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面試試題】
城市的高大建築上往往會安裝一根細長的避雷針,但這個避雷針並沒有躲避雷電的作用,而是通過一根金屬線將雷電的電流導入地下的裝置,從而在一定的面積範圍內保護建築物和電力設備。避雷針的工作原理,給你什麼啟示?
【試題解析】
避雷針不是真的躲避雷電,而是把雲層上的電荷導入大地,這種變堵為疏的工作原理給我們啟示就是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許多問題,有時就像雷電一樣,一味地「堵」和「躲」是無法有效解決的,而必須採用疏導的方式。洪水漫壩了,需要洩洪來疏導;交通擁堵了,需要以指揮調節來疏導;公司與職員之間有了「鴻溝」,造成「勞資糾紛」了,要法律程序來疏導;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代溝」了,溝通不暢了,需要聊天來疏導;就連自己有了想不開的問題,鑽牛角尖或鬧情緒了,也需要各種方式來疏導。總之,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離不開疏通和引導。
而避雷針原理應用到政府處理群眾問題,解決社會矛盾中,則更能顯示出政務人員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智慧。
一方面,政府執政要做到不愚民。政府要做到政府公開、信息公開,特別是突發公共事件時,更要及時披露信息。對比2002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前者在初期隱瞞信息,反而引起了群眾的恐慌,而後者及時披露信息,不僅贏得群眾好評,更及時得到了外界的各種支援,為有效開展了災後救援和重建工作打好了基礎。
另一方面,政府執政要做到不壓民。政府面對民眾意願時不能一味壓制,正所謂「民如水,可疏而不可壅,可導而不可塞。壅而泛,塞而崩」。有效疏導溝通會促進政府與民眾形成和諧的魚水關係,簡單壓制可能使民眾與政府對立,形成油水關係,甚至是水火關係。
總而言之,政府工作離不開有效的疏導方式。而對於我們個人而言,生活和工作遇到的種種難題和困惑,也可以學習避雷針,巧妙地疏導調節,避免硬碰硬或一味地「堵」,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阻礙,活得更輕鬆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