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夜幕降臨,公司32號路北、37號路東,三座近100米的高塔在石化城中熠熠聳立,這裡是煉油二部的異丁烷裝置。2017年6月實現裝置一次開工成功後,它們像三顆璀璨的星星,陪伴金陵石化度過了1300多個不眠之夜,照亮了石化員工上班、回家的路。
12月18日13:30,異丁烷裝置引加氫進料開工,12月19日21:00,異丁烷產品分析合格,工區將異丁烷產品輸送下遊裝置,標誌著為期一個月的首次大修順利完成。
作為國內首套異丁烷裝置,無任何現成的檢修經驗可以借鑑,再加上本次檢修面臨時間緊、任務重、施工人員緊張等諸多挑戰,如何實現規範化、標準化、安全綠色檢修,決定了能否保質保量完成檢修任務、為年底收官畫上圓滿句號。
1
嚴字當頭,提前籌劃大修準備
為確保檢修順利如期完成,運行部高度重視、提前部署,成立運行部班子成員為組長、工區主任為副組長的檢修領導小組,並結合檢修具體項目,設立4個檢修小分隊,統籌管控檢修計劃、方案執行、物資保障、施工作業、技術質量、後勤服務等方面,多次召開檢修專題會,與施工單位、專業部室溝通確定施工細節,估算施工耗時,倒排停工計劃表,提前協調好檢修人員和物資供應,為檢修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網格管理
推行檢修網格化管理,提前將作業區域劃分為可控的多個小單元、小網格,在網格內提前安排好相關的責任人、布置好相應的工作,將責任具體到人,切實落實施工現場的HSSE監督、安全文明施工、直接作業環節監護等管理工作。
同時積極發揮黨支部在檢修工作中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的頭雁作用,班長技師的示範作用,黨員突擊隊、黨員監督崗的先鋒作用,在工藝處理、施工監護、現場作業監管、環境維護等方面貢獻力量。
2
細處著眼,認真做好風險識別
針對檢修過程中交叉作業多、高風險作業集中、施工作業點多的特點,檢修領導小組在運行部範圍內組織開展了檢修、開停工過程中JSA分析和環境因素的辨識與評價工作,將這些危險源和環境因素進行評價打分,確定風險等級,分別制定防範措施,並組織職工集中學習,強化職工HSSE意識,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檢修交底
運行部安排專人向參加檢修的全體人員進行檢修方案技術交底,使其明確檢修內容、步驟、方法、質量標準、人員分工、安全注意事項、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應採取的安全措施,並組織檢修人員到檢修現場,了解和熟悉現場環境,進一步核實安全措施的可靠性。
3
實字落腳,強化檢修全過程管控
堅持每日安全喊話和定期聯合喊話,通報檢修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提醒正在進行的作業風險因素,重申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防範措施,杜絕「低老壞」「三違」等情況發生,確保檢修有序安全推進。
落實早晚會制度,每天8:30晨會,領導小組對當天的任務進行細緻安排,交待現場安全注意事項,將任務下發到各分隊;16:30,召開晚會「碰頭」,各分隊長對當天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匯報討論。針對用火、高處、腳手架、起重、臨時用電、受限空間等危險作業,檢修領導小組把好安全措施落實、作業許可證審批和安全監護關口。
雙監護
落實好雙監護制度,運行部和承包商雙方都安排監護人,對檢修施工作業過程進行全過程控制,監護人員在作業過程中不可擅自離開現場,保障施工質量,杜絕返工浪費,施工結束後,監護人員要檢查施工作業現場,確認無問題以及工完料盡場地清後,方可離開現場。檢修小分隊嚴格落實公司檢修作業各項安全環保管理要求,通過劃分功能區域,設置工器具、物資材料存放區和零件收納籃,合理規劃固廢、危廢、生活垃圾分類貯存點等舉措打造標準化檢修現場,助力綠色檢修。
圖:江興中
文、編:吳靖
校:梁敬立
金陵石化408期 總第1613期
原標題:《【大幹五十天】異丁烷裝置圓滿完成首次大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