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抑鬱症有誤解,這些遊戲能帶你走近他們的世界

2021-01-10 騰訊網

來源自微信公眾號:阿蘇拉故事會社(關注阿蘇拉,了解亞文化)

在剛剛過去的上周末(10月10日)剛好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各國每年都會在這天開展關於精神疾病的活動,比如開設心理熱線、播放公益短片等,旨在提高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並積極有效的提供幫助,以及消除公眾的偏見。

每年有許多精神分裂者、精神障礙者以及抑鬱症者無法獲得正常的治療,而其中的抑鬱症者,又是最容易被引起誤解的,因為無法感同身受,所以一部分局外人對抑鬱症患者嗤之以鼻。有人認為抑鬱症只是想逃避現實的人偽造的藉口,這種看法很片面,儘管抑鬱症者不一定生活在你身邊,但他們真的普遍存在,同時也真的需要被關注和關愛。

值此「精神衛生日」時期,雖然不能像公益組織一樣開展大型活動,但我們想通過以自己的方式改善大眾(儘管我們是小眾媒體)對抑鬱症患者的認識,以下介紹的這些電子遊戲,「感悟」要遠大於「樂趣」,能夠帶你更加感同身受的進入到抑鬱症者的世界 >>

《越鬱 Free your feelings》

平臺Android

推薦指數

《越鬱》是一款臺灣學生作品,玩家將同時扮演抑鬱症患者「優優」和陪伴者「UU」兩個角色,通過從各種事件中做選擇和互動,從而了解抑鬱症者的內心世界,玩家的每一次決定都將影響優優的心情值,也會影響到遊戲的結局。

抑鬱症相關話題令人感到沉重,多數人避而不談,也因此降低了人們正視抑鬱症病因與面對患者之正確方法的意願。開發團隊希望透過劇情式選擇遊戲,讓玩家明白抑鬱症患者心理、生理的變化以及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

《Celeste 藍心》

平臺PC/NS

推薦指數

《Celeste》中文名「藍心」或「蔚藍」,看似是一款普通的2D動作遊戲,卻蘊含了許多關於抑鬱症的意象,在體驗這部遊戲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主角Madeline患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主角會有一個分身與她爭論不休,許多玩家認為那其實是主角人格分裂出的陰暗面,這款遊戲將許多內心活動具象化。

假如說《越鬱》是讓我們更加了解抑鬱症者,那麼《Celeste》可能就是讓我們幫助他們擺脫抑鬱的遊戲,主角Madeline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冷嘲熱諷,但她一心想要攀上頂峰,遊戲難度很高,經常會面臨死亡,玩家需要經歷的就是在一次次角色死亡時,對遊戲和抑鬱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當黑暗來臨 When the Darkness comes》️

平臺PC

推薦指數

《當黑暗來臨》算是一款「METAGAME」,這類遊戲的通俗定義是「你在玩遊戲,遊戲也在玩你」,玩家會和遊戲中的世界引起強烈共鳴,讓自己好像真的置身於遊戲世界,從而遊戲與現實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達到高度的感同身受。

遊戲角色患有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玩家需要操縱他在黑暗中繞過所有遊戲中的「人」,走向有光的地方,開發者表示他做這個遊戲的初衷就是為了讓玩家體驗精神疾病患者的內心世界,體驗抑鬱症者、社交障礙者日常的焦慮感、痛苦與掙扎,體驗他們想要積極樂觀卻又不斷自我否定的矛盾心理。

《請敲我的門 please knock on my door》

平臺PC

推薦指數

《請敲我的門》是一款上帝視角的抽象式心理暗示遊戲,也是一款敘事型遊戲,遊戲中你需要控制一個患有抑鬱症和社交焦慮症的人,幫助他完成工作,和朋友之間保持聯繫,同時讓他產生想要活下去的欲望...製作者本人便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他試圖以遊戲作為載體,向人們展示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

