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ITO導電玻璃觸控面板發展之路無限寬廣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投影式電容觸控屏幕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革。市場不斷追求更纖薄、更高效能、更可靠且成本較低的觸控式屏幕,但目前觸控面板所使用的氧化銦錫(ITO)導電材料存在諸多局限性,因此未來將被各種替代材料所取代。

  投影式電容觸控屏幕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革。快速的產業發展不斷提供更纖薄、更高效能、更可靠且成本較低的觸控式屏幕。在這些發展中背後的主要動力是氧化銦錫(ITO),這種主要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觸控式屏幕的導電材料存在諸多局限性,因此將被替代材料所取代。

  ITO受限小尺寸屏幕導電材料掀更新

  ITO從未被廣泛使用於大尺寸AV和kiosk的應用上,但有一些正在開發中的技術將取代ITO,這些新技術將會被用於上述應用當中。

  投影電容觸控式技術變革背後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轉移至將觸控功能整合到使用內嵌式技術的LCD面板本身,從而無需單獨的觸控式屏幕面板,亦稱離散式觸控面板。做到這一點後,就可生產出更容易整合的更薄更輕的觸控裝置。

  光學效能及亮度,也可透過縮減LCD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和層數而獲得改善。

  但是,製造內嵌式觸控式屏幕的流程仍朝向更完善的目標發展當中,因此它們在業界被廣泛採用受到了限制。結果,ITO導體的離散投影式觸控屏幕面板仍舊是主要被使用的技術,至少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可穿戴式設備中仍是如此,但它隨著顯示尺寸增加超過20吋就會存在很多缺陷,主要是因為其相對較高的電阻會妨礙效能,並使其成為不適合某些應用的材料。

  關於有哪些導電材料可用於較大尺寸的觸控式屏幕,目前有三種主要的材料技術處於領先地位:銅微線(Copper Micro Wires)、銀金屬網格(Silver Metal Mesh)和奈米銀線(Silver Nano Wire),還有其他三種:奈米碳管(Carbon Nanobud)、導電聚合物(Conductive Polymers)和石墨烯(Graphene),它們全都處於開發初期並可能在未來幾年上市。本文將探討前五種材料技術的四個主要參數:經濟性、阻抗、可見度和可用性;還會探討石墨烯,石墨烯處於開發初期,目前尚未市售。

  考量經濟因素同材料成本大不同

  考慮到觸控式屏幕的成本時,關鍵問題包括初始加工成本及持久材料壽命要求等等。不需開模(光罩)而可直接寫入基材的技術,基本上不需要加工,並可更便宜地進行小批量生產。若需要開模或其他加工,則會限制小批量生產不同尺寸能力的靈活度,但有潛力對標準尺寸提供較大批量的生產。

  在加工方面,銅微線具有延展性優勢。電極可以直接寫入基材,不需雷射、開模/化學物質/蝕刻或加工。奈米銀線可以透過雷射剝離法進行一定程度的客制,但還需要額外製程來將邊界的導體連接至控制器。導電聚合物透過網版印刷應用起來相對簡單,但必須在絲網印刷或在蝕刻、雷射處理之後,再作製作圖樣(Pattern)。

  相比之下,銀金屬網格技術是在材料來源上製作Pattern,因此須提前指定感測器的尺寸。這會讓每個感測器設計產生1萬~2萬美元的加工費用,具體取決於屏幕大小。碳奈米芽(Carbon NanoBud)的沉積程序很複雜,需使用奈米芽反應器(NanoBud Reactor),然後再使用雷射製圖製程來製作電極。

  製造成本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所需層數。銅微線可以絕緣,因此x和y電極可以在單層中形成。封裝絕緣還可以防止材料氧化,但在暴露於高溫高溼度下時會大大降低觸控式屏幕的效能。奈米銀線、金屬網格和導電聚合物傳感器結構一般需要兩層或多層來絕緣(x和y)導體,從而增加單層設計上的材料內容。碳奈米芽也是一種兩層技術。另外還必須小心防止溼氣進入材料,否則可能導致上述氧化及觸控式屏幕故障。

