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七大海洋釣場打造海洋遊釣資源生態示範區

2020-12-05 中國網

當前,世界性旅遊從陸島旅遊向海洋擴展延伸,觀光旅遊向體驗型、競技型旅遊轉變,以海洋、海島為主體,以海釣、遊艇等海上活動為主題的休閒,成為最具吸引力的一種旅遊方式。為儘快適應這一休閒發展趨勢,威海市開始著手制定《威海市海洋遊釣基地布局規劃》,全面描繪威海發展海洋遊釣產業藍圖。發展海洋遊釣,威海有哪些優勢,將如何布局?記者為此進行了採訪。

■自然條件

這裡是天賜的海釣天堂

海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人類資源寶庫,也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空間。據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王傳良介紹,威海海岸線全長986公裡,有大小海島168個,其中面積在500平米以上的島嶼98個,島岸線全長105公裡,有居民島6個。北、東、南三面為黃海環繞,海岸線總長約佔全省的33%、全國的6%。威海市海岸線曲折,岬灣交錯,沿海有大小港灣30餘處,岬角20餘個,並有眾多優質沙灘分布。

本規劃主要策劃人、全國遊艇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王依欣告訴記者,作為黃渤海灣的明星城市,威海是我國北方最適宜發展海洋遊釣產業的濱海城市。王依欣說,威海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海底的底質分布特點是:南部沿海以沙、泥質為主,東部多為基巖底質,北部沿海沙泥與基巖交叉分布。整體海底形狀為大陸架的合理延伸,坡度走向北部沿海由南向北漸深,東部沿海由西向東漸深。垂直岸線與等深線基本平行。這種海底底質,正是開展遊釣階梯式綜合利用的優選垂釣之處。

根據相關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報告分析,威海海域有生物資源779種,其中動物647種,是黃海地區海洋初級生物生產力較高的海域。動物中,洄遊性魚類主要有帶魚、鮐魚、真鯛、魷魚等,主要的區域性常規魚種有石鰈、梭魚、紅娘、河豚魚、褐牙鮃等100餘種,均高出全省水域平均生物保有量水平。

除了生物資源優勢,威海市近海水域海冰期較短、洋流影響較大,也是發展海洋遊釣的一大優勢。威海近海水域的水溫變化與黃渤海沿岸流、對馬海峽寒流、臺灣暖流等三支海流的強弱變化有較大關係。威海灣表層水溫累年平均12.5℃,最高水溫在8月份,平均為24.1℃。沿岸因受北上暖流及南下寒流的交替影響,表層水溫的降溫比氣溫降溫推遲20天左右,充分延長了遊釣時間。這些規律都是威海發展遊釣產業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獨特優勢

威海遊釣資源得天獨厚

王依欣告訴記者,遊釣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海洋遊釣,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海洋遊釣者不以漁獲為目的,而是憑藉對海洋魚類、海域環境的了解以及對自身安全風險的控制能力,配合魚的棲息洄遊習性、季候氣象等因素,以不同的釣具和餌料將魚釣獲的過程。

宜釣魚種30餘個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目前我市宜釣常見魚種達30餘個。而且,不同地形、底質擁有不同的遊釣種類。如泥沙底質的白姑魚與海鰻主要集聚在南部廣大海域,大瀧六線魚與許氏平鮋等戀礁性魚類主要集中在北部及其他基巖海域。根據魚種的廣泛性和我市特定的半島區域位置,溫暖帶魚種與寒溫帶魚種在此交集,形成較好的全年性遊釣條件,冬春季低溫期間仍可開展鱈魚、許氏平鮋等魚種的施釣。由於海域水深的局部不規則變化,在沉船及深水處有鱈魚、海鰤王等金槍科魚種的釣獲機會。

目前,以海釣遊艇、漁事活動、漁村體驗、海島探險為主要特徵的新興海洋休閒產業體系正在我市加速形成。海釣也走出賽事活動的局限,衍生、培育出全新的經濟增長點。

海釣遊有市場

發展海洋遊釣,威海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威海市全年出釣時間在20天左右的海釣愛好者約2.5萬人,初涉體驗者超過5萬人,其中主城區海釣愛好者就佔40%。同時,作為享譽中外的濱海旅遊城市,境內外遊釣客源潛力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就有來自國內外近2000萬人次遊客造訪威海。在每年的夏秋兩季,國內大中城市的遊客紛紛選擇來威海度假,而海洋遊釣作為親海旅遊的一項內容,有著磁力般的市場需求。

