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我有一張照片.」 視覺中國:「吸吸.」

2021-01-20 單向街書店


1.


4 月 10 日,經過全球 200 多位科學家的多年努力,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了,全球六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華盛頓),共同迎接黑洞照片的到來。


這張照片來之不易,為了得到這張照片,天文學家動用了遍布全球的 8 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組成了一個所謂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之後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處理分析數據,才讓我們一睹黑洞的真容。


via ESO


網友們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黑洞照片的關注並引起了一波持續的熱度,那就是做表情包。一時間黑洞的表情包和梗也層出不窮。



2.


隨著黑洞而來的還有視覺中國的瓜。


就在大家轉發黑洞、做表情包,熱鬧非凡不亦樂乎的時候,突然有自媒體發現視覺中國聲明了對這張圖片的版權。並且傳出了「視覺中國就等著大家發圖片,然後挨個找媒體要版權費了」的傳聞。一時間自媒體紛紛恐慌,人人自危。


然而很快就有人發現,歐洲南方天文臺聲明的是圖片只要標註來源就可以自由使用。12 日,歐洲南方天文臺(ESO)也回應稱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 ESO。



這樣一來事情就大了。視覺中國是用自己根本沒有版權的圖片來「碰瓷」、「訛詐」。還有網友發現,國旗國徽、攝影師未授權的攝影作品、許多公司的商標,甚至普通人的活動照片,都被視覺中國打了版權標誌進行售賣。而背後更是視覺中國常年通過圖片版權到處打官司到處得賠償。


這件事也引起了中國版權問題的討論:一方面,真正被抄襲被侵權的文藝作品生產者投訴無門,維權艱難;另一方面,一些釣魚網站故意把圖片散播出去,坐等媒體使用,然後再上門要錢,可以說是無本萬利了……


但不管怎樣,藉此事討論推動建立起更合理的版權保護制度,比單單情緒上頭把視覺中國擊垮要重要得多。


via 為你寫一個故事/weixin 


3.


最近有古生物學家發表了對一種遠古棘皮動物化石的 3D 重建,他們鑑定這是一個新的物種,並根據它觸手系的造型將它命名成了「克蘇魯」:Sollasina cthulhu。


這個物種屬於一類已經滅絕的棘皮動物:海蛇函(ophiocistioids),這次的 3D 重建展現了它身體內部的水管系統結構,也為了解棘皮動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網友:-「有點可愛。」  -「克總:聽說有人說我可愛?」


via 酷炫科學/weibo


4.


微博博主 @遊識猷 給大家分享了 13 歲被美國 University of Toledo 破格錄取的Daniel Liu 的故事。兩年前有學生發了一條推特:「這個 11 歲的小孩是我們有機化學課的助教,他說有問題可以發郵件問他……」





via 遊識猷/weibo


5.


波士頓大學行為經濟學斯萊特家族教授雷·菲斯曼和經濟學書籍編輯蒂姆·沙利文的《檸檬、拍賣和網際網路算法》中譯出版了。


正如副標題「經濟學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在這本書中,我們會看到,經濟思想的革命遠比科技革命更宏大。從網站廣告的算法,到網上購物規避欺詐,都要依靠經濟學家建立的經濟模型,甚至連網際網路公司的運行方式也要基於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濟學理論。


想知道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如何被經濟學牢牢掌控的嗎?對該類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出手了。


點擊圖片 即可購買


via douban.com


6.


4 月 10 號韓劇《她的私生活》開播。講述在美術館裡是能力出眾的策展人,在家裡是超級追星宅女的成德美與線下是傲慢的新人館長,線上卻是隨和的冒牌宅男的 Ryan Gauld 鬥智鬥勇,保護自己的阿宅屬性不被揭穿的故事。


劇裡的一個截圖引起了大家的廣泛共鳴,「以後去看愛豆演唱會的理由 get 了」:


via 辣條娘/weibo


7.


最近《復仇者聯盟 4》即將上映,有粉絲發現鷹眼的演員 Jeremy Renner 微博上發的中文表情包都是自己谷歌翻譯做的,網友:「好努力營業的一外國人」




via 穿幫君/weibo


8.


最近一個叫《一小時人生》的生存冒險遊戲火了起來,它跟其它生存遊戲不同。這款遊戲是個網遊,卻有網遊裡非常罕見的設定:人是會老死的。就像遊戲的標題一樣,任何玩家都只有一個小時可活。60 分鐘過去,角色會死於年老,玩家得和這 60 分鐘裡他創造的一切告別:收集的食物、製作的武器工具、建造的房屋……等到遊戲再次開始時,你會出生在隨機一個女性玩家身旁,一切都重新開始。地圖廣大,大部分時候,你永遠也找不回原來的那個家了。


因為這個新奇的設置,人們琢磨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例如有「醋慄黨」、「香蕉黨」,靠一樣食物維持溫飽活下去。也有玩家開發出了各種不同的玩法。在「一小時人生」的限制下,大家紛紛發揮奇思妙想,其中也不乏搞笑或殘忍的現象,像極了人生。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深入了解下。


via 遊研社/weibo


9.


