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學形象,就算沒有讀過四大名著,沒有看過《紅樓夢》,也肯定聽說過林黛玉的大名。
絕代姿容、嬌弱多病,一直是林黛玉身上的標籤,「黛玉葬花」更是《紅樓夢》中最有名的幾個場景之一。在四大名著中,林黛玉也是少有的能和諸葛孔明比拼人氣的角色。
而在近日,林黛玉又火了一把。不是因為葬花,而是因為下面這張《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圖。
在這幅作品中,林黛玉身著單薄的衣衫,暴露於冬天的室外,雙手環抱著一棵粗大的樹幹,顯然是她剛從地裡拔出來的,如此矛盾的一幕相當吸引眼球。很快,這張《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圖片就和此前的《武松滑鏟》一樣被網友們瘋傳,出現在朋友圈和各大聊天群中。
許多人轉發這張圖的初衷是覺得有趣、搞笑,想讓更多朋友看到,可經過網友們大肆傳播後,這張圖也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有的網友嘗試分析了《林黛玉倒拔垂楊柳》這張圖所表現的寓意,認為作者是想通過這張圖表達了就算是林黛玉這樣嬌弱的女子,也能做出一些強硬而獨立的事,「誰說女子不如男」。
摸娛貓覺得這純粹是網友們想多了。這讓我想起了中學的閱讀理解——請問魯迅文章中「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樣的題目知乎網友人均能寫出一篇千字論文,各種學說爭芳鬥豔好不熱鬧。實際上,這大概率只是後來者的過度解讀,正如這位模仿魯迅寫文章被老師批的朋友,名人寫出來就是有內涵,學生寫出來就是俗,完全就是雙標嘛!
《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原作者的聲明也證實了這點,作者表示這張圖只是他自娛自樂,沒有任何隱喻,網上的各種理解純粹是過度解讀。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林黛玉倒拔垂楊柳》這幅圖惡搞四大名著,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行為。
這樣的論點又讓摸娛貓想到了最近大火的德雲社與非遺相聲大會。同樣是相聲,非遺相聲大會卻需要通過贈票等行為才能保證觀眾上座率,而場場爆滿的德雲社卻為了制裁猖獗的黃牛,採取了人臉檢票的措施,降低自己的上座率。
郭德綱能取得成功,並不是他的相聲功底比李金鬥、姜昆這些老牌相聲名家強多少,而是因為他找到了一條合適的路子,一條讓相聲與時俱進、更接地氣的路子。
四大名著這樣的傳統文化也是如此,故步自封,注重形式,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做一些無傷大雅的惡搞,讓更多的年輕人們了解四大名著,喜歡上四大名著,難道不是更好嗎?就像被網友們惡搞了無數遍「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諸葛孔明,這樣恰到好處的惡搞也帶動了B站年輕人們學習、觀看四大名著的熱情,豈不美哉?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原創/摸娛貓
禁止轉載,喜歡的話請長按點讚,一鍵三連哦