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現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和人身高相仿,活在6000萬年前

2020-11-22 騰訊網

近日,紐西蘭科學家在該國南島發現身高跟成年人差不多的巨型古企鵝骨骼化石,是該區域發現的第2隻巨型企鵝化石。有關研究刊登於當地古生物期刊。

英國《衛報》8月15日報導,紐西蘭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已滅絕的巨型企鵝的骨骼化石,這種企鵝大約有人類那麼大,大約在6000萬年前在海洋中遊泳。

他們說,此前未發現的這一物種據信身高約5英尺2英寸(約1.55米),體重可達80公斤。它被認為是在恐龍滅絕後迅速繁衍生息的幾種巨型企鵝之一。

坎特伯雷博物館的高級館長、該研究報告的撰寫者之一保羅-斯科菲爾德博士說,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這一物種與在南極洲發現的另一種巨型企鵝相似,有助於將這兩個地區在那個時代聯繫起來。

他說,隨著恐龍、海洋爬行動物和巨型魚類的滅絕,企鵝似乎有了一個茁壯成長的進化機會。

斯科菲爾德博士說,「隨著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開始統治這片水域,巨型企鵝在3000萬年之內就滅絕了」。

這種名為克羅斯瓦利亞-威帕朗西斯(Crossvallia waiparensis)的巨型企鵝,體重約為現存最大企鵝帝企鵝(emperor penguin)的兩倍。

斯科菲爾德博士說,腿骨還表明,這種巨型企鵝的腳可能在遊泳中發揮了比現在企鵝更大的作用。

大約18個月前,業餘愛好者利-洛夫(Leigh Love)在南島城市克賴斯特徹奇(Christchurch)附近的懷帕拉河(Waipara River)河床上發現了這隻巨型企鵝的腿骨和腳骨。

