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

2020-08-10 張德禮教授北醫研究員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轉載)

熱點資訊大事件 06-21 10:49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下文概括:

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


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

(一)暗物質

1、怎麼發現有暗物質?

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


但後來,科學家通過計算星球與星球之間的引力發現,星球自身的這點引力,遠遠不夠維持一個個完整的星系。

如果星系、星球間僅僅只有現有質量的萬有引力支持的話,宇宙應是一盤散沙。

宇宙之所以能維持現有秩序,只能是因為還有其他物質。而這種物質,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看到並找到,所以,稱之暗物質。


2、暗物質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要保持現在宇宙的運行秩序,暗物質的質量,必須5倍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


3、有沒有觀測到暗物質?

現在沒有真正的測到暗物質。只是能發現光線在經過某處時發生偏轉,而該區域沒有我們能看到的物質,也沒有黑洞。


4、黑洞是不是暗物質?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來,它發出其他射線,它仍然是常規物質。

(二)暗能量

1、怎麼發現有暗能量?

科學家觀測發現,我們現在的宇宙,不僅在不斷膨脹,而且在加速膨脹。如果勻速膨脹,還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脹,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這能量是啥?科學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2、暗能量有多少?

科學家通過計算,通過質能轉換方程E=MC2計算,要維持當前宇宙的這種膨脹速度,暗能量應該是現有物質和暗物質總和的一倍還要多。


3、有沒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為止,還沒有。

(三)量子糾纏

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


2、什麼是量子糾纏?

科學實驗發現,二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裡、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

3、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經理論提出,實驗驗證了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我國科學家實現了13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態的拆分、發送。


攪亂了的世界

(一)攪亂了的哲學世界。

我們原來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是和物質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現在我們發現,我們認知的物質,僅僅是這個宇宙的5%。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


既然宇宙中還有95%的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時,誰能保證在這些未知的物質中,有一些物質或生靈,它能通過量子糾纏,完全徹底地影響我們的各個狀態?

於是,神也可以存在。

(二)坍塌了的物理世界。

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


(三)崩潰的內心世界。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類如此愚昧,我們還有什麼物事難以釋懷?

延伸閱讀:這些照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當我們看到十億光年以外的星星時,映入我們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經在茫茫宇宙間飛奔了十億年。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它十億年之前的樣子!現在的它究竟如何我們只有再等待十億年才能看到……宇宙的無窮無盡,停留在紙上,今天,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來體驗!

這是一次高速旅行,每次都以10倍的速度跳躍。從10的0次方開始(也就是1米), 然後每次按照10的乘方增加。從10米、100米、1000米……以此類推, 直至巨視世界的無盡。

1米

花園裡,從1米的距離看一束樹葉。


10米

將我們的視線向上移,我們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100米

在這個距離,我們看到了樹林的邊界。


1公裡

現在我們將從米進入到公裡…有可能需要降落傘了。


10公裡

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面貌,但是已經看不清每棟房子了。


100公裡

從這個高度,可以看到美國佛羅裡達州。


1000公裡

這是典型的從人造衛星的視野。


1萬公裡

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分。


10萬公裡

此刻,地球看起來很小了。


100萬公裡

地球和月亮的運行軌道。


1000萬公裡

藍色區域是地球軌道的一部分。


1億公裡

金星和地球的軌道。


10億公裡

水星、金星、地球和木星的軌道。


100億公裡

從這個高度,我們能看到太陽系和行星運行的軌道。


1000億公裡

太陽系看起來變得有點小了。


1萬億公裡

此刻,太陽看起來就是眾多恆星中的一顆。


1光年(10萬億公裡)

從1光年的距離看,太陽看起來很小了。


10光年

在這個無窮大的宇宙裡,我們幾乎看不到太陽系。


100光年

「什麼也沒有」,看到的僅剩下恆星和星雲…


1000光年

從這個距離,我們開始在銀河和銀河系旅行了。


1萬光年

我們繼續在銀河系中遨遊。


10萬光年

我們開始接觸銀河系的外圍了。


100萬光年

銀河系看起來就像佛教的「卍」字符,還能看到其他的星系了…


1000萬光年

從這個距離看,所有的星系看起來都變得很小,星系之間相距遙遠。同樣的法則統治著宇宙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我們地球上那片樹葉的畫面上,看看微觀世界的景像,然後再朝一個相反的方向,以10的乘方減少我們的旅行距離,直至一個神奇的微視世界。請仔細觀察宇宙恆定一變的規律,也請想一想作為人類還有多少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現在我們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點,這個距離我們能用我們的手臂夠到。

