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傾力打造全省首個市級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

2020-11-28 大眾網教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記者 劉佳琦 攝影 韓春義)11月27日,2020全國網絡媒體山東採風活動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全省首個市級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感受海洋生物學科魅力。

  據悉,為了貫徹農業農村部、省農村農業廳等部門相關文件精神,推動威海市海水養殖業健康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民高產穩產、漁業增收增效,學院與威海海洋發展局合作成立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為全市海洋生物疫病監測防治,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漁用藥物耐藥性監測普查,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培訓等,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和支持,為區域漁業經濟健康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高起點規劃,構建「1+4+N」海洋生物疫病防控體系

  針對全市海水養殖風險日趨凸顯,海洋生物疾病逐年增多等突出問題,學院依託校內23個實驗實訓室及14名從事水產養殖技術專業的專職教師等資源,科學規範構建了以威海市為中心、三區1市為分中心以及N個海洋生物疫病防控監測點的「1+4+N」海洋生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服務全市海洋產業的健康促進中心。切實為漁民、企業解決海洋生物病害防治及科學養殖所面臨的問題,促進專業群與產業群緊密對接,推動海洋強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確保全市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

  堅持高標準定位,科學確定中心職責與任務

  中心根據全市現有養殖情況及產業所面臨的問題,科學確定了功能定位和所開展的項目任務。在「立足威海,服務全省,推動漁業綠色發展」總體目標推動下,以當地優勢品種大菱鮃、海參、鮑魚、南美白對蝦等為主要監控對象,以海洋生物的疫病病原調查、升級疫病防控技術、研發生態高效水產藥物為主攻方向,全力攻關水生動物防疫監測工作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充分開展疫病發病機理研究,完善生態、免疫和藥物等疫病防控技術措施,推廣海水養殖聯用疫苗,規範水產用獸藥的使用與檢測,建立轄區內常規化、標準化的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海洋生物疫病檢測以及流行病學調查,提升魚病疫情預警和風險評估精度,加強漁業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隊伍培訓工作,逐步建立起預測、預報、預警、預防技術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堅持高規格設計,科學布局功能實驗室

  按照「任務決定功能、功能決定設計」的思路,科學規劃建設生物和化學兩大功能區,改建1600m2綜合實驗室,其中生物功能區490m2、化學功能區1110m2。生物功能區投資550萬元,主要建設接樣室、樣品前處理室、洗消室、分子生物室、無菌室、細胞室、免疫學實驗室、組織病理室、寄生蟲室、魚病遠程輔助會診室等10個功能實驗室,配置高速冷凍離心機、PCR儀、水平電泳儀、凝膠成像儀、遠程會診等儀器設備508臺(套),可承擔病毒、微生物、寄生蟲、免疫學、遺傳學等病防項目。化學功能區投資591萬元,主要建設液質聯用-液相色譜室、氣質聯用-氣相色譜室、原子螢光-原子吸收室、胺基酸分析室、天平室、前處理實驗室、樣品室等7個功能實驗室,配備液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胺基酸分析儀、超低溫冷凍儲存箱、微波消解儀等精密儀器設備50餘臺,可承擔水環境監測調控、汙染環境預防控制等項目。

