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家畜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

2020-12-02 科學技術部

    2013年1月19日,國家863計劃「十二五」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家畜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創製」課題年度總結會議在上海舉辦。課題主持單位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以及課題參加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武漢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課題匯報;來自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和中國農業大學的管理專家和技術專家參加了會議;科技部農村中心相關同志應邀出席本次會議並在會議上就課題管理發表意見。

    本次交流會旨在及時了解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梳理亮點成果,保證項目和課題總體目標的順利實現。會議由課題首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仇華吉研究員主持並介紹課題背景;農村中心高技術處的負責同志對階段性總結會形式的課題梳理給予了肯定,就課題執行過程中的合作、財務和成果凝練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建議;農科院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對課題管理提出了要求;多家參與課題的任務團隊匯報了課題進展;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童光志所長、中國農業大學楊漢春教授、浙江大學周繼勇教授對課題開展進行了技術指導。

    「家畜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創製」屬於863計劃現代農業領域「十二五」重大項目「農業藥物分子設計與產品創製」,課題以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瘟、豬細小病毒病、小反芻獸疫等嚴重危害我國養殖業的重要傳染病為研究對象,利用反向遺傳操作、同源重組、基因修飾、體外高效表達等先進技術,研製一系列基因缺失標記疫苗、活載體疫苗、病毒樣顆粒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截止到目前,本課題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正在申請的專利11項;已經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4項,正在申請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5項;發表SCI論文17篇。

