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疑問:AR不是看電影的嗎?中級疑問:AR已死?終極疑問:AR營銷真的有用嗎?
如果你心中也存有以上某個疑問,說明你對AR貌似有一些誤解。
包括作者本人,對AR也有諸多誤解。為此,我們專門找到了國內專注於AR技術,在手機APP中已經被數億用戶體驗,在AR硬體領域是國內為數不多,即將發售迭代版AR眼鏡的亮風臺公司,採訪了其市場總監洪雁菲,和我們一起剖析當前AR應用的現狀和即將到來的未來。
首先針對第一個疑問,先插入一個AR小科普(已有了解可直接略過看下一部分)
1、AR≠VR
AR,增強現實技術,即把虛擬物體融入周圍真實世界,說白了就像「活見鬼」
VR,虛擬實境技術,即把人融入虛擬世界,更形象來說就是「白日夢」
2、AR基本原理
無論AR還是VR,其圖像傳送的路徑包括:光——鏡頭——傳感器——數位化CV算法——LCD/LED 顯示器,最終我們看到的內容都是通過LCD/LED 顯示器傳入人眼。這個顯示器可以是眼鏡,也可以是手機屏幕。
對AR有基本了解後,我們來探索第二個疑問:AR已死?
從2012年穀歌眼鏡橫空出世,到15年項目停止,三年間谷歌眼鏡並未探索出普遍適用的應用場景;隨後科技圈把焦點放在更加神秘的Magic Leap身上,一家沒有發布任何產品之前,卻已融資23億美元的公司,而其去年發布的第一代眼鏡,在大眾的評測中也只換來了一句:「令人失望,但依然是最好的。」
所以,與其說AR已死,不如說是人們對AR眼鏡的快速普及失去信心。
但事實上,從1968年概念初現,AR技術在實際效用裡的創意應用也已發展50多年。不僅僅是AR眼鏡,在社交、營銷、遊戲、視頻、電商及工業等領域都可以見到AR的應用場景。
在AR眼鏡普及之前,還有更廣闊的市場。
至於第三個問題,其實可以拆解為三層觀點:AR營銷是偽需求;AR創意沒有外延空間;AR缺少有價值的應用和內容。針對AR營銷三宗罪,本文將依次作出解答。
AR營銷是偽需求?
AR營銷真的有用嗎?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一個全民為之瘋狂的AR營銷經典案例正在進行,自17年上線的三年以來,無論老少,都樂此不疲,成為繼雙十一購物節之後,又一傳承至今的春節固定節目:
我有同事評價:「這個AR掃福真是太方便的互動形式了,舉著手機瞬間就可以掃十幾張福,只需要點擊確定就行。」
自此,「掃一掃」已然成為AR營銷的絕佳入口,而包裝和logo的天然唯一屬性是AR掃一掃的最佳載體,結合H5、音樂和小視頻,可以延展品牌營銷的周期與邊界。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兩大飲料品牌向來不吝嗇在包裝上做營銷創意。2013年,可口可樂英國公司與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合作,把可樂瓶身變成了一個音樂播放器。用戶下載一個AR應用,掃描可樂罐包裝會出現一個耳機,支持收聽排名前50首的英國歌曲。
最近,百事可樂為了迎合春運推出的「獨家印記」活動,用手機淘寶掃一掃百事可樂、美年達以及七喜的logo,即可打開一個獨家印記,定製專屬於用戶的影片和徽章。
在包裝和logo上加入AR元素,不僅延展了包裝的信息容量、品牌價值以及傳播周期,還可以結合其他媒介,打通線上線下,加速銷售轉化,這正成為一種常規的AR營銷方式。
而AR已成為一個to C應用互動的必備產品模塊。
AR創意的延展空間在哪裡?
