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或將為認知宇宙帶來新的「眼睛」

2020-11-22 上海觀察

量子飲用水、量子秋褲、量子排毒、量子鍋鏟……「量子」二字曾以其在公眾眼中的「高科技標籤」,被動參與了眾多「忽悠」。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科學界,已經逐步進入「第二次量子革命」。

23日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以「新型量子器件和量子計算的發展」為主題,多位國際上最頂尖的量子器件和量子計算方面的專家熱議量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杜江峰院士看來,如果說「第一次量子革命」,是人類對已經存在的現象,進行被動地探究、應用,那么正在逐步轉入的「第二次」,其核心在於科學家在認知基礎上,主動打造形成更多量子器件。

量子的「疊加」與「糾纏」

北京大學的謝心澄院士從最基礎的概念出發,解析「量子」。

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在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但在微觀量子世界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奇妙物理規則,最有代表性的是「疊加」與「糾纏」。

在宏觀世界,任何物體在某一時刻都有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但在微觀世界,量子卻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和多個位置的「疊加」。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一隻貓比喻量子疊加: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它可以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

與此同時,量子的狀態還經不起「看」:如果你去測量,它就會從多個狀態、多個位置,變成一個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打開「薛丁格的箱子」,貓的疊加態就會消失,你會看到一隻活貓或一隻死貓。而「量子人」的「分身術」也會消失,他會出現在北京或上海。

更為奇妙的是,根據量子理論,如果兩個量子之間形成「糾纏態」,那麼無論相隔多遠,當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也會「瞬間」發生相應變化。愛因斯坦曾把這一現象稱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論壇上,謝教授展示了一張當時頂級物理學家共同研討一個宏觀量子現象時拍下的照片,當時的愛因斯坦還很年輕,「明顯還不能居中而坐,還是站著的」。

從「被動」轉換到「主動」

參會的杜江峰院士,做量子計算研究,到現在已經是第24個年頭了。他說,「前12年,我們買儀器;後12年,我們自己做儀器。」

他指出,第二次量子革命是科學界從被動轉向主動,利用量子特性,開發出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創新應用。

這些應用的革命性在於,量子通信可以在理論上做到通信的絕對保密,量子計算可以令人類的運算能力實現指數級增長,如傳統計算機需要數萬年才能破解的複雜密碼,量子計算機幾秒鐘內就能破解。傳統測量技術最小只能探測到微米量級,而量子測量可以進一步精細千倍、萬倍達到原子量級。

當測量「工具」精度達到新的極端,人類觀察世界的視野就會變得不同。杜教授舉例,現在醫院核磁共振設備,可以觀察直徑一毫米的人體組織,而量子前沿研究領域,精度縮小到10納米,甚至可以直接觀察一個微小的肝癌細胞。

可以做的遠不止於此。有了更厲害的工具,物理學家對宇宙的測量有了新的方法。目前宇宙中包含約95%的暗物質暗能量,這些都不是物理學現有定義中標準粒子可以解釋的。各國科學家們利用量子研究的突破,嘗試尋找新的標準粒子,推動科學疆界的拓展。他參與的中國科學團隊,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的方法是自己想的,設備自己搭的,就在實驗室裡1-2米大小的桌上,」杜教授透露。

量子技術已成必爭之地

縱觀全球,量子技術研究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2013年秋季聲明》中,英國政府即宣布將投資2.7億英鎊設立英國國家量子技術計劃,同時成立量子技術戰略顧問委員會。此舉的目的是在接下來的20年裡對於新的量子工作和投資予以指導,幫助量子行業紮根英國,並帶來盈利、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歐盟委員會計劃啟動量子技術項目,希望藉此促進包括安全的通信網絡和通用量子計算機等在內的多項量子技術的發展,充分利用量子技術的發展,更好地解決健康、能源、環境和安全等領域的重大挑戰。

