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石化:國內首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附加值

2020-12-05 中化新網

金陵石化: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
1月2日7:30,金陵石化煉油二部主任陳剛走進控制室,查看異丁烷裝置正丁烷異構化單元的產品轉化率,DCS系統顯示為47.6%,運行穩定。
該公司煉油尾氣已經由過去的「廢物」變成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原料。2017年6月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建成投產,年產60萬噸異丁烷正,成為該公司效益增長點。 2019年,裝置累計生產異丁烷44萬噸,同比增加2成,創效明顯。
齊心協力穩生產,「變廢為寶」增效益
元月1日14:50,該公司異丁烷裝置DCS控制系統顯示:每小時生產異丁烷產品50.8噸,裝置高負荷高效安穩運行。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裝置正式投運以來出現過不少問題甚至難題,該公司技術人員攻堅克難啃「硬骨頭」,逐一消除瓶頸,實現了增產穩產。裝置投運後,開始出現加氫反應熱點控制難、溶劑回收塔運行不穩定、噪音大等問題,對此,該公司技術人員在集技術專家周建文和包材保帶領下,反覆研究討論、試驗,查圖紙、跑現場、對比仿真操作,請來設計人員一起探討,形成了一系列有效處理方案。
按照設計要求,裝置開工後就要停用加熱爐,這就要求反應器必須有一定的溫升。開始,他們設法通過優化萃取塔的操作控制,結果萃取塔操作波動較大,衝塔頻繁,影響設備安穩運行。此後,技術人員經過多次摸索,增加了一跨線,直接將醚後碳四引入加氫原料罐,保證了反應器的溫升和塔操作平穩。
生產初期,溶劑回收塔實際回收的溶劑濃度只有50%左右,而設計標準是80%,技術人員檢測分析,找到了原因,最終保質保量生產出正丁烷產品。
步步為營解難題,保障產品高質量
12月27日,異丁烷裝置LIM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顯示:異丁烷純度99.96%,正丁烷純度98.1%,裝置高負荷安穩運行。這個數據較一年前進一步提高。
異丁烷裝置以煉油尾氣為原料,將其中的組分進行分離提純,其中出現的很多難題,沒有先例可供借鑑。該公司技術人員逐一消除瓶頸,不斷啃硬骨頭,為產品的高質量提供有效支撐。
該公司組織異丁烷質量提升攻關組,加強與加氫催化劑廠家技術人員的溝通,根據產成品的分析結果,進行加氫溫度與氫油比的優化選擇。同時,操作人員精細控制參數,根據裝置脫輕塔的壓力,選擇適當的塔釜溫度,持續保證脫輕效果。現場操作人員在孫同根技能大師指導下,不斷摸索操作規律,找出了成品塔各產品採出點溫度的合理控制範圍,根據溫度指示,控制了採出量,使主產品異丁烷長期保持4個9的純度。
一個個質量難題逐步被解決,異丁烷裝置生產平穩,開工至2019年底,累計生產異丁烷100多萬噸,正丁烷60多萬噸,質量非常穩定。
實踐中持續創新,增設正丁烷異構化擴產能
1月2日,該公司煉油二部控制室,異丁烷裝置工藝五班主操趙宇,正在檢查正丁烷異構化單元運行情況,這個單元可以增加異丁烷產量,為企業深挖潛增效添力。
2018年6月,異丁烷裝置運行一年,市場供不應求。該公司組織技術人員攻關,探求增加正丁烷異構化單元提升尾氣資源利用率,實現異丁烷產品增產,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同年9月7日,正丁烷異構化單元開始樁基施工,2019年7月23日順利實現中交, 9月單元生產出合格的異丁烷產品,裝置一次開工成功。「目前,正丁烷異構化單元運行平穩,正丁烷異構化轉化率達45%以上。」煉油二部生產技術科長趙欣介紹。
