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發現全球野生老虎數量百年來首次出現增長

2020-11-22 中國網

中國網4月12日訊 據英國《衛報》11日報導,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稱,最新的全球普查結果顯示:野生老虎的數量現已達到3890隻,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野生老虎數量首次出現增長。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及全球老虎論壇表示,對野生老虎來說,這是一個歷史轉折點。根據上次於2010年進行的全球預估:2010年野生老虎的數量為3200隻,減少至歷史最低點。其中超過一半的野生老虎分布在印度。根據2014年的最新統計結果:整個印度,從南部的喀拉拉邦山脈到西孟加拉邦的沼澤,共有2226隻老虎存活。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高級副總裁吉內特•漢姆雷說:「比老虎數量更重要的是趨勢,我們發現趨勢開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參與老虎數量調查的國家很多,從俄羅斯到越南,還有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各國的調查最後匯總成普查結果。13個國家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召開了長達3天的部長級會議,普查結果就在會議前一天發布。會議的議題為各國共同努力,促使野生老虎的數量在2010年的最低值的基礎上,到2022年翻一番。

雖然如此,並非所有國家都有長足的進步。俄羅斯、印度、不丹和尼泊爾在最近的調查中都發現老虎數量增加,而東南亞國家尚在努力。因為他們在保護措施上落後於其他國家,還沒有進行自己國家的老虎數量普查。漢姆雷說:「如果一個國家有高級別的政治承諾,那就完全不同。當你有保護完善的老虎棲息地並且能控制非法狩獵時,老虎數量自然會增加。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法則。我們知道這個法則非常有效。」

柬埔寨正考慮重新引進老虎,因為它最近剛宣布棲息在其邊境內的老虎已經功能性滅絕,即該國的野生老虎喪失了繁殖能力。印度尼西亞的老虎數量迅速下降,原因歸咎於該國的森林毀壞率居全球第一,而毀壞森林則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生產棕櫚油和紙張的需求。

老虎被認為是頻臨滅絕的生物,面臨著棲息地不斷喪失、偷獵者設法獲取其毛皮和器官,並在黑市出售的威脅。隨著國家的發展,老虎的棲息地迅速縮小。以下是倖存野生老虎的數量分布:孟加拉國,106隻;不丹,103隻;柬埔寨,0隻;中國,超過7隻;印度,2226隻;印度尼西亞,371隻;寮國,2隻;馬來西亞,250隻;緬甸,資料空缺;尼泊爾,198隻;俄羅斯,433隻;泰國,189隻;越南不到5隻。專家稱,緬甸政府2010年的統計是85隻,但並沒有包括在內,因為該數據已經過期。(鄧璇)

