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丨300萬藥代去留:以前每天見醫生三次,如今頻吃閉門羹

2021-01-18 騰訊網

劃重點:

1作者在與多位醫藥代表的深入交流後發現,過去多年,高大上的外企白領和看似低端的代理商,推廣藥物本質手段都是一樣的:給醫生各種形式的回報。 2李欣在外企做醫藥代表多年。她介紹說,一個代表在一家醫院每月至少要開三場科室會。「步長製藥一年開20000多場學術交流會還被媒體炒作。以他們的銷售隊伍人數,這太正常了。」 3今年上半年疊加疫情的關係,很多醫院已經拒絕了醫藥代表的日常拜訪。新規出臺,又讓醫院更加本能地拒絕潛在風險。 4李欣表示:「KPI考核達標才有獎金,金額是有上限的,每季度上限5-6萬元,也有外企高達10萬元的。但今年身邊的人基本都拿不到上限獎。」

特約作者 | 陳方 編輯 | 楊布丁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打開郵箱,看看有沒有公司發來的裁員郵件,成了這段時間羅氏製藥公司醫藥代表們每天例行的「功課」。

因帶量採購、價格談判等採購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包括醫藥代表在內的部分條線員工業績不能達標,從今年下半年起羅氏不斷有裁員的事例傳出。

據一位已經離職的員工透露,最近這輪優化,羅氏給予離職員工「n+3」的補償,即按工作年數乘以上年的月平均工資,再加3個月的基本工資。最後工作日期到10月底。

醫藥代表,是一個從未走到臺前來的正規職業,業內估計全國至少有300萬從業者。他們知識結構差別很大,從大字不識幾個到醫學碩士、博士都有;他們工作內容也不完全一樣,從運貨批發到醫學學術交流;他們身份複雜,有的是外企白領,有的只是個體戶。他們本身是個矛盾體,常被鄙視,又的確曾是很多醫生的「金主」。

過去多年,他們工作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讓醫生把自己代理的藥品寫在處方單上。

隨著醫改的深入和醫療反腐力度的加大,每隔一兩年,「醫藥代表即將失業」都會成為熱門話題。這個行業早就練就了自己的運行法則,把外界的衝擊都消弭於無形。

但2018年5月,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立之後,事情開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通過實施醫保目錄動態調整、價格談判、集中帶量採購、藥企信用評價體系等一系列制度,醫藥領域政府主導的力量在加強,給企業「自由運作」的尺度在不斷減小,醫藥代表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醫院牆上的舉報信

「主任,門口那些坐在椅子上的人是幹什麼的?我看他們坐了一天了,不像是排隊看病的。」

主任白了劉波一眼,沒理他。

說起十年前剛畢業到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實習時鬧的笑話,劉波還有些自嘲。沒想到一年之後,他也成為診室門外排隊大軍的一員,當了一名醫藥代表。

但現在醫藥代表這個行業,已經和十多年前有了天壤之別。

今年9月7日,一張匿名「舉報信」貼在了山西臨汾市人民醫院的牆上,信中直指醫院腫瘤科和放療科部分醫生收受某企業回扣。不僅指名道姓,甚至列出了2020年以來一款藥物在科室的用量數據。

醫藥行業內,醫院用藥數據叫做「統方」信息,這是關係到國民健康和生物安全的關鍵數據,屬於內部保密信息。

臨汾市人民醫院向《健康時報》等媒體表示,針對該公開舉報信,醫院正在調查核實。

這已經不是今年以來第一次公開匿名舉報事件。7月份,安徽、河北等地三甲醫院裡也連續出現了類似舉報信,只是有的指向清晰,有的較寬泛。而舉報的對象,則主要是國內幾家規模較大的腫瘤藥物、麻醉藥物生產企業。

今年4月被曝光的浙江麗水中心醫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受賄案,光是其中一家就給了「雷主任」200多萬,中紀委在今年6月27日為此事專門發文警示要「治理醫藥賄賂頑疾」。

對於出現在各地三甲醫院的舉報信,業內人士均認為,和目前市場競爭激烈有關:實行集中帶量採購之外的市場,留給未中標企業的空間並不大。按照醫保局的規則,帶量採購的全國採購量是按入圍品種數的多少來定的,如果入圍品種有4個以上,那將佔下全國用量的80%。未中標的企業,只能在剩餘的20%市場中搏殺。

