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心」有孔蟲

2021-01-15 智匯海洋

第559期

提到「海洋之心」,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電影《鐵達尼號》中那顆價值連城的鑽石。本期介紹的藏品,也被稱作「海洋之心」,是來自深海的有孔蟲模型。


這個模型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鄭守儀院士向國家海洋博物館捐贈的,是原生動物有孔蟲「乳小滴蟲」放大110倍的水晶模型,其原型採集於東海水下130米處。這個精心製作的模型,寬6.2釐米,長8.2釐米,被譽為昭示海洋秘密的文化符號。

 

有孔蟲是一種古老的原生單細胞動物,屬於原生動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它能分泌鈣質或矽質形成外殼,外殼上有一個大孔或多個細孔,以便伸出偽足,因此得名有孔蟲。5億多年前,有孔蟲就生活在海洋中,包括1000多個屬、3.4萬多種。有孔蟲個體極其微小,僅有0.15毫米,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分辨出來。

有孔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根據殼體依殼壁組成部分及微細構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假幾丁質殼,殼壁薄且易變形。二是膠結質殼,殼壁由自身分泌的物質膠及外來物質構成。三是鈣質殼,主要由自身分泌物組成。四是矽質殼,殼體有單房室、雙房室或多房室,房室之間的隔板有孔相通,是有孔蟲最顯著的特點。


有孔蟲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原生動物,有孔蟲數量豐富且分布廣泛,再加上它對環境的敏感反應,因此成為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由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有孔蟲,根據它的沉積物不但能確定地層的地質年代,還能揭示古生態情況,在古海洋研究中經常使用有孔蟲進行放射性碳探測年代,也為尋找礦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據。


除了重要的科研價值,有孔蟲還有多樣化的藝術價值。


有孔蟲殼體的房室構造形成了自然界特有的藝術變化,為雕塑、建築設計、工藝品、工業設計等藝術設計和研究領域提供了靈感來源。例如:單房室類群呈球形或者平旋管狀;多房室類群的房室排列多數為螺旋狀,螺旋狀中更有平旋、盤狀、雙列、單列等類型。殼體形態的穿插疊加,為建築設計的空間解決提供了可能性。殼體線條的節奏與韻律的變化,給工業設計中例如燈具、椅子等產品的功能與形態,增添了藝術性和趣味性。