2011年12月,日本便在學術審議會尖端研究基礎委員會下設「光·量子束研發作業委員會」。該機構立足於光·量子技術的研發現狀與國內外的情況,針對現在的課題以及今後推進的戰略政策方針進行研討。日本還將其運用到新素材的開發以及品種改良、研製新藥品等諸多領域,促進了產業領域的高度化發展,增強了日本的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也多次創造量子比特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發射世界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三大科學目標;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相關焦點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打個簡單比方說,如果一根針掉在地上,沒有人能聽到。會發出聲音嗎?有人說,不會有聲音。如果有人聽到此聲音呢?如果認為這實際上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則「針落無聲」的認知需要修改為「針落有聲」,如此提出了一個「落針的悖論」。
  • 基於「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將給量子計算機帶來新希望!
    ,可能有一天會給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一旦我們成功地建造了一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它將能夠解決一些今天計算機需要數百萬年才能計算的問題。計算機使用位(0或1)對信息進行編碼,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它可以取0到1之間的任意值)賦予它們巨大的處理能力。但是量子系統是出了名的脆弱,雖然已經在為一些提議的應用構建工作機器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這項任務仍然很困難,但是一種被稱為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方法提供了新希望。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首先,看一下這張圖的大概結構:左上部是有關量子力學的基礎,然後往下是關於從量子現象到量子技術,中心部關於量子理論,下部和右邊是有關量子的學科和領域。
  • 量子計算將帶來大規模破壞
    到您達到300量子比特時,您已經擁有了一臺可以執行比宇宙中原子更多的「計算」的計算機。這就是為什麼博客TechTarget如此描述量子計算的原因:「開發量子計算機,如果可行的話,將標誌著計算能力的飛躍,遠遠超過了從算盤到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飛躍,性能提升了數十億倍。
  • 賦能上海|姚期智:量子計算結合AI,人類或能真正了解宇宙
    人工智慧已經無處不在,被應用到諸多領域,已經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福利和財富。那麼,人工智慧的未來會如何?9月17日,在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現狀與未來」主題演講環節,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從學術研究角度給予了前瞻。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薛其坤送給世界的禮物,將帶來新的信息新革命
    就是根據量子物理原理提供的一種全新方式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傳輸和邏輯操作,並對光子、原子等微觀粒子進行精確操縱,以確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計算速度等方面可以突破經典信息技術的瓶頸,這項技術目前僅中國掌握。而今天我們想要講的,是清華大學薛其坤,用 5 年時間不懈探索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他獻給世界的諾獎級禮物。
  • 量子纏繞和我們的認知
    由於這是一個研究宇宙而偶然發現的物理現象,很多不涉及專業的人士對此還難以通俗理解它的含義。但這個理論確確實實正在逐步影響我們的生活或改變我們的認知。       據筆者近半年的關注研究和認識,量子糾纏是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雖然粒子在空間上可能分開,但兩者是纏繞的,也是會相互影響的。
  • 超越人類「認知」的宇宙現象
    人類思維VS宇宙現實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宇宙的映射,人的思維邏輯是意識刻畫宇宙現象的方法。人腦功能是有限的,有些宇宙現象無法通過邏輯思維呈現出來。當意識遇到超越「認知」極限的現象時,大腦就陷入困頓迷茫之中。所以,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而宇宙現實是未知的。
  • 未來的量子計算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基因定位到太空探索,人類活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海量數據的處理已經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基於這種情況,在挖掘大數據潛在價值的過程中,量子計算將扮演重要角色。不過要實現規模化的、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因為對物理系統性質的要求常常互相矛盾,所以建造有規模的、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還存在巨大的技術困難。在構建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中,以牛津大學研究為代表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在所有實現基本量子比特操作(存儲器,狀態輸入,狀態讀出,邏輯門)的性能表現的維度上,目前被認為是量子計算機物理實現最成熟最有希望的方案。
  • 「量子糾纏」——是宇宙的基本法則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為物理學理論。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以上想要實現,都需要量子力學研究出量子糾纏效應的高級應用。我們可以稱它為「上帝的智慧」一個欺騙我們眼睛的基本規則。它是全新的理論框架。量子糾纏是兩個或多個粒子之間發生的「關聯」。也可以講是組成了一個我們看不見連線的新粒子。
  • 什麼是量子,量子為人們帶來了什麼?
    古時可視為荒誕不經的事情都可以在這個21世紀上演,就比如兩人相隔千裡,卻能通話。所有現代人知道,是因為手機,那麼手機又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科技。而科技中的微電子技術在20世紀的高度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古時難以想像的便利,也讓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化社會。
  • 量子衛星真相曝光,我的認知再度坍塌了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 宇宙或許是全息投影,眼前宇宙是假的?科學家:量子糾纏隱藏奧秘
    到了二十世紀是一個最具傳奇的時代,在這裡時代先後湧出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和科學理論,其中具代表性的當屬量子力學,這個顛覆人類原有認知的理論體系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喜歡物理學的朋友們應該對此耳熟能詳了吧。以量子為最小單位而創造出現很多事情,就在幾年前,我國發射了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這顆衛星將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中國,可以說量子雖小,但是卻能改變世界。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 有關量子技術的5個含義
    科學界的共識是,第一個功能齊全的量子計算機將在大約十年內完成,這一事件如此重要,大多數人至少對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比較熟悉,他們把這個領域看成是一般的怪,即使是最老練的量子物理學家也會感到困惑。人們穿越牆壁、時間旅行和普遍的不確定感,這些都可能將我們對真相和現實的最根深蒂固的看法一筆勾銷。標準測量變得毫無意義。這裡是量子技術的5個不可思議的含義。
  • 大腦將在量子尺度上與宇宙連接
    可以預料,上個世紀量子物理學的進步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世界觀,將導致 "意識 "和 "心靈 "定義的變異。也許有一天,這些進展將有助於回答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那就是非物質的意識如何能從大腦(即物理)過程中產生。
  • 愛因斯坦理念與量子力學相悖,後者真的推翻了部分宇宙定律嗎?
    筆者:三體-小遙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人類文明對宇宙的探索有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愛因斯坦和霍金等人為我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理論,所以人類對整個宇宙的認識才不斷全面和深入。因此,在很多人看來,愛因斯坦是一位天才級別的人物,他在研究宇宙的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這位物理學家不僅對自己的研究十分自信,還提出了很多著名的預言,為人類研究宇宙帶來很多新的靈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量子力學蒸蒸日上,科學家們又有了很多全新的發現。
  • 「量子計算」未來會顛覆人類認知的科技!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
    可見在未來,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將是大國競爭的主要科技技術,量子計算的發展,將會對國家的科技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那麼本文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一未來會顛覆人類認知的技術-量子計算機!首先科普一下,現在的電子銀行系統、網絡等領域的加密算法都是使用RSA密鑰體系,當前認為比較安全的RSA密鑰是1024位數! 要破解這樣的密鑰,超級計算機需要60萬年! 而量子計算機, 只需要幾秒鐘!
  • 依據AlphaZero的混合算法,給量子核算帶來新的生機
    依據AlphaZero的混合算法,給量子核算帶來新的生機來歷:nature等AlphaZero儘管在圍棋項目上打敗了人類選手,但所需的許多算力使其很難走進尋常人的日子。最近,丹麥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運用Deepmind的AlphaZero 開發了一種混合算法,將AlphaZero健壯的查找才能與量子核算有機結合起來,參數查找速度大幅提升。在以前的幾十年裡量子物理技術的探求中,最有目共睹的就是量子核算機。量子核算機的才能,是全部現有的核算機組合加起來都無法對抗。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熱點資訊大事件 06-21 10:49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