老趙是有著十幾年從業經歷的「老代表」,他判斷說:「指出醫生姓名的舉報,這個代表今後也別想繼續做了。可能是新入行的代理商因搶不到生意洩憤,或企業直營人員對公司不滿。」

醫藥代表大體上分為「直營」和「代理」兩類。直營醫藥代表直屬於企業,以前多是外企,現在國內企業也有大量直營人員;代理商則成分複雜,有直營人員轉為業務承包的,也有純做銷售起步的。

外企的直營人員是國內最早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醫藥代表」。他們以從事學術推廣為主,讓醫生了解藥物的功效和優勢,希望醫生在開藥時多考慮其代理的藥物。外企有嚴密的組織架構,往往是醫學部、市場部、銷售部一起出動,從院長到科室醫生多方位推廣。

相比而言,劉波這樣的國內企業醫藥代表則經常是單打獨鬥,企業本身對產品功效的研究就不深入,醫藥代表不可能在學術上進行推廣;而像老趙這樣,做代理起家的醫藥代表,則更難在醫療業務上幫到醫生。

但是蝦有蝦路,蟹有蟹路。

「一年2萬場學術交流會太正常了」

作者在與多位醫藥代表的深入交流後發現,過去多年,高大上的外企白領和看似低端的代理商,推廣藥物本質手段都是一樣的:給醫生各種形式的回報。

據劉波介紹,醫藥代表的工作狀態可以簡單分為三類。對外說的,都是「學術推廣」、「信息交流」;實際做的,則是充當醫生的助理,儘可能滿足醫生的一切需求;還有就是見不得光的那部分。

李欣在外企做醫藥代表多年。她介紹說,一個代表在一家醫院每月至少要開三場科室會。「步長製藥一年開20000多場學術交流會還被媒體炒作。以他們的銷售隊伍人數,這太正常了。」

李欣坦言,開會本身就是增進交流的最好機會,另外還有講課費、教育費等小額費用會給到醫生。

剛經歷「股價閃崩」的長春高新(000661.SZ),其二股東金磊就在近期機構調研時強調,為了在基層醫院推廣生長激素,「縣級醫院醫生可以合規的給, 比如科普教育費等」。

醫藥代表更多的日常工作,則是為醫生做好服務。劉波記得自己2010年剛入行時,單位就要求一條:每天必須和醫生見三次面。經常是早上給醫生帶早餐,晚上等下班了送醫生回家。「為此單位要求必須配備10萬元以上的車,給報銷。」

他和醫生的關係,就是在送醫生的途中建立起來的。「只要讓醫生知道你是哪家企業的代表就行,藥的事情根本不用說。」和他一起在診室外「排隊」的某上市藥企醫藥代表甚至18點之前不許離開醫院,以手機定位為準。

醫生有什麼業餘愛好、孩子在哪讀書、老人有什麼慢性病……這些醫藥代表們都一清二楚。當面對一個比家人還熟悉的人時,絕大部分人都是抹不開面子的。投其所好的貼身服務,為的就是換來一紙處方。

而更隱蔽的「費用支付」,對不同醫生的方式也不一樣。

「大專家們對『名』的訴求大過於『利』,支持他們開展臨床研究,一方面增強他們的學術地位,另外一項研究可能就有上千萬的經費。」劉波對作者說。

按照統方數據直接給回扣,雖然比較低端,但行業中常會用到。在很多醫生受賄案的判決書中,所涉賄賂款都是開藥提成的回扣。然而,培訓費、講課費、研究經費等幾乎被視為企業給醫生的正常費用。

財報顯示,醫藥行業第一「白馬股」恆瑞醫藥(600276.SH)2019年營業收入232.9億元,其中「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就高達75.3億元,一年裡,恆瑞共開了180000場院內會議、57000場患者教育、各種學術交流和巡講會近6000場;步長製藥(603858.SH)的銷售費用更是驚人,2019年達到76.4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3.6%,其中絕大部分是「市場、學術推廣費和諮詢費」。

裁員、降薪、跳槽與留守

今年以來,國家衛健委、中紀委就醫藥腐敗密集發文,從8月開始,全國就進入了醫院巡查期,對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接受回扣行為等腐敗行為進行重點打擊。

