲等豐富功能。通過手持遙控器來控制住宅內所有的燈光;通過遙控器上的場景設置按鍵,方便地設定燈光場景和迅速切換,可以通過面板上的輕觸按鈕控制燈光的開關和亮度,或者是多盞燈進入某種預設的場景,各燈光控制器通過RS485的總線與家庭乙太網網絡終端通信實現對燈光亮度的遠程控制和查詢。
  • 變極距型電容式傳感器在壓力觸控技術的設計和應用
    編者按:如何在減少對手機結構空間尺寸的影響,同時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和容易實現的工藝製程情況下實現壓力感應技術,集成式的sensor組件是目前最佳的選擇。摘要:如何在減少對手機結構空間尺寸的影響,同時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和容易實現的工藝製程情況下實現壓力感應技術,集成式的sensor組件是目前最佳的選擇。利用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ITO)導電和高透光特性製作傳感器組件,ITO電路圖案設計多樣性,製造成本較低,製備過程易控。
  • 電容式觸控筆原理,電容筆分類,電容筆優缺點對比
    而被動式電容觸控筆,雖然屏的厚度不變,成本不增加,只需要導電筆,但是筆尖大於2mm,體驗欠佳。最新推出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不需要電感Sensor,不增加屏厚,筆尖可實現1mm,+_0.25的精度,140Hz幀頻實現快速書寫,同時具有256級的壓力分級,感知真實寫書體驗。    如何實現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呢?
  • 淺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
    (文章來源:和訊網) 電容觸控技術雖早已成為智能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但隨著Apple導入In-Cell(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觸控技術,原本外掛式觸控技術的廠商受到不小衝擊,尤其對電容觸控晶片廠商影響甚巨。
  • 深度分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
    ,其中雖然電容觸控技術早已在多年前開始變成智能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但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卻是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從2018年初便有消息指出,部分新一代iPhone機種將取消採用此技術,對供應鏈造成不小影響。
  • 創意設計加持 電容式觸控按鍵老店新開(二)
    北京時間01月2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電容感應板設計分層剖析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news/front/201001/26-5111.html    由於電容感應技術對印刷電路板變動、高頻雜訊和接地布置非常敏感
  • 為何蘋果也愛它 電容觸控究竟好在哪?
    如果說僅僅為了實現觸控的效果,廠商的選擇還是很多的,目前主流的觸控技術包括電阻觸控技術,電容觸控技術,光學觸控技術,表面聲波觸控技術,以及電磁感應技術。這幾種技術採用不同原理,但是都實現了觸控的效果。其中光學和聲波、電磁觸控的研究開展的都比較早,但是由於技術限制,如今發展的並不好,只能算是非主流。
  • 深度探究壓力感測技術以及電容觸控晶片於對智慧型手機發展作用
    電容觸控技術和壓力感測技術已推廣多年,其中雖然電容觸控技術早已在多年前開始變成智能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但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卻是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從2018年初便有消息指出,部分新一代iPhone機種將取消採用此技術,對供應鏈造成不小影響。
  • 詳述多點觸控硬體部分技術:電容式[組圖](一)
    OFweek電子工程網,多點觸控技術隨著iPhone的火爆讓人們所熟知和關注,傳統的電阻式觸控技術也逐漸被LLP技術和電容式觸控技術所取代。雖然途拓科技專注於大尺寸觸控技術和LLP技術,但是對於電容式觸控技術也有所涉獵。本文主要就電容式觸控技術的幾個分類做簡要分析。
