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際網路+物流的頭部企業,近年來,貨拉拉一直致力於應用各種創新技術,對傳統的貨運行業進行數智化改造,以提升用戶體驗和物流效率。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各個環節,降本增效,助力業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一直以來,貨物的重量和體積是物流中最基礎的要素。相比於重量數據,體積數據的獲取目前大部分還停留於人工手動測量,效率低下,成本高,這也制約了後續的數據應用。尤其涉及到大件貨物、異形件,貨物體積測量成為物流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問題。
近日,貨拉拉在深圳物博會上首次亮相的「AR識貨」功能就是為了解決這一痛點而生。它也是行業首個針對貨運場景設計且無需專門設備就能實現的物體測量功能,測量平均誤差更是低於5%。
目前,市面上的物體測量一般都需要藉助專門的設備,價格高昂,普通用戶難以體驗、使用;此外,一般的手機測量主要是尺子功能,缺乏專門針對貨運場景的設計,無法便捷地測量貨物的長寬高及體積。
為了打造這一功能,貨拉拉運用了AR(增強現實)、AI(人工智慧)、三維重建、深度學習物體識別等技術。據貨拉拉相關技術負責人透露,面臨的最大難點在於三維重建和物體識別技術如何快速、高效地結合在一起,既要識別出場景中存在的物體,又要準確地重建出物體三維結構。另外對算法實時性要求也很高,需要比較大的精力去加速代碼。為此,貨拉拉專門針對貨運場景需求做了大量的設計與測試,只為給用戶最好的體驗。
很多用戶在物博會現場體驗了「AR識貨」功能後紛紛表示:「由於很難準確判斷貨物體積,日常下單時選擇車型非常糾結,『AR識貨』功能實在太方便了,解決了貨運痛點。」
據悉,目前該功能還處在測試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年底正式上線。未來貨拉拉用戶只需打開貨拉拉手機APP就能使用該功能,並完成對貨物長寬高及體積數據的快速測量,從而可以判斷自己所需的運輸車型,方便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