9月1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於建立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業界俗稱的「行業黑名單制度」正式啟動。

「評價制度」是給各醫藥企業打分,一旦因商業賄賂等不法行為被立案調查,則成為扣分項。企業被記入黑名單後,將嚴重影響藥品的銷售。已有省份明確將有行賄汙點的企業踢出採購清單。

今年上半年疊加疫情的關係,很多醫院已經拒絕了醫藥代表的日常拜訪。新規出臺,又讓醫院更加本能地拒絕潛在風險。同時,不斷推進的帶量採購使得企業的藥品推廣需求減少。加上一波又一波的業內舉報潮,「醫藥代表將大批失業」的議論聲再次響起。

李欣已經感受到了行業的寒意。她介紹:「因為集採,企業削減了產品線上的人員,收入水平也有所下調。」去年10月,在帶量採購實施後,據第一財經報導,賽諾菲已經解散了進集採的藥物「波立維」的銷售團隊,並引發業界關注。

外企醫藥代表的收入結構包括基本工資、補助、獎金和福利。李欣表示:「KPI考核達標才有獎金,金額是有上限的,每季度上限5-6萬元,也有外企高達10萬元的。但今年身邊的人基本都拿不到上限獎。」

2005年時《現代快報》就曾有一篇報導:《藥品銷售主管曝內幕:醫藥代表一年賺50萬很正常》,那正是恆瑞等國內企業業績開始爆發式增長的時代。而如今,「50萬年薪」早就成了過去。2019年11月,醫藥招聘社交平臺「醫蟹」公布5000份醫藥代表調查數據顯示:45.44%的醫藥代表年薪集中在10-19萬,超過50萬的只有1.43%。

做代理的老趙也明顯感覺「價差少了」,而且選品種很有講究。「一些不懂藥的人以前靠投機能賺大錢。但現在讓你交30萬保證金,要是承包到一個進集採的品種,肯定是虧死。」

他身邊的一些朋友開始挑選生殖等領域的專科藥,找那些確保不會被醫保部門盯上的小品種。

老趙和劉波都表示,國內企業的醫藥代表很多都在做代理的業務,一旦企業行情不好,往往自己單幹或者帶著資源就跳槽了。「現在去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的就有很多。」

李欣在外企有過被裁員的經歷:「那是一條產品線全撤了,企業安排了內部調崗。我反正剛入職沒幾個月,就選擇了拿補償走人。」 外企的組織比較嚴密,個人像是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這樣標準化的模式讓這些螺絲釘很快就能找到另一臺合適的機器。

新入行的醫藥代表則會很難做。據多方了解,現在越來越多醫院要求到院拜訪醫生需要提前備案,科室會的數量也被嚴格限制。今年來,各地醫院以「疫情防控」為由,驅趕醫藥代表的事情不斷發生。

但像李欣和劉波這樣的「老代表」,早就不需要去診室門口堵醫生了。按照他們的說法,醫生幾乎是個終身職業,一旦建立起互信,醫藥代表和企業的受益會持續很長時間。

「下沉市場」生意經

多位醫藥代表都認為,醫藥代表不會大規模消失。

比如,現在各家藥企都在盯著的基層和「院外」業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

「院外」市場即醫生個人向患者推薦購藥渠道。一家德資藥企人士稱,一些醫藥代表會自己出錢買下藥品,然後讓熟悉的醫生幫忙介紹患者。代表能拿業績獎勵,患者買到了打折藥,醫生自然也有好處,一舉三得。

能刷醫保卡的藥店也成了「院外模式」最大的受益者:一些品種低價進了集採很快被搶購一空;另一些高價藥醫院也會儘量少開,以控制藥費佔比。這些購藥需求以「處方外流」的形式大量轉到藥店。

以今年1月超低價中標第二輪國家集採的降糖藥「拜唐蘋」為例,此前售價超過60元,集採的中標價僅為每盒5.4元。《齊魯晚報》就報導稱,山東部分醫院出現了「跨省搶購」的事情,上海也有患者表示醫院裡不容易買到。但在零售藥店,十幾元每盒還是能夠買到。「院外市場」大有取代醫院渠道的趨勢。