面對如此多的「掃一掃」入口,目前AR營銷的實現方式卻大致相同——即用戶打開特定應用,用手機攝像頭拍攝特定圖案,識別成功後獲得品牌相關內容。隨著AR的普及,AR營銷也陷入傳統營銷所面臨的同質化營銷困境。
而對於有眾多AR營銷經驗的亮風臺來說,AR創意的延展空間還有很多,總結一下,有三點:
第一,出圈,深入五環外;
第二,新場景的開發;
第三,深度融合場景,從玩法變為工具
1、出圈,深入五環外
對於行業內的人來說,一些AR創意玩法可能司空見慣,但是對於更廣闊的人群來說,仍然是新鮮有趣。
亮風臺的洪雁菲提供了一個案例,在一次亮風臺和廣州農商銀行合作完成的AR營銷活動中,用戶可以參加「小豬接金幣」的AR紅包活動,拼手氣獲得紅包獎勵,盡情體驗AR遊戲帶來的快感。而對這次常規策劃活動,她在基金公司工作的一個朋友卻表現出極大的好奇,並且積極參與其中。
洪雁菲說:「其實金融行業很少接觸這類創意玩法,我們一般會忽略這部分外界信息,一些新奇創意對於更普遍的人來說可能剛剛嘗試。我們應該走出北上廣,聽聽更廣泛人群的聲音。」
而除了打破科技以及營銷圈的圈層壁之外,要深入更遠的五環外。拼多多和趣頭條的上市就是來自五環外的勝利,也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最好證明。
所以,AR營銷的覆蓋面值得繼續深挖。
2、新場景的開發
如果單純的「掃一掃」動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嘗鮮需求,不防做一些加法。
去年3月,奧利奧聯合亮風臺合力打造了一款AR餅乾遊戲機,將食品本身作為營銷道具來傳播。通過支付寶掃一掃不同擺放形式的奧利奧餅乾,即可解鎖18款經典小遊戲,參與者邊吃邊玩,實現多感官互動。經由特邀代言人TFBOYS王源的參與傳播,立即引爆社交媒體,僅微博話題#王源餅乾遊戲機#閱讀量超2.5億,引發1387.6萬人次討論。
包括今年的支付寶AR掃福活動,也新增安全知識答題battle獲福卡的新版塊,正所謂好創意要在新場景裡開發。
3、深度融合場景,從玩法變為工具
快消類產品的AR營銷特點是短平快,重在創意,而AR與汽車、家電等消費電子的結合,則側重產品的沉浸式體驗,體現產品智能化。
說明書,作為認識陌生產品的窗口,大多無趣且難讀。但是當把AR融合其中,可視化的智能互動效果可以說是解救電子(汽車)產品小白的良藥。
亮風臺與上汽通用在2018年合作的「AR說明書」,升級現有的汽車說明方式,通過部件識別動態詳解汽車的構造與功能,讓用戶快速上手並輕鬆獲悉汽車「隱藏」技能,方便學習與處理突發問題,升級現有客戶服務系統。通過單獨定製的汽車AR算法包,讓AR深入上汽通用汽車的售前與售後服務環節,深度融合場景,把AR玩成了實用工具。
AR是否存在有價值的應用和內容?
在上世紀90年代初,AR(增強現實)這個詞第一次出現,來自于波音的工程師,講到怎麼利用新的技術幫助工業的廠商提升他們的生產效率,這是AR最原始的應用場景。
2016年,Niantic Labs推出AR遊戲Pokemon Go風靡全球,82天內狂卷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3億元),總裝機量達5.5億。正是Pokemon Go的火爆,讓AR遊戲逐漸走入遊戲玩家的視野,這些都是AR真實存在的應用場景。
1、用AR的方式,定義通訊的未來
HiLeia是亮風臺基於HiAR Cloud通訊平臺,針對各行業實時遠程通訊、協作需求而誕生的產品。HiLeia與AR眼鏡結合,為用戶提供解放雙手、第一視角的視頻通訊服務,還能通過實時AR標註等可視化手段,實現高效、精準的遠程協作。
2、AR工業巡檢
AR 配合的工業作業場地,由工人戴著AR設備,可以進行設備操作學習、設備巡檢、遠程維修等工作,同時降低在滅火、安全逃生等意外場景下的失誤,提高安全性。而亮風臺提供AR工業安全解決方案,可直接助力工業4.0。
3、AR遊戲
讓金色飛賊和光輪2000閃現在一位哈迷的視野前,足以想像這是一個多麼令人瘋狂的場景。
這是Niantic Labs與WB Games,Portkey Games合作,正在開發的AR遊戲《哈利·波特:巫師聯盟》。自從一年多前被首次曝光以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見到這款AR遊戲,但是僅僅官方於去年末發布的兩版預告片,就吊足了哈迷/遊戲迷的胃口。
4、AR拍照
現如今,近乎所有的攝影攝像、短視頻類應用,全部加入了人臉AR功能,成為繼濾鏡、美顏之後的相機標配功能。AR實際上比我們想像中離得更近。
早在2015年,亮風臺與美圖聯合成立實驗室,致力於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發,其為亞洲人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可識別171個臉部定位點,全面掌握臉部細節,在0.2秒內快速識別信息,準確分析用戶屬性,強力支撐美圖全系產品。
5、AR照片印表機
亮風臺與小米旗下漢圖科技研發中心合作極印手機照片印表機,融合亮風臺AR引擎技術,讓用戶隨時拍照、隨時AR,體驗虛實互動的AR照片效果,實現毫秒級響應的極致體驗,眾籌首日即超過目標十倍。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可能會疑問,當人們都在談5G、人工智慧時,我們為什麼談AR ?
的確,5G是現在不得不提的話題。超過百兆的用戶體驗速率,端到端僅20ms的時延,幾秒鐘即可下載完一部4K清晰度電影的速度。而這些數據都會給AR帶來革命性變化。
更高精度、高幀率,甚至是立體的、高動態範圍的或6 DoF內容體驗,更人性化的沉浸式互動,更輕量化的眼鏡,都將隨著5G的商業化應用一一實現。
據洪雁菲透露,亮風臺也將於春節後發售第二代AR眼鏡HiAR G200,這款眼鏡的實際體驗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送上馬爸爸的「福」字,祝你早日掃到敬業福。
本文主題:
人工智慧 | AR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