  15Ω至30Ω低阻抗銅微線實現大尺寸觸控屏幕

  觸控式屏幕阻抗是決定觸控靈敏度或訊噪比(SNR)的一個關鍵因素。較高電阻材料會限制流經導體的電流量,使其更難正確地找出,來自顯示屏幕、電源或其他周邊電子產品周圍環境幹擾(EMI)產生的誤觸控事件。顯然,這一阻抗對較大尺寸觸控式屏幕的影響更大,特別是在需要多點觸控、防誤觸和近距感測(在手指實際與屏幕接觸前識別觸控)等功能時。

  如上所述,ITO因其相對高的阻抗,每平方約100Ω而僅限用於較小的觸控式屏幕;因此,大多數使用此材料的觸控式屏幕小於約22吋,超出此尺寸將存在顯著的效能限制。

  相較於PET薄膜基材上每平方約30-50Ω,奈米銀線具有比ITO更好的電阻,使用此技術的投影電容觸控式傳感器可擴展至約42吋,不過超出此尺寸,依舊將限制觸控效能。

  銀金屬網格具則有每平方約15Ω至30Ω的較低電阻,因此能用於尺寸達約65吋的觸控式屏幕。銅微線提供每平方約5Ω或更低的最低電阻,並可用於建立尺寸遠超100吋的巨大觸控屏幕。

  另外,極低電阻還提供最佳的訊噪比,使觸控式屏幕能偵測對很厚的面板玻璃,甚至是穿戴手套時進行的觸控,而無須在高電壓下驅動電子裝置或使用多個連接控制器並排顯示屏幕,替代材料技術若使用這兩種巧妙方法,便可實現大尺寸觸控式屏幕。

  引入適當材料屏幕面板產生出色可見度

  所有離散式面板投影電容技術,包括在使用者和屏幕之間,引入一定的材料元素,以對圖像產生無論多小,但一定存在的光學差別,尤其是在關閉顯示時,透過採用銅微線技術,建立的10um導體網格是可見的。

  也就是說,光透射性很出色,並且在運用任何抗反射處理前,處於90%的範圍內。相比之下,奈米銀線和銀金屬網格技術,可以建立可見度略低的導電軌,其為5-10um範圍的金屬網格;然而,奈米線和導電聚合物塗層,則可在整個屏幕上,產生輕微的偏色或朦朧感,以及約有85%的透光度。

  新技術成主流暴露戶外為一大挑戰

  少數專業製造商生產銅微線觸控式傳感器已近20年,該傳感器是一款成熟的投影電容觸控式技術,適用於嚴酷環境中的大尺寸屏幕。過去幾年來,銀金屬網格和銀線觸控式技術已快速成為主流,其中,許多製造商負責安裝必要印刷及雷射製作Pattern設備。在觸控式屏幕產業,這兩種技術相對新穎,意味著它們的長期可靠性尚未證實,尤其是關於在暴露於戶外頗具挑戰性的應用中的溫度及溼度下,其電阻及觸控效能會如何變化。

  具導體潛力石墨烯適作電容屏幕材料

  即將到來的是一種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新型觸控式屏幕材料技術:採用石墨烯的形式。石墨烯最初於2004年在曼徹斯特大學被發現,此後有陸續發布關於其強度、透明性和導電性的可喜成果,但開發仍處於起步階段。

  石墨烯沉積為一個原子厚度的碳分子,將類似的低電阻結合到銅微線,具有「不可見」導體的潛力。然而,儘管具有適合作為投影電容觸控式屏幕材料的潛力,但這種令人興奮的新技術還適合其他許多應用,例如水淨化、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大多數開發商目前仍將工作重點放在這些方面,在開發路線圖上,觸控式屏幕使用率要低得多。

  總而言之,投影電容觸控式屏幕並不存在「完美的」導電材料,設計師應不斷尋找效能、光學、耐用性、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最佳組合,以適合其觸控式屏幕應用。

  手機及平板電腦觸控式屏幕的全球市場,使商業AV市場相形見絀,根據Touch Display Research估計,ITO替代市場可能在2023年前達到130億美元。新的觸控屏幕材料開發必然會專注於這一巨大市場,並且,這方面的投資勢必會給商業與工業市場帶來許多利益。

