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七周年之際、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刻,由我院發起的「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來自全國農業科研、管理、理論戰線和「三農」一線的130餘名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本次理論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廳指導。
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唐忠,農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楊志華,江蘇省農科院院長、黨委書記易中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研究員李培武,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山東社科院黨委副書記王興國先後發言。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黨委書記楊禮勝,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山東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王淼,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蘇慶偉,省科技廳副廳長於書良,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姜衛良,我院黨委書記李長勝、院長萬書波、趙振東院士、副院長張立明、劉兆輝,院屬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萬書波、楊禮勝、梅旭榮分別主持開幕式、交流研討和分組討論等環節,梅旭榮作了大會總結。
開幕式上,與會領導專家共同觀看了《山東省農科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七周年紀實》宣傳片,李長勝代表會議發起單位作主旨發言。
楊東奇在致辭中指出,山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農業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6%。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三個導向」和「四個面向」,持續深化科教興農戰略和科教改革攻堅,著力攻克農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健康有序推進「五個振興」,努力打造體現新時代標準、彰顯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張合成在發言時指出,召開本次理論研討會,再次學習領會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論述,對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科技自立自強,意義十分重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農業科技工作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我們農科院系統要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農業科技重要論述,真抓實幹,勇攀高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科技強國和農業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李長勝在發言時分析了「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出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從十個方面、三個維度闡述了其科學內涵和理論價值。並指出,七年來,我院始終將貫徹落實「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練好內功,讓翅膀堅強有力」「強化支撐,將翅膀插在齊魯大地上」有機結合,在科研立項經費、基地條件建設、人才引進培養、國際交流合作、重大成果獎勵、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連續邁上新臺階。下一步,將堅持以「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總戰略,以「農業科技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實幹興院」為總要求、以「推倒四面牆、迎來八面風」為總基調,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現代科研院所治理體系,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為山東農業高質量發展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梅旭榮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是時代的要求,是農業科研機構的神聖使命;要把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我們共同的責任,努力搶佔農業科技競爭的制高點,牢牢把握農業科技發展的主動權;要把重塑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作為我們共同的責任,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和主導作用;要加快農業科研系統自身的改革、創新、發展,構建中國特色的創新生態;要把農業農村科技優先發展作為我們共同的責任,落到實處。
會上,與會專家暢談了「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的基本內涵、理論價值、現實意義和實踐探索,對形成以「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核心的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全國農科院系統討論形成了《濟南共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科宣言》。
研討會前,張合成一行到我院進行了調研,現場考察了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小麥玉米國家工程實驗室和院展覽館。
原文連結: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