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大研究生跳樓自殺,留下七頁遺書《狗血的研究生生涯》

2020-11-22 騰訊網

研究生、跳樓,這2個詞放在一起,

格外令人扼腕痛惜。

而27歲的河南滑縣男孩陳澤民,

卻選擇決絕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那之前,

他的個人QQ空間更新了一封名為

《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文章。

我們的研究生教育怎麼了?剛剛,看到這麼一則消息:華中科技大學一陳姓研究生因延期畢業、學業壓力大、與導師相處不甚融洽等原因,跳樓自殺了。

該研究生在自殺前,曾寫下一封長達七頁的遺書《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看完這封遺書,讓人感慨萬千。同時,由不得使人想起了2017年自殺的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楊寶德。楊寶德的自殺,其原因同華科大的這位陳姓研究生自殺可謂大同小異!

如果我們把眼界再放寬一些,會發現,這幾年各種媒體上報導的研究生自殺的案例還少嗎?由此,我們不能不問一問:我們的研究生教育究竟怎麼了?

華科大回應:

校方正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針對網傳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陳澤民跳樓自殺一事,9月4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外宣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校方對此非常悲痛和惋惜,學校目前正全力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並協助涉事學生家屬處理善後事宜。

9月3日晚,陳澤民妹妹陳澤安(化名)稱,事情發生後,9月2日,她和父母趕到學校處理後續事宜,3日,他們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相關領導溝通,陳澤民遺體已被校方送至殯儀館。

(陳澤民研究生宿舍)

在陳澤民的抽屜裡還有牛肉乾,這是今年春節返校,爸媽給哥哥包裡塞的。節儉的他,還沒有吃完。

長達7頁的遺書,字數堪比一篇論文

聽說還有血書,這也太嚇人了。7頁的遺書,血與淚的控訴。控訴什麼呢?是研究生制度,還是導師,還是他自己心裡太脆弱?

這篇稿子相對詳細地介紹了研究生生涯,包括任務安排、獎學金評定、公司做事、徐老師的說法、石老師的「關心」、校招與論文、遭遇等7部分。而在文章最後,則感慨:「一個天生視力三米外看不清別人的臉的人,跟人說又有誰在意;父母為此付出無數的汗水,如何回報;華科計算機就業率很高,沒找到工作是什麼處境;兩年來,每日翻來覆去睡不著。該怎樣。

根據署名,這篇文章寫於2019年6月27日,9月2日早上7時許,陳澤民的QQ空間更新了此文;隨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有兩次更新。其中,早上7:39,更新的是兩張教室的圖片,黑板上疑似用鮮血寫了一段話,直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名老師。

隨後,這篇文章在微博上迅速發酵。有網友稱,導師有錯,都是延期畢業惹的禍;有的則稱,導師其實並沒有太過分,學生心理素質有點差。而更多的聲音,則是惋惜,惋惜一位即將成材的青年學子,為何走上這條路?

有網友看了遺書內容,整理了了這麼一段話:

碩士最慘的都被他遇上了

先被導師甩給二掌柜,又被導師甩手賣給公司一個月300做苦力,到頭來又趕著做畢設免得影響導師招生名額;等到答辯,發現二掌柜是答辯委員會主席,又被一頓威脅亂整。

這老哥千辛萬苦考兩次好不容易上了華科計院,沒想到真遇到一幫學術老鴇。今天早上爬到華科西十二大樓,從五樓跳下,之後被送到省中醫搶救。巧的是,開學第一天,華科校長李元元就在這棟樓裡聽新學期第一課。

從遺書上看,這位同學實在是太難了。前面是博導不管自己也就算了,還被自己的博導賣個公司,風裡來雨裡去,來回兩三個小時。兩個月只發600補助。後續實習時「銀行卡上依然是一月發三百」。而在公司實習期間,陳澤民不打車,擔心公交慢,就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騎行1小時去實習。

