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初中數學在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可謂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在中考,還是以後的高考,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孩子升學的成敗。很多時候,尖子生和普通生的區別,將會由數學來決定。
但是對相當一部分學生而言,愛它並不容易,做題千千萬,還是被虐千百遍!私底下,也有不少的家長問我說:孩子數學成績怎麼也上不去,明明平時做題都會,但一考試就丟分……
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不要立馬就忙著報補習班、做難題什麼的!首先要先弄懂,孩子學不好,究竟是基礎知識薄弱呢?還是應用能力差?究竟是藝高人膽小呢?還是馬虎大意了呢?
比如,最近我就收到了很多消息,說:明明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非常的努力,也知道要做大量的習題,有的甚至還自覺規定每天的做題數量,但是最後數學成績提高的也不是很明顯。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所有科目的學習往往都離不開—個根本,就是基礎。基礎說起來比較抽象,那麼在學習生活中,就需要大家重視我們的課本學習。
家長們不要總心急想讓孩子趕緊上手做難題,覺得孩子老在學基礎知識、做基礎題很丟臉。但其實,沒有基礎知識,一切都是空談。
不盲目讓孩子做大量的題目。因為盲目大量做題,有時候錯誤或者誤解也會得到鞏固,糾正起來更加困難。對於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深刻理解,並學會解題後反思。
而且,進入初中之後,需要記憶的公式和定理成倍的增加,難度也增大,尤其是到了初二這個時間段,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落下。
老師們為了給初三留出足夠的複習時間,往往都會加快課程進度,很多初三的內容都會在初二進行學習,對於很多孩子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這次老師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初中三年的數學公式,家長可以先幫孩子收藏起來,每次考試都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