相關焦點

  • ITO導電膜VSITO玻璃 誰是觸控市場先鋒
    觸控面板市場正隨著多樣化的應用市場而不斷成長。而市場的大幅成長,也使得觸控裝置的標準化問題更型重要。琦芯科技總經理許國誠便認為,觸控輸入設備標準化的時代已經來臨。  觸控市場成長,其重要零組件之一的ITO導電膜市場當然也跟著一枝獨秀,預期觸控面板用的透明導電膜市場將大幅成長。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適用於可撓式顯示器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眾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的發展較為成熟。
  • ITO導電玻璃市場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近年來液晶產業不斷地發展,在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得到日益廣泛應用。而ITO導電玻璃市場規模也相應地增長,今年將繼續擴大。  目前,大陸有ITO導電玻璃生產線60條左右,主要的廠商包括深圳南玻、深圳萊寶、深圳南亞、深圳三鑫、深圳豪威、安徽蚌埠華益、安徽蕪湖長信科技、金壇康達克、常州康龍、邯鄲華天、煙臺多納勒、成都光明等廠商。
  • LCD-ITO導電玻璃行業現狀
    南玻 A主要在新能源和工程玻璃(low-e玻璃)方面,近年來在觸控ITO導電玻璃方面發展迅速。長信科技是國內規模最大的 LCD-ITO導電玻璃生產企業,產銷量均居同行業之首。STN導電膜玻璃產品是發行人重點發展的產品之一,儘管目前已初步打開市場,但與行業內優勢企業南玻 A、萊寶高科等相比,發行人在產能規模、市場佔有率以及資金上沒有優勢,但近年來,隨著公司對 STN產品生產研發技術的投入,使公司掌握了這一產品的先進生產技術,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
  • 氧化銦錫ITO導電玻璃
    ITO導電玻璃主要是使用磁控濺射的方法在玻璃上鍍上一層透明氧化銦錫(ITO)膜加工製作成的。目前,ITO導電玻璃主要使用鈉鈣玻璃(Soda-lime Glass)為基片。ITO膜層的厚度不同,ITO導電玻璃的導電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不同。
  • ITO導電玻璃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三、LCD-ITO導電玻璃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LCD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與LCD產業相關的LCD-ITO導電玻璃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月產能已經突破了550萬片。
  • - 透明導電玻璃ITO簡介
    北京時間08月1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液晶顯示器現已成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透明導電玻璃則是LCD的三大主要材料之一.液晶顯示器之所以能顯示特定的圖形,就是利用導電玻璃上的透明導電電膜,經蝕刻製成特定形狀的電極,上下導電玻璃製成液晶盒後,在這些電極上加適當電壓信號,使具有偶極矩的液晶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特定的方面排列,
  • 長信停牌的背後 ITO導電玻璃龍頭有幾張牌?
    長信科技是ITO導電玻璃龍頭企業,是平板顯示行業上遊的關鍵基礎材料生產商。從2010年中旬開始,以ITO導電玻璃多年技術經驗積累,進入觸控螢幕行業。長信科技此次為何有意進軍顯示屏及背光領域呢?小編認為追尋著長信科技這些年的發展軌跡和產業布局,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我們先來看看觸控螢幕行業現狀。
  • 長信科技:中國ITO導電玻璃行業領軍者
    長信科技先後研發了LCD用ITO透明導電玻璃、觸控螢幕用ITO透明導電玻璃、面板視窗薄膜材料等,還自主開發和掌握了多項產品的升級或拓展生產技術,如液晶顯示器背光源玻璃、高透減反觸控螢幕用ITO導電膜玻璃等,從而在產品生產技術的升級過程中始終掌握主動地位。
  • 日久光電:做為大尺寸電容觸控面板的優良導電材料 低方阻ITO導電膜...