再說到獎學金事件,成績最好,只給評個三等獎(4000元)。其他人均是二等獎學金(8000元)。

從《狗血的研究生生涯》一文中,看到多處陳澤民對於獎學金的爭取、關於實習工資的爭取。比如老師說「陳澤民你的三等獎學金(4000), 其他都是二等(8000)」,對於一個學生來說,4000元相差不多,但也不少。如果是一個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學生來說,都夠好幾個月的生活費了。

另外一個「與眾不同」,是陳澤民患有白化病他的頭髮先天呈金黃色,皮膚比普通人更白些,並患有嚴重弱視。按照其自述書上說,是「一個天生視力三米外看不清別人的臉的人」劉軒和宋靜都說,平時看電腦他需要趴在屏幕前,甚至需要放大鏡的輔助。但即便這樣,他依然考班級第一。

穿著樸素的陳澤民

而且從幾年前的政策開始,國家不再免費就讀研究生,而是收取學費,然後以獎學金的形式發放補貼。以此來鼓勵促進研究生搞學術,搞科研,此舉是為提高研究生整體素質。而不是為了混個文憑。

但是,在某些導師眼裡,就不這麼想了。本來獎學金是以成績評定的,公平公正,學習差,混日子的不拿獎學金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到了導師那裡。就是任人唯親,好處都是自己人的。先從獎學金,再到最高的科研補助,最好的實驗設備,最新的筆記本電腦。剩下的殘渣剩飯才會給你。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學術「近親繁殖」。有這麼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

我們不能否認,在更大範圍內的學術群體中,由於「近親繁殖」所帶來的創新能力下降等現象同樣普遍。

但是,如果我們只將目光集中在所謂「近親繁殖」率,而不從根本上消除「近親繁殖」的政治因素,如官本位、裙帶主義與山頭主義等,那麼,學界「近親繁殖」的土壤將依然肥沃,而這也將使高校乃至國家在限制學術「近親繁殖」危害性方面的努力付諸東流。

當然,話話又說回來,近親繁殖只是對學術發展的危害。

不光是一個年輕人的光明的前途,就連個體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太讓人痛心。

放棄本校保研,復讀一年考上華科研究生

1992年出生在河南滑縣的陳澤民,曾是「全村的驕傲」。他的妹妹陳澤君(化名)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均務農,且身體不好,父親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母親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均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所以,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哥哥很爭氣,本科就讀於河南農業大學,每年都拿到一等獎學金,基本沒太讓家裡操心。在陳澤君心中,大她8歲的哥哥不僅是親人,還是她的人生導師。

(陳澤民生前照片)

而陳澤民本科班班長劉軒(化名)同樣對他的品學兼優記憶猶新。劉軒告訴記者,本科期間兩人住「對門」,關係很好。陳澤民學習好,基本回回班上第一,誰有啥不會,他都樂於解答。

2015年,本科畢業後,有同學工作了,也有同學考研了,陳澤民那一年原本可以本校保研,但他還是決定放棄,復讀一年,考上了計算機專業更強的華中科技大學。

來自網友的評論。部分選自知乎

1,第一位網友比較理性,呼籲大家中立看待:

2,第二位網友,也是一個研究生退學的人。人生應該樂觀一點,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天無絕人之路!

3,第三位網友:活路無數條,死路只有一條。如果想不開了,私信我,我可以和你聊天

4、努力這麼多年,換來這樣的結果,真的很難過。以前看到類似事情會覺得會不會是學生本人抗壓能力太差;自從上了研究生我才發現作為一個研究生來自各方的壓力是真的可以壓垮一個人的意志所以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一定要想各種排解不能做傻事啊。

5、學校的老師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社會性,為什麼接受社會染缸卻不接受學校染缸?誰給的這種偏見?我只想說,你得到的任何後果,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凡那種說沒有選擇的餘地的人,都是給自己卸責任。如果一句死者為大,便不能再去評說,便不能以此事進行一些雙向的討論,未免有些道德壓制。

如果說國內已經沒有學術的淨土

全都是腐朽的土壤。我是不信的

君且看:

「布鞋院士」李小文:著名遙感學家、地理學家,中國國內遙感領域泰鬥級專家。

李小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973項目等重大遙感基礎研究項目,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