微博博主 @小野妹子學吐槽 最近分享了日本文豪的不靠譜趣事:






via 小野妹子學吐槽/weibo


10.


4 月 9 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版紙幣樣式,一萬日元面值上的「福澤諭吉」將變為「澀澤榮一」 。但網上貌似出現了很多不認識 「澀澤榮一」的人,某推主就簡單易懂地給大家解釋了一下:


(p.s. 史比特·瓦根(SPW)是動畫化的日漫《JOJO 的奇妙冒險》中的角色。)


via 視角姬/weibo


11.


近日,肯德基在官方 ins 上發布了全新的上校照片,據說是用 CG 合成的全新形象。不過據說門店和客服都還沒有接到更換形象的通知,大家猜只是放出來看看消費者的意見的。


網友們表示:「這肯德基爺爺看起來根本不愛做菜!」 「怎麼有點 gay 裡 gay 氣的」


via 犬太太/weibo


以上是本周 11 條不正經文藝播報,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周再見!


相關焦點

  • 見過黑洞的人都被吸進去了?黑洞照片曝光,會發光的貓眼?
    見過黑洞的人都被吸進去了?黑洞照片曝光,會發光的貓眼?年04月11日 09:37作者:楊錦豐編輯:楊錦豐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4月11日消息,昨日晚間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
  • 視覺中國為何售賣黑洞、國旗、國徽照片?
    一張黑洞照片,引發了關於版權圖片庫視覺中國的又一場不期而至的輿論風波。我的公眾號「航通社」曾在當時寫過一篇文章《公眾號「大戰」視覺中國:創作者為何要為難創作者》[2] ,到現在有人說起視覺中國這家公司的時候,這篇文章還經常被拿出來引用。不過這次視覺中國要面對的麻煩恐怕要大得多。今天(11 日)中午開始,陸續有網友發現,視覺中國的圖片庫中連國旗、國徽、團徽、天安門照片、領袖照片都有賣的。
  • 黑洞照片要來了:給黑洞拍照,是要拍一張怎樣的照片呢?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全球6地方同步發布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首張黑洞照片,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虛擬望遠鏡陣列共同完成的。在正式看到黑洞照片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黑洞的背景知識。黑洞是什麼?
  • 一張黑洞照片引起眾怒,這些年視覺中國做了什麼?
    4月10日晚,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今日,視覺中國網站上出現了黑洞照片,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該消息一出引起熱議。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質疑並配圖稱,「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 還有什麼不是視覺中國的?一張黑洞圖片引出版權行業大「瓜」……
    一張黑洞圖片引出版權行業大「瓜」……   當全世界都在為人類觀測到黑洞而歡呼時   中國設計師,卻被視覺中國嚇得提心弔膽
  • 視覺中國拍攝出了黑洞照片?來看看怎麼回事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點07分,全球六地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同步發布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本是個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但是世界就是這樣,你在這邊累死累活搞科研,這邊就總有些刁民在搞事情,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在4月11日,這張照片被視覺中國發布到了自家網站上,並且標註了帶有視覺中國版權的水印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稱,「用此圖蹭個熱點用於公司廣告等商業目的有風險」柴繼軍解釋,任何一張照片都有版權,舉決於版權人希望這張照片如何使用。
  • 衝洗一張黑洞的照片為何要十餘年之久?
    如果你打開瀏覽器搜索「黑洞」,當詞條出現的時候,手機上便會出現一個「黑洞」,慢慢地將頁面上所有的圖片吸進去。很是有趣的一個設計,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黑洞確實和它的名字一般,是一個深不可測的事物。
  • 晨讀 | 首張黑洞照片背後,中國貢獻如何?
    那現在這張照片出來了——雖然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看著如此模糊的畫面,很難相信說這是用了兩年時間耗費這麼大心血才搞出來的一張黑洞免冠照。但是在內行專家們看來,這已經足夠用來作為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所以道理就簡單了:只要我們真能拍出一張黑洞的照片,拿它跟科學家們此前的結果一比照,只要買家秀和賣家秀對得上就行。
  • I am so sorry, 那是一張假的黑洞照片
    ,視覺中國甚至對這張圖片聲明了版權,引起廣泛抨擊。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中國各大媒體對此的報導全都是「黑洞照片」,非常遺憾的是,這是一場謠言的報導,也是全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謠言傳播,因為那是一張假的黑洞照片。先看看EHT團隊在新聞發布會上如何描述這張黑洞」照片「的。