相關焦點

  • WWF數據:全球野生老虎數量自1900年以來首次上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4月10報導,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於10日宣布,自1900年以來,全球野生虎首次出現數量上漲。據報導,近日,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全球老虎論壇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野生虎的數量已經遠超2010年的3200隻,上升到3890隻。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江蘇,魚米之鄉不可無魚11日,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下月啟動普查。今後3年,江蘇將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是近40年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生物資源,也是江蘇省首次調查水生動植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非洲百年來首次拍到黑豹,為什麼有野生黑豹卻沒有野生白虎?
    非洲百年來首次拍到黑豹,為什麼有野生黑豹卻沒有野生白虎?近日,英國一名35歲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在非洲拍攝到黑豹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轟動。要知道,上一次有人在非洲拍攝到黑豹是在1909年,照片現在保存在美國的一家博物館。
  • 印度獅虎豹數量同步增長,傳統虎豹理論受到挑戰
    科學工作者根據相機捕獲到的豹子圖像,進行一系列的數據分析,進而估算出豹子在印度各個邦的分布數量和總數量。由於工作量巨大,因此耗時接近兩年。數據顯示,印度豹子數量最多的三個邦,分別是中央邦3421隻、卡納塔克邦1783隻、馬哈拉施特拉邦1690隻。同樣在2018年,印度對該國的野生虎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
  • 西藏發現孟加拉虎 數量太少很有可能滅絕
    西藏發現孟加拉虎 數量太少很有可能滅絕時間:2019-08-08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藏發現孟加拉虎 數量太少很有可能滅絕 亞洲是老虎的發源地,曾經在亞洲廣闊的地界上,分布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老虎。
  • 虎年,保護野生老虎
    100 年前,全球有超過十萬隻的野生虎;現在,只剩下3200 只;1959 年,中國有200隻東北虎;2006年,僅剩20隻左右。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將來,老虎的數目將是:0!如果現在開始行動,下一個虎年,東北虎的數量、全球野生虎的數量就有可能加倍。
  • 全球黑臉琵鷺數量普查活動啟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至17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機構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 黑臉琵鷺是珍稀瀕危鳥類,其全球同步普查活動由香港觀鳥會統籌,始於1997年。
  • 老虎不能經常洗,會掉色
    如果你想總結20年來最經典的大貓攝影作品有哪些,會驚奇地發現,原來大部分都出自此人之手。在Steve Winter操縱下,攝影車首次進入印度森林執行任務。與此同時,全世界野生老虎已不足4千隻,這個數字在20世紀初是10萬,百年來下降率達96%。
  • 老虎不能經常洗,會掉色?
    此紀念日自2010年7月29日被確立以來,已整整走過10個年頭,旨在保護瀕臨滅絕的老虎,並呼籲人們關注瀕危野生動物的困境。而你真的了解老虎嗎?我們現在就為你帶來最「不為人知」的老虎冷知識!如果你想總結20年來最經典的大貓攝影作品有哪些,會驚奇地發現,原來大部分都出自此人之手。
  • 今天是全球老虎日,一起「愛老虎喲」
    在野生動物園之類的地方,你也許會看到成群的老虎,很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想法:老虎的數量很多啊!對此,我們需要理清一個概念:野生動物保護,要保護的是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因為只有這樣,這些動物才具備其生態功能。「世界老虎日」的由來2010年1月,在泰國召開的老虎保護亞洲部長級會議提出,將每年的7月29日設為"全球老虎日"。同年11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13個全球野生虎分布國的政府首腦和代表聯合發表《全球野生虎分布國首腦宣言》,將每年的7月29日定為"全球老虎日"。
  •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普查:野生大熊貓1864隻,四川佔七成
    相隔10年一次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野生和圈養的大熊貓種群數量均有增長,其中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隻,圈養的大熊貓375隻。不過,如何保護和恢復那些被高速公路、高壓輸電線等人為幹擾而割裂的棲息地,仍是保護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問題。
  • 全球老虎日:「成為老虎守護者」
    來源:《綠色中國》雜誌7月29日是第十個全球老虎日,今年的主題是:成為老虎守護者。老虎守護者不止於保護老虎,如何更好地保護、恢復老虎棲息地,維持生態平衡,確保其處於食物鏈頂端,是第十個全球老虎日留給老虎保護者的思考。
  • 時隔兩年古吉拉特邦或又出現老虎,獅子和老虎何時能在野外相遇?
    近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東北部的馬伊斯加森林地區,一些村民聲稱看到了一隻老虎。在村民們的要求下,印度森林部門派遣了一個工作小組到當地進行調查。如果這起老虎目擊事件被證實,那麼將是近30年來古吉拉特邦第二次出現老虎。圖:老虎出沒(示意圖)為了保護現場「證據」,方便動物專家研究,聲稱看到老虎的村民用籬笆將「老虎」的腳印圍了起來。
  • 太行山也有老虎?!建國後井陘境內的野生老虎
    太行山也有老虎?!(二)建國後井陘境內的野生老虎上一文講到了老虎尤其是中國虎的簡況,以及古代太行及井陘境內老虎活動記述。從歷史上看,明清時期中國境內的虎患報導是比較多的,雖然前代各朝也有虎患,一是缺乏記載,二是當時人口較少,沒有對老虎的尚存環境造成襲擾與破壞。
  • 大自然中死了的野生老虎和獅子屍體哪裡去了?
    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在全世界所有產虎國中,中國擁有的虎種最多,但是,目前擁有老虎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卻是印度,印度也是第一個立法來保護老虎這個種群的國家,而這些老虎都有同一個名字,也就是孟加拉虎。儘管印度的老虎數量曾在20世紀的時候驟減到幾百隻,但立法和「國獸」雙重保護措施讓印度境內的老虎數量逐漸恢復。而獅子,不僅是目前地球上在平均體重這個緯度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也是貓科動物中唯一表現出雌雄兩態的動物,目前主要生活在亞洲和非洲。
  • 老虎日:九種老虎,三種已滅絕,多種已瀕臨滅絕,野生虎不足四千
    每年的7月29日,被定為「全球老虎日」,倡議共同努力促進野生虎及棲息地的保護!老虎作為食物鏈最頂級獵食者,對完整生態鏈有重要作用,認識老虎種類,保護野生虎刻不容緩!數量下降最快的虎亞種——印度支那虎,體重180千克左右,在老虎種類中排行第四,在現存的老虎亞種中排第三,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柬埔寨一帶,由於多年的戰爭等原因,成為21世紀以來數量下降最快的虎亞種,估計在2016年的總量可能已經不足400頭。
  • 專家:中國野生老虎的數量已經逐漸從低谷中恢復
    全球老虎日活動網站。長春,7月29日(圖片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郭林西)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29日在長春舉辦了「全球老虎日」,號召人們成為老虎的守護者。 7月29日是第10個全球老虎日,今年的主題是「成為老虎守護者」。
  • 野貓數量增長或導致小型野生動物滅絕!|EAAFP分享中國野貓最新研究...
    因此,我們發現自由放養的貓導致了其他動物的巨大死亡率,可能會深刻影響中國的野生動物數量和生物多樣性。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急需加強對貓對於野生動物影響的研究並減少放養貓的數量,從而減輕其有害影響的管理和政策。家養貓被世界引進因為其擁有像寵物一樣的品質和在捕殺嚙齒類動物和其他害蟲方面的效果。大量的野貓和半野貓幾乎遍布了全球。
  • 首次水生生物資源普查啟動 擬對放生說「不」
    近日,在無錫召開的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專家論證會上傳出利好,江蘇將用3年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次大普查中,將對江河湖的魚類資源進行調查,就連無錫一些小河道也被列入調查範圍,食蚊魚這樣小指大小的魚正是被調查對象。   本土魚類不敵外來「強龍」   「在蘇南地區一些小河溝裡發現了來自南美的食蚊魚。
  • 合肥首次發現瀕危植物野生水蕨
    據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這一重要發現,讓現場專家們感到「很興奮、很驚喜」。記者採訪了參與此次普查的專家,還原了這場堪稱奇妙的「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