相關焦點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優良食品微生物高通量...
    5月29日,「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優良食品微生物高通量篩選與細胞選育技術」主題項目工作交流會在無錫順利召開。項目牽頭單位江南大學、各課題承擔單位負責人及主要研究人員共計50餘人參加此次啟動會。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農用微生物製劑與酶產品...
    近日,「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農用微生物製劑與酶產品創製」項目推進會在青島召開。項目首席專家、各課題負責人和主要科研骨幹共50餘人參加推進會。科技部農村中心有關負責人以及部分主題專家組專家參加會議,對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了點評和推進指導。
  • 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2007年度專題課題申請指南
    前  言  「十一五」期間,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863計劃「十一五」發展綱要》,863計劃現代農業技術領域緊緊圍繞著新階段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高技術的重大需求,以「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為目標,重點發展以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農業高技術,加強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力爭在動植物功能基因、動植物分子育種、數字農業、農業智能化裝備、現代食品生物工程、農業生物藥物、海水健康養殖、農業生物質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國農業高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 康紹忠院士:農業領域若干顛覆性技術初探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必須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面向農業農村主戰場、面向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需求,研究提出我國農業領域顛覆性技術的研究方向,搶佔全球農業科技競爭先機,提升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力和產業競爭力。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主題項目...
    2013年4月23日,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主題項目啟動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該項目由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聯合國內多家優勢單位共同承擔,旨在開發可見光(波長380nm-780nm)新頻譜資源,研究可見光通信系統在複雜信道條件下非相干光散射畸變檢測、調製編碼、光電多維復用與分集、最佳捕獲檢測等關鍵技術,建立可見光通信實驗系統並開展典型應用示範,為可見光通信這一新型綠色信息技術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項目「光伏光熱聯合供能(PV/T)關鍵技術研究...
    近期,科技部高新司在武漢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光伏光熱聯合供能(PV/T)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驗收會。該項目由蘭州交通大學國家綠色鍍膜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五家單位共同完成。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2014年備選...
    疫苗產業化共性技術和裝備研發  (1)疫苗產業化新細胞基質研發  篩選和構建適用於疫苗藥物產業化的新型細胞基質,包括人二倍體細胞,動物細胞等進行廣譜病毒的適應性傳代培養等,以及多種基因工程蛋白質和抗體的高效表達;馴化適用於無血清培養的疫苗和抗體藥物產業化新型細胞基質,能夠採用生物反應器等進行大規模培養,建立規模化培養技術平臺。
  • 周國清教授成為廣西首位863計劃主題專家組專家
    2012年04月10日 19:36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黎霞 編輯:利雪娟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10日訊(通訊員 黎霞)近日,「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家委員會和主題專家組成立大會暨專家培訓會在京召開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流能發電與海島新能源供電關鍵技術...
    近期,科技部高新司在浙江舟山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海流能發電與海島新能源供電關鍵技術研究」驗收會。開展了海島電網混合儲能調峰調蓄技術研究,研製了鋰電池和超級電容混合的儲能協同控制裝置,調峰調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2MW,滿足併網/孤網無縫切換控制的要求。研製開發了海島新能源發電監控系統,建立了基於IEC相關標準的新能源電站雙編碼體系框架。
  • 863計劃先進能源領域「海流能發電與海島新能源供電關鍵技術」主題...
    2012年3月23日,國家863計劃先進能源領域「海流能發電與海島新能源供電關鍵技術」主題項目啟動會在杭州召開。科技部高新司能源處、高技術中心能源處參加了會議。    「海流能發電與海島新能源供電關鍵技術」主題項目是863計劃先進能源領域「十二五」優先啟動項目。該項目針對中國海洋戰略中新能源發展的重大技術需求,研製開發集海流能、風能、光伏能、儲能等海島新能源的混合供電系統,努力攻克大容量海流能列陣併網技術、電儲能調峰調蓄控制技術、以及海島混合電源多模式電網運行控制等關鍵技術。
  • 「十二五」863計劃「典型地質災害遙感監測與應急關鍵技術及應用...
    近日,「十二五」863計劃「典型地質災害遙感監測與應急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在北京順利通過驗收。項目面向國家救災減災實際需要,突破了異構空天地觀測網系統規劃與多源遙感影像快速處理、動態滑坡災害地質圖表達、高分多源多維度災害目標提取與損毀評估等關鍵技術,實現了面向典型地質災害的快速任務規劃、高效數據處理、遙感監測預警、精細災情評估和救災方案快速制定等目標,提升了我國地質災害應對能力。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研究成果得到驗收組專家高度評價。    為了實現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的示範與應用,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寧夏科技廳組織寧夏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包頭市華清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農林科學院等單位,以典型鹽鹼地改良為目標,歷時4年,研究出適合我國河套鹽鹼土、濱海鹽鹼土等不同類型區域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形成了鹽鹼地高效植被構建方面的技術體系和模式,研製出一批鹽鹼地土壤調理與培肥新產品
  • ...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訂立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程重組候選...
    格隆匯 9 月 29日丨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HK)公告,公司一間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深圳金領域生物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深圳金領域")已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訂立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程重組候選疫苗細胞株("基因工程重組候選疫苗細胞株")技術轉讓協議("技術轉讓協議
  •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無人機遙感安全檢測技術與網絡示範體系...
    2013年4月2日,國家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無人機遙感安全檢測技術與網絡示範體系研究」主題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    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聯合國內多家優勢單位共同承擔,在「十一五」無人機遙感綜合驗證系統項目成果的基礎上,主要面向我國主流民用遙感無人機開展安全性能檢測技術、評估系統及運行機制研究,構建功能齊備、滿足常態化運行需求的在線檢測設施和外場試驗環境,實現無人機終端的快速響應、網絡協同管理、任務計劃調度、信息現場獲取與實時處理,建立先進的無人機航空遙感可靠性、安全性和載荷特性檢測系統及網絡示範體系
  • 禽流感基因工程三聯疫苗成功上市
    3月30日在海南博鰲宣布,他們聯合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歷時6年研製的中國首創雞新支流(Re-9株)基因工程三聯疫苗成功上市。我國H9亞型禽流感疫苗自此邁入基因工程時代。禽流感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其中的H9亞型禽流感嚴重影響家禽生產性能,蛋雞產蛋率下降,肉雞生長緩慢。它還具有直接感染人或者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提供內部基因等潛在能力。此前,傳統疫苗走過了組織毒和細胞毒時代,作為第三代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利用DNA重組、基因缺失或蛋白表達等生物技術生產的疫苗製品。
  • 「十二五」863計劃「超深探地雷達系統及其產業化」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十二五」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超深探地雷達系統及其產業化」順利通過項目驗收。    為填補我國在超深探地雷達相關關鍵技術方面的空白並實現產業化,項目承擔單位內蒙古計算機應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突破了MF/HF寬帶偽隨機脈衝編碼超深探地雷達系統總體技術,在偽隨機編碼探地雷達體系結構、超長偽隨機編碼脈衝產生和相關接收處理技術方面進行創新。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文|35鬥全球農業顛覆式發展必然少不了農業生物技術的創造性力量。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
  •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先進位造技術領域2013年度備選項目徵集指南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總體精神,促進科技支撐傳統製造業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重磅|未來農業新武器:農業生物技術
    什麼是農業生物技術呢?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已經農業大國當做核心競爭力,中國也正在努力。
  • 開拓中國農業基因工程的女院士
    攝於2004年·人物檔案·范雲六,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中國植物基因工程的開創者、國家農業基因工程學科帶頭人。1930年出生於湖南, 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農業化學系,曾任國家973計劃專家顧問組成員、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