遊戲的長度因為你的選擇而會發生改變,從3個小時左右到無限期,你可以回到不同的時間點來探索故事不同的部分。對於那些已經處理過諸如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這不是一款輕鬆的遊戲,開發者相信通過娛樂的方式能夠讓我們理解到這些比較陌生的話題。

《抑鬱探索/抑鬱獨白 Depression Quest》

平臺Web

推薦指數

《Depression Quest》是一款基於文字的遊戲,模擬抑鬱狀況,玩家需要從多項選擇題中進行選擇,然後劃掉抑鬱的人不能選的選項,但這不是一次輕鬆的遊戲體驗,它的目的正是讓你體驗抑鬱症人群的不易,正如開發者所說:無論輕視還是過度重視,前提都是足夠理解。

這款遊戲恰好在美國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去世當天(2014年8月11日)在Steam平臺上架,羅賓·威廉士正是在被抑鬱症困擾多年後選擇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關於在抑鬱症下生活的互動式遊戲,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複雜,這款遊戲把你帶入抑鬱症人群的日常生活,並讓你試圖理解他的感受和選擇。

《心門 Freud Gate》

平臺PC

推薦指數

《心門》是一款第一人稱敘事劇情類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女主角的心靈導師,幫助患有抑鬱症的女主角找到心門的突破口,遊戲分為「現實世界」和「心理世界」兩個部分,用意是讓玩家意識到,只有真正進入抑鬱者的心理世界才能夠真正幫助到她。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裡,抑鬱症仿佛並不是什麼疾病,但實際上抑鬱症給病人帶來的困擾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大得多,而《心門》則是以一名臨近高考的女高中生的視角,用第一人稱去感受被精神疾病所折磨困擾的生活,由於女主角的身份是大多數玩家都經歷過的學生時代,所以也很容易引起玩家們的共鳴。

以上便是本期介紹的六款關於抑鬱症的遊戲,縱觀下來,會發現無論遊戲內容是關於抑鬱症「科普」還是關於抑鬱症「援助」,都離不開真切的體會與感受,如果你想客觀地評價抑鬱症者,最好先對他們有一個較為準確、充分的了解,希望這些「寓教於樂」的第九藝術可以幫助到你,也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推薦的關於抑鬱症的遊戲。

參考來源:百度等

圖源:網絡(侵刪)

來源自微信公眾號:阿蘇拉故事會社(關注阿蘇拉,了解亞文化)

