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基因工程三聯疫苗成功上市

2021-01-20 網易科技

2016-04-03 13:27:16 來源: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舉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喬地 通訊員鄭世孝)河南洛陽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月30日在海南博鰲宣布,他們聯合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歷時6年研製的中國首創雞新支流(Re-9株)基因工程三聯疫苗成功上市。我國H9亞型禽流感疫苗自此邁入基因工程時代。

禽流感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其中的H9亞型禽流感嚴重影響家禽生產性能,蛋雞產蛋率下降,肉雞生長緩慢。它還具有直接感染人或者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提供內部基因等潛在能力。此前,傳統疫苗走過了組織毒和細胞毒時代,作為第三代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利用DNA重組、基因缺失或蛋白表達等生物技術生產的疫苗製品。

普萊柯公司副總經理、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員介紹,他們將H9N2亞型禽流感流行毒株的兩個表面基因,與另一個H1N1亞型的雞胚高產流感毒株的6個內部基因進行重組,構建了疫苗株Re-9。Re-9株整合了兩個親本毒株的優勢,增殖滴度高、免疫原性好。

國內多位獸醫界權威專家認為,雞新支流(Re-9)三聯基因工程疫苗具有抗原保護譜廣、抗體水平高、免疫保護期長的優勢,實現基因重組技術引領禽流感H9亞型滅活苗進入基因工程時代,「863」科研成果複合型佐劑引爆抗體提升新革命,解決了H9亞型禽流感變異保護性差的問題,肉/仔雞免疫應答弱、抗體上升慢、空白期長的問題,蛋/種雞抗體高度低、維持時間短、免疫次數多的問題。

該產品已獲國家新獸藥證書,並被農業部批准上市,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雞新支流(H9)三聯滅活疫苗的升級換代產品。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 齊亞倫_NT4779