李小文教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研究生舉辦了遙感科學的系列講座及專題講座,指導了多名博士,碩士生,推動中國在短期內形成了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遙感機理的研究和試驗研究隊伍。

在培養學生方面,李小文有兩個理念:一是有教無類;二是因材施教。

施一公:,男,漢族,1967年5月5日生,河南鄭州人,1989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獲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主要成就:在普林斯頓大學,他運用結構生物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手段,研究癌症發生和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迄今為止,他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作為通訊作者在《細胞》發表11篇、《自然》發表7篇、《科學》發表3篇,這些工作系統地揭示了哺乳動物、果蠅和線蟲中細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機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後來還放棄了美國國籍。他的歸來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

施一公說,中國一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不管是研究生教育,還是博士教育,還是大學本科教育。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養人才。為國家輸出人才。而不是為了「錢」。

做學術,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心要正。心正才能做好科研。才能成為大師。名師出高徒,只有真正的大師才能培養大師。

梅貽琦在出任清華校長就職演講中提出:「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附:

陳澤民在生前曾寫下《狗血的研究生生涯》,具體內容如下:

對此,你怎麼看?

究竟是現在的研究生心理太脆弱,

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加強?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宿舍自殺身亡 遺書稱工作難找(圖)
    中山大學一名碩士研究生宿舍內自縊身亡 遺書:畢業論文、找工作難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專業2012級碩士研究生蔡某某(男)16日晚在宿舍內自縊身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殺可能性。死者遺書中稱,畢業論文、找工作困難重重,無顏面對家人。校方已通知家長,當晚家長到現場了解了情況。
  • 今日話題 | 華科大研究生自殺:高知群體更需要「心理保姆」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陳某某,疑似在教室黑板留下「血書」指控兩位導師,以及寫下七頁的絕筆信後,跳樓身亡。 類似的事件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但與此前那些凸顯「導師控制」的案例不同,陳同學跳樓,或許更典型地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尤其是面臨延期畢業問題的研究生,不少都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
  • 北大研究生跳樓自殺續 傳導師反悔讓其讀博所致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據《京華時報》報導前天,一篇名為《北大新聞學院研究生賈昊被導師逼迫跳樓自殺》的帖子在多個網絡論壇上流傳。帖子稱,賈昊於6月28日跳樓自殺,死因與其導師有關。  昨天,賈母證實兒子自殺一事,稱她正與學校協商解決。
  • 沈麗君與攜子跳樓母親遺書重合程度高,遺書是偽造還是死者效仿?
    9月17日下午,有媒體聯繫了沈麗君的好友,該好友明確表示:「我們沒有發覺沈麗君生前有自殺跡象。」該好友也並未談遺書之事。然而,有網友卻發現網上流傳的沈麗君自殺遺書與此前湖南攜子跳樓自殺母親的遺書的格式和語言嚴重重合,許多對比了兩份遺書的網友繼而懷疑遺書是網友偽造還是死者效仿?
  • 臺灣研究生燒炭自殺 因擔心畢業找不到理想工作
    圖為臺灣交通大學(圖片來源:臺灣交通大學官網)海外網7月11日電 臺灣交通大學研究生在讀的25歲蕭姓男學生疑因課業壓力大、擔心無法順利畢業,昨天(10日)下午在林姓大學友人的新竹租屋處房內燒炭自殺,林男發現後報警,但蕭男已回天乏術。
  • 吸氦氣燒炭跳樓 香港一日發生三宗自殺案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天水圍天恆邨發生青年吸氦氣自殺事件。一名24歲青年疑因生活不如意,在家留下遺書,以膠袋笠頭再灌入氦氣自殺身亡,警方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驗屍確定。死者姓麥、24歲,與家人同住天恆邨一單位。昨(16日)晨9時39分,25歲的麥兄致電報警,稱他返家發現其24歲胞弟倒臥屋內,膠袋笠頭陷入昏迷。
  • 教育部規定研究生導師「十不得」 網民議論紛紛
    中國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北京訊: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其中包括「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此前中國發生多起研究生自殺事件,多與導師有關係。
