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拆解產業鏈,我省年處理廢舊家電約650萬臺——
□本報記者殷鵬
「這是新近上線的全自動冰箱拆解線,每小時可拆解上百臺冰箱。」11月15日上午,位於彭州市麗春鎮的成都仁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一臺臺廢舊冰箱經過清理、粉碎、分選,被分解為塑料、鋁、銅等再生資源。
這是一家負責拆解廢舊家電的定點企業。整個四川,共有5家企業擁有拆解廢舊家電的資質,總處理能力達850萬臺/年,年處理廢舊家電650萬臺左右。「2012年至今,我省已累計處理廢舊家電3000萬臺,處理量位居全國前列,不僅回收了大量再生資源,而且妥善處理了廢舊家電中的有害物質,最大限度減少了環境汙染。」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銀昌說。
挖掘「城市礦山」潛能
進入廢舊家電拆解回收廠區,眼前所見令記者頗為「震撼」——堆成小山的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廢舊電器,正等待「回爐再生」。
「我們每天要拆解數千臺廢舊家電。」站在全自動冰箱拆解線旁,仁新公司總裁韓玉彬說,廢舊家電具有資源再生和汙染環境的雙重屬性,如其中的含汞電池、鎘鎳電池、廢機油、螢光粉等,都屬於危險廢物,若處理不當,就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
「我們的重要任務,就是把這些危險廢物安全收集起來,交給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持證單位妥善處理,從而切斷汙染源。」韓玉彬說,廢舊家電中還含有金屬、塑料、玻璃、可再利用零部件等多種資源物,因此,廢舊家電也被業內人士稱為「城市礦山」。
位於金堂縣的四川長虹格潤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實現電器塑料閉環生產的企業,通過回收廢舊家電,拆解分類塑料。該公司總經理吳章傑說,經過資源化拆解回收,既節約自然資源,又降低生產成本,變廢為寶,一舉多得。
「回收『城市礦山』資源,不僅具有能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開發成本少等優勢,還可以規避尾礦、能源資源消耗、地理地貌影響等問題。」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主任於偉安介紹,目前我省5家廢舊家電處理企業的處理工藝、拆解技術各有特色、各具優勢,呈現出向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發展的趨勢。
探索拆解監管審核「四川模式」
如何對拆解企業進行有效監管?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畢朝文簡要概括為:規範拆解行為、防止固廢汙染,分離危險廢物、確保環境安全。
具體舉措上,我省堅持每季度對5家廢舊家電處理企業開展1-2次專項檢查,採取「事前不通知、直奔到現場」的方式,緊盯廢舊家電處理中的重要環節與關鍵點位。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與企業「點對點」溝通,開出問題「處方」,指導企業對症下藥。此外,我省通過輪流坐莊、交叉審核、現場點評等方式,幫助企業提升拆解水準。
當天15時,記者在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千裡眼」監控平臺,遠程實時監控拆解企業。「一旦發現存在不規範拆解,立即要求企業整改,問題嚴重的,即刻要求追溯性自查,讓不規範拆解無所遁形。」畢朝文說。
今年1月,我省在全國首創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技能「大比武」,共設置電視機前端處理、冰箱處理、空調處理等5個比賽項目,裁判現場打分,最終決出名次。「不僅比賽,還要考試。」畢朝文說,我省創新開展廢舊家電拆解與監管技能考試,相關生態環境部門和拆解處理企業派人參加,方式為閉卷考試,不僅公開考試結果,還結合答題情況點評考試中的難點問題,對成績欠佳、分數較低的提出整改要求,從而幫助相關人員深入掌握拆解要求、熟記審核要點,提升處理、監管、審核水平。
資源有限,再生無限。近年來,我省不斷創新管理,強化技術支撐,首創多項管理手段,逐步探索出廢舊家電拆解監管審核工作的「四川模式」,不僅吸引北京、重慶、廣東、福建、湖南等省(區、市)的兄弟單位前來取經,還多次在全國培訓會上作交流發言。「接下來,將繼續激勵和引導全省廢舊家電處理企業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在拆解上規範有序,促使資源利用最大化。」李銀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