相關焦點

  • 人類抑鬱發展史|從原始到現代,我們對抑鬱症的誤解從未停止
    只不過那時人類文明程度較低,他們把抑鬱症普遍當作一種「魔鬼對人的控制」。他們認為抑鬱症患者被惡魔附身,所以治療手段也以咒語、祈禱等方式進行驅魔。當然,有一些部落掌握了「先進」的手術技術,用「環鋸術」治療偏頭痛、癲癇和精神疾病。他們認為在腦袋上鑽一個洞,就可以將惡魔釋放出來。在三國時代,華佗就是想用這種方法治療曹操的偏頭痛。
  • 抑鬱症患者看病遭春秋航空拒載,他們的回答竟是,你們來評
    ,但仍然有絕大部分的人誤解,歧視抑鬱症患者,他們的權利依然得不到保障!這點事,忍一忍就過去了,別人都可以做到,你怎麼就做不到」「有抑鬱症的人情緒都是瘋瘋癲癲的,不能靠近他們」「別負能了,哪有那麼多事兒,挺一挺就過去了」「抑鬱症的人都會自殺,他們總是嘴上說著自殺,卻沒本事自殺」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患有抑鬱症的人時,我們可以怎麼做?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
    他告訴我,臨床上有很多判斷抑鬱症的標準,但總結起來就兩件事,第一是你的痛苦有沒有影響到社會功能,比如工作、學習等等,第二是這種影響是否持續了兩周以上。你可以先按照這個標準來對照一下自己。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健哥還是建議你去醫院掛個號,找個精神科醫生看看。
  • 抑鬱症:早上起床困難,這些小技巧幫助你起床
    即使你知道留在床上只會讓你的抑鬱症更加嚴重,但是鼓起動力穿衣服和洗漱似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抑鬱症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法,但是如果你願意挑戰自己,即使你不喜歡,也可以開始感覺好一些。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手段讓自己起床。
  • 抑鬱症是一種寄生蟲,10個方法幫你清除它
    抑鬱就像一團永遠籠罩著你的迷霧。它蒙蔽了你的一切看法,讓你無處可逃。一些患有抑鬱症的人報告說,他們感覺自己就像陷入了流沙一樣。另一些人把抑鬱描述為綁在他們腳上的隱形錨,如影隨形,無法掙脫。迷霧、流沙和隱形錨,都是對抑鬱症很好的比喻。然而,這些比喻無法描述抑鬱症的主要作用。
  • 抑鬱症:抑鬱症都適合MECT治療嗎?這位難治癒的大姐案例告訴你
    文/阿秋治療重度抑鬱症的MECT是什麼?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會問到這個話題,今天就簡單的來表述下,以此給到大家一個科普的普及。你千萬不要以為它成熟,它治療效果不錯,那麼就認為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必須去做這個的,這是一種非常大的誤解與認知。關於什麼情況下才能採用這個手段治療?去哪裡治療?下面會一一分析給到你。
  • 一組漫畫帶你進入抑鬱症患者的世界,幹細胞有望打開治癒之門
    ~△可是……你畢竟不能永遠裝下去△每個人都會有崩潰的時候△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真的!△別覺得這很丟臉△但你要相信,總有人能理解,在你身上發生的一切△有人愛你,有人願意幫助你和他們袒露心聲吧,在與抑鬱鬥爭的路上,你不再會是一個人△你是珍貴的,你是被愛的,你不是孤單的△對這個世界多一點耐心的第一步
  • 心理學:抑鬱症不可怕,這三個人告訴你該怎麼做
    可是有多少人願意做出那個改變呢?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是一個問題家庭,比起你,也許你的父母問題更大。你的家人或許認為自己根本就沒有錯,不會意識到問題的源頭在他們身上,更也不會為你改變。他們曾經就是在問題家庭長大的,將上一輩的問題遺留給你,再自然不過。指望他們這樣上了年紀思維固化的人改變,無疑是極其艱難的。
  • 雪莉身亡丨請別把抑鬱症當無病呻吟
    後來才了解到 她是前偶像團體fx的成員 長期有受到網絡暴力 並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又是抑鬱症depression Z君之前的推文中 也多次提到了這個 被很多人誤解的心理疾病 我自己也是輕微患者
  • 後,對什麼是遊戲,詳細解讀遊戲的定義,讓你對遊戲有了新的認識
    從狹義上講,遊戲是字典裡的一種娛樂方式,當你做出某種行為時,他能讓你感受到成就感、愉悅感和滿足感!但所有這些都是基於娛樂的需要,這也正是這種狹隘的遊戲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小夢說,遊戲的本質不僅僅是娛樂!只有很多例子來說明什麼是廣義,什麼是狹義的,這些定義不需要注意也不需要理解,因為我們周圍有太多的遊戲,充滿著遊戲也在我們的生活中。當然,嚴格來說,應該是充滿著遊戲生活。
  • 抑鬱症經常會說這3句口頭禪,假如你有,偷著哭吧
    世界衛生組織有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幾億人身患抑鬱症,近幾年來這個數量與日俱增,據估算目前國內患有抑鬱症的人數高達幾千萬人。在中國抑鬱症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百分之六點幾,而十二月的患病率就有百分之三點六。
