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海明(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主管)
很多天文愛好者都對今年夏天的日全食很有興趣。用不了多久,通過媒體的報導,公眾的熱情也會被挑起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觀察這一壯麗的天象呢?
日全食的發生大致可以分為三段。
即初虧至食既的偏食階段;食既到生光的全食階段;生光到復圓的第二次偏食階段。我們通常所說的壯麗景象所指正是食既到生光的全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月球完全遮蔽太陽光球層的耀眼光芒。人們可以看到一個中心完全黑暗,周圍有發散狀白色雲霧的「黑太陽」掛在空中。景象奇特。在這一階段,人們是完全不需要任何保護措施,用肉眼就可以欣賞這一壯麗景象的。
而在此前和此後的偏食階段,由於陽光還是非常明亮的,我建議大眾必須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才可以觀看太陽。關於這個保護措施,說法多樣,不少還出自「專家」之口。在此我並不想批駁專家,但我覺得有些方法恐怕還是不用為好。
常見不安全的觀察太陽的方法包括:
1.用倒入墨汁的水盆觀察太陽——水的表面會反射明亮的陽光。
2.用蠟燭燻黑玻璃——有不明顯的針孔等。
3.使用有影像的黑白底片或彩色底片——濾光效果有限。
4.使用CD或者磁碟的磁芯——據說對紅外線幾乎沒有隔離效果。
5.太陽眼鏡——即便是超強抗紫外的卻絕不會去抗紅外。
6.裝在目鏡端的太陽濾光片——隨時有因陽光聚光加熱而破裂的可能。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安全的觀察偏食階段的日食呢?
1.小孔成像法觀察——眼睛不直接觀察陽光
2.望遠鏡投影法
3.選擇被專業機構檢驗合格的日食觀測眼鏡。
4.使用在物鏡端加裝專用太陽濾光片、太陽濾光膜的望遠鏡。
安全是我們觀測的前提,日全食很美麗,我希望諸位朋友看完日全食後眼睛依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