該單元運行至年底,累計增產異丁烷7萬噸,可增效億元。
精益求精降成本,回用低溫熱更節能
1月1日16:00,該公司煉油二部操作人員李迎春正在巡檢路線上,走到異丁烷裝置成品塔熱水再沸器處,他仔細查看三通調節閥的運行情況,並與中控室聯繫對比開度。這個三通調節閥是裝置低溫熱利用的一個「小訣竅」,巡檢人員每巡必查,確保了裝置節能降耗的效果。
這套異丁烷裝置原設計使用低壓蒸汽作為精餾塔底熱源,但是運行中能耗很大。而同時,該公司化工二部有大量低溫熱水可以利用,於是,裝置工藝技術人員仔細分析論證,實施了技術改造,將3號重整裝置的低溫熱水用作熱源,效果良好。生產現場,裝置實時數據顯示,成品塔進料溫度由50攝氏度左右升高到69攝氏度,低溫熱水溫度則從108攝氏度降至86攝氏度,瞬時流量每小時770噸,熱量交換平穩。
同時,異丁裝置蒸汽所產生的凝結水餘熱也被回收利用,用來給原料加熱,然後再排至凝結水系統,從細節上深挖潛節能,杜絕了裝置能源浪費。
「通過測算,餘熱回用後裝置每小時可節約低壓蒸汽35噸左右,每年減少蒸汽消耗30萬噸,降低成本非常可觀。」異丁烷裝置工藝員丁向榮高興地說。
(竇豆 陳平軒 江興中)
金陵石化記者站  竇豆 18952001130

相關焦點

  • 金陵石化國內首套異丁烷裝置 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
    1月2日7:30,金陵石化煉油二部主任陳剛走進控制室,查看異丁烷裝置正丁烷異構化單元的產品轉化率,DCS系統顯示為47.6%,運行穩定。該公司煉油尾氣已變成高附加值產品的原料。2017年6月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建成投產,年產60萬噸異丁烷,成為該公司效益增長點。2019年,裝置累計生產異丁烷44萬噸,同比增加2成,創效明顯。異丁烷裝置以煉油尾氣為原料,將其中的組分進行分離提純。其中出現的很多難題,沒有先例可供借鑑。該公司技術人員攻堅克難啃「硬骨頭」,逐一消除瓶頸,實現了增產穩產,為產品的高質量提供有效支撐。
  • 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
    國內第一套異丁烷裝置提升煉油尾氣利用率1月2日7:30,金陵石化煉油二部主任陳剛走進控制室,查看異丁烷裝置正丁烷異構化單元的產品轉化率,DCS系統顯示為47.6%,運行穩定。煉油尾氣已經由過去的「廢物」變成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原料。
  • 金陵石化:順利完成異丁烷裝置首次大修
    12月27日,金陵石化煉油二部32號路北,三座100米的高塔熠熠聳立,這套國內首套異丁烷裝置經過第一次大檢,顯得更加健壯,正滿負荷安穩高效運行,全力衝刺全年的目標任務。
  • 金陵石化渣油加氫和異丁烷兩套裝置中交
    (陳平軒王瀟)5月15日,金陵石化新一輪油品質量升級項目20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和異丁烷裝置正式中交,為該公司優化產品結構以及國Ⅵ油品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煉油二部五工區:穩定異丁烷裝置生產,確保下遊原料供應
    煉油二部五工區:穩定異丁烷裝置生產,確保下遊原料供應 2020-02-19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幹五十天】異丁烷裝置圓滿完成首次大修
    【大幹五十天】異丁烷裝置圓滿完成首次大修 2020-12-21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首套自主開發PO/TBA技術工業化試驗圓滿完成!