10cm

逐漸靠近直到10cm的距離,我們能描繪樹葉的樣子了。


1cm

從這個距離,我們能觀察到樹葉的結構。


1mm

細胞組織開始得以展現…


100微米

此時,細胞得以清晰的展現。你可以看到細胞之間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10微米

我們的旅行將進入到細胞內部。


1微米

可以看到細胞的核子。


1000埃(一億分之一釐米)

我們再次更改測量單位來觀察更微小的事物,可以看到細胞染色體了。


100埃

在這個微觀世界裡,可以看到細胞DNA鏈。


10埃

可以開始研究染色體塊了。


1埃

這看起來像是電子的雲叢,這些是形成我們世界的碳原子。你會發現微視世界的景觀和巨視世界的景觀如此相似…


10皮克米

在這個迷你世界裡,我們能觀察到電子圍繞原子運行。


1皮克米

核子和電子運行軌道之間是一個無限的空闊的世界…


100飛米

從這個難以置信的微觀世界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原子核。


10飛米

現下我們可以觀察到碳原子核。


1飛米

現下我們進入科學想像的領域,與質子面對面了。


1/10飛米

仔細研究一下夸克粒子,現在我們沒辦法再走近了。我們已經處於目前的科學能到達的邊界了。但它肯定還不是真理的邊界。


夸克再往下就是一股無形的能量了。組成這個世界的不是物質而是能量,而能量又是怎麼來的,如何運作的呢?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又說,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色」指的是一切物質,那麼現在想想,你是宇宙的中心嗎?你是世界萬物中的一個特殊的創造物嗎?在這些邊界外是什麼東西呢?有所謂的「邊界」嗎?請注意,往「下」我們只能走到10的16次方的距離,然後到達事物的邊界(我們目前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邊界)…但是往上,我們到了10的23次方的距離然後停下來了…

那麼,誰能說我們的科學已經能破解所有宇宙和生命的奧秘?也許,今天的科學只是認知世界的初級階段,比起幾百年前科學證實地球是圓的,是繞著太陽轉的階段進步了一點點而已。