  • 門下在讀研究生已換導師,看看是哪所大學
    但是,在研究生教育實踐中,卻時不時冒出一些讓人大跌眼鏡的無良導師,不但被就職高校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有的甚至還受到行政處分。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生楊寶德,疑因導師傳遞的壓力過大,跳入灞河溺亡,其導師被取消博導資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陳澤民,留下長達7頁的泣血遺書,控訴其導師徐某對其不聞不問、讓其延期畢業,從教學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 北大研究生校外跳樓身亡 據說曾遭其導師責罵
    壓倒賈昊的最後一棵稻草賈昊從小就很優秀:英語八級、鋼琴十級、歌聲優美、本科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選拔為奧運志願者、打工供養沒有工作的單身母親。師從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系主任謝新洲。
  • 在中國,研究生面臨著怎樣的困境?
    在校園待的第七年,也本該是最後一年,那位研三學生卻在微博留下遺言,選擇了在深秋的一個凌晨離開人世。有網友留言:「這不是個例,這是全國大部分研究生的現狀」。其中,在中國城市自殺率中,25-29年齡段的自殺死亡率為3.16/10萬人,在4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中佔比最高。
  • 南郵研究生自殺,導師被「免職」,研究生導師有何霸權?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大偉(化名)自殺了,多麼好的生命,說消失就這樣消失了。,取消了她研究生導師的資格,而且南郵已經根據張宏梅門下研究生的意見,該換自己的導師。
  • 看完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遺書,讓我理解成長不光是學歷!
    10月14日,大連理工大學發布情況通報,13日早7時許,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微博遺書 「只是想來道個別,待會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
  • 研究生實驗室自殺身亡,重視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近日,一篇大連理工大學學生自殺前寫的遺書在微博上引發熱議。14日,該校發布公告稱,「13日早,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一名研究生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遺書中,這位學生分享著自己的學業壓力、對未來的迷茫,言語之間充滿了憂傷和絕望。文章末尾,他還祝福家人朋友順順利利,國家繁榮昌盛。可見,他還是一位正直善良、內心非常溫柔的人。
  • 香港理工大學一名內地博士生跳樓身亡
    跳樓自殺內地博士生姓陳、29歲,四川人。據悉其於2009年來港受僱於一間電子工程公司工作,及至去年8月獲理大聘任研究員,期間再獲導師推薦申請攻讀博士學位,本月初獲錄取併入住理大位於紅荔道1號的研究生宿舍。
  • 武漢女子在家自殺,因丈夫出軌,當面寫遺書丈夫還是出門約會?
    有一個武漢的女人,在得知丈夫出軌後,留下了兩封遺書,離開了人世。今年四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了一起妻子因丈夫出軌,導致情緒崩潰而最終自殺的案例。經過對自殺的妻子家屬的描述,該事件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議論。由於丈夫在看到妻子寫的遺書後仍然不在家,一些人認為沒有履行救助義務。
  •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王攀恢復了招生資格,學生的命也是命
    武漢理工大學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實施細則:這個月教育部剛發布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其中明確規定「不得要求學生從事與科研、學業、社會服務不相關的事,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
  • 北大研究生賈昊墜樓是導師相逼還是他真的脆弱
    可是學生自殺事件的發生,我們不得不深思:是什麼導致了這樣悲慘的結果?是學生心裡素質低?是一些博士生導師的素質低?還是教育的缺失呢?種種的問題都會湧出我們的思緒。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好的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為自己的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打下堅定的基礎。生活上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在荊棘之中又有多少強者的出現,怡說人生能有幾回搏?
  • 大數據時代讓造假無處可藏,復旦大學研究生抄襲華科研究生論文
    讓信息傳媒的速度變得更加快速和及時,然而在大數據時代的背後卻有很多尷尬,例如,商家利用大數據進行殺熟,同樣的產品曾現給客戶是兩種不同的價格,曾經的微商和傳銷組織被曝光的速度加快,實名制的電商郵寄服務,讓個人隱私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在科研學術方面,中國學術造假由於網絡的不斷曝光,已經起到了約束的作用,從翟天臨式的造假博士被網絡曝光,越來越多的學術造假被網絡大數據挖出來,最近網絡曝光了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