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農業新品種38個、新技術45項、新產品17個 山東發布「十三五」百項...
,發布「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包括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202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獲資助5項國家優青項目
9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李慧慧研究員,蔬菜花卉所郭兆將副研究員,生物所王寶寶副研究員,基因組所張春芝副研究員、程時鋒研究員喜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獲批直接費用各120萬元,資助期限3年。
-
山東發布「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今天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在濟南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包括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來自全國農業科研、管理、理論戰線和「三農」一線的130餘名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本次理論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廳指導。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並致辭。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花生栽培生理團隊獲評「青春擔當好團隊」:青春...
花生玉米寬幅間作、花生單粒精播、花生綠色高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花生栽培生理團隊的一系列創新成果,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基礎上,破解了糧油爭地、人畜爭糧、增產與減肥矛盾、高產與優質難以協調等長期困擾農業生產現實的重大問題,實現了穩糧增油、高產優質、綠色增效和土地的可持續發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寫進豐收裡。
-
農業農村部發布「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黃垚、董峻)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新聞—科學網
新疆農業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糧食、棉花、肉類、乳品等重要農產品增長潛力巨大。 多年來,新疆的「三農」工作一直備受關注。為加快新疆農業現代化進程,滿足新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籤訂了《農業科技合作協議》。
-
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員主導的研究入選2020中國農業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11月20日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以下簡稱《進展》)。《進展》共發布10項能夠充分代表2019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涵蓋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替加環素新型耐藥基因、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解析、土傳病真菌和農業氮素管理等研究領域,將有力促進相關應用技術研究,進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生物安全、「舌尖上」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
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新聞—科學網
由當初的17個科研機構,發展到現在的34個研究所,構成中國當代農業科技戰線上最強陣容。 60年初心不改。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三農」建設主戰場、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用心血和汗水換來五穀豐登。 以29位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科學家,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培育的1萬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⑧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產業技術轉化、國際合作與交流
-
【深度研究】生物技術:定義世界農業新格局!
比如,2019年2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25日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其中,該工作要點提出,要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增強農業農村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建議,加強農業生物技術研發,搶佔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制高點。
-
...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
【勞動者風採】論文寫在大地上 成果送進百姓家——記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張國宏,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
-
中國農業科學院人才工作會議舉行 向新晉院士頒發紀念牌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懷宗)11月25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向新晉院士頒發了紀念牌,向首批院級「支撐英才」和「轉化英才」頒發了證書。來自農科院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今,三年多來,中國農科院自主培養院級人才257人,所級人才318人。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25人,其中,近40%來自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農業農村部從2018、2019年公開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十大引領性技術以及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二等獎的成果中,遴選出了10項重大標誌性成果,讓我們一睹為快。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
來自泰國的莊秋虹是2016年入學的博士生,不遠千裡前來求學。她告訴記者:「這裡農業技術是領先的,很多值得我們國家借鑑的,我要好好學習,多方面了解和體驗現代農業體系,服務於泰國的農業建設。」記者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校留學生來自全球57個國家,博士留學生規模位於全國農林類高校首位。2019年10月,該院成為全國首批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院校。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成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在北京正式成立。李家洋院士、鄧秀新院士、劉旭院士受邀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院士擔任主席。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院士指出,新時代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和科學家施展抱負提供廣闊而富有重大機遇的平臺和舞臺。中國農科院成立科協對於健全聯繫廣泛、服務群眾的科技群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
青島農業大學張忠華教授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發布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孫進京副研究員進行合作,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首次發現黃瓜中全雌基因(Female)是獲得新功能的基因ACS1G,並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機制,提出了黃瓜雌花和雄花多樣性發育的分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