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期
提到「海洋之心」,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電影《鐵達尼號》中那顆價值連城的鑽石。本期介紹的藏品,也被稱作「海洋之心」,是來自深海的有孔蟲模型。
這個模型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鄭守儀院士向國家海洋博物館捐贈的,是原生動物有孔蟲「乳小滴蟲」放大110倍的水晶模型,其原型採集於東海水下130米處。這個精心製作的模型,寬6.2釐米,長8.2釐米,被譽為昭示海洋秘密的文化符號。
有孔蟲是一種古老的原生單細胞動物,屬於原生動物界粒網蟲門有孔蟲綱。它能分泌鈣質或矽質形成外殼,外殼上有一個大孔或多個細孔,以便伸出偽足,因此得名有孔蟲。5億多年前,有孔蟲就生活在海洋中,包括1000多個屬、3.4萬多種。有孔蟲個體極其微小,僅有0.15毫米,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分辨出來。
有孔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根據殼體依殼壁組成部分及微細構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假幾丁質殼,殼壁薄且易變形。二是膠結質殼,殼壁由自身分泌的物質膠及外來物質構成。三是鈣質殼,主要由自身分泌物組成。四是矽質殼,殼體有單房室、雙房室或多房室,房室之間的隔板有孔相通,是有孔蟲最顯著的特點。
有孔蟲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原生動物,有孔蟲數量豐富且分布廣泛,再加上它對環境的敏感反應,因此成為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由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有孔蟲,根據它的沉積物不但能確定地層的地質年代,還能揭示古生態情況,在古海洋研究中經常使用有孔蟲進行放射性碳探測年代,也為尋找礦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據。
除了重要的科研價值,有孔蟲還有多樣化的藝術價值。
有孔蟲殼體的房室構造形成了自然界特有的藝術變化,為雕塑、建築設計、工藝品、工業設計等藝術設計和研究領域提供了靈感來源。例如:單房室類群呈球形或者平旋管狀;多房室類群的房室排列多數為螺旋狀,螺旋狀中更有平旋、盤狀、雙列、單列等類型。殼體形態的穿插疊加,為建築設計的空間解決提供了可能性。殼體線條的節奏與韻律的變化,給工業設計中例如燈具、椅子等產品的功能與形態,增添了藝術性和趣味性。
來源:中國海洋報 作者:孔丹
智匯海洋 定位於中國海洋智庫核心媒體,整合推送海洋資訊、傳播海洋學術成果。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和立場,信息來源於已公開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和媒體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確認後立即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