  堅持高質量推進,加快中心項目建設

  中心聘請了原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陳輝研究員、原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技術推廣處處長王玉堂研究員為特聘專家,負責中心建設項目的整體推進與統籌協調,確保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項目建設落實落地。近日,中心建設方案評審會、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啟動儀式分別在學院舉行,標誌著中心正式進入建設運營階段。目前,各項建設任務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將有效促進海洋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為海洋水產專門建了個大型「綜合醫院」
    「2020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採風」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慎行樓的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進中心,對於海洋水產來說,這個中心就相當於是專門為他們開設的一個大型「綜合醫院」。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30日訊 11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第五站走進了位於威海榮成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本次採訪團由包括人民網、中國網等在內的全國30餘家主流融媒體以及山東本地主流媒體記者組成,活動以新聞發布和記者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有間海洋動物「奶粉庫」 專門培養「水產醫生」
    中國山東網5月14日訊 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一間並不起眼的實驗室裡擺滿了紅紅綠綠的實驗瓶,看上去並沒什麼特別。但就是這間200多平米的小屋,涵蓋了我國北方水產育苗所需各類微藻,是海洋動物的「奶粉庫」。這間實驗室所在的海洋生物與醫藥系就是培養「水產醫生」的院系。5月11日下午,2018全國網絡媒體山東高校採風團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挖掘學校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人才培養亮點。
  • 全國放魚日:「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
    此次活動,以「養護千裡生態海岸 打造精緻海洋城市」為主題,由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威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威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共青團威海市委指導,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威海市漁業協會主辦,旨在養護海洋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海上「綠水青山」、傳播文明城市正能量,進一步提升「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城市影響力。
  • 威海七大海洋釣場打造海洋遊釣資源生態示範區
    ■自然條件這裡是天賜的海釣天堂海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人類資源寶庫,也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據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王傳良介紹,威海海岸線全長986公裡,有大小海島168個,其中面積在500平米以上的島嶼98個,島岸線全長105公裡,有居民島6個。北、東、南三面為黃海環繞,海岸線總長約佔全省的33%、全國的6%。
  • 打造特色海洋教育生態圈!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新設「海洋探索獎」為孩子藍色發展之路「引航」作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島將構建海洋教育課程體系,研製中小學、幼兒園海洋教育指導綱要,加強海洋知識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滲透,推進「海洋專家走進中小學課堂」活動課程化,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將海洋教育課納入中小學優質課評選
  • 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市海洋發展局深入一線指導魚病防治
    11月17日,威海市海洋發展局接到漁業養殖戶求助電話,反映所養水產品發生疾病並出現嚴重死亡現象。11月18日,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和乳山市海洋發展局急漁民之所急、解漁民之所憂,立即特邀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水產專家劉振華教授等一行三人趕赴現場指導魚病防治工作。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扶貧典型案例
    受省教育廳委託,該院選派學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良賓,於2018年5月到教育廳對口幫扶的上杭縣官莊畲族鄉掛職,任科技副鄉長。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幹部掛職工作,學院黨委書記陳蘇麗、院長陳昌萍等院領導多次到當地考察慰問,勉勵張良賓要切實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教育幫扶方面狠下功夫,爭取在當地有所作為。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簡介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源於1920年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具有百年辦學歷史。設有水產養殖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商檢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水族科學與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七個專業。學院辦學歷史悠久,人才桃李滿園。
  • 與寧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浙江海洋大學、浙大海洋學院建設...
    推動油氣進出口、離岸貿易發展,培育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海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推進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進口糧食保稅儲存中轉基地建設,做大大宗商品貿易規模,創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示範區。大力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主體,拓展海事衍生服務貿易。建設區域出口品牌,推動高端綠色船舶、高技術特種船舶和高附加值海洋工程裝備產品出口,打造特色區域品牌。
  • 49秒丨《威海海洋科技館展陳大綱》通過評審 威海海洋科技館將儘快...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9月29日,《威海海洋科技館展陳大綱》評審會議召開。規劃中的威海海洋科技館藍圖展開,將打造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海洋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環翠區政府、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等相關單位同志和大綱編制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招生章程
    2015年,為順應智能製造技術產業發展趨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學院設立了智能製造學院,重點打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網絡系統管理、視覺傳達設計、物聯網技術等六個專業。建成「3D列印(增材製造)中心」、「數位化工廠」、「智能車間」、「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以及海爾智能家居等智能製造實訓基地。
  • 威海恆大御湖莊園:坐擁強勢環境資源,打造濱海宜居小鎮標杆
    威海恆大御湖莊園,由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傾力打造。項目秉承精工品質,打造大規模豐富業態,是集遊樂、文化、休閒、商業、居住於一體的濱海宜居小鎮。威海經濟、人口穩健增長,優質環境資源加持,宜居之城名副其實(一)城市定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山東半島城市群重點城市,人居環境品質突出的生態城市威海定位為山東半島的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和濱海旅遊城市。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實施省級以上企業海洋創新平臺倍增計劃,支持有條件的涉海企業在深海技術與裝備、深海漁業、生命健康、海洋精細化工等領域布局尖端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力爭到2022年,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比例達到30%左右。4.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全面落實我省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等法規及配套政策。
  •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共同創立的海洋生物、海洋...
    原標題:城陽再添海洋科研重器!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兵 通訊員 郝傑12月30日上午,由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海洋大學共同創立的海洋生物、海洋食品協同創新基地——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正式揭牌。
  • 職業教育「雙豐收」 高等教育「雙提升」
    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創新示範高地建設,青島國際職業教育科技產業城奠基開工,36個專業入選省品牌專業建設項目,數量列全省第一;青島工程職業學院、青島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4所高職院校獲批運行,全市高職院校達到11所,每年可為青島輸出高素質技能人才7萬人,70%的中職學校學生可以通過「3+2」「3+4」貫通培養,進入高職或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 威海精緻模範機關創建黨建訪談錄⑦:威海市海洋發展局
    今年以來,威海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改革創新思路、結合威海實際,全力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重要指示和市委「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設要求,在市直機關開展「精緻模範機關」創建活動。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堅持黨建引領,立足威海國際海洋科技城建設大局,積極推進海洋領域重點工作攻堅突破,聚力打造精緻模範機關,在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涉海重點項目建設、維護行業穩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圍繞精緻模範機關創建,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如何有效推動全市海洋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專訪了威海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邢海文。
  • 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教授專訪:倚海創業 向海圖強
    )黨委工作部楊薇:2020年4月18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即將跨入新百年新徵程的重要歷史時刻,威海校區著眼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山東海洋強省建設重大需求,集成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及力學四個一級學科優勢,將原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和土木工程系合併成立新的海洋工程學院。
  • 山東省機器人和數控加工大賽在威海職業學院舉行
    威海職業學院參賽選手在進行機器人的調試  大眾網威海11月12日訊  (記者 姚瀟雨)  為加快建立山東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造就目前極為緊缺的高素質技能型工程技術人才,11月12日,山東省「工業機器人技能應用」和「複雜部件數控多軸聯動加工技術」的比賽在威海職業學院舉辦。
  • 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項目開工
    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項目開工發布日期:2020-11-16 15:55瀏覽次數:1次近日,浙江萬裡學院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寧波市副市長卞吉安宣布開工,寧海縣委副書記、縣長滕安達致辭,副縣長沈紓丹主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