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言網意:
前言——
我們曾經青春年少,我們曾經血氣方剛,我們充滿了智慧與夢想,我們要實現那個曾經自己一再追逐的避風港……你知道嗎,我付出了多少,才來到了北大,你知道嗎,我又跌倒過多少次而再一次爬起,可這次,我真的再也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壓力和老師的侮辱,我還是選擇了逃避,逃避這一切吧,去我那個沒有喧囂安靜的地方……
相關消息——
2009年6月28日晚,北大新聞學院研究生賈昊從高高的樓上跳下,當場殞命。一個年輕輕的生命,一個曾經非常優秀、全面發展的學生,瞬間就拋下了所有的夢想、追求、無依無靠的母親…
據說賈昊從小就很優秀,鋼琴考過十級,以優異成績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2006年,他考入北京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碩士。
據說他的導師謝新洲從他研一開始,就讓賈昊成為其兒子的家庭教師,教其兒子整整三年英語,而且是免費。
據說他的導師謝新洲曾許諾他繼續攻讀其博士。而他將報考時,導師又不允他報考,據說他導師已經允諾了別人讀博。
如果賈昊按期於2008年畢業,那麼這場噩夢也許就不會發生。可是他因為優秀的外語和綜合素質而被選拔為奧運志願者,做了一年。到2009年畢業時,他的考博夢被打破,留校機會被人頂替……一次次的失望,讓他身心俱疲,直到一周前,《時尚》雜誌終於接受了他、將給他北京戶口,並讓他做一個策劃。那個周末,當他熬了三天三夜完成了《時尚》的任務,興高採烈去上班,已經到了單位樓下。他的導師謝*州電話強行要他回學校,要求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緊急幫其做課題。他實話告訴導師自己要上班、自己太累了,導師竟氣急敗壞地大罵侮辱他。
賈昊忽然如洩了氣的皮球,他沒有上樓去上班,扭轉身回到與母親共住的小屋。母親沒有工作,與他相依為命,並依靠他的打工費用生活。
之後,儘管有朋友、一位外校老師好言相勸,他似乎就栽到了一個黑洞裡。他二十多年來的艱辛學習、奮鬥、榮譽、未競的夢想,都被隔離在他的身外。世界真的很可怕。導師幾年來緊逼的神情和無情的責罵、自己隱忍的日子、蒙受的羞辱……壓倒了他,壓垮了他。
外校老師請他住到家裡、讓他好好休息放鬆一下。同學勸慰他,而他不停地想訴說、訴說,但他並不知道他說了什麼。
然後,他終於從高高的樓上飛身而下。一切都不可挽回……
賈昊死了,他的導師謝新洲也人間蒸發了……
安息吧,年輕的賈昊! 節哀,昊母和朋友們!
以下是新聞學院的通知——
據說北大和新聞學院已定性:賈昊的死與導師無關,與學校、學院無關。6月30日北大新聞學院電子郵件告知全院教師,嚴禁外傳消息。措辭是「不幸墜樓身亡」。通知全文如下:
各位老師好
6月28日晚,我院2006級碩士研究生賈昊不幸墜樓身亡,該學生是單親家庭,母親無收入來源,我院師生若有自願捐款者請與學院辦公室聯繫。此事家屬提出希望不在任何媒體發表和上網,請各位老師、學生嚴格遵守。捐款可不必付現金,只需回覆郵件報捐款數額,待從您的期末超工作量獎金裡扣除即可。捐款截至到7月2日。
新聞與傳播學院
江楓時評:
作為全國的頂尖學府,我們每一個人都對其充滿了期待,期待著棟梁們的出現,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可是學生自殺事件的發生,我們不得不深思:是什麼導致了這樣悲慘的結果?是學生心裡素質低?是一些博士生導師的素質低?還是教育的缺失呢?種種的問題都會湧出我們的思緒。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好的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為自己的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打下堅定的基礎。生活上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在荊棘之中又有多少強者的出現,怡說人生能有幾回搏?這樣的一個年輕生命就輕易的放棄了,可你想過了沒有,你可以一起了之,不再有壓力之爭,可是你的老母親聽到如此消息還會不會繼續地活下去,你是他怕唯一,可是你卻讓他丟掉了「拐棍」,再堅強的母親還能承受如此打擊嗎?
作為一名博士生導師,為人師表,樹立榜樣,可是你是怎麼做的,這樣育人嗎?難道你的老師是這樣育你的嗎?你是受人尊敬的,是受人矚目的。但你不能「以老賣老」啊!發生事件後你還消失,這樣的導師還怎麼樣你的學生繼續尊重你,以前的仰視現在要變成鄙視嗎?我想這樣的轉變你是不會接受的,也接受不了。如果你還有一點師德,就站出來說清楚事情的真相,這是所有人想要的答覆。
現在教育的缺失是不可避免的,高校一味地追求高分卻忽略學生整體的發展培養,這樣也導致了不良後果的發生。對於教育的改革,以實現綜合素質地培養和提高為目標,讓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地認識自己的這一具體內容在全國高校的實施,將會很大程度上的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
更好的發展來自於最大程度上的真誠!讓我們期待事實真相的揭開。(日辰江楓)
北大應該告知事實真相
據《京華時報》報導:北大研究生賈昊於6月28日跳樓自殺,死因與其謝姓導師有關。昨天,賈母證實兒子自殺一事,稱她正與學校協商解決。北大新聞學院一負責人表示,此事仍在等待警方調查結果,學校尚不便回應。發帖人署名「知情者」稱,賈昊於2006年考入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媒介經營管理方向研究生。6月的最後一周,賈昊在上班途中接到謝的電話,被罵後不久跳樓身亡。
另據報導,該研究生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就曾「帶著母親就讀」。試問,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他怎麼說輕生就輕生了呢?用北大一位老師的話說:早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即使不發生在該同學身上,也會在別人身上發生的。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們會「早料到」呢?這種事情也有其必然性嗎?那這個必然性又是什麼?熟悉該研究生的同學說,賈昊一直在幫自己的導師做研究,在幫導師的兒子做家教。既然如此,那位姓謝的導師怎麼會說自己的弟子「無用」呢?他的「有用」或「無用」標準又是什麼?
