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淨信組織研磨機應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上海淨信Tissuelyser-24全自動樣品組織研磨機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直屬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成立於1960年1月,前身是1930年由農學家丁穎教授創辦的中山大學稻作試驗場及1956年成立的華南農業科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直屬科研機構,成立於2012年,主要開展農業生物物種資源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農業生物轉基因研究,提供農業生物基因鑑評、保存及信息共享等服務,負責院中心實驗室管理。

     為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務,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購買了上海淨信Tissuelyser-24全自動樣品組織研磨機,使得轉基因材料的檢測方面更加有效,幫助中心老師加快研究進度。



    上海淨信的全自動樣品快速研磨儀處理與手工液氮研磨處理後提取 FT 的 DNA、RNA 在濃度、純度上均無顯著性差異(成對檢驗 P>0.05) 。但手工研磨有較大的樣本損失率,對於DNA提取濃度較低的樣品來說,自動研磨儀可以做到樣品0損失,在DNA提取上有著明顯的優勢,且手工處理的過程複雜、易交叉汙染,操作所用時間等方面均不及上海淨信的全自動樣品快速研磨儀,因此自動研磨儀對於DNA提取工作相對於手工研磨處理有很大優勢。 

 

    上海淨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一家生產水平式組織研磨機,垂直式組織研磨機,三維一體式組織研磨機具有全系列生產線的生產廠家。同時還給多家國外品牌及國內企業提供OEM,貼牌代加工服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7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中哈雙方在農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農業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在新疆昌吉成立—新聞—科學網
    瞄準西部農業需求 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新疆是農業大區,也是我國面向中亞的橋頭堡,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園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歐淑清)今年9月,在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落戶大鵬新區,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基因組學、農業動植物分子育種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動生命科學前沿學科與農業、食品與健康、生態與環境等三大領域的交叉融合,促進前沿科技在農業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前身,這裡只是一個製衣廠,現在的辦公場所以前都是廢棄廠房。」
  • 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2019年3月25日,中國北京—今日,科迪華農業科技,陶氏杜邦(NYSE:DWDP)農業事業部與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籤署合作備忘錄。聚焦科技興農,雙方將根據備忘錄在技術開發、田間現場應用、農藝技能提升以及打造鄉村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等多個領域展開切實合作,進一步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 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蘇州)揭牌
    1月1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華東農業科技中心在蘇州揭牌,為蘇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引領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 重磅|未來農業新武器:農業生物技術
    另外 ,美國的農業生物技術還在生物農藥、轉基因動物、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都具有領導性。其實,中國的農業生物技術也同樣很強大。比如,2019年2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25日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其中,該工作要點提出,要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增強農業農村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化基礎前沿和原創性研究。加強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
  • 【深度研究】生物技術:定義世界農業新格局!
    另外 ,美國的農業生物技術還在生物農藥、轉基因動物、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都具有領導性。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化基礎前沿和原創性研究。加強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加快大數據、雲計算、3D列印等農業智能技術研發,形成新興領域自主創新優勢。
  • 寫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建院60周年之際—新聞—科學網
    」等技術為代表的6000多項科技成果,大幅度提高了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引領了全國農業科技的持續發展,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服務農民增收、助力產業升級、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其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致力於禽流感研究二十餘年,成功研製了國際上首個產業化的反向遺傳流感疫苗,先後在國內外應用2000多億羽份,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蔬菜所、基因組所、油料所、棉花所、菸草所牽頭測定了黃瓜、馬鈴薯、番茄、白菜、甘藍、油菜、棉花、菸草等主要農作物及經濟基因組和變異組,發現了數千個與重要生物學過程和馴化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組區域或候選基因集,使我國在該領域進入了世界領先行列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佛山日報訊 記者譚海琪報導:為了深入挖掘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價值,昨日,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在市農科所掛牌成立。研究中心還將陸續在南海、三水、高明等區設立工作站,協助開展項目研究和項目成果轉化。基塘農業系統是珠三角人民創造的一種高效的農業物資循環利用模式。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家畜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
    2013年1月19日,國家863計劃「十二五」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家畜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創製」課題年度總結會議在上海舉辦。課題主持單位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以及課題參加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武漢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課題匯報;來自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和中國農業大學的管理專家和技術專家參加了會議;科技部農村中心相關同志應邀出席本次會議並在會議上就課題管理發表意見。
  • 正確認識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  來源:基因農業網近幾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可謂是熱門話題之一,原因主要歸結於普通公眾認為轉基因技術改變了作物本身的特性,食用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的食品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2020年公開招聘碩士入圍體檢、考察人員名單
    江西教師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江西省農業科學院2020年公開招聘碩士入圍體檢、考察人員名單,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20招聘,教師招聘,資格審查,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教師招聘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
  • 國家林業草原木本香料(華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西農業...
    國家林業草原木本香料(華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西農業大學舉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副司長王連志、江西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胡加林、江西農業大學校長趙小敏、南昌工程學院校長金志農、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林小凡、中國經濟林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慧剛等出席揭牌儀式。
  • 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李楠) 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主糧種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主糧育種領域的科學進展以及「十四五」時期中國農科院科學院在科技支撐種業翻身仗的部署情況。
  • 「大數據+」助推生命科學、醫學、農業創新發展!ICG-15國家基因庫...
    10月27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樣本庫」(Ⅲ-1)和「未來農業、未來食品與全球發展」(Ⅲ-5)兩場分論壇舉行,13位國內外知名資深專家受邀出席,以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權威應用經驗及獨到的行業洞見,串聯基因組技術、大數據技術和未來農業,發掘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未來農業研究的創新機遇。
  • 202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獲資助5項國家優青項目
    9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2020年度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李慧慧研究員,蔬菜花卉所郭兆將副研究員,生物所王寶寶副研究員,基因組所張春芝副研究員、程時鋒研究員喜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獲批直接費用各120萬元,資助期限3年。
  • 大數據+」助推生命科學、醫學、農業創新發展!ICG-15國家基因庫分...
    10月27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承辦的「大數據分析與生物樣本庫」(Ⅲ-1)和「未來農業、未來食品與全球發展」(Ⅲ-5)兩場分論壇舉行,13位國內外知名資深專家受邀出席,以專題報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權威應用經驗及獨到的行業洞見,串聯基因組技術、大數據技術和未來農業,發掘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未來農業研究的創新機遇。
  • 中國農業科學院:打造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作為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迫切需要更多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召開第四次人才工作會議,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科技自立自強和「四個面向」,提出未來五年要打造一支引領農業科技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搶佔農業科技制高點,解決區域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卡脖子」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免生公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國家級公益性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產業技術轉化、國際合作與交流
  • 中國農業科學院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綿羊季節性發情研究中取得...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採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學方法,對蘇尼特羊子宮組織中mRNA、lncRNA和circRNA進行了鑑定,發現了調控綿羊季節性繁殖的關鍵基因、lncRNA、circRNA及信號通路,成功構建了不同轉錄本的調控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