    這是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O/TBA技術,對於打破國際化工巨頭技術壟斷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C3C4綜合利用項目的核心裝置,其工藝是濱化集團與清華工研院合作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共氧化法環氧丙烷技術。
  • 【持續攻堅創效】煉油二部:錨定目標不放鬆 持續攻堅出成效
    截至11月底,運行部累計完成42個「百日攻堅創效」專項指標與43個「持續攻堅創效」專項指標,Ⅰ催化增產高附加值產品丙烯,收率提升了0.8%;Ⅱ常減壓進行深拔操作,渣油500℃餾出率降低了1.2個單位;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強化綜合管理
  • 金陵石化新建兩萬立方米乾式氣櫃投用(圖片新聞)
    8月4日,中國石化金陵石化新建兩萬立方米乾式氣櫃項目配套的9#螺杆機順利開機。經過調整,各項指標均達到標準狀態,出口瓦斯線併入煉油四部新建的幹氣脫硫系統。9#螺杆機處理量達到7200m3/h,大大提高了機組利用率。
  • 茂名石化:攻堅克難釋放裝置潛能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20日,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車間敢於突破思維慣性,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優化生產操作,解決了產量瓶頸問題,釋放了裝置潛能,日增產環氧乙烷12噸,月創效顯著,為努力實現全年效益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 茂名石化:煉油化學水裝置擴能改造項目正式投用
    經過一周試運行和消缺後,茂名石化水務運行部煉油化學水裝置擴能改造項目於11月21日正式投用。據了解,該項目建成投用後,化學水裝置連續穩定生產一、二級除鹽水能力均達到800 m3/h,解決了一級除鹽水的生產不能連續穩定達到最大量的問題,滿足煉油新裝置開工後鍋爐增加二級除鹽水用量要求。
  • 國內首套硫酸烷基化技術通過技術鑑定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1月15日,由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和洛陽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發的硫酸烷基化(SINOALKY)技術,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鑑定。認為該技術具有低溫、低酸耗、產物分布好等特點,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SINOALKY技術的成功工業化標誌著我國突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擁有了國內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硫酸烷基化技術。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搶佔全球船供油市場,中國石化布局10家煉油企業生產低硫船用燃油
    中國生產的低硫船用燃油不僅將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將向全球供貨,體現中國在汙染減排方面的大國擔當。今天(5日)上午,中國石化在浙江舟山召開低硫船用燃油全球供應保障新聞發布會。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發布了中國石化低硫船用燃油全球供應保障計劃。
  • 金陵石化:24小時安全保障檢修液氮供應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每天,一輛輛液氮車輛排成一條長龍,忙碌著裝卸。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金陵石化水煤漿空分裝置停工檢修期間,裝置急需大量液氮。該公司物裝中心克服安全重、貨源緊、運輸難等困難,通過精心組織協調、優化保供方案、破解運輸難題等舉措,安全順利保障了為期24天24小時持續不間斷的液氮供應,保證了裝置檢修順利、生產正常。
  • 安慶石化全力打造綠色家園
    截至目前,安慶石化外排工業廢水一直保持穩定達標排放,排放水質在石化系統內屬上遊水平,環境空氣品質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工業廢渣處理率達到100%,廠區內綠化面積已佔可綠化面積的85%,煉油、化肥、腈綸等單位都是安慶市花園式工廠。
  • 異丁烷來源多樣化 市場流通量逐步縮減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文/馬燕隨著燃氣深加工產業的不斷發展,近幾年烷烴深加工裝置擴增明顯,特別是異丁烷脫氫項目上馬較為集中,截至目前中宇資訊統計的異丁烷脫氫裝置總產能大約在371萬噸/年,對高純異丁烷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但進入2017年該裝置利潤倒掛嚴重,裝置開工率低,對該資源需求量的壓縮較為明顯。
  • 治理汽車尾氣,中國路在何方?「異辛烷」成為市場焦點
    中國石化已經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個城市區域內煉廠率先完成了國Ⅵ柴油的質量升級。  面對嚴峻大氣汙染問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十九大報告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同時,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 石化行業近日項目和熱門看點!
    ,與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就中化泉州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乙烯裝置及其它相關單元項目籤署了設計、採購、施工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總額約為人民幣42.59億元,竣工時間預期約為2020年12月。 「蘭石金化千噸級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示範項目」是由蘭石集團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套低階粉煤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示範工程。項目於2016年9月18日開工建設,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