釣魚愛好者、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威海釣魚QQ群中的很多朋友經常出去釣魚,除了海冰季節外,他們基本每月都會出海一到兩次。「每年3-11月份,來自全國的客戶只要到威海來就要求租船出海釣魚,尤其是北京的客戶,基本上只要有空就會坐飛機前來釣魚。」王先生說。

來自哈爾濱的冷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選擇在退休後來威海定居,就是迷戀威海遊釣的便利。冷先生說,以前他經常拜託朋友在威海購買魚竿,可是哈爾濱冬天冰凍時間太長,退休後他索性全家定居威海,一年到頭都可以釣到鮮美的海魚。

遊艇釣竿引客來

對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城市來說,缺少了遊艇,大海就像烹製的佳餚少放了一種調味品一樣,讓遊人難以盡興。遊艇的存在且能規模發展,則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能載著遊客出海觀光,宣傳推介城市形象,還能帶動餐飲、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威海市遊艇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擁有遊艇加工生產企業27家,這些企業大多屬於加工貿易企業。據威海海關統計,僅2009年,威海市就出口遊艇76960艘,出口量佔全省遊艇總出口量的72.65%,成為山東遊艇出口第一市。

5月4日,在威海西港遊艇俱樂部所在的碼頭上,記者看到,散落在碼頭的大多是白色的遊艇,也有廢棄漁船改造的「海上酒樓」。據威海西港旅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畢經理介紹,簡易浮碼頭附近停泊的遊艇都是他們公司自己生產的。

除了遊艇外,釣具是海洋遊釣業最直接的關聯產業,也是遊釣產業鏈延伸的支撐性條件。威海是釣具及遊釣配套件的主產地,年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素有「世界釣具工廠」之稱。

■發展前景

重點打造七大遊釣基地

「威海海釣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不僅可以促進漁業結構從捕撈、養殖向包括休閒漁業在內的現代漁業及海洋經濟的轉變,還將全面提高近海養殖以及人工魚礁所營造空間的使用效率,為轉產轉業漁民及其家庭創造更多的就業選擇。」王依欣說,《威海市海洋遊釣基地布局規劃》初步確定將發展七大海洋遊釣基地。這一規劃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與「藍色休閒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有機融合起來,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威海市海洋遊釣基地布局規劃》將分3期,直至2020年全部完成。實施該規劃,威海市將以形成功能互補的海洋遊釣基地群為基本目標,構建全年性、多樣化、層次型的遊釣產品發展格局,形成以大眾遊釣為主體、以專業遊釣為輔助、與國際高度接軌的產業化的海洋遊釣服務體系。建設成為北方遊釣資源品種最為齊全、遊釣方式最為完整的常年釣場,打造國內海洋遊釣資源生態保護示範區。

規劃早期至2015年底前,威海市將完成對近岸人工魚礁、近海沉船、深水拖釣互為補充的遊釣資源格局調整,以營造特色遊釣資源為目標,形成功能互補、區域特色顯現的保護性利用環境,並使之成為海釣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支撐。通過對七大遊釣區域規劃布局的實施,使資源的格局化更為清晰。中期2017年前,以近岸、近海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恢復項目建設為基礎,實施重點海域、海島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實現海洋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恢復。完成以遊釣資源立體性增殖為切入點的海洋牧場建設,實現部分珍稀海洋生物資源的有效增殖與瀕危重要海釣魚種的明顯恢復。遠期至2020年前,建設可釣魚種齊全、本地常規遊釣品種穩定增長、特色品種明顯增長、遊釣環境優美、服務功能齊備的高度國際化海洋遊釣產業基地,實現名副其實的「黃渤海第一釣場」戰略目標。

■相關連結

規劃中的七大海洋釣場

○威海北遊釣區

西自與煙臺市牟平區交界處的初村,東至東山賓館,包括陸岸的高角、帽角、影視城、煙墩山、國際海水浴場、遠遙中心漁港、靖子咀、山東村、王家村、江古咀至合慶-東山賓館,海島包括雙島、小石島、褚島、黑島、黃島、青島、牙石礁、連林島等。陸域與島嶼岸線全長約65公裡。

○威海灣遊釣區

北自東山賓館西側沿整個威海灣沿岸到皂埠北,陸岸沿海濱公園、威海公園、海上公園、南港區碼頭至趙北咀西到皂埠北,海島包括劉公島及附屬島礁、日島等。陸域與島嶼岸線全長約50公裡。

○市區東南遊釣區

西自皂埠南延伸至虎頭角西,陸岸包括皂埠漁港、衛家灘、沙龍王家、德明養殖公司、泊於漁港碼頭、茅子草口等,海上島礁包括雞鳴島及附屬礁嶼。陸域與島嶼岸線全長約42公裡。