  • 關於​他們,你有太多誤解了……
    不不不,這些都不夠特別眼尖的你一定發現了他們同是左撇子!而且今天是屬於他們的日子!▽1975年的8月13日,在美國堪薩斯州託佩卡市一群左撇子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國際」的組織,設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聯合起來,共同爭取左撇子的權益。
  • 如果你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Google這有份問卷
    從昨天開始,在 Google 的移動應用裡搜索抑鬱症的中文關鍵詞和英文關鍵詞 depressed,Google 會最優先提供一個抑鬱症的介紹和診斷問卷。在移動應用裡,整個關於抑鬱症的搜索結果使用藍色突出顯示,分為介紹、症狀和治療三個標籤頁,在最顯著的位置有一個「測試你是否患有抑鬱症」的按鈕,點擊之後會有一個九道問題的問卷,大約 5 分鐘內可以完成,問卷是關於過去兩周你的心理狀況,比如是不是嗜睡、失眠、或是食欲不振、心情低落、或是想要自殺,等等。在測試結束之後,問卷會根據得分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建議自我調整或諮詢心理醫生等。
  • 你是不是對AR有什麼誤解?
    終極疑問:AR營銷真的有用嗎?如果你心中也存有以上某個疑問,說明你對AR貌似有一些誤解。包括作者本人,對AR也有諸多誤解。AR是否存在有價值的應用和內容?在上世紀90年代初,AR(增強現實)這個詞第一次出現,來自于波音的工程師,講到怎麼利用新的技術幫助工業的廠商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率,這是AR最原始的應用場景。
  • 如果給你一個億,讓你在這些遊戲的「危險之地」待三天,你會願意嗎?
    隨著國內遊戲行業的飛速發展,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進一步普及,「手遊」逐漸成為眾多玩家的主流遊戲方式。像大家熟悉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這些手遊全都有眾多的忠實玩家,粉絲數量數千萬,熱度極高!
  • 心理測試:來測下你有沒有抑鬱症傾向吧
    抑鬱症可以存在於各個年齡段、職業、性別中,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有可能罹患抑鬱症。它可以影響生活中任何時候的任何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全世界三億多人患有抑鬱症,中國有三千萬抑鬱症患者,其中尋求治療的僅有十分之一。
  • 抑鬱症讓我感受到了這9種痛苦,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讓我難以承受
    作者|簡客GAKER在我患病的那段時間裡,我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就是有人對我說:「你什麼抑鬱症啊,你就是想不開。」抑鬱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因為不理解,所以經常對抑鬱症產生誤解,認為抑鬱症是一種簡單的思想病,是想不開。如果你真的想幫助抑鬱症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他們承受的各種痛苦!抑鬱症患者到底承受了哪些痛苦呢?
  • 如果有一臺時光機,你最想回到哪一年?
    人民日報做了一個街訪視頻,街訪主題:「如果有一臺時光機,你最想回到哪一年?」如果有一臺時光機,能帶我回到過去,回到2013年,將那句話永遠藏在心裡,至少還和她是朋友,還可以一起玩耍,還可以一起談談心……如果有一臺時光機,能帶我回到過去,回到外出打工的第一天……如果有一臺時光機,能帶我回到過去,回到2015年9月1號,好好學習。
  • 抑鬱症:在漫長的夜裡掙扎著的,也許不止你一個
    如果你認識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很有可能你會想,甚至會直接問他,「你為什麼覺得累呢?」沒有很多人問過我「你還好嗎」這樣的問題,但是有人問的時候,我的回答經常是一樣的,「我很好,就是有點累」。人們就接受了這樣的回答。對我來說,「我有點累」不是一句抱怨,也不是一時的悲觀,而是我生活的真相。
  • 網上的在線抑鬱症測試題真的有用嗎?
    如果你現正在網上搜索「抑鬱症測試」或「抑鬱症測試題」,你可能正在尋找一個關於你是否正在經歷抑鬱症的答案。但這種抑鬱症測試真的有效嗎?它們是診斷抑鬱症的準確方法嗎?回答是否定的,但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它們確實有一點用處,我們將在後文介紹。在我們深入了解網上的那些抑鬱症測試作用之前,先了解這些測試的局限性及其巨大的誤差程度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