來源:中國海洋報  作者:孔丹

智匯海洋 定位於中國海洋智庫核心媒體,整合推送海洋資訊、傳播海洋學術成果。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和立場,信息來源於已公開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和媒體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確認後立即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2日訊 (記者 馬文文) 新春伊始,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博物館承辦的《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於2019年2月12日下午正式開展。此次展覽是山東省文旅行業助力海洋強省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山東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加強合作的又一次嘗試,對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有孔蟲是有殼或無殼的單細胞動物,由一團原生質構成,隸屬於原生生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殼表或殼口上有一個或多個開孔,供偽足伸出。
  • 參觀山東省博物館「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活動
    「有孔蟲是有殼或無殼的單細胞動物,由一團原生質構成,隸屬於原生生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如果將這段文字講述給一年級的小學生聽,他們或許會對很多名稱有疑惑。但是當他們走進省博物館體驗區,通過放大鏡和顯微鏡的鏡頭,親眼觀察有孔蟲標本,再對比放大後的圖片介紹時,便能明白什麼是有孔蟲,並能感受「大海裡的小巨人」的美麗。於是,4月7日,一年級六班雛鷹小隊的成員們走進山東省博物館參觀了「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
  • 世界最大海洋科普公園——青島有孔蟲雕塑園開園!
    海濱之城青島,一群人站在海邊,共同見證一個「世界之最」的誕生——中國·青島有孔蟲雕塑園。它位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城市陽臺」,是世界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更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科普公園!常有人問,「科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至今,人類還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但如果有人問,「科學家有什麼用?」
  • 有孔蟲科普展山東開展 呈現人類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
    中新網濟南2月12日電 (孫宏瑗)「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12日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展。該展覽旨在展示世界頂級科研團隊學術成果,向公眾展示肉眼不可見的微觀海洋生物世界、普及科學知識,助力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有孔蟲有「大海裡的小巨人」之稱。圖為有孔蟲模型。 孫宏瑗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孔蟲模型呈貝殼、陶罐、哨子、花環等形狀。
  • 科學小記者 | Wow,海洋中古氣候變化的見證者——浮遊有孔蟲
    史蒂芬.施泰因克是一名古海洋學家、古氣候學家、微古生物學學家,他的主要研究是浮遊有孔蟲個體特徵、生態分布、季節性變化等,尤其是浮遊有孔蟲對蘊涵古海洋環境信息的研究方法、重要性。  表層海洋環境和沉降過程都對浮遊有孔蟲群落及其殼體化學組成有明顯影響,海洋的水溫、深度和鹽分決定了浮遊有孔蟲生長、生殖和分布,因種類繁多,數量豐富,分布廣泛,可生活於各種各樣的海洋環境。浮遊有孔蟲雖然僅佔浮遊動物總量的很小部分(2-10%),但沉積在海底的鈣質殼約佔深海儲碳總量的20%,具有良好的保存潛力,並且對環境變化敏感。
  • 五億年前有孔蟲亮相市博物館 濱州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11月26日,《海洋之心——有孔蟲科普展》將在市博物館開展。25日上午,市博物館一樓展廳內已經布展完成,一個個展櫃內擺放著精緻細小的展品,這些小展品肉眼無法看清其形態,每一個小展品都配有一個放大鏡,而放大百倍之後也僅僅有豆粒大小,這些小展品就是來自五億年前的有孔蟲。
  • 有孔蟲
    有孔蟲是一類長有偽足的微小的單細胞原生動物,它們當中的大多數都有礦物質形成的硬殼,殼上多有開口,殼壁上還有許多小孔。有孔蟲的身體由一團細胞質構成,細胞質分化為兩層,外層又薄又透明,叫做外質;內層顏色較深,叫做內質。
  • 有孔蟲講述的3000萬年「南海神話」
    自寒武紀至今,已知其化石種類有4萬多種,分布於五大洋不同海洋環境的現代有孔蟲,種類有6000多種,僅在我國海域就生活了1500多種。 研究現今海洋中的有孔蟲種類及數量、分布,總結其與所處環境因子的關係,科學家就可以推測出古海洋環境和古氣候。
  • 地層的年齡 有孔蟲悄悄告訴你
    然而海洋生物學家知道,人們常掛在嘴邊的鯨魚、海豚,以及各種魚類,在海洋生物家族中,都算是「小門小戶」。  真正數量龐大的,還是海洋微生物。它們處在海洋食物金字塔的底部。有孔蟲、放射蟲、硅藻、顆石藻、甲藻,甚至真菌、細菌、古菌……都屬此類。  只是,對人類來說,它們實在太過低調,必須藉助顯微鏡才能識別。
