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紅生:海洋牧場 科技打造「藍色糧倉」
把海洋建設成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巨大「藍色糧倉」,這是我國幾代海洋科學家的夢想。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海洋牧場建設原理、關鍵裝備設施研發、建立資源評估與養護、生態安全與環境保障技術體系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20年來在這一領域耕耘:「我常常思索,中國特色的海洋牧場應該是什麼樣子?
-
打造「藍色糧倉」 青島6處海洋牧場獲評「國家級」
藍色糧倉」:海邊的豐收景象 青島已建起11處海洋牧場,其中6處獲評「國家級示範區」萬頃碧波,悠然垂釣。湛藍的海面下,各種魚、蝦、蟹、貝以自然的方式生長,豐富了海底世界,也富裕了漁民的生活。
-
科技守護「藍色糧倉」 洞頭區參與共建的智慧海洋牧場裝備技術研究...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於認定2020年度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浙發改高技〔2020〕388號),洞頭區與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等單位聯合申報的「智慧海洋牧場裝備技術中心」被成功認定為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這是洞頭區獲批的首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
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所長黃大吉:以海洋科技守護北部灣「綠水青山」
黃大吉:廣西是中國面向東協的國際大通道、是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支點、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站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起點上,中國—東協合作正從「黃金十年」邁向「鑽石十年」,廣西迫切需要一個國家級海洋科研機構為向海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智庫支撐。 北部灣兼備陸海的「綠水青山」。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今年4月底,省政府在萊州市召開了「海上糧倉」建設現場會,沿海市政府分管領導、各市及部分重點縣(市、區)的分管領導參加了會議,趙潤田副省長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農業部漁業局趙興武局長到會講話,對建設「海上糧倉」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再要求,使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工作任務。青島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加快建設藍色糧倉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全國一流的水產基地。
-
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原標題: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消息,「十四五」期間,煙臺市將全力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增長的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是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的...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空間,也是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對海洋資源的保護力度也持續加大,海洋牧場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具有發展海洋牧場的優越條件。
-
深讀丨海南創新打造陸基海洋生態系統 陸地上的「海洋牧場」
這是北京人汪遠在海南萬寧山根鎮打造的陸地上的「海洋牧場」。這一方小世界裡,珊瑚、硨磲、海藻、魚類,構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經過食物鏈多重濾食,最終實現汙染物零排放、養殖零用藥。 長大的珊瑚、硨磲最終放流大海,用於修復海洋生態環境;養成的魚類則上市出售,產生經濟價值反哺基地。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廣西北部灣中華白海豚數量穩定上升
廣西欽州市北部灣中華白海豚研究保護與生命教育中心18日披露,在北部灣海域生活的中華白海豚數量正在上升,截至2016年北部灣白海豚種群現有數量已增至約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年來,牟平區著力推動海洋漁業經濟向規模化、生態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優勢,推進漁業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調整,向「海洋漁業﹢」轉型,使得傳統海洋產業鏈走上了升級之路。 海洋牧場開啟牟平「海上糧倉」 向海而生的牟平,因漁而興。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來源:中國網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
-
農業部關於印發《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的...
在當前耕地減少、糧食供需失衡和世界糧食價格波動運行的形勢下,發展海洋牧場,推動「藍色糧倉」建設,有助於滿足城鄉居民對改善膳食結構、獲取優質蛋白的迫切需求,也有助於滿足國家糧食安全對海洋漁業發展的需要。(二)基本原則1.統籌兼顧,生態優先統籌考慮海洋牧場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水域生態環境修復、海洋水產品產出、休閒漁業發展等各項功能,確保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的生態合理性優先於經濟合理性,追求包括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在內的綜合效益最大化,重點發展以生態資本保值增值為基礎的養護型海洋牧場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員張濤:現代化海洋牧場將進入一個...
我國是海洋漁業的大國,我們面臨環境惡化,資源衰退、生態系統失衡、災害頻發等問題,繼續轉型升級,海洋牧場是集環境保護、生態修復、資源恢復,有關海洋牧場的定義現在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是從海洋漁業來說的,通過人工魚礁和增殖放流等措施,構建或修復海洋生物生長、索餌、或避敵人所有需的場所。以前專家所定義的海洋農牧化,我國學者就將海洋湖泊作為生物的牧場,這個理念從根本上講是海洋牧場的初步萌芽。
-
廣西:北部灣「美人魚」儒艮將受到更好保護
新華網南寧10月12日電(記者王志偉)在中國,海洋哺乳動物儒艮被形象稱為「美人魚」。日前,有關部門批准了2600多萬元的建設資金,用於實施一項北部灣海域的溼地保護工程建設,使這種具有神話色彩的海洋生物得到更好的保護。儒艮屬於「瀕臨滅絕的海洋珍稀動物」,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種一級海洋保護類哺乳動物之一。
-
通訊:探訪海南陸地「海洋牧場」
中新社海南萬寧5月2日電 題:探訪海南陸地「海洋牧場」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在海南萬寧市山根鎮排溪村,有一所建在陸地上的「海洋牧場」——陸基珊瑚及硨磲培育基地。在這裡人工培育的珊瑚、硨磲、海藻、魚類,構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經過食物鏈多重濾食,實現汙染物零排放、養殖零用藥。長大的珊瑚、硨磲放流大海,用於修復海洋生態環境。資料圖:陸基珊瑚及硨磲培育基地水池中人工培育的硨磲。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座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陸地「海洋牧場」。
-
西海岸:建成50 艘規模遠洋船隊,打造「四大海洋牧場集群」
西海岸新區還將提升漁業科技支撐能力,力爭海洋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貢獻率達 70%。有效推進漁業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生態紅線制度,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 40%,重要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 90%。重點打造「四大海洋牧場集群」根據《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牧場建設規劃(2019—2025年)》,到2025 年,新區海洋牧場建設再上一個臺階,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將達到13-15處,海洋牧場產值突破14億元。
-
煙臺「耕海一號」打造海洋牧場新發展模式
「耕海一號」海洋牧場全貌 「耕海1號」是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位於美麗的煙臺「四十裡灣」海域,採用鋼質坐底式結構,真正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態化,將智慧漁業、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有機結合,構建了裝備型海洋牧場發展的新模式。
-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計劃:西南出海通道,也對接越南
北部灣北欽防地區也是廣西全部的沿海地區,它不僅僅是中國的一個地區,而且也面對著越南東北部的廣寧省,也是中越兩廊一圈計劃的一部分。下面就是中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個地級市的地圖。中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三個地級市的地圖廣西的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都列了自身的重點發展產業,並且這些產業要合力建設臨港的優勢產業帶、打造產業集群,發展臨港服務業。
-
我區2項海洋生態環境研發項目獲廣西科技計劃 重點研發項目立項
近日,廣西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牽頭申報的「環境激素與微塑料對海洋貝類聯合毒性及健康風險監測技術研發」和「空天地立體協同的北部灣水產養殖面源汙染智能監測與解析技術示範研究」2個項目獲廣西科學技術廳重點研發項目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