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行業印製電路工藝中,你知道什麼是幹膜光抗蝕劑嗎?

2021-01-07 PCB行業如笙

在PCB電路板的印刷過程中,有一種幹膜光抗蝕膠。你知道它的功能嗎?本文簡要介紹了幹膜光抗蝕劑在印刷電路中的作用。

PCB行業如笙

幹膜光抗蝕劑是1968年出現的一種感光材料,是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感光材料,幹膜的開發和應用始於70年代中期。許多產品從那時起就被用於印製電路板的生產。由於幹膜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高質量的成像性能和耐化學性,可用於印製電路板的生產。它在製造精密薄導體、提高生產率、簡化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PCB行業如笙

印製電路板生產廠家希望使用良好的幹膜,用來保證板的質量,提高穩定生產,提高效率。用幹膜製作印刷電路板具有以下特點:

1、它具有很高的解析度,通常線寬可以是0.1毫米;使用幹膜,線寬可以是0.05毫米。

2、在平面電鍍工藝中採用幹膜。當塗層厚度小於緩蝕劑厚度時,塗層厚度在高低夾鉗之間增加,這樣可以防止塗層突出,當膜被去除時緩蝕劑嵌入塗層下。以保證線路精度。

3、幹膜厚度和成分一致,避免了成像中的不連續性和高可靠性。

4、幹膜的使用大大簡化了印刷電路板的製造過程,有利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PCB行業如笙

幹膜按顯影和除膜方法可分為溶劑幹膜、水溶性幹膜和剝離型幹膜。使用幹膜時,首先要檢查外觀。優良的幹膜必須要做到無顆粒雜質、無氣泡;耐腐蝕膜厚度均勻;顏色均勻;無膠層流動。如果上述要求中存在幹膜缺陷,會增加圖像傳輸後的版次修改量,根本無法使用。通常,光刻膠層的厚度標記在產品裝箱單或產品規格上。相同厚度的幹膜可用於不同用途。對於印刷和蝕刻工藝,可選擇厚度為25微米的幹膜,而對於圖案電鍍,可選擇厚度為38微米的幹膜。如果用於遮蔽,光刻膠的厚度應高達50微米。幹膜光抗蝕劑的主體主要是負感光材料。其厚度因其用途而異。如果有上千種規格,最薄的可以超過10微米,最厚的可以達到100微米。聚酯薄膜的薄接觸面是支撐和覆蓋感光膠層的載體。厚度通常約為25微米。

PCB行業如笙

印製電路板生產廠家喜歡使用良好的幹膜,以保證印製電路板的質量,穩定生產,提高效率。近年來,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印刷電路板的精度密度不斷提高。為了滿足印刷電路板的生產需要,幹膜生產廠家不斷推出一系列新的幹膜產品,大大提高了幹膜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小編的解答到此結束了,如果您有更多的問題解答或需要補充的地方,請留言板下方留言聯繫!