  • 中國有沒有吸蜜鸚鵡?一張圖告訴了我們答案,可惜滅絕了
    吸蜜鸚鵡它們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海和西太平洋的島嶼上,已證實有54種,我國目前為止沒有發現野生的吸蜜鸚鵡種群,也就是說我國不是吸蜜鸚鵡的原產地,國內所見到的吸蜜鸚鵡多數是廣東地區鸚鵡繁育中心人工繁育出來的。
  • 黑洞怎麼吸積物質?它有個吸積盤
    廣義相對論預言,足夠緻密的質量可以使時空變形,從而形成黑洞。不能逃脫的區域的邊界稱為事件視界。雖然事件視界對穿過它的物體的命運和周邊環境有巨大的影響,但似乎沒有觀察到局部可探測的特徵(黑洞無毛定理:黑洞的性質由三個物理量唯一地確定,這三個量分別為:電荷、質量、角動量)。在很多方面,黑洞就像一個理想的黑體,因為它不反射光線。
  •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版權歸屬歐洲南方天文臺
    IT之家4月11日消息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但有網友稱,視覺中國已經在國內拿下了這張黑洞圖片的版權,用作商業用途將被追究賠償。IT之家早些時候曾報導,視覺中國對此回應稱:「這圖片是該研究機構向全世界大批量分發的,我們沒有得到獨家授權。」他們沒有權利、也不會去維護這張圖片的使用權。
  • 黑洞照片版權收費?視覺中國想錢想瘋了?
    一時間我們也被這張黑洞照片刷屏了。但到了今天,中國圖片版權方視覺中國突然在其網站宣布這張照片屬於其擁有版權,用戶要想使用必須向視覺中國付費!筆者突然心中一股怒火躥升,科研的圖片什麼時候收費了?!因為黑洞照片版權方之一是NSF下屬的研究機構,所以NSF擁有版權,在NSF的Image Gallery裡面有明確版權說明:個人、教育、科研非盈利商業機構可以無償使用,只需說明圖片來源於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即可。但是如果你是媒體或是公眾號,容易被抓辮子:你屬於商業使用。
  • 視覺中國黑洞照片事件,是背後多達上萬條訴訟的利益
    用一張圖引發的軒然大波,來形容最近大熱的視覺中國恐怕再合適不過了。2019年4月10日晚,全球同步公布了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本來這應該是個值得紀念的時刻,前無古人的大事,可第二天,就被一個叫視覺中國的刷屏,其官網(截止發稿其官網處於關閉)發了一條通知,黑洞版權歸視覺中國所有,照片不可作為商業用途。
  • 被「黑洞」吞噬的第一家企業——視覺中國。
    據說,黑洞能吞噬所有靠近它的物質,然後,最靠近「黑洞」的視覺中國被吞噬了。黑洞:叫你別跟我套近乎。視覺中國,恭喜你「紅」了日前,天文學家公布的黑洞照片引發全民關注,但是一張流傳開來的標明版權的黑洞照片,把關聯的公司視覺中國置於輿論漩渦之中
  • 宇宙黑洞,人被吸進去會是什麼樣?
    各種電影電視劇給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有時空倒流的,有穿越的,也有去了平行宇宙的……黑洞是恆星燃燒殆盡後,發生引力坍塌形成的。當一個天體收縮時,它的引力就會變得比之前更大,最後形成黑洞無與倫比的吞噬力。那麼人被吸進去,能活下來嗎?進去之後會發生什麼呢?根據目前的理論知識顯示,人掉進黑洞,首先會麵條化。麵條化?
  • 視覺中國攤上大事了,因黑洞照片版權遭圍攻!
    然而今天上午,「黑洞照片版權歸視覺中國了」的消息在網上刷屏:或許視覺中國是真正的「黑洞概念股」,受此影響,在今天A股下跌的大背景下,視覺中國反而上漲超3%。隨後更是有人扒出視覺中國連國旗國徽的版權都有,引來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怒懟: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隨後包括蘇寧、百度等公司也發來質疑:公司圖片為啥也是你們的版權?是怎麼一回事?基金君給你簡單捋一捋。視覺中國買了黑洞版權?
  • 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了?科學家:進去後就不是"東西"了
    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了?科學家:進去後就不是"東西"了隨著人們對於太空的探索,知道的越多,反而謎團也就越多,整體來說,我們對於太空宇宙的探索,基本上還是處於最為初始的階段,距離真正能利用宇宙的能力,有需要很漫長的道路去走,而在宇宙當中,有著許許多多非常神秘的天體和物質。
  • 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了?科學家:進去後就不是「東西」了
    黑洞吸進去的東西去哪了?這樣的猜想有很多種,比如進入宇宙的另一端,比如進入了多維宇宙空間等等,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最傳統的主流說法,那就是進入黑洞當中的物質,真的就"憑空消失"了,它們在黑洞當中經歷一個分解的過程,最終集中在了黑洞的中心位置,這裡也是黑洞的奇點。
  • 視覺中國網站「黑洞」了?
    視覺中國版權事件全回顧視覺中國開賣「黑洞」照片有網友發現,4月11日,視覺中國網站上出現了昨晚公布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供編輯類付費下載使用。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視覺中國:授權非獨家,自媒體未經授權使用有風險隨後,@視覺中國影像 回應稱:「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夥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