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協公布2015「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以下為最終入選的10條「科學」流言名單。(按流言或闢謠發生時間排序)
1.內蒙古風電偷走了北京大風導致霧霾?
流言: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建設了大量風電站,偷走了北京大風,導致霧霾。
真相:目前沒有任何的科學研究顯示風電場與霧霾的形成之間有因果關係。
2.自製「水果酵素」能瘦身美容?
流言:想瘦身美容,自己在家就能做到:把各類營養豐富的水果洗淨切塊,添加輔料後裝箱密封,標註日期,三個月後酵素形成即可食用。
真相:自製的所謂「水果酵素」其實只是水果發酵得到的複雜混合物,要想發揮水果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把水果吃掉就是最直接、簡單、有效的做法。
3.「55度水杯」是溫水神器?
流言:一種名為「55度水杯」的「高科技產品」廣為流傳,往其中倒滿熱水或冷水,都可以得到溫度為55度的溫水。
真相: 「55度水杯」所用材料只是普通的鋁合金,如果不經開水預熱,直接倒冷水是沒有升溫效果的。
4.跑步比久坐死亡率更高?
流言:一項在丹麥進行的長達12年、涉及近1500人的研究,證明了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
真相:這項研究有三項重要結論:第一,與久坐不動的人相比,即使每周只跑步1次,也有非常大的獲益,死亡率明顯下降;第二,每周跑步60分鐘至80分鐘,分成2次或3次跑完,是最佳的跑步方式;第三,每周要是以較快的速度跑步3次以上,時間達到了150分鐘的話,與久坐者相比,沒有取得獲益。但流言中只強調了第三個。完整地看這項研究,跑步只要適度,仍然是很有益健康的。
5.草莓農殘超標可能致癌?
流言:草莓種植過程中會使用乙草胺,而乙草胺被列為B2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致癌。
真相:正常情況下,種植草莓是用不到乙草胺的。監管部門針對草莓市場進行了大規模檢測,均未檢出乙草胺。
6.2030年太陽將「休眠」?
流言:英國科學家瓦倫蒂娜·扎爾科夫預測,太陽活動在2030年會減弱至當前活動周峰值的40%,地球將很有可能進入小冰期。對此,有媒體將該結論解讀成太陽「休眠」。
真相:這是科學家對太陽活動進行的預測,並不意味著太陽就不再發光發熱了,太陽「休眠」可能是某些大眾媒體的誤讀。
7.天津爆炸現場氰化鈉可能導致毒雨?
流言:天津爆炸事故後,一則微信提醒,「在北京、天津的朋友近期不要淋雨,以免因雨水中含有氰化鈉導致中毒」。
真相:氰化鈉在常規環境下沒有氣態形式,不可能進入空氣隨風擴散,所以也沒有與大氣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8.兒童定位手錶輻射超手機千倍?
流言:兒童定位手錶雖然熱銷,但其實有隱患,其輻射量遠超手機千倍。
真相:兒童智能手錶其實和手機一樣安全。
9.火腿培根是致癌物,與砒霜同列?
流言:一則「火腿、培根、香腸將被世衛組織列為致癌物」的消息引發了很大關注,甚至稱其「與砒霜同列」。
真相:致癌風險增加不等於一定致癌,癌症的發生和基因遺傳、環境等很多因素有關。
10.使用植物油做飯可致癌?
流言:英國科學家稱,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飯,可能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推薦使用橄欖油、椰子油、黃油甚至豬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真相:科學合理食用植物油,關鍵是要採用健康的烹飪方式,如控制食用油的攝入總量和避免過高的油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