高瓴資本從2017年8月開始就斥資大舉收購各地的連鎖藥店,用意正在於此。

基層市場也是帶量採購等「控藥價」措施出臺後,藥企轉型的重點方向。2014年時,輝瑞在縣級醫院市場中只佔0.9%的份額。2016年輝瑞開始啟動「縣級醫院項目」,據稱擴充銷售隊伍至千人以上。今年上半年,「立普妥」、「絡活喜」等核心產品沒進集採,負責這些品種銷售的輝瑞普強業績反而逆勢飄紅,二季度同比增長17%,就與其開發基層市場有很大關係。

劉波就透露:「以前一些原研藥、好藥根本不會進基層醫院,基層醫生幾乎沒有拿費用的可能性。現在這些醫生成了藥企的重點公關對象。」

來自外企的李欣介紹:「基層市場是自有團隊和外部合作在同步推進,自有團隊還是以醫學推廣和病例介紹為主。」老趙把這一工作稱為給基層醫生「洗腦」,讓他們接受用藥理念。而涉及費用的「髒活」則由合作的代理商來做。

今年9月9日,諾華就宣布與「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合作,共同開發基層心血管病領域市場,提出的口號是「全縣出擊」。阿斯利康目前在中西部基層市場擁有3000人以上的銷售團隊,公司2020年半年報顯示,中國市場收入26.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

「我接觸的基層醫生,商業化氣氛比城市大醫院還濃,更像生意人。」老趙這樣說。

9月16日,國家醫保局人士在有關信用評價制度的「答記者問」中明確指出:「只要醫藥生產經營鏈條任一主體實施商業賄賂等行為被查實,就暴露出醫藥產品存在價格虛高,藥企定價行為就是違法失信的。」

