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華西醫院巨人的肩膀上,陳茂帶領團隊在追求卓越、創新技術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從未止步。
「醫生不僅僅是治病救人,還要勇於創新和挑戰,這樣才能通過自己的技能和才華真正造福患者。」從錯過自己喜歡專業的少年到一名從醫26年的心內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主任陳茂對「醫生」一詞有了更深的理解。
多年來,陳茂一直致力於心臟瓣膜介入治療,推動了我國心臟瓣膜介入的學術水平發展。
眾所周知,主動脈瓣是人心臟的四扇門之一,主動脈瓣膜狹窄會引發各種症狀,甚至突然死亡,在西方發達國家,該病是僅次於冠心病和高血壓的第三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傳統開胸手術使很多高齡患者不耐受,過去醫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患者一步一步走向心衰、死亡。2002年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技術的問世,讓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陳茂就是國內TAVI技術開展的先行者之一。2012年,他帶領團隊成功地開展了我國西部地區的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實現了不開胸也能給患者心臟換個「門」。「TAVI的出現,無疑給結構性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陳茂欣慰地說道。
為了更好地發展這項技術,陳茂聯合內科(包括超聲)、外科、麻醉科醫師,ICU、手術室護士及科研人員建立了一支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的產學研用多學科創新團隊——華西醫院心臟瓣膜病微創治療團隊。在陳茂的帶領下和團隊的緊密合作下,如今已成功完成了近千餘例TAVI手術,居全國領先水平。目前,華西醫院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TAVI手術中心之一。
然而陳茂並不滿足於此,「我更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希望能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器械、新理論。」近年來,陳茂一直站在國產瓣膜研究與創新的第一線,不斷探索改進TAVI技術新應用。他帶領團隊針對中國瓣膜病患者二葉瓣發病率高、鈣化程度重的解剖特點,獨立提出了用於治療主動脈瓣二葉式畸形的Reshaping TAVI技術;2016年,陳茂在阿根廷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一代「預裝載幹膜」—Venibri瓣膜的置入,成為了經導管瓣膜技術後出現的又一個裡程碑......這些突破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均已發表在重要的國際期刊上,並逐漸被國際接納,讓世界舞臺聽到了響亮的「中國聲音」。
2019年,陳茂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做醫生的同時,要善於對臨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而不是滿足於『手巧』把手術做成了。創新就是冒險,醫生就應該擁有這種精神。」談及TAVI技術創新研發的經驗時,陳茂教授表示,做一個有心人是成功的基礎,從臨床問題出發找到技術的創新點去思考、去改進,才能取得必然的成果。
「我們逐漸地形成了研究和發展的體系,希望未來在這種體系中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治療一個或一組患者,我們希望治療的是一類患者。」站在華西醫院巨人的肩膀上,陳茂帶領團隊在追求卓越、創新技術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從未止步。
來源:健康界
作者:楊亞平
小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