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SicenceInsider:NOAA issues first contracts for private weather satellites,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作者:Paul Voosen
翻譯:一展雲圖
CubeSats(一種微型人造衛星,體積約1000立方釐米,重量約1公斤。譯者注) 要上馬了。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於九月十五日邁出了支持商業氣象衛星的第一步,他們與加利福尼亞的兩家初創公司——GeoOptics 和 Spire Global 籤署了價值107萬美元的試點合同來評估這兩家公司所提供的數據和其可能的更廣泛的應用。
這兩筆小交易——與GeoOptics的69萬和與Spire的27萬——是NOAA商業氣象數據試點(Commercial Weather Data Pilot)的一部分。這兩筆交易能評估商業公司的數據用來作預測和預警的質量,也是更廣泛地擁抱商業衛星的第一步。在此之前,NOAA依賴自己製造和發射昂貴的氣象衛星來獲取數據而不是向私人公司購買數據。
Spire Global的總裁Peter Platzer認為這不僅是他自己公司的一小步,更是這個國家的一大步。他在加州舊金山通過電話說:「現在有一條途徑能讓更多的私人公司來幫助NOAA完成他們保證國家氣象安全(weather-ready)的任務。」
Spire現在在近地軌道擁有12顆鞋盒大小的CubeSats,名為「狐猴(Lemurs)」。Platzer說為了滿足NOAA的需求這些都是必須的。截至年底,他們還將進行五次發射,平均每次搭載六顆衛星。GeoOptics還沒有部署他們的小衛星,但是他們計劃在2017年一月之前在哈薩克斯坦通過聯盟2型(Soyuz 2)火箭發射三顆衛星。
「這個趨勢是一個雙贏的結果,NOAA和商業公司都能通過NOAA的評估過程來試水,這是通向持續使用新的商業氣象數據必經的第一步。」NOAA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環境衛星、數據和信息服務中心系統架構和高級計劃辦公室主任Karen St. Germain在一份聲明中如此說道。
圖片來源G. Grullón/Science
Spire和 GeoOptics 都在他們的小衛星上使用了GPS無線電掩星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接收被地球大氣偏轉的GPS信號。通過這些信號,他們能推斷出不同高度上的溫度、氣壓和溼度。一組衛星每天能接收成千上萬的讀數,因為GPS衛星會在地平線上來回升降。這是這一代最有希望的天氣預報技術之一,已經被應用在一些政府所有的衛星上,包括NOAA和臺灣的一個包含六顆小型衛星的合作項目: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Climate (COSMIC,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簡稱福衛三號)。
由於飽受自己發射衛星帶來的超支的困擾,NOAA已被國會施壓來探索使用商業衛星的可能性,這被包括在NOAA2016年獲得的撥款授權中。眾議院的幾位領袖,包括科學、空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Lamar Smith議員(R-TX)都支持NOAA的這一舉措。
「NOAA被寄予眾望的試點將會用創新的私人領域的氣象數據來增強我們天氣預報的能力。」Smith在一份聲明中說。
兩家公司將在2017年四月底之前提供他們的氣象數據,NOAA將會在當年晚些時候來評估並且報告這些數據是否適合業務操作。
狐猴衛星
圖片來源:Spire
狐猴衛星能通過跨越地平線的GPS信號來推算溫度、氣壓和溼度
Posted in: SpaceTechnology
DOI: 10.1126/science.aah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