    麻煩董秘回復了,謝謝公司回答表示,隨著辦公會議用觸摸顯示屏、教育領域交互式教學平臺及電子白板等大尺寸應用逐漸發展,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做為大尺寸電容觸控面板的優良導電材料,低方阻ITO導電膜的市場需求必然會持續增長,市場前景良好。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較早發展的日本企業是富士和郡是,都是在2009年起開始生產金屬網格薄膜並之後提供觸控面板業者使用。富士和郡是是直接供應觸控感測器甚至模組,以協助終端業者降低進入的技術門檻。除此兩家之外,美國企業Atmel雖提供觸控IC至透明導電膜的解決方案,但因技術發展較晚,且在生產過程屢因製程問題而影響其出貨,而大陸企業受Atmel發展結果的影響,於是企圖同時強化研發與製造能力,以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
  • 全平面式觸控面板技術方案解析
    觸控面板的主要材料包括導電薄膜(ITO Film)及導電玻璃(ITO Glass),一般指的傳統4線電阻式觸控面板,通常是Film+Glass(簡稱F/G),由觸控面板生產,再交貨給面板廠或是終端組裝廠貼合在顯示面板上,由於生產過程標準化,以及貼合組裝過程單純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尤其是隨著液晶面板業對觸控產品整合力度的加強,「成本」競爭將是該行的唯一主角。  新材料應用帶來產業新空間  ITO(氧化銦錫)材料作為觸控面板產品導電玻璃的主要選擇已經有30年歷史。但是,目前,ITO的霸主地位已經不保。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指出,主要3大觀察重點與發展趨勢包括:On-cell嵌入式液晶觸控面板發展情況、觸控面板模組全貼合(opticalbonding)需求變化,以及取代ITO的新材料量產進程等等。
  •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觸控螢幕(touchscreen)又稱為「觸控屏」、「觸控面板」,是一種可接收觸頭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當接觸了屏幕上的圖形按鈕時,屏幕上的觸覺反饋系統可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以取代機械式的按鈕面板,並藉由液晶顯示畫面製造出生動的影音效果。觸控螢幕作為一種最新的電腦輸入設備,它是截至**最簡單、方便、自然的一種人機互動方式。
  • 柔性AMOLED顯示模組與PEDOT觸控面板的技術整合
    與其他替代性材料相比,目前廣受關注6-8的液態導電聚合物PEDOT具有多種核心競爭優勢,其中包括霧度更低、價格更實惠,而且能夠與凹版印刷、夾縫式擠壓型塗布與狹縫塗布等溶液沉積技術相兼容等。本文將詳細分析高導電PEDOT在柔性觸控面板應用領域作為透明電極的用途,包括光學性能、可靠性以及柔性測試等。此外,PEDOT觸控面板與AMOLED顯示模組技術整合的相關結果同樣會得到驗證。 2.
  • 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趨勢
    大於10.1寸的中大型觸控屏幕,過去在防護玻璃與ITO(TFT Array)或AMOLED面板間,布設透明薄膜或玻璃材質的觸控感應層,製造工法則從過去GFF(Glass Film Film)、G/G(Glass to Glass Structure)結構,轉向內建於ITO像素層(In-Cell)或者外掛式(Out-Cell)的兩種設計。
  • 河源玻璃面板加工務實是宗旨_寶合玻璃
    河源玻璃面板加工務實是宗旨,寶合玻璃,公司秉承「以人為本,品質至上,信譽至上」的理念,始終把」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作為不斷追求的目標!我們願意拿出百分真誠和百倍努力同大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共創雙贏,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
  • 長信科技:ito導電玻璃減薄 觸控螢幕並進
    公司主業由ITO導電玻璃、觸控螢幕Sensor及模組、TFT減薄三部分組成。公司已成為ITO導電玻璃行業龍頭,目前該項業務進入到穩定成長階段;而順應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趨勢發展起來的減薄業務,是公司目前明星業務,雖然市場對減薄的技術壁壘、下遊面板廠向上垂直整合等因素有擔心,但我們看好其行業屬性,認為公司減薄業務在未來兩年處於可見性強的高成長階段。
  • ITO薄膜替代技術的發展現狀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4/0507/29737.html       未來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產品,對觸摸面板的有著強勁需求,同時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以及傳統ITO薄膜不能用於可彎曲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因素,眾面板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