  • NXP汽車LED照明驅動及控制器剖析
    LED驅動IC和車燈位置控制器  恩智浦ASLxxxx系列LED驅動器IC是汽車級應用特定的標準產品,為汽車LED照明應用提供完全集成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提供當今和未來的汽車LED應用所需的功能,同時保持了系統的靈活性,支持設計的重複利用,並且具備較高的可擴展性和性價比。
  • 華為Mate 20 Pro採用新突思電子科技 OLED 顯示驅動器IC和觸控控制器
    華為在內的幾個主要智慧型手機OEM廠商廣泛採用。華為已將該技術應用於最新推出的具有WQHD解析度的Mate 20 Pro。該產品也是第一款採用新突思電子科技完整系統解決方案的智慧型手機,包括獨立COF ClearView 顯示驅動器IC (DDIC)和ClearPad觸控控制器,每個零件都已經出廠了數百萬件。
  • 詳解電容觸控晶片與指紋晶片的研發與生產流程
    三種與電容檢測有關的晶片電容屏觸控晶片 電容屏觸控晶片對互電容式傳感器起檢測和控制作用
  • 懸浮觸控是什麼?懸浮觸控技術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正如上圖顯示的,當檢測到兩根手指時,會出現四個可能的觸碰點(X1,Y0)、(X1,Y2)、(X3,Y0)以及 (X3,Y2),而正確的組合又是不明確的,進而不能實現多點觸控。 結合自電容和互電容,實現懸浮觸控 懸浮觸控是通過在一個電容觸控螢幕幕上,同時運行自電容和互電容來實現的。互電容用於完成正常的觸碰感應,包括多點觸控。而自電容用於檢測懸停在 上方的手指。
  • 告別ITO導電玻璃觸控面板發展之路無限寬廣
    投影電容觸控式技術變革背後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轉移至將觸控功能整合到使用內嵌式技術的LCD面板本身,從而無需單獨的觸控式屏幕面板,亦稱離散式觸控面板。做到這一點後,就可生產出更容易整合的更薄更輕的觸控裝置。  光學效能及亮度,也可透過縮減LCD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和層數而獲得改善。
  • 基於電容式觸摸按鍵技術的七彩燈設計
    摘要: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容式觸摸按鍵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設計中。傳統機械按鍵輸入方式的電路複雜,並且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而電容式觸摸按鍵技術電路簡單、操作方便,並且靈敏準確,很好的彌補了機械按鍵的缺點和不足。
  • 炫彩燈光效果 鑫谷雷諾塔T3光效控制器
    煥彩燈效  這個控制器能為2條燈帶以及8把RGB風扇提供光效控制支持,在控制器的兩邊各設置了對應的接口,4PIN的接口對應燈帶,6PIN的接口對應RGB風扇,由於採用了標準化設計,直接找對接口接上就可以了,所有的鑫谷RGB風扇都是通用的哦。
  • 怎麼理解電磁爐中電容式觸控的原理?看完這篇恍然大悟
    打開APP 怎麼理解電磁爐中電容式觸控的原理?但是電容式觸摸按鍵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因為沒有機械構造,所有的檢測都是電量的微小變化,所以對各種幹擾敏感得多。ST針對家電應用特別是電磁爐應用,推出了一個基於STM8系列8位通用微控制器平臺的電容式觸摸感應方案,無需增加專用觸摸晶片,僅用簡單的外圍電路即可實現電容式觸摸感應功能,方便客戶二次開發。
  • 行動裝置可預測用戶動作,懸浮觸控能否引領電子技術革命?
    會上,微軟展示了一項為行動裝置研發的預觸摸技術。這種技術通過手機屏幕周圍的傳感器,能夠預知機主的下一步動作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實際上,預觸控技術的內核就是懸浮觸控技術。除了微軟之外,索尼、三星、亞馬遜等眾多廠家也都在對這一技術進行深耕。自觸控屏幕誕生以來,人們就一直未停止對其技術的不斷提升。懸浮觸控技術曾一度被認為是噱頭,事實上,它的作用和意義遠不止於此。
  • 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區別是什麼?原理分析
    很多醫院、圖書館等的大廳都有這種觸控技術的電腦,支持觸控螢幕的手機、MP3、數位相機也多採用這種單點觸控技術。 單點觸控是相對於多點觸控而言的,多點觸控可以對超過一個點(兩點,三點甚至更多點)的同時觸控進行識別並作出相應反應。所以現在一些電器行業多轉向研究應用多點觸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