○榮成遊釣區

自港西鎮與經區交界處向東、向南到靖海灣東側,陸岸包括朝陽港、榮成灣、桑溝灣、石島灣等,海上島礁包括雞鳴島、鏌鋣島、蘇山島等。海岸線長度約487公裡。

○文登遊釣區

自靖海灣西側向西南到浪暖口,陸岸包括靖海灣與五壘島灣等,海上島礁包括二島、裡島、牛心島等。海岸線長度約176.9公裡。

○乳山遊釣區

自與文登交界的浪暖口西側向西南到乳山口,陸岸包括銀灘、白沙口、乳山口等,海上島礁包括宮家島、南黃島、竹島、東小青島、匯島等。海岸線長度約185.6公裡。

○沉船及深水遊釣區

主要包括成山頭以北、劉公島東側以及靖子咀、褚島以西以北的本市管轄海域,也包括中韓專屬經濟區中方一側的70海區水域的深水淺灘。

相關焦點

  • 打造「藍色糧倉」 青島6處海洋牧場獲評「國家級」
    「我市自2009年起,建設了王哥莊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島海域等10處增殖休閒型海洋牧場和嶗山灣公益型海洋牧場,其中6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還有多處被認定為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省級休閒海釣基地或省級休閒海釣場。全市累計投資7.38億元,礁體投放150多萬空方。」楊紅生說,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牧場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生物資源養護、休閒漁業等全鏈條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
  • 【一嘯百科】世界著名旗魚釣場——雲冰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個體最小的魚如微蝦虎魚,體長只有7.5-11.5毫米;最大的魚是藍鯨,長可達33米,重達200噸。海洋地理環境複雜,你每一次出海,每一次拋竿,都完全估算不到會釣到什麼品種的魚?多大的魚?
  • 檸檬鯊一個好聽而可怕的名字,曾在大型旗魚釣場讓海釣人膽戰心驚
    檸檬鯊一個好聽而可怕的名字,曾在大型旗魚釣場讓海釣人膽戰心驚釣大魚一直是每個釣魚愛好者都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對於海釣玩家來說,奔赴各國,跨越海洋,也是為了挑戰上百斤甚至幾百斤的巨物。在海洋大型食肉魚類中,旗魚當然也成為了眾多海釣愛好者的目標之一旗魚又稱之為芭蕉魚,大型洄遊型魚類,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頭上長了一根實心的尖刺,很像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獨角獸」一樣,由於這樣特殊的身體結構,也讓它成為了海洋中遊速最快的魚類之一,有著「水下遊泳小王子」的稱號旗魚受到眾多海釣人的追隨和喜愛
  • 日本衝繩遊釣(內含遊釣視頻!捕獲500斤大馬林魚!)
    衝繩氣候溫暖宜人,是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區。經濟以旅遊業最為發達,由於處在太平洋的大陸架上,其附近水域魚獲豐富,漁業為衝繩人多從事的行業。還是老規矩,小編為大家帶來真實拍攝的遊釣視頻!小本次視頻有爆點!!!!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完喲!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威海島群,重點發展海洋生態牧場、海洋旅遊業,提升劉公島海洋文化旅遊品味,打造國際知名的海島旅遊休閒目的地。青島島群,重點發展現代化的港口物流、海洋文化創意設計、遊釣型遊艇業等,創新特色海島服務業模式,打造綜合性海島保護利用新樣板。日照島群,重點發展深遠海智能化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重要的海島綜合保護開發示範區。
  • 山東8個海釣場,每一個都讓你一次釣個爽
    山東開船海釣地點之一小石島省級休閒海釣基地小石島位於威海市高新區,它的南部近海海域,船釣釣場自然也在那個地方,小石島的釣場面積278.76公頃,釣場資源評估量8.2萬公斤,海釣船容納量14艘,已建9艘;
  • 初夏傍晚遊釣四海 幾分靜謐幾分悠然
    夜釣小管是澎湖旅行的一個招牌休閒項目。小管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乘船出海,大約半小時到達馬公外海,船家亮起聚光燈,夜釣好戲正式開展。與平時釣魚需要保持安靜不同,釣小管可以唱歌,可以尖叫,當然你也可以靜靜看星發呆,或許小管來不來已經不重要。最後不管有沒釣到魚,船家也都會在船尾準備好生殺並清洗好的他自己或某位旅人釣到的新鮮小管,調好芥末,煮好麵條,讓遊客品嘗特別的夜宵。
  • 曾是地中海一部分,有海洋的完整性生態系統,在那裡能「釣鯊魚」
    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有很大的文化和地域差異,我們人類佔世界大部分土地,但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是海洋,我們人類居住的陸地只是一小部分, 所以,對我們來說海是我們嚮往的,但有很多難以參與的地方, 而且你知道嗎?
  • 全國放魚日:「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宏博 王彬 威海報導6月6日上午,「精緻城市 幸福威海」2020中國·威海首屆海洋放魚節公益活動暨世界海洋日·「放魚養水 保護生態」主題黨日宣傳活動在山東省威海市小石島國家級海洋牧場舉行。
  • 廣西北部灣建海洋牧場打造生態「藍色糧倉」