洛夫說,他在一處被侵蝕的河岸上發現了這些碎片。

他說,「直到我把化石帶回家,做了一點準備,我才意識到我發現了一些與之前發現的完全不同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時間:2019-08-15 19: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6公尺體型堪比人類 科學家在紐西蘭南島北坎特伯雷(Canterbury)地區,發現了巨型企鵝的化石,身高達1.6公尺,體重重達80公斤
  • 紐西蘭現巨型史前企鵝化石 身高1.7米
    據《地鐵報》12月12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紐西蘭海岸發現了5500萬到6000萬年前的企鵝骨骼化石,令人驚訝的是,這塊骨骼化石無比巨大,經測量,這隻史前企鵝足有五英尺八英寸高(約1.7米),和人類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
  • 南極發現最大企鵝物種化石:體重可達115公斤
    據國外媒體報導,帝企鵝並非最大體型的企鵝物種,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3700-4000萬年前南極洲曾生活著迄今發現最大的企鵝——卡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體長可達到兩米,體重115公斤。
  • 秘魯考古發現巨型企鵝化石 身高1.5米嘴似長矛
    考古發現兩種巨型企鵝頭骨的喙狀嘴對比    巨型企鵝對比圖:左側為4200萬年前的Perudyptes企鵝,中間的現在的漢堡特企鵝(Humboldt),右側為3600萬年前的Icadyptes salasi企鵝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26日報導,考古學家日前在秘魯南部海岸發現了兩具數千萬年前的企鵝化石。
  • 身高一米八的史前企鵝怎麼「煉」成的
    ,與人類潛水員身型大小的比較。 近期,科學家在紐西蘭海岸發現了一種新的企鵝化石。這種新型企鵝和我們日常見到的「呆萌」企鵝差別很大。現存最大的企鵝是帝企鵝,體長約1.2米,而這種生活在5500萬—6000萬年前的史前企鵝,身高卻達到了約1.8米,在人類社會也算是大個頭兒了。科學家將這種骨架巨大的企鵝命名為「比氏庫米企鵝」。那麼為什麼如今的企鵝如此矮小,而史前的企鵝會如此巨大呢?
  • 6600萬年前發生了什麼?天空中的巨型企鵝,放棄飛行改學遊泳
    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的是,這些不會飛的鳥曾經在地球上處於優勢地位,60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後,它們統治著陸地和水域。那麼有什麼根據來證明上述說法呢?一項來自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新的研究揭示了企鵝「統治」地球的非凡時代。研究人員通過新的化石發現了解了企鵝在進化過程中所不為人知的環節。
  • 南極發現迄今最大企鵝品種:體重上百公斤
    帝企鵝並非最大體型的企鵝物種,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3700-4000萬年前南極洲曾生活著迄今發現最大的企鵝——卡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體長可達到兩米,體重115公斤。
  • 企鵝也有 「小巨人」,史前企鵝長達 2.02 米
    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3700萬年到4000萬年前的巨型企鵝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根據這項最新發現可以得出結論,即所謂的「巨型企鵝(colossus penguin)」比在它之前和之後出現的任何企鵝都更大。
  • 700萬年前的大腿骨無主人紐西蘭發現與人體型相近的企鵝化石骨骼
    紐西蘭國立博物館的脊椎部館長艾倫·田納森說:「這是一種難以活捉的鳥類,因為它們可能比人類更有力量。」庫密瑪努企鵝和其他早期企鵝一樣,進化出了企鵝的典型特徵,包括鰭狀翅膀以及直立站姿。邁爾先生還說,早期的企鵝可能是棕色的,不像現在的企鵝具有典型的黑白顏色。普遍認為企鵝是由一種貌似鸕鷀的飛行鳥類進化而成的。
  • 身高1.8米的大企鵝!體重100公斤,和恐龍滅絕原因非常相似
    企鵝是一種南極特有的物種,在我們的印象裡,企鵝都是憨態可掬,肥肥的肚子,一雙小短腿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現在體型最大的企鵝是帝企鵝,身高可以達到90釐米,差不多能夠到一個成年人的腰部位置,然而在五千多萬年前,可不是這樣。
  • 紐西蘭發現一隻史前帝企鵝化石,身高1.6米
    這個宇宙真的很神奇,這麼多星球,目前我們只發現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在過去億萬年中,出現的生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有些生物從誕生開始,一直存活到現在,在地球上的歷史長達億萬年;有點生物則沒這麼幸運,在地球上短暫出現以後就消失了。我們人類雖然是現在地球最有優勢的生命,在地球上的時間也不過是短短數百萬年。而且,我們現代人和古時候的人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這就是進化的結果。
  • 身高1.8米的大企鵝!體重100公斤,和恐龍滅絕的原因非常相似
    乍一看上去,這塊化石像是一種古老的龜甲類動物,兩個人也都沒放在心上。一直到2015年,一位化石研究人員在這塊化石上發現了鳥喙骨的部分特徵,最終揭示了該化石屬於一種遠古時代的企鵝。 巨型企鵝生活的年代,在距今5900萬年前到5500萬年前。
  • 歷來七種最大動物 秘魯巨型企鵝有1米5高(組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個頭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還高的海洋蠍子、皮球一樣大的巨型蛙、小個子成人一般大的企鵝、酷似地懶一般的有袋動物和15米多長且比現代大白鯊還要重30多倍的鯊魚。這些巨型動物都曾存在過,只是出現的時期和地方不同。
  • 美國發現巨蛙化石 魔鬼蛙竟能吞食恐龍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數學模型推測,這種遠古巨蛇身至少長13米,體重能達到 1.135噸。目前,綠水蚺(Green anaconda)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類,但體重也不過250公斤。該巨蛇化石出土的地點還挖掘出了巨龜和遠古鱷魚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這 種巨蛇的獵物。研究人員指出,蛇是一種冷血動物,其體形大小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 史前巨型企鵝揭秘:身高竟超過2米!
    企鵝是生活在南半球的遊禽,這個大家族中有18個種類,其中有許多種類的企鵝很小很可愛,而最大的企鵝要數著名的帝企鵝了,其身高超過1.1米,體重在35千克左右。不過,在3000多萬年前,曾經有一種企鵝抬起腦袋嘴尖距離地面超過2米,它就是企鵝家族中的大哥大:古冠企鵝。
  • 重大發現!現代企鵝原來都來自地球遠古的失落第八大洲!
    但在大部分西蘭蒂亞洲消失之前(大約6000萬年前),古代企鵝曾經在這片200萬平方英裡(518萬平方公裡)的大陸上生活過。事實上,最近的一項發現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所有現代企鵝都可能是西蘭蒂亞洲古代鳥類的後裔。新發現的一種滅絕企鵝的化石為古代企鵝和現代企鵝之間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缺失聯繫。
  • 史前巨型企鵝竟長這樣:身高超過2米
    企鵝是生活在南半球的遊禽,這個大家族中有18個種類,其中有許多種類的企鵝很小很可愛,而最大的企鵝要數著名的帝企鵝了,其身高超過1.1米,體重在35千克左右。不過,在3000多萬年前,曾經有一種企鵝抬起腦袋嘴尖距離地面超過2米,它就是企鵝家族中的大哥大:古冠企鵝。
  • "巨人"企鵝化石在南極出土 身長超人類(圖)
    ,卡式古冠企鵝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高最重的企鵝。   若一隻企鵝比人還要高大,還能用可愛形容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7日報導,科學家近日挖掘出已絕種的巨型企鵝化石─—卡式古冠企鵝(Palaeeudyptes klekowskii),據估計其身長超過2米、重達115公斤,比一般成人還高大,顛覆了近代生物考古學。
  • 企鵝曾在北半球生活?科學家發現古怪化石,或是類企鵝「巨鳥」
    ,也曾經有一種外表看起來類似企鵝,不過卻和企鵝之間沒有什麼關係的「巨鳥」生存過,它們的大小基本上和一個成年人差不多,科學家們將它們取名為「plotopterids」,它們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鳥類的進化,有著極大的意義。
  • 泗洪縣發現的淮河古菱齒象骨骼化石今日出土
    在泗洪縣石集鄉桂臺村古菱齒象的發掘現場,記者看到,考古人員正在對古菱齒象散落的骨骼進行石膏打包工作。為避免骨骼散落,考古人員正在對每一塊骨骼進行加固。由於連續的陰雨天氣,這對出土工作帶來了很大困擾,目前整個打包出土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預計9號將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