(文中劉波、老趙、李欣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戴上老花鏡,為何出現「三稜鏡效應」?
    記者從市眼科醫院了解到,門診時常發現一些老花眼患者,在戴了一段時間的老花鏡後,出現了視疲勞、頭暈頭痛等症狀,甚至出現了「三稜鏡效應」。  地攤上,半個多小時賣出6副老花鏡  近日,記者在江東區華嚴菜場附近的大步公園門口看到,有一名中年男子在擺攤售賣老花鏡。幾十副眼鏡依次擺放在打開的行李箱裡,上面沒有標品牌、價格和度數。男子開始叫賣,很快就有一些老人圍攏過來。
  • 寶藏樂隊稜鏡《偶然黃昏見》,有預謀的初相見,等一切被你了解
    這首歌就像歌名一樣浪漫,稜鏡樂隊《偶然黃昏見》。偶然,在我眼裡,是一個極美的詞,包含了太多,偶然相遇,偶然發生,偶然間聽到這首歌,偶然在此把它帶給你聽。由這首歌可以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這裡讓人舒心,有歌者聲音裡最深刻的溫柔。稜鏡,這是一隻每一首作品都可以細細品聽的青年樂隊,有很多值得單曲循環的作品。
  • 櫃姐直播三小時,等於復工6個月:全民直播賣貨時代到來|稜鏡
    「雲櫃姐」直播三小時,等於復工6個月悅木之源品牌培訓師秦翠翠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直播就吸引了300人觀看。她坦言自己在直播經驗上比較欠缺——正當她在與粉絲互動的時候,她女兒一不小心闖入直播鏡頭,做了個鬼臉就「閃退」了,留下粉絲在直播間評論說「女兒在後面好可愛」。
  • 大咖課堂 | 李麗紅教授談「三稜鏡可以隨意買來佩戴嗎?」
    ,醫生的日常工作幾乎都離不開三稜鏡。三稜鏡如何治療弱視 三稜鏡是有度數的,其度數根據斜視度和頭位的不同進行選擇。傳統的三稜鏡較為厚重,有明顯的色散,度數越高越厚,色散越明顯,一般能直接做到框架鏡上的三稜鏡度數都不高,因此只能矯治一些度數較低的斜視。
  • 每天遊戲三四個小時 14歲初中生半個月眼睛變斜視
    原標題:每天玩「吃雞」遊戲三四個小時 14歲初中生半個月眼睛變斜視   玩「吃雞」遊戲把眼睛玩成了斜視!近日,杭州一個14歲的初中生不得不為自己寒假裡的「過把癮」付出代價,做了一次眼部斜視矯正手術。如果不做這個手術,他將終生視物重影。
  • 放棄飛機機械師工作,組建樂隊卻歷經三次重組,他說……
    在音樂中找快樂稜鏡The Prism,就如樂隊的名字一般,記錄所有人認真生活過的世界,透過稜鏡,你成為你。2016年9月發行首張EP《人格實驗室》,2017年10月發表單曲《清昶》收錄於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合輯《四頁景》中,2018年5月發行首張專輯《偶然黃昏見》並進行全國巡演,不久前發布新專輯《石頭想有糖的溫度》。稜鏡樂隊主創陳恆冠,2012年來到成都,他的工作是在成都雙流機場做飛機機械師,工作制是做一休二,而上班那天是整整24小時。
  • 每經9點丨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預備會議舉行...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預備會議舉行,金正恩主持據央視新聞援引朝中社24日報導,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預備會議6月23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主持會議。
  • 【稜鏡】澤熙內部人士揭徐翔操盤內幕
    騰訊財經 鄔川曾被視為股市傳奇,如今跌落雲端,一直神秘莫測的徐翔,終於揭開面紗。但如今,以往的神奇都被違法嫌疑蒙上陰影。徐翔的隕落,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或許是噩夢的開端。在私募行業,徐翔一直以作風兇猛著稱。一位私募操盤手向《稜鏡》表示,2015年4月9日,徐翔在萬邦達(300005.SZ)上的一筆交易,著實令人驚訝。
  • 5000草根主播在義烏:一夜爆紅後,90%的人又會逃離|稜鏡
    北下朱村一位店主告訴《稜鏡》。義烏北下朱村,這個僅有99棟民房、1000多原住民的村莊,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僅8分鐘車程,如今是著名的 「網紅直播第一小鎮」,也是全國「爆款」產品發貨地,平均每天有60萬件快遞發往全國,更有5000多名帶貨主播聚集在此,直播帶貨的相關從業人員近2萬人。每天下午三點鐘左右,上千人從四面八方湧進這裡,一小時前還空蕩蕩的街道很快便人聲鼎沸。
  • 三款頻敏變阻器啟動電路圖
    打開APP 三款頻敏變阻器啟動電路圖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15 10:22:12   頻敏變阻器啟動電路圖二   頻敏變阻器實際上是一個特殊的三相鐵心電抗器,它有一個三柱鐵心,每個柱上有一個繞組,該三相繞組一般接成星形。頻敏變阻器的阻抗隨著電流頻率的變化而有明顯的變化,電流頻率高時,阻抗值也高,電流頻率低時,阻抗值也低。   頻敏變阻器的這一頻率特性非常適合於控制異步電動機的啟動過程,啟動時,轉子電流頻率f2最大。
  • 稜鏡:向著你想要的生活一路狂奔吧
    黃昏來臨雨後的氣息我穿越洪水沼澤馬群和失眠你可知道我從未遇見過相見 恨晚的人——《走吧》稜鏡樂隊色散稜鏡是光學稜鏡的一種,通常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當陽光穿過色散稜鏡,會將複色的陽光分解成七彩的單色,而關於稜鏡樂隊,他們的主頁介紹是這樣說的:「稜鏡折射出每個人對單色生活的繽紛理解,不關乎音樂類型,聽了快樂才是重要。我們把相同的音階不同的排列,唱給你挑剔的耳朵,像初春大好的成都陽光,撒了一身。」身為飛行機械師的罐子選擇離開航空公司,用另一種方式起航。於是15年的成都有了稜鏡,16年的稜鏡有了第一張EP《人格實驗室》。
