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關注熱家網,並給本文點讚、轉發朋友圈,加小編微信(18551814967),可以獲得價值100元的三本電子圖書資料(熱處理工藝學、淬火介質、預防熱處理廢品的措施)。
1) 滲碳 為提高工件表層的含碳量並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將工件在滲碳介質中加熱、保溫,使碳原子滲入的化學熱處理工藝。
2) 固體滲碳 將工件放在填充粒狀滲碳劑的密封箱中進行的滲碳。
3) 膏劑滲碳 工件表面以膏狀滲碳劑塗覆進行的滲碳。
4) 鹽浴滲碳、液體滲碳 工件在含有滲碳劑的熔鹽中進行的滲碳。
5) 氣體滲碳 工件在含碳氣體中進行的滲碳。
6) 滴注式滲碳 將苯、醇、酣、煤油等液體滲碳劑直接滴入爐內裂解進行的氣體滲碳。
7) 離子滲碳 在低於1x10^5Pa (通常是10~10^-1Pa)滲碳氣氛中,利用工件(陰件)和陽極之間產生的輝光放電進行的滲碳。
8) 流態床滲碳 在含碳的流態床中進行的滲碳。
9) 電解滲碳 在作為陰極的工件和與之同置於鹽浴中的石墨陽極之間接通電源進行的滲碳。
10) 真空滲碳 在低於1x10^5Pa (通常是10~10^-1Pa)的條件下子滲碳氣氛中進行的滲碳。
11) 高溫滲碳 在950℃以上進行的滲碳。
12) 局部滲碳 僅對工件某一部分或某些區域進行的滲碳。
13) 穿透滲碳 薄工件從表面至中心全部滲透的滲碳。
14) 碳化物彌散強化滲碳 使滲碳表層獲得細小分散碳化物以提高工件服役能力的滲碳。
15) 薄層滲碳 工件滲碳淬火後,表面總硬化層深度或有效硬化層深度小於或等於0.3mm 的滲碳。
16) 深層滲碳 工件在滲碳淬火後有效硬化層深度達3mm 以上的滲碳。
17) 復碳 工件因某種原因脫碳後,為恢復初始碳含量而進行的滲碳。
18) 碳勢 表徵含碳氣氛在一定溫度下改變工件表面碳含量能力的參數,通常用氧探頭監控,用低碳碳素鋼筒片在含碳氣氛中的平衡碳含量定量監測。
19) 露點 指氣氛中水蒸氣開始凝結的溫度。露點與氣氛中的水汽含量成正比,氣氛中的水汽含量愈高,露點愈高。進行氣體滲碳時,可通過測定露點間接確定氣氛的碳勢。
20) 強滲期 工件在高碳勢滲碳氣氛條件下進行滲碳,使其表面迅速達到高碳濃度的階段。
21) 擴散期 強滲結束後,特意降低氣氛碳勢使由富碳表層向內擴散的碳量超過介質傳遞給工件表面的碳量,從而使滲層碳濃度梯度趨於平緩的階段。
22) 滲碳層 滲碳工件碳含量高於原材料的表層。
23) 碳含量分布 在沿滲碳工件與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碳在滲層中的分布。
24) 滲碳層深度 由滲碳工件表面向內至碳含量為規定值處[一般為即(C) 0 .4%]的垂直距離。
25) 滲碳淬火有效硬化層深度 由滲碳淬火後的工件表面測直逕到規定硬度(550HV) 處垂直距離,以Dc 表示。測定硬度時所用的試驗力為9.807N。
26) 碳活度 與滲碳有關的碳活度通常是指碳在奧氏體中的活度。它與奧氏體中碳的濃度成正比,比值稱為活度係數。這個活度係數又是溫度、奧氏體中溶入的合金元素品種及各自的濃度以及碳的濃度的函數。其物理意義是碳在奧氏體中的有效濃度。
27) 碳可用率 在氣氛碳勢從1%降至0.9% 時,1m3 (標準狀態下)氣體可傳遞到工件表面的碳量(以g/m3表示)。
28) 碳傳遞係數 單位時間(s)內氣氛傳遞到工件表面單位面積的碳量(碳通量)與氣氛碳勢和工件表面碳含量(碳鋼)之間的差值之比。
29) 空白滲碳 為預測工件滲碳後心部組織特徵及可達到的力學性能,用試樣在中性介質中進行與原定滲碳淬火周期完全相同的熱處理。
30) 碳化物形成元素 鋼鐵中與碳的化學親和力比鐵高的合金元素。
來源:百度文庫 整理:熱家網
歷史文章:基礎知識│金相│失效分析│模具│噴丸│材料性能│感應器│彈簧鋼│齒輪│淬火油│淬火工藝│滲碳│滲氮│碳氮共滲│軸承│奧氏體│馬氏體│貝氏體│硬度問題│裂紋│深冷處理│細晶強化│鋼號大全│硬度對照表│鐵碳相圖│淬透性│合金元素│熱處理C曲線│珠光體
書贈有緣人: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
熱家網培訓:感應器設計培訓│基礎知識培訓│熱處理工程培訓│金相培訓│
免責聲明:「熱家網」所推送的文章,本著傳播知識、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摘錄,僅供讀者參考交流。文中的文字、圖片等信息,如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確認並支付相應的稿酬。如果大家對文章的內容有疑問,可以在底部留言。
關注熱家網,每天學點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