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次發現瀕危植物野生水蕨

2020-09-16 安徽網

肥西縣山南鎮、肥東縣梁園鎮……一種名叫「水蕨」的瀕危野生植物「驚豔亮相」。

9月15日,記者獲悉,近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隊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家在肥東肥西發現了瀕危植物水蕨。據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這一重要發現,讓現場專家們感到「很興奮、很驚喜」。記者採訪了參與此次普查的專家,還原了這場堪稱奇妙的「發現之旅」。

稻田裡竟「出沒」瀕危物種

「在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中,對肥東、肥西的普查屬於安徽省的第四批。我帶隊以每5公裡為一個格子,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跑,對當地相關資源進行網格狀普查。」安徽省中醫藥大學醫藥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成海介紹,8月15日,普查隊在肥西縣山南鎮上圩村的稻田裡,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蕨類植物水蕨。該地域水蕨分布較為密集,生長良好,預計有上千株。

回憶起這次發現「水蕨」的故事與過程,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那是8月15日,我帶著大學生去肥西縣,繼續普查工作,按照地圖導航,每5公裡去往一個村莊,那天剛好來到位於山南鎮的上圩村。」正值中午,天氣炎熱,隊員們就不由自主地走向稻田邊。突然我們發現了在稻禾根部,有一些根狀莖短而直立、綠色幼嫩的植株。由於當時植株個體較小,不易辨認,給確認工作帶來了難度。

於是,在8月29日,普查隊再次到上圩村。此時的植株個體已經生長較大,經過安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劉鶴齡老師現場辨別,確認是水蕨。9月10日,正在肥西縣開展古樹木相關情況檢查的安徽省林科院胡一民教授得知消息,也特地到上圩,對水蕨進行了取樣辨認。大家一致認為,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水蕨。

「既然在肥西發現了水蕨,那肥東會不會有呢?」此時,普查隊帶著這樣的疑問,趕赴肥東縣一探究竟。在眾興水庫周邊跑了一天,竟沒有收穫。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13日,深入田間地頭忙碌的隊伍收穫了「滿滿驚喜」,在肥東縣梁園鎮新河村南陳灣的稻田邊水溝裡,大家發現了「水蕨」的身影。「水溝裡發現了兩棵大的,東邊的稻田裡分布不少個頭小的,上百株。奇怪的是,周邊的稻田裡卻一棵也沒找到。」

兼具藥用、食用、環保等價值

那麼水蕨到底是什麼物種?此次發現有著怎樣的意義讓專家如此興奮呢?記者了解到,水蕨是水蕨科,屬多汁水生植物,一年生,植株幼嫩時呈綠色,多汁,柔軟,高可達7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根生於淤泥。分布於中國廣東、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也廣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各地,生於池沼、水田或水溝的淤泥中,有時漂浮於深水面上。

「從我們國家來說,水蕨分布在南方較多,之前也曾在安徽皖南地區發現。從分布來說,此次在肥東肥西兩地的發現,應該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北的地區。」吳成海告訴記者,近年來,水蕨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和種群量很少,難得一見,這次在合肥的首次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水蕨還兼具藥用、食用、環保、科研、觀賞等價值。始載於《本草綱目》菜部:「水蕨似蕨,生水中」。其性涼味甘,整株入藥煎制內服,有明目、鎮咳,化痰的功效,搗碎後外敷,有助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散瘀拔毒。此外,水蕨的莖葉中,含有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脂肪、粗纖維、鐵、維生素,各種胺基酸,是一種嫩滑營養的特色蔬菜。還可以淨化水體並供觀賞,可謂「小小綠葉,大有作為」。

吳成海透露,之後團隊還將繼續前往肥東肥西兩地,對水蕨這一瀕危物種的後續生長進行觀察。同時,學校還帶回一些樣本進行種植,希望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深入研究,為發揮其在健康、生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供科研支持。

