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

2021-01-12 每日甘肅

【勞動者風採】

論文寫在大地上 成果送進百姓家

——記全國勞動模範、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張國宏

張國宏,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蘭州綜合試驗站站長。他先後獲得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甘肅省青年崗位能手、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2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工作的張國宏,背起行囊來到了距蘭州市千裡之外的慶陽市鎮原縣上肖鄉省農科院試驗站,參加冬小麥抗旱、抗鏽、高產育種研究。30多年來,他忘小家顧大家,一直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搞科研。作物生長季節,他不是在試驗田裡潛心研究,進行觀察和記錄,就是深入農戶家裡走訪調查;農閒季節,他查閱資料、分析總結,並奔波於全國各地科研院所拜訪學習,引進育種資源材料,為優良品種的親本選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攻克難題,他的足跡踏遍了隴原大地,認真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送入百姓家」的科研理念,求實奉獻、嚴謹敬業,秉承「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的信念,立志要為農民選育出最好的小麥品種。

30多年來,張國宏創建了甘肅省農科院冬小麥遺傳育種學科,選育冬小麥新品種15個。其中兩個品種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被評為甘肅省建國六十周年地標性科研成果。這些優良品種在甘肅隴東、中部及寧夏、陝西大面積推廣,累計推廣面積4000多萬畝,增產小麥5.2億公斤,為農民增收10.2億元,為甘肅省小麥生產及條銹病控制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30多年來,張國宏研發科研成果27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2部。他研製的多項栽培技術成為農業部和甘肅省主推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4項,為甘肅小麥、大豆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創建的冬小麥遺傳育種學科成為甘肅省農科院重要的科研項目,組建的大豆遺傳育種與高效栽培團隊也進入國家團隊。目前,他仍然帶領團隊為我省農業持續發展和脫貧攻堅不懈地努力著。

相關焦點

  •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科學養地種地 讓鄉村美產業興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承擔了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旱地兩熟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農作制」協作任務「雲南高原紅壤耕地高效農作制集成示範與推廣」。5年來,項目組通過持續攻關,形成了紅壤改良、培肥地力、高效栽培等方面的一系列科技成果並示範推廣,有力推進了當地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句容草莓產業研究院揭牌
    該草莓產業發展研究院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鎮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句容市白兔鎮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江蘇省農科院副院長沈建新與句容市副市長張榮海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句容草莓產業研究院」共同揭牌,鎮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黨工委書記、白兔鎮黨委書記陳斌主持了籤約揭牌儀式。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園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歐淑清)今年9月,在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落戶大鵬新區,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基因組學、農業動植物分子育種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生命科學前沿學科與農業、食品與健康、生態與環境等三大領域的交叉融合,促進前沿科技在農業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前身,這裡只是一個製衣廠,現在的辦公場所以前都是廢棄廠房。」
  •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新聞—科學網
    瞄準西部農業需求 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新疆是農業大區,也是我國面向中亞的橋頭堡,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
  • 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新聞—科學網
    研究農業的科學,因此必須接地氣,為農業生產直接提供技術支持;也必須探索前沿,為農業發展指明未來方向。 中國農科院六十年的科研歷程,就是這樣的「頂天立地」。 1957 年3 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農業科學院正式成立,同時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從此開始了勇攀科學技術高峰的歷程。 在中關村南大街上,中國農科院大院裡,有一個國家作物種質庫。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產業技術轉化、國際合作與交流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簡介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依託於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農業氣象與稻作生理研究室,其前身是1957年創建的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氣象組
  • 國務院關於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決定
    劉彭芝(女)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姜全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課題組長  李寧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  王成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青藏高原地質研究中心主任  陳冬亮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  路勇  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主任  張勇  北京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刑事技術支隊政委
  • 祁陽站:60年定位研究為紅壤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文石林 攝 在湖南省祁陽縣官山坪村一個偏僻的小院落,有一個我國農業科學歷史上建站時間最長的農村實驗站——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一代又一代農業科研人在這裡舍家離鄉、激情創業已經整整60年,求實創新、情系百姓的科學精神在這裡傳承生生不息。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2020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辦公室招聘1人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下屬科研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招聘實驗室危化品庫管理員1名,具體要求如下:一、招聘條件1.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在45周歲以內;2.組織紀律性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態度,為人忠厚可靠,綜合素質高;3.有一定的相關業務知識,從事過實驗室危險化學管理者優先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蒞臨春芝堂考察參觀
    10月14日下午,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蒞臨春芝堂集團總部調研參觀,與春芝堂集團董事長王愛興、總裁王愛庭進行深入會談。張勁松所長愉快地回顧了2016年以來與春芝堂開展的戰略合作,並就合作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 美國國家土壤侵蝕實驗室主任黃基華訪問水保所
    8月23日至24日,美國國家土壤侵蝕實驗室主任黃基華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他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詳細介紹了已經取得的科研結果,並對科學研究中的創新性思維進行了詳盡闡述。在所期間,黃基華還與水保所所長劉國彬研究員、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佔斌研究員以及相關科研人員共同討論了實驗室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科發展方向,並與研究生一起進行了相關問題討論,使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黃教授平易近人的品格,活躍的科研思路,創新的科研精神,大家一致認為受益匪淺。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7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中哈雙方在農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農業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上海淨信組織研磨機應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上海淨信Tissuelyser-24全自動樣品組織研磨機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直屬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成立於1960年1月,前身是1930年由農學家丁穎教授創辦的中山大學稻作試驗場及1956年成立的華南農業科學研究所。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研究團隊緊緊圍繞H7N9病毒防控的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持續研究,在科學認知和防控H7N9病毒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創發現和重大成果。   為有效從家禽源頭控制H7N9病毒,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利用成熟的疫苗研發平臺,及時創製出重組禽流感病毒(H5+H7)二價滅活疫苗(H5N1Re-8株+H7N9H7-Re1株)。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11月27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七周年之際、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刻,由我院發起的「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來自全國農業科研、管理、理論戰線和「三農」一線的130餘名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本次理論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廳指導。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並致辭。
  •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團隊招聘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溫室氣體與減排固碳團隊在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連續十餘年開展了高寒草地生態與氣候變化以及草地固碳減排相關的大量研究工作,先後開展了西藏自治區合作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課題、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共計十餘項,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 省科技廳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開展工作對接
    2021年1月12日, 省科技廳廳長張長斌、黨組書記郭大春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劉曉冰和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姜明、黨委書記蘇陽一行。 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及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領導對省科技廳近年來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詳細介紹了研究所概況、主要科技研究領域與創新成果和下一步重點工作與需求。希望省科技廳能夠在科研平臺建設、科技項目支撐、科研人才和團隊建設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
  • 大豆最好的吃法竟然是……
    大豆營養豐富,吃法也不少:炒著吃、燉著吃、煮著吃,煮飯熬粥放一把,做成豆漿、豆腐、豆瓣醬……怎麼做都好吃!大豆最好的吃法大豆富含優質蛋白、卵磷脂和維生素B,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等身體有益的物質。 這麼多好東西,該怎麼全吃進肚子裡呢?很簡單,做成豆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