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朱顯謨】(4)朱顯謨先生對區域和全國尺度土壤侵蝕研究的貢獻
建國後在第一次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基礎上,系統研究了黃土地區土壤侵蝕類型、發生演變及其分布規律,最先擬定了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系統,先後發表了《暫擬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系統》《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有關黃河中遊土壤侵蝕區劃問題》等論文,編制了黃土高原土壤侵蝕系列圖(1957年初稿),內容包括黃河中遊土壤片狀侵蝕圖、黃河中遊土壤溝狀侵蝕圖、黃河中遊風力侵蝕圖、黃河中遊土壤侵蝕區劃圖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全國土壤侵蝕分類體系
-
心中的山水深情——青海三江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及面積均呈下降趨勢
水保中心監測部副部長劉偉偉告訴記者,經遙感監測,2019年度三江源區土壤侵蝕總面積為130605.60km2,佔該區土地總面積的33.49%,其中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和工程侵蝕分別佔該區域土壤侵蝕面積的24.22%、12.27%、63.49%和0.02%。土壤侵蝕以輕度凍融侵蝕與輕度水力侵蝕為主。
-
水保所在氮沉降對全球土壤碳庫存及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研究中取得進展
水保所在氮沉降對全球土壤碳庫存及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4-17 水土保持研究所 針對氮沉降這一全球性問題,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蕾(第一作者)和教授彭長輝(通訊作者),基於多樣點實測數據,計算出陸地生態系統各土地利用類型的氮沉降對土壤碳庫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誘導因子(
-
用粘合劑將沙子改造成生長植物的土壤,是黑科技還是「水變油」?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科研團隊從植物中提取出了一種粘合劑,只要把這種粘合劑摻進沙子裡,再添加適量的水,沙子就可以變成具有「萬向結合約束」的土壤,能夠種植農作物。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於2016年9月發表於中國科學院權威刊物《中國科學》和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
-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西部地區水土...
為落實我校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加強與西部實驗室合作交流,8月9日-12日,由我校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的「西部地區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學術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
天山北坡阜康市土壤侵蝕區域分異特徵及防治重點
1. 2. 3 水土保持布局及防治重點 基於區域土壤侵蝕及其影響因子的定量特徵,結合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需求及區域實際,遵循" 自上而 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原則,通過空間疊置與統計分析、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開展阜康市水土保 持區域布局與防治重點劃定。
-
錢逸泰院士到寧波材料所交流訪問
錢逸泰院士到寧波材料所交流訪問 2015-09-0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9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院士錢逸泰應動力鋰離子電池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兆平之邀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
-
ArcGIS計算土壤侵蝕模數(三)土壤可蝕性因子K計算
本次採用中國土壤流失方程CSLE計算土壤侵蝕模數,計算公式為: A=RKLSBET 式中,式中:A—土壤侵蝕模數。
-
新的研究表明,北美被殖民後,土壤侵蝕和衝積的速度加快了10倍
為了耕作而清除原生森林加速了土壤侵蝕,並導致衝積平原的快速沉積。來自中國、比利時和美國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歐洲人殖民北美大陸之後,土壤侵蝕和「衝積」的速度加快了10倍。昨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人類是如何以遠遠超過自然本身所能達到的速度改變北美地貌的。
-
【論文精選】鐵桿蒿與白羊草枯落物防治土壤侵蝕分析
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號:41530858)等資助。黃土高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強烈的水土流失直接威脅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自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植被得以恢復,其中草地面積顯著增加,約佔黃土高原總面積的41.7%,近地表枯落物大量蓄積。
-
土壤含多少有機質才算正常?
土壤上層呈中性或微酸性反應,下層呈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代換量較高,可達20—40mg當量/100g土,代換性鹽基以鈣、鎂為主,粘粒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具有良好的滲水保水性能,但水分的季節性變化明顯,表現為春旱明顯。土壤膠體吸收能力強,鹽基飽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機質含量為1—3%,但由於褐土適於耕作,大部分已闢為農地,致使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一般為1%左右),氮磷貯量少。
-
日本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訪問中國土壤學會
8月18日至20日,日本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新一屆國際土壤學聯合會DIVISION 3主席、日本東京首都大學Takashi Kosaki教授訪問中國土壤學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長沈仁芳研究員,南京土壤所副所長、中國土壤學會秘書長蔣新研究員,南京土壤所副所長、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張甘霖研究員等參與了接待。
-
陝北子洲特大暴雨引發小流域土壤侵蝕危害與思考—新聞—科學網
據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寶元教授等的推算,此次為該區500年一遇的暴雨。「7·26」特大暴雨引發了黃河中遊一級支流無定河及其支流大理河超歷史洪水,子洲縣受災人口達10.47萬人,城區電力、通訊、供氣、交通中斷,工農業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經濟損失嚴重。暴雨引起的嚴重水土流失,使城區街道洪水漫溢,路面淤泥幾釐米到幾十釐米不等,厚處達1米多,加重了災情。
-
朱鎔基抵達洛杉磯開始訪問美國
本報洛杉磯4月6日電(記者薛福康)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今天抵達美國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磯,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當地時間6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7日零時),朱鎔基總理一行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洛杉磯市市長雷登和中國駐美國大使李肇星登上飛機,迎接朱總理和夫人勞安。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Marko Virta訪問南京土壤所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授Marko Virta訪問南京土壤所 2018-06-13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土壤專題,這些你都要知道!
陡坡落差大,土壤易受重力作用和外力侵蝕的影響,土層薄。在一般耕地耕層中有機質含量只佔土壤乾重的0.5%~2.5%,肥沃的黑土大約可達5%,但它的作用卻很大。 有機質的組成中絕大部分為腐殖質,腐殖質的作用主要有:作物養分的主要來源、增強土壤吸肥保水能力、改良土壤物理性質和促進土壤植物的生長。
-
比利時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Seuntjens教授訪問成都山地所
5月31日,比利時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Flemish Institute for Technological Research, VITO)項目經理Seuntjens教授來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並召開專題學術交流會。會議由科技處張寧副處長主持,山地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
學科專業知識《觀察土壤》
2.土壤質地(1)土壤礦物質顆粒按照粒徑大小可分為石礫、砂粒、粉粒、黏粒等。(2)土壤質地: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佔的相對比例。(3)按土壤質地可將土壤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據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覺近似地做出判斷。
-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Pavan Balaji研究員訪問軟體所
11月6日,應並行軟體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的邀請,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Pavan Balaji研究員到軟體研究所進行訪問交流,並進行了題為MPI on Exascale Systems: Current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
火星土壤劇毒無比,英國專家:有毒不可怕,有水就有戲!
此前,科學家們從鳳凰號火星車等探測器採取的2009份火星土壤樣品中找到了一個危險的東西——強氧化劑高氯酸鹽,尤其是火星這種充滿宇宙射線的環境,高氯酸鹽和強氧化劑會讓火星土壤變得極度有害,生物難以存活。因此,也有科學家認為,火星土壤就是一片「毒藥」,在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已經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