相關焦點

  • PCB行業製作流程,印製工藝蝕刻技術簡介
    在PCB行業印刷工藝中,小編將闡述蝕刻工藝的機理、特點和效果。PCB圖形傳輸後,無論是採用減成法還是半加成法工藝處理,都是通過化學腐蝕去除無用的金屬箔(層),得到所需的電路圖形。這個過程簡稱為「蝕刻工藝」。這是印製電路板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PCB印製電路板製造的幹膜技術工藝解析
    印製電路製造者都希望選用性能良好的幹膜,以保證印製板質量,穩定生產,提高效益。近年來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印製板的精度密度不斷提高,為滿足印製板生產的需要,不斷有推出新的幹膜產品,性能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 幹膜貼膜時,先從幹膜上剝下聚乙烯保護膜,然後在加熱加壓的條件下將幹膜抗蝕劑粘貼在覆銅箔板上。
  • 揭秘PCB外層電路的蝕刻工藝
    從理論上講,印製電路進入到蝕刻階段後,其圖形截面狀態應如圖2所示。在圖形電鍍法加工印製電路的工藝中,理想狀態應該是:電鍍後的銅和錫或銅和鉛錫的厚度總和不應超過耐電鍍感光膜的厚度,使電鍍圖形完全被膜兩側的「牆」擋住並嵌在裡面。然而,現實生產中,全世界的印製電路板在電鍍後,鍍層圖形都要大大厚於感光圖形。
  • 碳黑系列——C黑導電膜,PCB行業印製工藝程序簡介
    在PCB行業中,採用炭黑懸浮液直接電鍍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取消化學鍍銅的直接電鍍工藝。首先用炭黑懸浮液接觸印製電路板,在通孔孔壁表面形成炭黑層。石墨懸浮液用於接觸印刷電路板和孔壁工作檯。表面的炭黑層形成石墨層,然後電鍍。
  • PCB線路板外層電路的蝕刻工藝
    另外一種工藝方法是整個板子上都鍍銅,感光膜以外的部分僅僅是錫或鉛錫抗蝕層。這種工藝稱為「全板鍍銅工藝「。與圖形電鍍相比,全板鍍銅的最大缺點是板面各處都要鍍兩次銅而且蝕刻時還必須都把它們腐蝕掉。因此當導線線寬十分精細時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側腐蝕會嚴重影響線條的均勻性。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
  • PCB印刷線路板印製電路工藝介紹—電解銅箔生產工藝
    電解銅箔的生產工藝主要為:1、造液(形成硫酸銅液)2、電解(形成毛箔)3、表面處理(粗化處理、鈍化層形成、光面處理)。制液工藝是在加熱條件下(一般為70-90攝氏度),在制液罐中,由硫酸和銅材料(高級電解銅箔需要高純度銅線)進行化學反應,實現多通道過濾,形成硫酸銅液,然後將專用泵泵入電解液儲槽。
  • PCB減成法和加成法的概念及製造工藝
    減成法是當今印製電路製造的主要方法,它的最大優點是工藝成熟、穩定和可靠。   減成法工藝製造的印製電路可分為如下兩類。   1.非孔化印製板(Non—plating—through—hole Board)   此類印製板採用絲網印刷,然後蝕刻出印製板的方法生產,也可採用光化學法生產。非穿孔鍍印製板主要是單面板,也有少量雙面板,主要用於電視機、收音機。
  • pcb等離子表面清洗機印製電路板處理技術
    該技術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應用較早,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因此,在IC加工中是一項長期而成熟的技術。因為等離子體是一種高能、高活性的物質,對任何有機材料等都有很好的蝕刻效果,等離子體的製作是幹法處理的,不會造成汙染,所以近年來已經被大量應用於pcb印製電路板的製作。
  • 深度解析PCB蝕刻工藝過程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這種方法非常近似於內層蝕刻工藝,可以參閱內層製作工藝中的蝕刻。 目前,錫或鉛錫是最常用的抗蝕層,用在氨性蝕刻劑的蝕刻工藝中.氨性蝕刻劑是普遍使用的化工藥液,與錫或鉛錫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氨性蝕刻劑主要是指氨水/氯化氨蝕刻液。 此外,在市場上還可以買到氨水/硫酸氨蝕刻藥液。
  • 【技術】PCB蝕刻工藝及過程控制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這種方法非常近似於內層蝕刻工藝,可以參閱內層製作工藝中的蝕刻。 目前,錫或鉛錫是最常用的抗蝕層,用在氨性蝕刻劑的蝕刻工藝中.氨性蝕刻劑是普遍使用的化工藥液,與錫或鉛錫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氨性蝕刻劑主要是指氨水/氯化氨蝕刻液。
  • 印製電路板的製作及檢驗
    (3)圖形轉移 把相版上的印製電路圖形轉移到覆銅板上,稱圖形轉移,它是PCB製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根據圖形轉移後所得到的電路圖形與所需要的電路圖形是否一致,可分為「正像」和「負像」。 圖形轉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絲網漏印法和光化學法等。 1)絲網漏印 絲網漏印(簡稱絲印)是一種古老的印製工藝,與油印機類似。