眾所周知,在現時的高校,學生要想畢業,就必須先給導師打工,其中包括給導師抄寫和整理論文、替導師撰寫科研報告、給導師的子女輔導、幫導師做一切可能的家務,等等。這叫潛規則,高校的潛規則。想必北大在這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吧!那位姓謝的導師說自己的弟子「無用」,是因為這個不爭氣的弟子沒有幫助導師抄寫論文嗎?是給導師的兒子的輔導效果太差嗎?可無論如何,那位姓謝的導師有什麼權利判斷一個研究生「有用」或「無用」呢?他對賈昊同學的死該負什麼責任呢?
北大,這個中國第一學府,這個中國無數孩子夢想的地方,應該有勇氣告訴社會事實的真相。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童 泉)
新聞報導:
北大研究生校外跳樓身亡 專家:師生關係走向功利
6月28日晚上10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6級研究生賈昊,從高樓上跳下,當場殞命。網上盛傳,賈昊之死的導火線,是他在拒絕幫助其導師謝新洲完成課題後,謝新洲的一句辱罵:「你真是個廢物!」
一時間,謝新洲成了眾矢之的,更多網友甚至質疑當下高校中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賈昊的逝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離去也引來人們的深思。
壓倒賈昊的最後一棵稻草
賈昊從小就很優秀:英語八級、鋼琴十級、歌聲優美、本科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選拔為奧運志願者、打工供養沒有工作的單身母親。
師從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系主任謝新洲。讀研之後,他的生活中頻頻出現壓力和挫折:代寫論文、免費家教……除了這些,曾經允諾繼續攻讀其博士的謝新洲,又「爽約」不允他報考。
此後,賈昊先後在兩個單位實習,做了很長時間的廉價勞動力,但最終都因為「滿員」,無法如願就業。直到其結束生命的一周前,《時尚》雜誌終於接受了他。而《時尚》交給賈昊的第一份工作,就讓他連續三天不眠不休。
6月28日,終於完成任務的賈昊來到雜誌社上班。走到單位樓下時,他接到謝新洲的電話。謝新洲要求他回學校,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緊急幫其做課題。他實話告訴導師自己要上班,太累,此後便遭到了導師的指責。
或許是由於工作壓力,……當日晚上10時,賈昊在一位朋友租住處小睡一會之後,便從高樓跳下,當場身亡。
堵不住的消息
賈昊逝世後,網絡上原版照登了一段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向全院教師發出的通知:「6月28日晚,我院2006級碩士研究生賈昊不幸墜樓身亡,該學生是單親家庭,母親無收入來源,我院師生若有自願捐款者請與學院辦公室聯繫。此事家屬提出希望不在任何媒體發表和上網,請各位老師、學生嚴格遵守。」
記者聯繫到賈昊一位徐姓同班同學,其證實了賈昊母親目前的確由於過度傷心,不願面對媒體。「我們幾個同學現在每天輪流陪著阿姨,同時也正在跟校方協商溝通。」徐同學同時向記者證實,賈昊跳樓之前加班和導師的電話均是事實,包括讀研期間曾免費為導師的孩子做家教。
儘管如此,賈昊跳樓的消息依舊在網絡上不脛而走。最為熱鬧的當然是北大未名bbs,然而記者登錄論壇後發現,關於賈昊跳樓的消息,總是在不到十幾分鐘後被刪除。
天涯論壇上的帖子一度被刪除之後再次出現,截止昨日下午3時,瀏覽量達七千餘次,回復78條。而昨日中午,各大新聞網站,開始出現對於這件事件的報導。
網友評論也聲勢浩大,大多數評論直指賈昊與導師之間的關係問題。這或許並非賈昊選擇結束生命的單純原因,但網友的共鳴反映出了對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指責。
北大宣傳部門有關人員表示,此事由於不是在北大發生,故而目前尚處於調查階段,對於網絡流傳的說法,也需進一步調查。
-專家視點
師生關係走向功利
師生關係的功利化,已經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儲朝暉教授認為,在理工科,以及和經濟相關的學科中,學習過程就是一個幹的過程。一些老師更多地從自己的收入、課題、項目來考慮這個問題,這種功利化的思想在這些老師心目中佔了很大位置。
儲教授認為,師生關係的功利化,不僅僅和老師的心態有關,更主要的是教師背後的評價機制和管理的問題。學校用科研項目、發表文章論文機械地量化老師的工作。老師們都想在這個評價機制裡面做得比別人好,就導致了這種狀況的出現。
「但是,並不僅僅是老師的錯,學生也有錯。」儲教授說,在這個案例裡面,學生的個性和溝通也存在一定問題。(中國新聞網:趙佳月 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