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一直被奉為影視經典,但經典不代表沒有瑕疵。其中有四處不合理的安排,是誰也圓不回來的。
第一處,孫悟空大鬧天宮。孫悟空跳出八卦爐,殺至靈霄殿,居然把玉帝嚇得躲在龍書案下。或許當時只想著放大孫悟空的勇猛,可現實是之後的取經路上處處被天庭所制。天庭下來個神將都能有大用,而悟空又幾次三番上天求救,像鳳仙郡求雨更是連玉帝的面都見不著。這個坑確實填不了。原著中的真實情況是,孫悟空打到靈霄殿外,被王靈官用金鞭抵住。此時叫嚷之聲驚動玉帝,遂傳旨請西方佛老伏魔。這裡可以看出玉帝是從容不迫的,根本沒有害怕!
第二處,唐僧辭駕出長安。太宗李世民與唐三藏結為異姓兄弟,稱其為「御弟」。並言道「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待唐僧不可謂不厚啊。只是如此厚情的唐太宗卻讓唐僧匹馬提錫杖、帶行李,連個手下都不給麼?於情於理這個坑都填不了啊。原著中的真實情況是,太宗安排兩名隨從跟隨唐僧西去。但在西出長安第一難中,被老虎精寅將軍吃掉了。後太白金星救出唐僧,才有的後來獨自上路。
第三處,破爛流丟一口鐘。在鬥法車遲國一節中,有一環比試叫隔板猜物。箱子裡本是一件華服,鹿力大仙猜出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而悟空施法後,唐僧猜的是「破爛流丟一口鐘」。結果打開箱子,裡面是一口破爛的銅鐘。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明代「一口鐘」是一種俗稱,單指和尚穿的無袖僧袍。因為形狀像鍾,所以俗稱「一口鐘」。想想也是,幾次隔板猜物:桃子被吃掉變成桃核;道士被剃頭變成和尚;所以衣服被撕掉袖子變成坎袖的「一口鐘」,這樣才合情合理。這個坑實在太過巨大,沒有辦法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劇集中,一口鐘的畫面已經被抹去了。
第四處,金鐃困住孫行者。在黃眉怪虛設雷音寺中,黃眉怪撇下一副金鐃,把悟空連頭帶足,合在金鐃之內。悟空無奈招來二十八宿,是亢金龍用角鑽進金鐃,救悟空出來。可佛祖至寶,亢金龍用角就能鑽破,太過兒戲了。這個坑實在填不了。其實原著中的真實情況是,金鐃可大可小,悟空無計可施。亢金龍把身體變化小了,那角尖兒似針尖一樣,順著金鐃合縫口上,伸將進去。再將角長大,將悟空帶了出來。兩個金鐃合縫處有縫隙,才合情合理,你們說呢?
當然,瑕不掩瑜,有瑕疵也不能改變老版《西遊記》的經典。細心的你,還看到什麼填不了的坑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