  • 有孔蟲(Foraminifera)
    下面有一張現生的浮遊有孔蟲照片,可以看到活體有孔蟲身體表面沒有小孔,反而有很多透明的細刺。            現生有孔蟲      這些刺狀、絲狀物是它的偽足,是細胞質延伸出的,稱之為「足」是強調其運動功能。一些海底表面生活的有孔蟲,利用偽足,每小時可移動數釐米。
  • 有孔蟲:「蟲」丁興旺的大家族,真正的地球歷史見證者!
    江湖兇險,有孔蟲也心有戚戚焉,於是它們進化出外殼來保護自己。有一部分有孔蟲,它們分泌鈣質形成殼體;有一部分有孔蟲,它們分泌膠粘物質來粘接身邊的固體碎屑,靈活機智地把砂礫、雲母片、貝殼碎屑、各種礦物碎屑、甚至其他死亡有孔蟲的空殼交接在一起形成外殼。據統計,現存的有孔蟲有10,000多種,已經滅絕的有孔蟲有數萬種。
  • 鄭守儀:帶你看看有孔蟲的世界
    回國後,鄭守儀被分配到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按照她的興趣和專長,從事中國海現代有孔蟲分類學和生態學的研究工作。    有孔蟲是一種有著5億多年歷史的帶殼海洋單細胞生物,平均約有1毫米大小,已知的古代種類多達4萬種,現今也有6千餘種,是海洋環境的優越指示生物。彼時,國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歷時百餘年,但在國內,現代有孔蟲尚屬研究空白。
  • 西海岸新區自由行 |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
    >這些深海裡的「小巨人」(浮遊生物)栩栩如生地立在公園的一角從5億多年的歷史長河裡徜徉至今感嘆之餘西海岸新區有孔蟲雕塑園世界上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西海岸新區城市陽臺景區的有孔蟲雕塑園,集科學、藝術、海洋文化於一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
  • 全國首例生物模型智慧財產權保護案:「有孔蟲」變形記
    、布雷迪弗林特蟲、中裡假穹背蟲、日本轉輪蟲、庫魯克杉斯基飾異形蟲、柳條企蟲),具體形式須經本院審核,逾期不履行,本院將依法強制清除,所需費用由被告煙臺環境辦承擔;二、被告煙臺環境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告海洋研究所支付作品使用費5萬元;三、被告劉某某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煙臺日報》或《煙臺晚報》向原告海洋研究所、鄭守儀公開賠禮道歉,內容須經本院審查,如被告劉某某拒不履行,本院將在《煙臺日報
  • 北京丨揭秘世界最古老原生動物——有孔蟲的發現與探究
    你能想像得到原來貌不驚人的沙子其實也蘊藏著驚人之美嗎?W博士玩科學將從下面幾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神奇的生物。自寒武紀至今,有孔蟲有5億多年的歷史,平均1毫米大小的美麗單細胞動物,卻有著海洋小巨人的稱號。小小的有孔蟲不僅僅是顆小化石,它對於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來說,更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它常常被科學家用來進行地層地質年代的判別,更甚之能了解古環境和古氣候。
  • 絢麗多彩3000萬年:有孔蟲講述的「南海神話」
    新華社「決心」號3月15日電  題:絢麗多彩3000萬年:有孔蟲講述的「南海神話」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  如果將深海沉積看作是一部記錄南海歷史卷帙浩繁的巨著,小小的有孔蟲就是這部巨著的「書籤」。這種在地球上已生活5億年的單細胞動物,對海洋環境變化極為敏感,每一個屬種都有獨特的「生命曲線」,從而成為科學家確定深海沉積年齡的「標籤」。  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目前已完成第一個鑽探站位的工作。在南海北部3770米深的海水下,「決心」號順利鑽取海底1081米深的鑽孔巖芯。在這些巖芯樣品中,船上科學家已尋找到3000萬年前生活在南海的有孔蟲。
  • 風雲島行動海洋之心是做什麼的 海洋之心介紹
    風雲島行動的海洋之心是一個用來增強玩家之間羈絆的道具,不過這個名字聽起來也太像是鐵達尼號裡的項鍊了吧,一群玩這種遊戲的男玩家送這個真的好嗎?風雲島行動手遊海洋之心作用海洋之心是遊戲中的重要道具之一,通過該物品,可以增加角色之間的羈絆、親密度,帶來更多的資源收益。
  • 王者榮耀武則天海洋之心翻新圖鑑 海洋之心怎麼樣
    《王者榮耀》武則天海洋之心皮膚翻新,相信大家愛都很好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武則天海洋之心翻新圖鑑!千萬不要錯過呀!  武則天-海洋之心的皮膚翻新,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模型和特效的優化工作,預計在4月末上線哦!
  • 「海洋之心」的未解之謎
    電影中的「海洋之心」電影中的「海洋之心」海洋之心  近期電影《鐵達尼號》3D影片中那顆碩大的深藍色寶石「海洋之心」,大概是萬千姑娘們除了男主角外最想擁有的。但這樣一件稀世珍寶,其實並非藍鑽,也非藍寶石。「海洋之心」的幕後,是一個關於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  「路易十六有一顆王冠碧鑽,在1792年的時候不見了,差不多就是他上斷頭臺的一年。有人說,鑽石被分割了。這顆鑽石被重新切割成心形,叫海洋之心。」
  • 《風雲島行動》海洋之心有什麼用 海洋之心作用介紹
    導 讀 風雲島行動海洋之心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