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值風雲
作者 | 扶蘇
流程編輯 | 小白
自2010年6月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以來,特斯拉(TSLA.O)上市至今已將近10年。
特斯拉從一家曾經的「概念公司」,到最終成功地顛覆了汽車行業,其先進的科技極大地提高了電動汽車的性能和商業接受度。
在這10年裡,特斯拉的股價也可謂是漲勢如虹!
雖然,特斯拉的股價最近似乎處在拋物線形的下跌區間內。但香櫞認為,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能夠在上市初期找到一家具有特斯拉早期特點的股票,趁早買入並持有,其回報率將是驚人的!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才能在早期找到一家類似特斯拉的公司呢?
香櫞給出的答案是:趕緊關注華爾街最近的IPO——生物軟體開發公司薛丁格(Schrodinger,SDGR.O)。
一、薛丁格的股價表現可能是下一個特斯拉
總部位於美國的薛丁格是一家為製藥、生物技術和材料科學研究提供高級分子模擬,以及計算器軟體解決方案和服務的軟體開發公司。
公司開發的差異化、基於物理的軟體平臺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發現用於藥物開發和材料應用的分子,其客戶包括全球的生物製藥公司、學術機構和政府實驗室。
2020年2月6日,公司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上市當日發行價為17美元,開盤價26美元,報收28.64美元,較開盤漲10.2%
截至2020年3月3日,公司股價報收44.75美元,較上市當日發行價漲163%。
香櫞在公司上市後的半個月內便發布了看多報告,表示強烈看好薛丁格這家公司,稱其是資本市場「近5年來最重要的IPO」。
最近,香櫞更新了報告內容,再次重申看多觀點,並給出了80美元的目標價。
香櫞表示,其看好薛丁格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家公司目前的處境與早期的特斯拉十分相似。
順便一提,香櫞過去曾是特斯拉的空頭,然而如今已成為特斯拉的堅定看多者。
我們來看看,香櫞為何認為薛丁格將會是下一個「特斯拉」。
二、和特斯拉一樣,薛丁格擁有顛覆性技術
香櫞認為,薛丁格與特斯拉有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兩家公司都是以偉大人物的名字來命名的。(風雲君:這也能算是看多的理由?)
特斯拉的名字來自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後者被稱為「交流電之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交流發電機,並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
物理學家薛丁格的名字,風雲君相信大家應該更為熟知。「薛丁格的貓」不僅被稱為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也是如今網絡上的常用梗。
當然,香櫞在這裡只是開個玩笑。進入正題。
香櫞認為,薛丁格和特斯拉一樣,都創造了顛覆性的技術。
特斯拉推出的電動汽車技術,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堪稱革命性的裡程牌。而薛丁格與特斯拉一樣,是一家在利用技術和軟體解決人類所面臨大問題的前提下發展起來的公司。
香櫞認為,兩家公司都對其涉足的行業(汽車、生物製藥)產生了革命性的顛覆,因為它們搶先做到了這些大型行業此前沒有做到的事情,即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
在香櫞看來,薛丁格目前仍未得到資本市場的足夠關注,一個原因是其商業模式對於大眾來說仍然過於複雜和難以理解。
簡單來說,薛丁格是通過計算機軟體加速了藥物開發過程,這將促進全球生物製藥行業未來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
目前,全球製藥行業每年在研發上花費約1,800億美元,這是一個高價值的市場。
傳統的藥物開發過程需要進行超過5,000種分子模擬,平均將耗費4至6年時間。
而大型基因數據集的出現,為該行業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薛丁格的生物開發軟體正是基於這一技術,能夠更快地從分子中發現目標藥物。
薛丁格基於物理與機器學習的技術將大大減少藥物開發所需的平均時間和成本,其只需進行1,000種分子模擬,開發時間也將縮短到2-3年。
三、股東名單亮眼,當中不乏科技大佬
香櫞看多薛丁格的另一個原因是,薛丁格與特斯拉一樣,均在公司早期便吸引到了一些來自科技行業的大牌投資者。
香櫞認為,有科技大佬們的背書,更說明公司的商業模式未來可期。