    新華社南寧11月4日電(記者何偉)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獲悉,廣西在北部灣地區加快海洋牧場建設,目前已規劃建設了北海市海洋牧場示範區、欽州市人工魚礁區、防城港市白龍珍珠灣海洋牧場示範區等3個海洋牧場,努力打造生態「藍色糧倉」和千億元現代海洋漁業產業。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煙臺東宇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效平說:「在海洋牧場養海參,不用投喂,品質還好,價格也好!」  目前,牟平擁有「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處,省級休閒海釣場2處。全區海洋牧場總面積11.4萬畝,其中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總面積7.5萬畝,年刺參產量2900多噸,產值7億元。
  • 威海精緻模範機關創建黨建訪談錄⑦:威海市海洋發展局
    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堅持黨建引領,立足威海國際海洋科技城建設大局,積極推進海洋領域重點工作攻堅突破,聚力打造精緻模範機關,在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涉海重點項目建設、維護行業穩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圍繞精緻模範機關創建,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如何有效推動全市海洋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專訪了威海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邢海文。
  •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時間:2016-04-21 00:4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號稱海洋惡魔殺手百年一見 最近一段時間,臺灣多地發生不同程度的地震跡象。
  • [藍色經濟對話第三季]專訪威海南海新區萬和海洋旅遊資源開發有限...
    威海南海新區萬和海洋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簡介威海南海新區萬和海洋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是威海南海新區唯一一家從事海洋旅遊資源開發的綜合旅遊服務公司,坐落於美麗的山東省威海市南海新區千裏海岸上,註冊資金2000萬,是一家集水產育苗、海水養殖、海產品精深加工與銷售、海洋科研、旅遊資源開發和休閒漁業等項目於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海洋企業,主要專攻於休閒垂釣
  • 農業部關於印發《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的...
    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的有關要求,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國務院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關於發展海洋牧場的部署安排,更好地發揮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綜合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全國海洋牧場在未來一個時期建設取得新突破,發展再上新臺階,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
  • 如何在黑坑釣場釣鱘魚?釣鱘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黑坑釣鱘魚技巧
    垂釣園裡放釣的就是這種鱘魚,在黑坑釣場裡釣大鱘魚是非常過癮的釣魚活動之一。那麼,如何在黑坑釣場釣鱘魚?釣鱘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下面,我們來講下在黑坑釣鱘魚的技巧。黑坑釣鱘魚技巧二、釣鱘魚的釣具。在黑坑釣場釣大鱘魚,要使用5.4米以上的大物魚竿,6號以上尼龍主線,4號以上尼龍子線,最好不要用大力馬魚線,大力馬線容易被鱘魚感知到,會避開線組。魚鉤一般是使用11號以上的伊勢尼魚鉤。
  • 我國最大海洋牧場,牧海耕漁美不勝收,就在威海榮成
    在威海,有這樣一個地方,被譽為「無憂的淨土」,海天一色,即便是一位風塵僕僕的異鄉人,也能在此處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漁家風情,它就是桑溝灣海洋牧場,地處威海榮成市,集旅遊觀光與漁家體驗於一身,成為遊人的必打卡之地。
  • 浮遊磯釣不同釣場的特徵,這些小技巧你學會了嗎?
    這類釣場水流多半平緩,但受風浪影響相當明顯,又特容易掛底,故相對而言比較受人青睞。不過因為常有各種生物附著生長,所以會在特定時候吸引大量魚。(2)陡急岸壁型釣場。跟前項相反,這是陸地以非常陡峭、幾乎垂直的角度直插入海的環境。例如人工構築的港區碼頭或沉箱式防波堤,以及自然形成的巖石海岸,都具有此類特徵。
  • 中國海洋調查船在釣島海域科考,遭日方強硬阻撓「警告」
    中國海洋調查船在釣島海域科考,遭日方強硬阻撓「警告」 環球時報微博7月4日消息,當天,一艘中國海洋調查船在中國釣魚島海域進行科學考察,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機的阻撓和「警告」,稱中方船隻「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