來源:深圳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
    (三)量子糾纏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裡、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3、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經理論提出,實驗驗證了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6-8個離子的糾纏態。我國科學家實現了13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態的拆分、發送。
  • 什麼是量子?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這是最好的科普文章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概括如下: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一)暗物質1、怎麼發現有暗物質?(三)量子糾纏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義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
  • 我們的認知塌了----關於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
    我覺得這篇短文是我讀到過的最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推薦給各位朋友。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下文概括:    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
  • 量子衛星真相曝光,我的認知再度坍塌了
    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三)量子糾纏1、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出現了超導體、納米級、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現從分子水平治癒癌症的奇蹟。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
  • 從牛頓力學到分析力學看量子態坍塌是什麼?為什麼光速恆定?
    愛因斯坦則以實驗(經驗)事實為基準,改變了時空觀,可以說是已經實現對經驗的意識工具化之後,再反過頭來對工具的「構件」進行重新整理(即相對論時空觀),以適應意識工具化的結果。我在之前有過一篇文章,說過疊加性、量子態坍塌是一個數學上的概念,所有的本質是事物隨機性變化的數學描述。
  • 量子計算機首次成功模擬化學反應(轉載)
    量子計算機首次成功模擬化學反應(轉載)作者:劉霞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20/9/1 10:17:49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4919.shtm
  • 什麼是量子通信?我國量子通信又是怎麼回事?看完本文您就明白了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目前已處在世界領先的水平上,隨著我國「墨子號」的升空,我國向世界宣布了我大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所取的的輝煌成就。當然目前所發明的量子通信技術也只是量子通信技術的初級版「量子加密」通信技術!我國發明的這種「量子加密」通信技術是量子論和資訊理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
  • 人文視角下的物理認知(量子)
    1905年,愛因斯坦引進光量子(光子)的概念,並給出了光子的能量、動量與輻射的頻率和波長的關係,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1913年,玻爾在盧瑟福核原子模型的基礎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論。量子脫散效應可以解釋相對論中時鐘變快變慢的原因;環境的不同(引力,速度,溫度),影響了原子鐘振蕩計時系統,因而出現了快慢的差異。根據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量子是不可能聚集成一個數學奇點的,但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卻求解出奇點黑洞結果。這就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不兼容之處。
  • 平行(多元)宇宙:並不是科幻題材,基本上被證實存在了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行(多元)宇宙。(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首先科學解釋來一波。
  • 從薛丁格的貓論疊加性、量子坍塌等本質源於意識進化造成的矛盾
    網上會看到很多類似「誰能解釋一下量子態的人被看了後就會塌縮,完全想不通啊?」這樣的疑問。薛丁格的貓大家都知道,我在文章《愛因斯坦誕辰日思考:薛丁格的貓與量子力學的可證偽性》和《薛丁格貓中的疊加性和相對論中的四維時空真的存在嗎?》中也闡述過。我認為這是意識工具化與意識固定化、系統化之間的矛盾。
  • 從《墨經》看量子衛星「墨子號」的命名
    潘建偉教授在一次演講中透露了將量子衛星命名為「墨子號」的緣由,下列黑體字部分即是他的原話:選
  • 腦科學:我是誰?雅典娜的一切理論(全文高能,刷新認知)
    摘錄:星漓翻譯:LYNN ZHEN(全文9200字,持續高能,建議收藏找個幾小時的空餘時間閱讀。您將會收穫全新的認知,及更加明確的生活理念。)也因如此,我們會體驗到內心衝突(認知失調)。當兩個矛盾的觀點在內心交戰時,令人糾結困惑。自由意志能減少活躍的神經迴路間的不和諧。進化可被看作是相同的過程,大自然試著去適應或與周圍環境共振,並逐漸演變至有自我意識,開始思考其存在。當個體開始困惑自身的存在意義,並質問其存在的目的,內心衝突(認知失調)便發生。
  • 周末專題(一)量子科技
    伴隨著量子比特數的增加,量子技術領域的發展可以劃分為 3 個階段:(1)1-10 個量子比特,可實現量子通信;(2)10-100 個量子比特,可實現量子感知(測量);(3)超過 100 個量子比特,進入量子計算階段。【量子計算簡述】量子計算機基於量子態疊加等原理製成。
  • 《崩壞3》量子怪坍塌教學攻略 量子怪怎麼坍塌
    導 讀 量子怪到底要怎麼閃避才會進塌縮狀態,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玩家帶來崩壞3
  • 量子力學裡的「波函數坍塌」是由於人的意識導致的嗎?
    原來是想借量子力學招魂納幡死灰復燃的神鬼玄說,是某些宣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一幫子人咋呼的。他們利用的是量子力學中一些奇異特性,如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波函數坍塌、量子糾纏等與宏觀事物邏輯相悖的特點,把量子力學神秘化,往神學上引。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派之爭。
  • 霍金解析雙縫試驗背後的量子原理(圖文並茂,徹底講透)
    其他作品有:《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我的簡史》,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父女合著科學童書三部曲《喬治的宇宙·秘密鑰匙》、《喬治的宇宙·尋寶記》、《喬治的宇宙·大爆炸》。 霍金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病情會隨著歲月逐漸愈加嚴重。他現已全身癱瘓,不能發聲,必須依賴語音合成器來與其他人通話。霍金曾經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
  • 小樓說宇宙(2)以量子的視角看宇宙
    我這裡不談人類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只是想說一下人類意識對世界的反映和定義過程,並且以此說明我們對世界認知困惑出現的原因。人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感知環境,包括視覺,聽覺,味覺,觸覺,本體自我感覺等等,各種感覺器官把不同的外部信息轉化為意識能夠分析的信號,然後分門別類,接著通過人與人之間交流形成約定俗成的說法,最終在某一群體中形成統一的語言文字定義。
  • 「胖五」(長徵五號)再出發
    長徵一至三型中型衛星火箭(圖片:Wikipedia)▼如幾年前發射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是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的重要一步。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簡要來說就是地面與太空量子通信「天地網」交織,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
  • 看完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才發現我們對天文尺度的認知太淺顯了!
    在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認知太陽系的真實比例」之前,先給大家講幾個概念,好讓大家對太陽系有個基本的認知。1、什麼是天文單位(A.U)?99.86%的太陽系質量集在太陽身上,驚人吧!還有更驚人的,在剩餘的0.14%的太陽系質量中,有0.1386%的太陽系質量被太陽系的四個巨行星佔據(四顆巨行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稍等,我們的地球是不是還沒說?還只剩下約0.0014%太陽系質量啊!哪裡夠分?!還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還有各種衛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彗星什麼的都在排隊等著呢!
  • 部分坍塌的量子比特可通過「自旋迴聲」恢復狀態
    在同一時間處於兩種不同狀態是量子比特的一個顯著特點,測量量子比特會導致這種疊加態崩潰,使其塌縮成一個單一態。這個測量過程以及由此造成的量子比特坍塌似乎是不可逆轉的。但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2日(北京時間)報導,牛津大學的一個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的實驗證明,有一種方法可以原則上完美地恢復部分坍塌的單個量子比特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