在特斯拉的早期融資中,便有許多來自矽谷的投資者,其中包括谷歌的兩名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後來,甲骨文創始人Larry Ellison也加入到特斯拉的股東名單中。
香櫞認為,相比早期的特斯拉,薛丁格的股東名單更加引人注目。
薛丁格目前最大的兩名投資者分別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以及D.E. Shaw的創始人David Shaw,兩者合計持有薛丁格近50%的股份。
相比之下,特斯拉從未出現過的像薛丁格這般股權如此集中的情況。
相信大家對比爾蓋茨的名字已是十分熟悉,無需風雲君過多描述。他自2010年以來,已經領導了薛丁格的三輪融資,並多次在公開場合對薛丁格的技術表示肯定。
比爾蓋茨稱:「薛丁格已經證明,精確的分子設計可以顯著加速藥物的開發,並帶來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使患者受益。
薛丁格的另外一個主要股東David Shaw,曾創立了D.E. Shaw,後者是與橋水、文藝復興等齊名的對衝基金巨頭。
David Shaw曾經以算法改變了對衝基金世界,其從D.E. Shaw退休後,將投資重點轉向計算機和生物化學,薛丁格便是其投資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香櫞認為,比爾蓋茨和David Shaw這兩個知名的科技從業者都選擇了薛丁格,證明這家公司的技術站在了利用人工智慧簡化藥物開發過程的前沿。
此外,薛丁格的股東名單還包括巴倫資本的創始人Ron Baron。他同時也是特斯拉的大股東。
四、技術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
香櫞認為,薛丁格和特斯拉兩家公司都有一個共同優勢,即目前在技術上遙遙領先於其眾多的競爭對手。
多年來,市場對特斯拉的看法褒貶不一。看空者認為,由於汽車行業激烈的競爭,特斯拉將在短期內碰壁。
然而,香櫞認為,時至今日,特斯拉的電池技術和軟體解決方案仍比市場上的任何一家公司要領先許多年。
與特斯拉一樣,薛丁格所處的藥物開發行業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不過,在香櫞看來,薛丁格目前要比早期的特斯拉更為矚目,因為其在所處行業中的領導者地位更為明顯和穩固。
在首次公開募股時,特斯拉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家「概念公司」,當時的投資者甚至不知道特斯拉的汽車是否已經準備好投產,也不知道消費者是否接受其產品。
相比之下,薛丁格的技術目前已經被業界證明是可行的。
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前20家製藥公司都使用了薛丁格的計算機軟體解決方案,全世界超過1,250個學術機構也在使用薛丁格的軟體。公司還發表了超過400篇專業論文。
薛丁格的招股書數據也表明,越來越多的大型藥物開發客戶在採用薛丁格的軟體。
公司年合同價值(ACV)高於10萬美元的客戶數量從2013年的71家增長至2018年的122家,年合同價值高於100萬美元的客戶數量也從2013年的3家增長至2018年的11家。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薛丁格年合同價值高於10萬美元的客戶留存率達到96%,公司連續5個財年保持著高客戶留存率。
香櫞還認為,薛丁格擁有廣闊的商業前景。
除了幫助客戶開發軟體平臺外,目前有許多客戶選擇與薛丁格一起合作開發新藥,這意味著公司將擁有藥物資產。
公司的藥物成果包括癌症治療藥物Ivosidenib和Enasidenib,這些藥物由製藥公司Agios和Celgene進行銷售,已經獲得了FDA的批准。
目前,薛丁格仍在與超過10家知名生物製藥公司,包括賽諾菲和武田等,合作進行超過25個藥物開發項目。
此外,自2018年以來,薛丁格還啟動了5個內部藥物開發項目,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開始進行新藥研究和開發。
公司還計劃增加內部全資項目的數量。其目前的項目專注於針對DNA損傷反應途徑和基因定義的癌症靶向治療藥,公司計劃在未來擴展到其他治療領域。
此外,香櫞在報告的更新內容中特別提到,最近新冠肺炎病毒的流行,對於薛丁格來說或許是一次機會。
薛丁格的技術已經被證明可以加速藥物研發的進程。因此無論是哪家製藥公司最先將疫苗推向市場,它們都可以利用薛丁格的生物軟體開發平臺。
目前,全球前20家製藥公司都是薛丁格的客戶,而這些公司的主要合作者之一包括中國製藥巨頭藥明康德,後者是許多美國生物技術公司依賴的中國最大CRO。
結語
香櫞認為,投資者可以想想看,全球汽車製造商每年在研發上的支出約為1,250億美元,而全球製藥行業每年在研發上的支出約為1,800億美元。
過去10年的歷史表明,特斯拉的投資者已經獲得了豐厚的股價回報。
縱觀目前的美股市場,擁有顛覆性藥品資產的生物製藥公司獲得了極高估值,而完全顛覆了傳統藥物開發過程的薛丁格目前市值卻不到30億美元。
香櫞認為,華爾街將會很快大幅上調薛丁格的股票評級。
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