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參加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

2021-01-13 中國農業機械網

  1月6日,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年會暨西蘭花品種大會在浙江台州召開,蔬菜所嚴繼勇研究員攜團隊成員參會。

  會上,我院自主選育的西蘭花新品種 『寒玉』榮獲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2020年度優秀品種,合作開發的西蘭花加工產品在展會獲得關注和好評,宋立曉副研究員就團隊西蘭花育種研究進展和年度承擔任務工作總結作了大會報告。

  近十年來,我國西蘭花

種子

長期被日本、歐洲等國外種業公司壟斷,國內自主育成的品種市場佔有率僅5%。2018年組建的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整合國內外育種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加快品種創新步伐,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品種,打破國外壟斷局面。我院蔬菜所西蘭花育種團隊作為首批攻關組成員承擔了西蘭花種質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研究任務。經過三年聯合攻關,我國自主育成的西蘭花品種市場佔有率達20%左右。從被國外種業公司壟斷到現在自主育成的品種獲市場肯定,這是一場我國西蘭花種業的翻身仗。

  我院蔬菜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開展西蘭花新品種的選育工作,已搜集了不少優質育種材料,培育出『青峰』『蘇青3號』『蘇青6號』和『蘇青8號』等種性優良的品種。2020年新收集引進了西蘭花種質資源128份,育成新品種3個,均申報了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並著手開展品質保健型、彩色花球型、鬆散花球型和西蘭薹等特色新品種選育工作。同時與企業合作從自主品種『青峰』的

種子

中提取萊菔硫烷進行精深加工,提高了品種的附加值,大大延伸了產業鏈。從全國各示範點種植表現來看,部分國產新品種相比日本品種毫不遜色,具備較強的進口替代潛力,逐漸獲得市場肯定。相信西蘭花種業卡脖子問題在聯合攻關組的共同努力下,會在不遠的將來得到解決。

相關焦點

  • 中國團隊構建完成西蘭花DNA指紋圖譜庫
    圖片來源:新藍網記者近日在浙江省台州市舉辦的2019浙江西蘭花新品種大會上獲悉,2019年,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構建完成了西蘭花DNA指紋圖譜庫。西蘭花又名青花菜,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蔬菜之一,近10多年來西蘭花產業在中國發展迅速。然而,中國西蘭花種子供給卻長期為外國壟斷。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句容草莓產業研究院揭牌
    該草莓產業發展研究院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鎮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句容市白兔鎮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江蘇省農科院副院長沈建新與句容市副市長張榮海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句容草莓產業研究院」共同揭牌,鎮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黨工委書記、白兔鎮黨委書記陳斌主持了籤約揭牌儀式。
  • 溫州女人·秀丨最全花椰菜、西蘭花「選美」,女博士教你pick誰?
    本期特邀主講嘉賓:溫州科技職業學院蔬菜所博士,花椰菜、西蘭花課題研究組成員 徐謙你知道花椰菜、西蘭花有800多個品種嗎?跟著徐謙博士來種博會長見識!12月15日,第二十四屆中國南方種業博覽會在溫州種子種苗科技園舉行。
  • 黑龍江良種化工程讓農業贏在起跑線上
    如果說農業的發展進程是一場接力賽,那麼種子跑的就是第一棒。早在2000年,黑龍江省就啟動實施了農業良種化工程,使全省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良種科技貢獻率達40%  選育254個優質品種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良種化工程正是抓住這一根本,從品種選育、推廣入手,以品種創新來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 黃瓜科研泰鬥、蔬菜育種專家侯鋒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195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先後任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長、天津市黃瓜研究所所長、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多次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特等勞動模範和勞模標兵。全國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青島農業大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
    11月30日,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春霞帶隊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調研,並分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在本碩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青年教師訪問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 培育可可良種 貢獻科技力量
    6月22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告訴記者,可可的果實多是梭形的,像個小橄欖球,常常吸引許多好奇的遊客拍攝。可可豆經過加工,可製成巧克力,愛吃巧克力的人大多知道可可,但鮮少有人親眼見過長在樹上的可可。「可可很稀奇,和很多遊客一樣,我第一眼見到它時,也被它奇特的外觀吸引了。」
  • 中國農業科學院:打造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作為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四個面向」,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解決區域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卡脖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 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新聞—科學網
    「秈型雜交水稻」「印水型雜交水稻」「矮敗小麥」「轉基因抗蟲棉花」,中單系列玉米、中棉所系列棉花、中黃系列大豆、京豐系列甘藍、中雙系列油菜、中蔬系列蔬菜、西門塔爾優秀種公牛、大通犛牛、京星黃羽肉雞、國產化北京鴨、高山美利奴細毛羊等品種,以及「冬幹鴨屎泥水稻坐秋及低產田改良」「豫北地區鹽漬土棉麥保苗技術措施」「馬傳染性貧血病弱毒疫苗」「聚乙烯地膜及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中國小麥條銹病流行體系
  • 打破「洋種子」壟斷,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
    新華社杭州1月7日電(記者許舜達、方問禹)記者6日從浙江省台州市舉辦的第三屆浙江西蘭花新品種大會上獲悉,通過科研聯合攻關,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中國自主育成西蘭花品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17年的不足5%,現已提升至20%左右。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王勇——東北農業大學——蔬菜分子生物學
    農學學士  1993.09―1996.07 東北農業大學 農學碩士  1999.09―2002.07 東北農業大學 農學博士  2 、工作簡歷   1996.07―2000.3 東北農業大學研究生部  2002.07―2004.06 北京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2004.07―至今 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二、主要研究領域   蔬菜分子育種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產業技術轉化、國際合作與交流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來自全國農業科研、管理、理論戰線和「三農」一線的130餘名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本次理論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廳指導。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並致辭。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翁啟勇一行到我院調研
    12月25日下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翁啟勇等一行4人來佛山分院就院地合作建設等進行座談。副院長何秀古、佛山分院副院長、蔬菜所所長謝大森、佛山市農林技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梁城堅、佛山市農科所副所長梁普興、佛山分院駐點人員及佛山市農科所相關人員接待了翁啟勇院長一行。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與華南植物園共同破解半個多世紀以來的...
    9月17日,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5-y=13.401)在線發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草莓研究室趙密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合作研究成果,揭示森林草莓和飯沼草莓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而綠色草莓、黃毛草莓和西藏草莓並非其二倍體祖先。
  • 農科院將啟動30項科研攻關任務 包括非洲豬瘟防控
    農民日報訊(記者 李麗穎)記者從1月8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3年全院將陸續啟動30項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任務,其中2020年將先期啟動多項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非洲豬瘟防控,草地貪夜蛾防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於技」科研攻關,肉牛、豬良種化科研攻關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40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始終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發展需要,形成了學科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科研機構辦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培養了大批人才,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的通知
    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  按照《國務院關於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2014〕70號,以下簡稱《意見》)和中央改革辦督察組的要求,2020年6月至9月,科技部、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委託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組織開展了2020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園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歐淑清)今年9月,在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的「深愛系列」番茄品種、「優薯計劃」等重大科研項目讓現場的人都「驚豔」了,原來深圳有這麼一個「臥虎藏龍」的農產品研究院,還就藏在深圳的「後花園」-大鵬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