吳成海 體記者 唐萌

相關焦點

  • 合肥首次發現!稻田裡竟出現了.多圖曝光
    瀕危野生植物「水蕨」↓↓↓9月15日,記者從相關專家出獲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這一重要發現,讓現場專家們感到「很興奮、很驚喜」。
  • 首次發現!肥東稻田裡竟出現了......
    瀕危野生植物「水蕨」↓↓↓9月15日,記者從相關專家處獲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這一重要發現,讓現場專家們感到「很興奮、很驚喜」。
  • 竟然出現在合肥!
    」的瀕危野生植物「驚豔亮相」9月15日,記者獲悉,近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隊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家在肥東肥西發現了瀕危植物水蕨據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
  • 瀕臨滅絕植物竟然出現在合肥
    肥西縣山南鎮肥東縣梁園鎮……一種名叫「水蕨」的瀕危野生植物「驚豔亮相」9月15日,記者獲悉,近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隊安徽中醫藥大學專家在肥東肥西發現了瀕危植物水蕨。據悉,野生水蕨在我國已瀕臨滅絕,1999年,水蕨屬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等級為二級易危。文獻記載水蕨在安徽有分布,但在合肥發現,尚屬首次。
  • 這片溼地發現水蕨新物種,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採樣中發現新物種逐一比對進行基因測序去年年初,上海辰山植物園開展全國範圍內的水蕨植物研究,副研究員鄭希龍在海口羊山溼地對水蕨植物進行了採樣。「經過觀察發現,在海口採樣的水蕨和其他水蕨有明顯的不同。」上海辰山植物園研究員嚴嶽鴻說,水蕨屬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隸屬於鳳尾蕨科水蕨亞科,常成片漂浮於湖沼、池塘、河溝中。
  • 武漢溼地發現大片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專家:表明生態保護較好
    12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本土開展溼地生態恢復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在黃陂區一處溼地發現成片生長的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這一重要發現,讓專家們感到「很意外、很興奮、很驚喜」。專家團隊發現的粗梗水蕨野生種群。
  • 武漢溼地發現大片世界極危粗梗水蕨,專家:表明當地生態環境保護較好
    長江網8月13日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邱自楨)12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本土開展溼地生態恢復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在黃陂區一處溼地發現成片生長的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這一重要發現,讓專家們感到「很意外、很興奮、很驚喜」。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 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原標題:史上首次瀕危黑臉琵鷺來肥過冬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紅花木蓮  近日,眉山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野生植物「紅花木蓮
  • 洪雅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小編是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可是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最近在洪雅破天荒地出現了!來看看長啥樣☟☟☟▲點擊觀看視頻(眉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林國強 朱小根)近日,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野生紅花木蓮,也是該縣首次發現此類植物。
  • 海口發現海南獨有物種——邢氏水蕨 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此次發現的地點為海口羊山溼地,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基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等級評估標準被列為易危物種。據了解,邢氏水蕨目前為海南獨有物種,數量較少,對海南生物的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有重要的意義。邢氏水蕨為橫走莖。
  • 挺水型花卉植物,青翠碧綠的水蕨
    水蕨為水蕨科水蕨屬植物。該科僅有1屬,約6種,廣泛分布於各大洲溫帶和熱帶地區,我國有水蕨和粗梗水蕨2種。水蕨因枝葉細碎,羽葉青翠碧綠,在水中形似松柏,故又被稱為水柏、水松草、龍鬚菜。水蕨在中醫藥中應用廣泛,人們在很久以前就了解它,懂得怎樣開發利用野生水蕨資源,戰國時期的古籍《呂氏春秋》中曾有記載,稱其為營。其拉丁種名thalictroides意為「像唐松草的」,指其葉形很像毛莫科唐松草葉子的形狀。(一)形態特徵水蕨是一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屬蕨類,植株高約38~80釐米。鬚根生長在淤泥之中。莖為根狀莖,很短,直立,莖稈綠色多汁,非常鮮嫩。
  • 北京:10種野生植物首次發現 500種將用於綠化美化
    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對外公布了本市首次植物種質資源調查結果,10種野生植物首次發現,另有533種野生觀賞植物今後將在本市綠化中應用。10種野生植物首次露面 這次調查由市園林綠化局和北京林業大學共同組織進行,前後歷時4年。調查範圍涉及全市16個區縣的山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林場、溝系、水庫、河流、苗圃、公園綠地等等。
  • 合肥野生動物園昨夜誕生一隻歐洲盤羊 系世界瀕危物種
    歐洲盤羊羊年已過,可是合肥野生動物園羊家族仍在繼續「刷屏」——昨天夜裡,食草區盤羊館裡順利誕生一隻小盤羊。為了確保母乳的質量,合肥野生動物園動物食堂會為母羊的膳食裡增加一些黃豆。另外,近日室外溫度還有些低,工作人員還為母子倆增加了一些墊草,這樣小盤羊的適應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2013年4月,合肥野生動物園從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首次引進3對歐洲盤羊。幾年來,在合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這個家族已經由2013年的6隻發展到現在的16隻,繁殖情況一直保持穩步增長。
  • 圖文:野大豆和粗梗水蕨重現洪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湖北日報訊圖為:洪湖溼地新發現的野大豆(左)和粗梗水蕨
  • 「很意外、很興奮、很驚喜」,武漢溼地發現世界極危植物
    ▎ 專家團隊發現的野生粗梗水蕨今天12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本土開展溼地生態恢復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在一處溼地發現成片生長的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12日上午11點,該院專家團隊來到黃陂區一處溼地,意外發現了一大片野生的粗梗水蕨!這片野生種群沿水深約20—40釐米的水岸分布,植株高度約10—40釐米。伴生水生植物有空心蓮子草、蓮、水蓼、浮萍、蘆葦、狐尾藻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將建四個植物原生境保護小區
    )》,我省將在全省首次建立四個國家級原生境保護小區,以加強四種瀕危植物在其原生境地域的保護。  據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南水菜花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海口市美蘭區龍泉鎮,主要保護水菜花及其原生境;海南水蕨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七仙嶺,主要保護水蕨及其原生境;海南茅膏菜原生境保護小區位於文昌市昌灑鎮,主要保護茅膏菜及其原生境;海南野生獼猴桃原生境保護小區主要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平鎮,主要保護野生獼猴桃及其原生境。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