  • 【眼視光】稜鏡作用的合成與分解
    轉自:天津市醫大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上次微信課程的內容介紹透鏡的稜鏡效果.想必大家對公式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們接觸稜鏡的合成與分解所謂合成與分解就是根據稜鏡屈光力的大小和方向,簡化成平面坐標上的矢量
  • 中行原油寶穿倉記:投資者大多不懂期貨 被理財經理推薦購買 | 稜鏡
    這一句投資人維權群裡的心酸調侃,道出了如今數萬名原油寶投資人共同面臨的窘境。「原油寶」是中國銀行旗下一款掛鈎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因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WTI原油期貨合約」於4月20日歷史上首次收於負值,跌到驚人的-37.63美元/桶,在中行確認這一價格有效之後,原油寶的多頭投資人除了虧光本金,還倒欠銀行兩三倍於投資本金的債務,遭遇嚴重「穿倉」。
  • 「雙刃刀徵」與尿素循環障礙丨醫學微小說
    上期精彩回顧☛醜小鴨變天鵝的代價丨醫學微小說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    「刀切徵」是神經科的典型影像學特徵之一(見下圖),為何會取這個名字,原因很簡單,就是病灶避開了基底節區,與之形成了一條明確的鴻溝畛域,似一刀劈下,兩段分割,界限清晰,互不幹涉。
  • 沃爾沃缺錢,吉利缺故事 | 稜鏡
    興業證券交運設備行業研究首席分析師王冠橋告訴《稜鏡》。《稜鏡》綜合市場信息獲悉,吉利汽車與沃爾沃實現財務並表之後,吉利汽車和沃爾沃現有的汽車業務、領克品牌80%以及極星品牌50%的資產有望注入新集團。領克是吉利和沃爾沃2017年合資成立的中高端汽車品牌,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控股的持股比例分別是50%、30%和20%。
  •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新冠肺炎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他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獻血讓二女兒「代勞」女兒收錄醫護人員關愛病人的視頻,錢老都能一一想起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錢映臨 84歲這些醫生護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人一句「腳蠻冷」,護士們每晚照顧他泡腳入院初,見老人沒有胃口,護士們一口口給他餵下稀飯,鼓勵他,「好好吃飯才能快點康復」。老人不清醒時還鬧過脾氣,二女兒聽說後,打電話到病區表示歉意,反倒被醫生安慰,「有情緒很正常,我們理解」。
  • ...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已蒸發合計約300億元;宜賓珙縣發生5.6級地震...
    每經編輯:步靜1丨機構急表態、火速啟動旗下新城控股項目風險排查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一家金融機構關於新城控股董事長涉及違法事件被採取強制措施對固收存續產品的影響的排查結果2丨新城系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已蒸發合計約300億元新城系兩家港股公司新城發展控股、新城悅股價繼續大幅下挫,截至午盤,新城發展控股跌超12%,新城悅跌超17%,兩家港股公司兩日市值已蒸發超200億元人民幣。此外A股上市公司新城控股開盤一字跌停,單日市值蒸發96億元人民幣。
  • 英國女子頻遭「電擊」 體內電流紊亂
    頻遭「電擊」  博斯韋爾12日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記者採訪時說,她以為那次遭遇的症狀會逐漸消失,因為她經常做運動,不僅堅持每天跑步,還經常騎馬,光顧健身房,她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  雖然事後博斯韋爾頭暈和疼痛的症狀有所好轉,但還是經歷了三次視覺喪失,甚至更糟,「我感覺腦中有一股持續電流,我沒法集中精神,也睡不好覺。
  • 蔚來活在生死場|稜鏡
    李斌敲鐘,蔚來上市「2018年上半年,中國、美國和德國三個團隊同時在燒錢,還要做用戶運營,鋪NIO House,又沒有現金進來。」在蔚來工作多年的劉暢對《稜鏡》表示,那時資金已經挺緊張了。以北美為例,最初李斌想效仿賈躍亭,在中美兩國同時開發新車,並且計劃進入美國市場銷售,之後因為資金、定位和獨立融資遇阻等一系列問題,美國團隊的規模不斷收縮,人數從最高時的700人減少至目前的300多人。「歷史重來一遍特別簡單,在那兒(北美)招300人,全力以赴,少花一半錢,效率提高50%,就這麼簡單」。2019年4月,李斌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曾有過這樣的反思。
  • 稜鏡系統是怎麼工作的?
    這方面的報導非常多,各個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發布聲明來否認,然而,對於稜鏡系統實際是如何運作的細節情況,卻鮮有披露,月光博客就通過現在公布的一些報導來分析和推測一下稜鏡系統到底是什麼運作的。洩漏用戶隱私的數量從Google提供的《透明度報告》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去年下半年共向Google提出了8438次數據要求,涉及帳戶14791個,88%的要求被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