  • 印刷電路板PCB的蝕刻工藝介紹
    另外一種工藝方法是整個板子上都鍍銅,感光膜以外的部分僅僅是錫或鉛錫抗蝕層。這種工藝稱為「全板鍍銅工藝「。與圖形電鍍相比,全板鍍銅的最大缺點是板面各處都要鍍兩次銅而且蝕刻時還必須都把它們腐蝕掉。因此當導線線寬十分精細時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側腐蝕會嚴重影響線條的均勻性。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
  • PCB鹼性蝕刻常見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法
    1.問題:印製電路中蝕刻速率降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992.htm原因:由於工藝參數控制不當引起的解決方法:按工藝要求進行檢查及調整溫度、噴淋壓力、溶液比重、PH值和氯化銨的含量等工藝參數到工藝規定值
  • PCB製作工藝中銅蝕刻法簡介,帶你深入了解線路板,行業乾貨
    印製電路生產製造加工工藝介紹:因為印製電路生產工藝不斷發展的趨勢,生產製造方法也越來越多,因此分類也有很多。生產製造加工工藝包含了照相製版、圖像遷移、蝕刻工藝、鑽孔、孔金屬化、表層金屬材料塗敷及其有機化學原材料塗敷等工藝流程。
  • PCB外層電路的加工蝕刻技術介紹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這種方法非常近似於內層蝕刻工藝,可以參閱內層製作工藝中的蝕刻。  目前,錫或鉛錫是最常用的抗蝕層,用在氨性蝕刻劑的蝕刻工藝中.氨性蝕刻劑是普遍使用的化工藥液,與錫或鉛錫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氨性蝕刻劑主要是指氨水/氯化氨蝕刻液。此外,在市場上還可以買到氨水/硫酸氨蝕刻藥液。
  • PCB的製造工藝到底有多複雜?
    PCB——英文全稱Printed Circuie Board,即印製線路板。通常把在絕緣材上,按預定設計,製成印製線路、印製元件或兩者組合而成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電路。而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線路。這樣就把印製電路或印製線路的成品板稱為印製線路板,亦稱為印製板或印製電路板。
  • pcb顯影不淨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高密度圖像轉移工藝過程中,若控制失靈,極容易滲鍍、顯影不良或抗蝕幹膜剝離等質量問題。為更進一步了解產生故障的原因,下面對pcb顯影不淨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進行介紹。很容易造成印製電路板的報廢,是生產中特別要注意的要點。圖形電鍍過程中,引起的滲鍍的原因分析如下:   (1)幹膜顯影性不良,超期使用。上述已講過光致抗蝕幹膜,其結構有三部分構成:聚酯薄膜、光致抗蝕劑膜及聚乙烯保護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幹膜與銅箔板表面之間產生良好的粘結力,起到抗電鍍和抗蝕刻的作用。若干膜超過有效期使用,這層粘結劑就會失效,在貼膜後的電鍍過程中夾失保護作用,形成滲鍍。
  • PCB原材料之幹膜光阻劑2月漲價了!
    基於與貴公司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敝公司在2017年已盡全力先行吸收上漲成本,在2018年原材料不但吃緊,價格更繼續大幅上揚,此持續高漲之成本壓力已超過敝公司負荷能力,必需適度地調整幹膜光阻劑價格反應成本方以維繫,敝公司將於2018年2月1日起調漲幹膜光阻劑價格0.03 RMB/ft2,謹此說明通知。」
  • 在PCB鹼性蝕刻中常見的問題的原因和故障解決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445.htm  1.問題:印製電路中蝕刻速率降低  原因:  由於工藝參數控制不當引起的  解決方法:  按工藝要求進行檢查及調整溫度、噴淋壓力、溶液比重、PH值和氯化銨的含量等工藝參數到工藝規定值。
  • PCB線路板外層電路製作的蝕刻工藝解析
    另外一種工藝方法是整個板子上都鍍銅,感光膜以外的部分僅僅是錫或鉛錫抗蝕層。這種工藝稱為「全板鍍銅工藝「。與圖形電鍍相比,全板鍍銅的最大缺點是板面各處都要鍍兩次銅而且蝕刻時還必須都把它們腐蝕掉。因此當導線線寬十分精細時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同時,側腐蝕會嚴重影響線條的均勻性。 在印製板外層電路的加工工藝中,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感光膜代替金屬鍍層做抗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