相關焦點

  • 第三代亞單位或基因工程/多肽疫苗研發方興未艾
    傳統疫苗的研究是把原有的野生的病毒或細菌在實驗室培養製備後,通過物理、化學的方式將其滅活,即為原始疫苗的主要成分,加上佐劑再通過注射或口服進行免疫,但這種方式也會帶來比較大的毒副反應。因此,目前又進入到第三代亞單位或基因工程/多肽疫苗的研發。
  • 董秘解碼:普萊柯正加大非洲豬瘟等基因工程疫苗的開發​
    「董秘解碼」是巨豐投資推出的挖掘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互動交流情報的重磅內容。1.普萊柯:公司正加大非洲豬瘟、口蹄疫和禽流感(H5+H7)的基因工程疫苗的開發投資者問普萊柯(603566):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非洲豬瘟的影響嗎?未來能否改善?
  • 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
    原標題: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   我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和豬肉
  • 哥本哈根動物園為企鵝注射禽流感疫苗
    丹麥西部一家養雞場11月曾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新華社/法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日 (外代一線)(2)哥本哈根動物園為企鵝注射禽流感疫苗 12月1日,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為一隻洪堡企鵝注射疫苗。 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的所有鳥類每年都要接受體檢,並注射禽流感疫苗。丹麥西部一家養雞場11月曾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 ...訪泰國國家基因工程和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疫苗研發負責人阿南...
    新華社泰國巴吞他尼7月4日電專訪:泰國科學界爭分奪秒研發新冠疫苗——訪泰國國家基因工程和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疫苗研發負責人阿南·凱瓦塔納新華社記者任芊在全球新冠疫情依舊嚴峻的當下,加速新冠疫苗研發、助力本國復工復產成為泰國科學界亟待攻克的課題
  • 新中國疫苗研製70年回顧 感謝這些疫苗的救命之恩
    從肆虐人類的天花、脊髓灰質炎、鼠疫、霍亂、結核等烈性傳染病,到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各種新舊傳染病此起彼伏。
  • 基因工程技術領跑者,全球領先的HPV疫苗管線,潛力巨大
    1、行業亮點(1)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基因工程疫苗技術平臺具備全球領先優勢。2、核心競爭力分析技術優勢、診斷產品、疫苗、研發創新優勢,產品優勢等方面看,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體外診斷試劑、體外診斷儀器與疫苗的研發,已經建立了酶聯免疫體外診斷試劑、生化體外診斷試劑、化學發光體外診斷試劑、核酸體外診斷試劑、質控品、診斷儀器、基因工程重組疫苗、完整病毒疫苗8大類產品的技術平臺。
  • 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合成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何凡)研發新冠肺炎防治藥物和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也備受關注。在18日上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表示,目前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其他相關工作也在抓緊推進過程中。
  • 長春長生生物有生產哪些疫苗產品 生物疫苗概念股一覽
    長生生物年報顯示,2017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66億元,幾乎全部由長春長生貢獻。  生物疫苗概念股有哪些?生物疫苗概念股一覽(來源:同花順)  中牧股份(600195)公司是首家獲國家農業部批准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
  • 【黑馬股】家禽疫苗龍頭 復旦復華井噴爆發
    近期兩市衝擊漲停板的,從普洛康裕、東北藥到今日的江蘇吳中、中恆集團,其核心題材都是禽流感疫苗題材,由於禽流感正在歐洲向外大面積蔓延,市場對家禽疫苗的需求正在爆發性地增長
  • 國資委: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合成
    其中疫苗研發也在武漢、北京等地緊鑼密鼓的推進。目前滅活疫苗的研發正在進行病毒培養,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其他相關工作也在抓緊推進過程中。此外,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成功率先研製出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並迅速提供國家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和各省市疾控中心用於一線檢測。目前已累計生產100萬人份,在病患篩查、病毒檢測分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禽流感病毒宿主適應性「基因調頻」的進化特徵
    H7N9和H5N1等禽流感病毒可通過跨物種傳播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動物。在感染過程中病毒基因組會發生適應性進化,例如PB2基因的627位點會發生由禽特徵性的穀氨酸(627E)替代為哺乳動物特徵性的賴氨酸(627K),這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試驗、小鼠和雪貂等動物感染模型中得到驗證。
  • 關於常見貓咪三聯疫苗—妙三多的二三事
    關於常見貓咪三聯疫苗—妙三多的二三事時間:2019-04-22 11: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常見貓咪三聯疫苗妙三多的二三事 小貓出生時,會從母乳中獲得保護自己的母源抗體,這些抗體使其免受病毒的侵害。不過,在幼貓開始斷奶後,這些抗體會漸漸消失。
  • 萊茵生物聯環藥業等公司紛紛澄清產品與禽流感無關
    ,而一些嗅到機遇的投資者「例行公事」般開始爆炒以往的疫苗概念相關股票,萊茵生物、聯環藥業、海王生物等公司股價紛紛大幅上揚。  4月7日晚間,上述3家公司不約而同發布公告,均撇清與禽流感干係。其中,屢次無辜成為「偽流感概念」的萊茵生物明確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從未涉足疫苗或診斷試劑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所生產的產品與治療流感藥物也不存在相關性。」
  • 國資委:滅活疫苗研發正進行病毒培養,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
    香港中評社記者:研發新冠肺炎防治藥物和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也備受人們關注。請問接下來國資委會如何協調涉藥央企來加強研發疫苗和藥物?謝謝。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謝謝你的提問。首先是國藥集團所屬中國生物,剛才任主任也講了成功率先研製出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並迅速提供國家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和各省市疾控中心用於一線檢測。目前已累計生產100萬人份,在病患篩查、病毒檢測分離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戰疫·應考」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合成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何凡)研發新冠肺炎防治藥物和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也備受關注。在18日上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世堂表示,目前重組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的合成,其他相關工作也在抓緊推進過程中。
  • 科學網—《科學》雜誌刊登有關禽流感病毒爭議論文
    美國《科學》雜誌6月21日在線發表了引發數月爭議的禽流感病毒論文,論文公布了製成易在哺乳動物雪貂間傳播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變種實驗的相關數據。
  • 美科學家提出: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與受體形狀有關
    該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監視禽流感毒株的進化,並有助於開發抵禦致命的流行性流感的疫苗。   以往的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是否能感染人類,取決於它的血凝素(病毒表面的一種蛋白質)是否能夠與呼吸道多糖受體結合。人類呼吸系統細胞中有alpha2-6類的多糖受體;禽類呼吸系統細胞中則是alpha2-3類多糖受體。細胞中糖分子的連接方式是受體分類的基礎。
  • 疫苗研發難、燒錢狠、論文成製毒奶 「路線圖」|生物科技六大坎兒
    以研製疫苗為例,從2003年的SARS疫苗,到2009甲型H1N1流感疫苗,再到2017年伊波拉疫苗,研製過程都十分艱辛。業界甚至認為,疫苗研製的成功可能要靠些運氣。由於疫苗針對的是最難以控制的微生物,即細菌或病菌,往往研製過程耗時耗力。 再來看此次新冠疫苗。
  • 上海巴斯德所與中慧元通合作研發生產基因工程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6月16日宣布,與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畢赤酵母)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生產和商業轉化籤署合作協議。目前國內有5條新冠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同步開展,包括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減毒疫苗;並且已經有5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個為滅活疫苗。此次上海巴斯德所和中慧元通公司開展的新冠疫苗合作項目,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重組基因工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